1990~2010年中国美育的语境_西方美学论文

1990-2010年中国美育研究脉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脉络论文,国美论文,年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12(2011)06-0001-111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美育研究的状况,我们对近20年(1990-2010)中国美育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和梳理,并以10年为单位将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0年至1999年,第二阶段自2000年至2010年。通过对这两个阶段的美育科研成果的数量、论题的概括分析,检视中国美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前进趋势。

一、20年来中国美育研究情况概述

本文献综述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归纳分析,通过文献关键词“美育”进行检索。首先,通过中国知网(www.cnki.net)对20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同时,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资源进行了数据采集,以期掌握20年来关于美育研究的出版情况。本文将20年来322部著作、3126篇论文划分为7大类,并对前后10年的内容加以比对,以期发现其发展趋势。

论文和著作内容分布见表1,研究著作数量见图1,研究论文数量见图2。

A美育思想史研究、B美育原理研究、C美育实施研究、D美育和其他教育研究、E各部门和学科美育研究、F美育心理学研究、G美育其他问题研究

(一)美育思想史研究

“美育思想史研究”涵盖了中国美育思想、外国美育思想及中西美育思想比较研究,这方面论文共有508篇,著作有34部。从两个10年的数量比较,后10年比前10年的两倍还多。论文方面,仅以后10年为例,论述中国美学思想的有314篇,明显多于论述西方美学思想的82篇,且中西美学思想比较方面的论文较少。本文献综述将对这部分论文进行重点梳理和总结。

(二)美育原理研究

“美育原理研究”内容包括美育的本质、特点、规律、功能、任务、意义和价值等,这些核心问题的研究为美育存在的合法性作了论证。关于美育原理的论文共有365篇,著作有110部。著作由于写作体例的不同,较论文更具有完整的体系,呈现出学科化倾向。值得注意的是,著作与论文的阶段性趋势不同,前10年的著作数量多于后10年的。

(三)美育实施研究

“美育实施研究”涵盖了高校美育实施总论、政策法规、管理机制、课程和教材、师资建设、校园文化、课外校外活动等内容。从内容上来看,著作部分主要从宏观框架和内容上构建体系,对高校美育的特点和目的进行定位,进而对整合课程资源、构建管理制度、探索美育策略等方面进行思考;论文则具体关注美育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师生互动、对教师应具有的素质等进行探索和思考,触角几乎延伸到了美育实施的方方面面。从数量上来看,论文和著作在后10年阶段都比较多,共有著作50部、论文401篇,这也是本文献综述的重点。

(四)美育和其他教育研究

“美育和其他教育研究”内容涉及了美育与德育、艺术教育、科学教育的关联,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著作有31部,论文共有836篇。其中,美育与德育、素质教育的关系讨论占到绝大部分。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德智体美全面自由发展,首先肯定的是美育不依附于智育和德育的独立地位;同时美育也不等同于艺术教育,二者在教授目的、方式、受教效果等方面均有差异。

(五)各部门和学科美育研究

“各部门和学科美育研究”包含艺术教育以及美育与美术、音乐、舞蹈、体育、中文等学科的结合。此类研究著作有58部,并在后10年数量猛增,内容主要集中在艺术教育研究上,且把学校艺术教育看作国民素质教育,从而在要求和模式上与专业教育区别开来。论文有775篇,有关体育课程和音乐、舞蹈课程的比重最大。

(六)美育心理学研究

“美育心理学研究”主要涉及美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品质的形成问题,借助了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方法。这方面论文有76篇,著作有6部。

(七)美育其他问题研究

“美育其他问题研究”涉及美育在现当代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出的新形态。内容涉及美育渗透问题、美育现代性、生态美育等方面。这部分的著作有33部,论文有165篇。其中,前10年有关美育渗透问题的论文占了较大比重,后10年现代性和生态美育的问题研究得到凸显。在著作部分,美育现代性的比重较大,现代性研究既包括现代性视域下的美育性质和合法性的形而上研究,也包括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冲击下对美育的实施与操作的研究。生态美育主要通过审美和艺术的途径去救治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在后10年的阶段,论文和著作都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二、中国美育理论研究的主要论题

根据对近20年的论文和著作的梳理和检视,发现涉及的主要论题有5种,即对美育的合法性论证、中外美育思想史研究、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高校艺术教育研究、美育具体实施研究。

(一)对美育的本质、性质和作用进行界定,为其合法性论证

在1990年至1999年这10年中,这一论题在美育著作中得到了充分讨论和解决。对美育的界定主要包括:美育是包含着美学理论的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包含着美的价值的教育和美感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

但无论哪种定义,都是从美育基本等同于审美活动引申出来。余虹、罗金远主编的《美育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明确指出:“审美教育基于审美活动,审美教育根本上是在审美功能意义上展开的独特的教育活动。”

对于美育的作用,有两个层次的论证:一个层次是讲美育在情与情感上的渗透作用:美育通过文学艺术以及其他各种美的形态对人产生影响,以唤起美感的方式来对人进行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最终达到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性情、美化人生的目的;另一个层次是把人的需要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协调作为美育的哲学基础,阐明美育的性质和作用,为美育的合法性作论证。蒋冰海在《美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说:“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地培养人,也就是使人的身心得到协调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崇高情操与富有实践能力的人。由此,美育是关系到人的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杜卫在《现代美育学导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中谈到:“美育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与发展。其基本的价值在于: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精神能力,使人的审美生活成为可能。……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理想是根本一致的。”

(二)中外美育思想史研究

从著作方面看,中国美育思想史、西方美育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史是三大主要内容。美育思想史著作的写作范式表现为以美学思想史为蓝本,分别阐明每一位美学家的美育思想。在此类著作中凸显出古今教育的差异。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以讨论儒道两家思想为主,而近现代美育思想的论争焦点在梁启超、蔡元培和王国维。西方美育思想则重点在席勒的《美育书简》上。这些著作提出,梁启超的趣味教育论开启了中国美育的道路,同一时期的王国维基于西方哲学的“知、情、意”三分法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蔡元培基于当时的西方教育发展成就与国情推动了美育的制度化。

从论文方面看,中国美育思想史与西方美育思想史是两大主要内容。

1.中国美育思想史研究

中国美育思想史研究按时段可以分为古代和近现代。

先说古代美育思想研究。

前10年的论文中,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美育研究总体来讲较为匮乏。涉及对先秦美育思想进行整体研究的论文4篇,肯定了先秦思想家对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奠基作用。论述孔子美育思想的7篇,主要分析孔子美育思想的地位和影响,如何齐宗的《孔子美育思想探讨》,认为孔子美育思想在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的论文还涉及孔子与柏拉图的思想比较,如黄良的《美育思想比较:孔子与柏拉图》,提出这两位伟大哲人不约而同地以自身的方式关注着人本身的素养和发展。

在后10年中,研究中国美育传统思想的论文不仅数量增多,也涉及更多的人物和文献,同时对人物专题研究的角度也更为多样。其中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研究的论文是前10年的3倍。有学者对孔子思想的特色进行深入解读和现代阐释,如金鑫、吉瑞红、孙燕的《孔子美育特色臆探》,提出孔子原始儒学美育的特色不仅在于“修养”、“慎独”,更在于其德育的愉悦性、诗意性、大众性及风俗性。在对孔子的比较研究方面,除之前与柏拉图的比较之外,还有与亚里士多德、席勒的美育思想比较。这一时期的研究还涉及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朱熹,如潘立勇在《朱熹人格美育的化育精神》中提出,朱熹人格美育的化育之道主要是承继儒家的传统命题。

除了关注儒家及其乐教思想外,涉及道家思想的论文也有所增加,对老子、庄子的研究论文增多,重点关注道家美学思想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如魏春艳、李天道的《老子“圣人”人格的美育意味》。

再看近现代美育思想研究。

在研究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论文中,关于蔡元培的最为丰富,数量达到百篇以上。其后是关于王国维的美育思想,以及关于梁启超、丰子恺、林风眠及刘海粟等人的美育思想的论文。而在现当代领域中主要是对朱光潜、陶行知及叶圣陶美育思想的研究。

在前10年的论文中,论述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文章有25篇。在1990年蔡元培先生逝世50年之际,李祥林的《中国近代美育体系的创导者蔡元培》指出,蔡先生曾言:“美育的名词,是民国元年我从德文 Erziehung译出,为从前所未有。”蔡元培真正从理论上使美育系统化,在实践中做出显著成绩并有广泛影响。多篇论文都围绕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展开讨论,如禹雄华的《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新思考》等。这一时期对蔡元培的比较研究主要是与鲁迅的思想进行比较,如孙世哲所著《蔡元培、鲁迅美育思想》一书引发了学界的讨论,李允经将其誉为现代美育史上的拓荒之作。此间论述王国维、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论文非常少,仅见武识丁的《王国维美育观简论》和李开军的《梁启超的美育思想及其特征》。

对中国现当代美育思想的论述仅限于朱光潜、陶行知及叶圣陶的美育思想,论文数量也较少。聂振斌的《朱光潜的美育思想及其时代特征》论述朱光潜的审美教育思想。董伟忠、赵锡麟的《陶行知美育思想初探》指出陶行知并不把艺术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他重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更重视生活本身的审美教育功能,这与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后10年间,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研究文章颇丰,是前10年论文数量的4倍。除了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来源、内容和意义进一步加以研究之外,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仍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有对“美育代宗教”说的反思与文化批判研究,如李红的《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反思》等。这一时期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另一研究重点是其在学校教育层面的实践性论述,如梁柱的《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在北京大学的践行》和张雁的《从国立北京艺专论蔡元培的美育实践》等。还有文章进一步研究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和实践对音乐、美术、建筑教育的影响。同时,蔡元培美育思想与人格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也是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如王列盈的《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与健全人格教育》等。在比较研究方面,有蔡元培与西方美学尤其是康德的思想比较、蔡元培与王国维的思想比较等。

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研究论文近20篇,主要涉及王国维美育思想的来源、学术意义、现代性、人格美育色彩等诸方面,如尚莲霞的《王国维美育思想的来源》等。有多篇论文比较了王国维与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如刘虹、张秀坤的《王国维、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比较——兼论王国维、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精神》等。

此间梁启超美育思想的研究论文有6篇。王旭晓的《梁启超“趣味教育”思想对当代美育的启示》指出,梁启超首次在中国提出了趣味教育的概念,他的趣味教育实质上就是情感教育或美育,这对于当前我国美育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泛美育的倾向,有着直接的警示意义。这一时期还有关于丰子恺、林风眠以及刘海粟等人的美育思想的研究论文。

此间朱光潜美育思想的研究论文有较大增长,共有10余篇。陈涵平在《在现实与审美之间——朱光潜现实美育观论析》中指出,朱光潜所构建的独特的现实美育观之基础在于将审美和现实紧密结合,认为美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使人生艺术化和使人性得到解放。关于陶行知的研究文章有甘再清、王静梅的《从陶行知美育思想看当代大学生艺术教育》,探讨了陶行知美育思想对当前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大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此间还拓展了对宗白华、蒋孔阳、曾繁仁及邹豪生、张楚廷等人美育思想的讨论。范鸿虎的《从美育角度看宗白华的“艺术的人生观”》指出,宗白华在苦难的现实中提出艺术的人生观,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其实质就是要把人生和世界当作一件艺术品来看,使它理想化、美化,从而克服现实人生中的矛盾和不安。黄定华的《蒋孔阳论美育》及《蒋孔阳论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蒋孔阳认为审美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并分析了蒋孔阳美育思想的特色。刘彦顺的《走向现代性与中国美育的深层建构——论曾繁仁先生的美育思想》从美育学学科建构与中国20世纪尤其是新时期美育学的学术进程为视角,论述了曾繁仁在美育学科诸多方面的理论建树。朱耀龙撰文分析了邹豪生的《美与美育》,提出其核心思想在“美在生活”。岳凯华、欧阳志胜以及秦忠翼也分别撰文给予此书较高评价。此外还有论述张楚廷美育思想的论文,见杨云萍的《张楚廷美育思想对当代美育理论的贡献》等。

2.西方美育思想史研究

总体来说,这20年来西方美育思想的研究论文要远远少于中国美育思想的研究论文,大概仅是后者总量的三分之一。且从研究的方法看,多以中西方美育思想的比较研究呈现,如将柏拉图与孔子的美育思想比较,将席勒与孔子、王国维、梁启超比较等。从关注的重点来看,主要集中在席勒及其《美育书简》中的美育思想,其次是对启蒙时期卢梭的美育思想的研究,此外还涉及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康德、黑格尔、杜威的美育思想的研究。

在前10年的论文中,约有20余篇研究西方美育思想。以历史时期来看,研究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的8篇、亚里士多德的3篇,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康德的3篇、席勒的11篇、黑格尔的1篇,以及杜威的2篇。在这些论文中,数量最多的是对席勒美学思想的研究。较早谈论席勒美育思想的陈建翔在他的论文《席勒美育思想与当代教育美学》中指出:“在后来的一些教育家看来,席勒在教育学史上的地位多少有点名不副实。”事实上这篇文章认为,席勒所提供的并非若干教育的现成律,应该从总体上把握席勒美育的理念。此后史可扬和卢俊的两篇论文都是从马克思与席勒思想的关系着手研究,前者注重马克思对席勒美学思想的批判继承,后者强调以马克思实践美学观对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进行评判。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周文霞的论文《审美教育与完美人性——〈美育书简〉中席勒美育思想述评》强调了席勒的《美育书简》是美学史上第一部关于美育的宣言书。文章指出,席勒从人的本性的历史演进出发确立了美学的地位,从对社会现状的分析中提出了美育的课题。这使得对席勒的美育思想的研究关注到了审美与人的精神解放以及实现完美人性的关系。

这10年间柏拉图思想的研究论文虽不算多,却超过了后10年论文的数量。主要焦点集中在将柏拉图与孔子的美育思想相比较,共有5篇论文。

后10年的论文中,对西方美育思想的研究增多,仅研究席勒美学思想的论文就几乎是前10年的4倍。此外,更多地涉及了卢梭的美育思想,还拓展了苏格拉底、福楼拜和比扎格的美育思想研究。对席勒美育思想的研究层面更为丰富,从对席勒美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探究到对其思想的美育实践研究,从对席勒与康德、马克思思想的关系研究到将席勒美育思想置于中国文化视角中,与孔子、梁启超进行比较研究。

从总体上看,这40余篇席勒美学思想研究论文可分为这样四个方面:

第一、是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根源、实质的研究。

李欣人的《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分析了两个因素,一是西方的哲学传统与育人观念,二是对康德的继承与超越。作者认为席勒正式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系统地予以阐述,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成为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重要桥梁。杨家友、彭锋和刘泽民、苏宁宁等人的论文也就此方面展开论述。

第二、关注人的自由和人性完整的研究。

从席勒美育思想中完整人性的论述出发,多篇论文关注于人性的和谐统一,探讨通过美育实现理想人性的建构。李欣人在《人的自由与审美教育——席勒美育思想探析》中指出,席勒论述了现代人人性的分裂以及他对和谐的追寻,认为审美活动是人的感性、理性和谐运动的结果,提出未来是审美的王国,这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此外,还有赵伯飞、马冰初、孙焘和赵立如等人的相关文章。

第三、对席勒美育思想的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

2005年曾繁仁的《论席勒美育理论的划时代意义——纪念席勒逝世二百周年》指出,席勒作为新思想的预言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美育”概念,并写出第一部美育论著,标志着西方美学由思辨的认识论美学到人生的存在论美学的转向。席勒的美育理论在20世纪初介绍到中国,对我国的美学与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它在培养学会“审美生存”的一代新人、德育教育、教育改革与美育学科建设方面仍具有重要作用。黄健云和杜卫的文章也关注了席勒美育思想的多元性和现实价值。

第四、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李欣人在《席勒美育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及其当代意义》中指出,席勒美育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和“人性复归”理论的提出。此外,王纯菲的《中国传统有机整体性美育观——兼与席勒思辨性美育思想比较》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审视了席勒的美育思想。梅兰、杨家友、李燕群和方红梅等人也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撰文论述。

这一时期还有研究卢梭美育思想的论文7篇。邹华的《卢梭美育思想要点及现实意义》指出,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被称为教育领域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将教育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了儿童,引发了教育理论的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尹艾华和种海燕也分别对卢梭的自然主义美育思想及其影响进行了论述。

此外,魏育龙的《苏格拉底的美育思想初探》、刘良华的《福楼拜的“情感教育”与美育的旁门左道》、赵曦和赵洋的《比格扎:人类前艺术特殊美育文化制》拓展了之前的关注视点。

(三)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从美育自身来说,它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与德育、体育和智育共同构成教育的整体,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方面主要从感情趣味、理性认识和意志情操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如仇春霖主编的《大学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指出,美育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艺术教育、技术教育,美育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美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还要美化人自身,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完美的人格。从跨学科角度来看,美育同美学、社会学、心理学都密切相关。这一内容在前10年的著作中不占主要地位。后10年,出现了很多讨论艺术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内容和形式的著作。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如下:

1.艺术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对艺术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许多研究者有了一种共识,如拉尔夫·史密斯著、滕守尧译的《艺术感觉与美育》(200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凌晓蕾主编的《艺术美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段晋中著《大学音乐美育教程》(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张爱萍主编《美育与艺术欣赏》(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7年)等,都认为艺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它通过艺术之美开启人的心灵,以一种熏陶而非灌输的方式对人的内在素质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艺术教育是美育的实践形态,是在高校中展开美育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校的现行体制中,艺术教育是必不可少和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

2.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对于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一般强调艺术的综合性,尤其是对艺术门类、艺术知识的综合性认识、了解和学习,要求宏观把握各门艺术的特征和规律,系统地学习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如马国俊、金立新、吴晓玲著《大学艺术素质教程》(200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而张海鹏主编的《大学生艺术素养》(2009年,兰州大学出版社),则提出了通过公共艺术课程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不同的艺术门类对应不同的审美能力、艺术教育要注重对全部审美能力的开发和培养等建议。

(四)高校艺术教育研究

在后10年阶段,随着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的确立和国家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强调,高等学校中的非专业艺术教育问题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不同于专业艺术院校艺术教育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不同于中小学美育的大学美育是此阶段著作主要研究的内容。如钟仕伦、李天道主编的《高校美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在宏观框架上涵盖了高校美育的特点、高校美育的意义、高校美育的目的、高校教师美育论、高校学生美育论等内容,对整合课程资源、构建管理制度、探索美育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思考。王英奎主编的《学校美育》(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探讨了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活动中的美育、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的美育、艺术课程中的美育、教师审美素质等问题。张法《美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指出,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美育要面对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现存的、已被当代中国文化符号化了的、作为公共性的美呈现出来的艺术体系、自然体系、生活体系中的美;二是由其他文化符号化的美;三是一定时代、一定文化标志性的美。

从微观方面看,这类著作结合大学生美育活动的特征,从美育完善感性和人格的功能论出发,对审美范畴、审美意识、审美心理以及审美活动的内容、对象、特征进行论述,如钟仕伦与李天道主编的《高校美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韩文根、杨光歧《大学美育与实践》(河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的第二部分侧重于“美育修身”,从美育与文化修养、美育与情感、美育与人际交往、现代生活美的设计与创造等方面探讨大学生在审美修养中所必须加强的问题。此外,李国春主编的《大学美育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基础性核心课教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探讨了多元审美活动的特点、功能和过程,扩展了美育开展的途径,其视野不仅仅聚焦于课堂上的艺术鉴赏活动,还涉及课外、校外的审美活动。叶学良、查有梁的《大学美育——大学生诗意人生的设计与达成》(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则在审美心理发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美育的内容和任务作了阐发。

三、中国美育实施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近20年,特别是后10年间,涌现出了大量探讨关于美育实施的管理机制、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师资建设等问题的论文。

(一)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

前10年,研究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的论文为数不多,主要涉及对艺术教育管理科学化方面的思考。如凡木的《高等艺术教育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强调了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赢枫的《关于高等艺术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将全国专业艺术院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同时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是要建章立制、依法治教,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以教学评估为核心的高等艺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朱琦的《提高质量、规范管理,适度发展艺术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从研究生教育的角度提出拉开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建立“著名课程”。

后10年,研究艺术教育管理的论文部分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思考,如沈履平的《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教育管理思考》,针对艺术类大学生鲜明的特点进行归纳,指出了一部分学生的个性缺点,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的4个措施。这一时期,也有多篇论文探讨了理工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管理问题。

在宏观的管理方面,有论文对和谐机制进行了思考,如郭晗、郑华的《高等艺术教育和谐管理机制研究》,针对艺术热引发的高等艺术教育办学规模盲目扩大、生源质量差、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从系统工程的视角出发,提出运用和谐管理理论,系统构建高等艺术教育和谐管理机制。

在管理机制方面,有论文提出了“柔性管理”的观点,见钟宏桃的《高等艺术教育引入柔性管理的几点设想》等;有论文从需要层次理论和情感教育层面出发进行思考,见孙传辉、孙春波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艺术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等;有论文讨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问题,见李都金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等艺术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有论文对学分制改革等艺术教育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见马振庆的《关于高等艺术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在著作出版方面,前后10年均只出版了一本书,即李甲奎、刘如文主编的《学校美育管理引论》(科学出版社,1997年)和李金福的《艺术教育管理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艺术教育管理学》讨论了艺术教育管理的内涵和特点、目标与机制、原则与方法等问题。

(二)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与教材教法

前10年,关于高校美育教材教法及课程的研究并不深入,相对系统的主要有3篇论文。其一为张琴秀的《浅议隐蔽课程的结构对学校美育的影响》,认为隐蔽课程是当今西方课程领域中新崛起的研究课题;其二为顾建华的《大学美育课程建设论纲》,认为大学美育与美学原理课、美育原理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其三为吴海燕的《高校美育中心开设音乐艺术课程及活动的几点设想》,针对具体的音乐学科的美育课程建设提出了看法。

后10年,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对整体的教育理论与人才观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特别是在能源问题与自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之后,整个中国社会对人与人的关系、自然与人的关系有了全新的定义,由此产生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的要求。因此,美育这一有助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的学科受到了重视,根据我国教育状况所展开的相应理论研究全面展开。

在美育课程的目标方面,李开玲、孙景曾在《大学美育课程论略论》中从美育的全局角度提出了具体的美育目标论与课程论,认为美育的目标有三个:第一,现代化的忧思与可持续发展;第二,教育的使命;第三,促进生存方式重建。

在美育课程的功能方面,邢云提出了美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认为美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

美育课程开展的范围研究,见王青的《艺术审美教育系列课程的意义与设计》等文。他认为艺术审美系列课程不仅可以在一般综合类院校应用,还可以在以工科类为主的有文科专业的高校应用;不仅可以在中文系开设,还可以在其他专业开设。

在必修课方面,祝华丽在《对高校设置必修美术课程的价值分析》中探讨了开设美术必修课程的美育价值。在选修课方面,方福颖在《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初探》中研究了美育课程中艺术选修课的开设方式和具体内容,并对其类型和学分作出了划分。

有论文对美育渗透问题和隐性课程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如楼昔勇认为,美育不能仅仅是一门具体的课程,也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它主要应该通过一切教学活动,以一种处处渗透的方式来进行。刘萍、傅培凯提出,隐性课程是学校在“显性课程”之外,通过“环境育人”的方式,对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产生明显或潜在影响的各种物理环境和非物理环境因素的总和。

在教材方面,章安祺从理论上研究了全新教育理念下对美育教材的要求,提出美育教材应该具备自身的特点。从如何编写美育教材的角度出发,霍磊认为大学美育教材应紧密联系学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与社会交往活动的关于美的修养和行为能力的实际,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探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此外,有文章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探讨了美育教育的课程价值。如王旭晓、周军伟认为六艺的审美内涵使其具有美育的品质,从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的角度来看,六艺在课程设置理念、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为当代美育提供了有益而又深刻的启示。另外,站在大众文化对美育产生影响的角度,严红兰认为将大众文化整合到美育课程教学中去是十分必要的。

探讨美育心理学方面的著作为数不多,大多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涉及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拥有的美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感知、审美想象等),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问题。前10年对此内容的关注较少,仅刘居富、熊晓明的《大学美育教程》(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刘兆吉主编的《美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和蔡正非的《美育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等有所提及。美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在进行美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品质的形成问题,以便更好地选择美育手段,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赵伶俐《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和创造》偏向于科学化、量化的研究,把美育目标所体现的观念意识和知识分解为一系列的行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在懂得和了解基本的美学、美育和美育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掌握运用美的规律去进行自我人生的理想设计、形象设计和生活设计的方法。

后10年的研究成果显然增多,具体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审美心理学对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品质的形成进行探讨。如冉祥华著《美育与创造力》(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美育促进全脑功能开发的生理机制;从内隐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美育对潜意识动机、潜意识认识的影响;提出美育不仅可以发展思维的敏锐性、灵活性、综合性、批判性、独创性,而且对知觉、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要素的成长以及创造性人格的建构有重要作用。李天道著《美育与美育心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程新康著《当代大学美育创新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都指出了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的创新性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对具体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思考初见端倪,包括大学美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学大纲、评价方式等方面,但主要流于经验总结,如顾颉主编的《教师审美素质与学生发展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赵火根、赵传栋主编的《教师美育概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等。胡知凡主编的《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从音乐、美术、艺术三个学科的课程改革的情况出发,探讨了艺术课程的教材与分析、艺术课程的教与学、艺术课程的评价、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问题。赵伶俐主编的《课堂教学技术》(重庆出版社,2006年)详细介绍了如何训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执教技术,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技术解析、教学操作技术、教学口语技术、教学有形技术、教学逻辑技术、教学管理技术、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操作案例点评等等。

(三)高校艺术教育师资要求与建设

这一方面的研究,在前10年,冯妮提出补充艺术师资的局限因素,如“主渠道”少、源流不足,因此特别需要坚持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在职培养并举的方针,需要做好优化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的工作等。郭学玲从北京电影学院的师资建设出发,提出应该稳定骨干教师以稳定整个师资队伍,需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活动。

后10年,研究论文主要针对师资队伍的现状和问题。如孟繁梧从师资的自然状况、素质状况和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完整的知识体系、较强的艺术教育科研能力、更强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许多论文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有的关注师资引进力度和教学科研带头人的培养,见唐长安的《新升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的关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见王金霞的《高校艺术教育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的关注优化队伍结构,发挥整体功能,见金超哲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也有的从国际化角度出发提出建议,见倪敏玲的《国际化视角中的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还有的提出高校教师应确立综合创新的理念,并应将这种综合创新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科研之中,可见张维青的《论艺术高校师资素质的综合创新》。

在艺术师资的培养方面,于瑞华提出了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路;于秀芸、王丽娟指出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将现有的教师派到专业艺术院校进修、访问交流,同时向社会聘请优秀的艺术家作为兼职教师,特别是艺术创作指导教师;谢萍指出我国大多数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师队伍,不论是队伍结构、综合素质,还是数量,都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的需要,重构师资结构需要重视学科梯队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尤其在评审高级职称上,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思想,解决学术年龄断层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葛晓琴提出学分制相较于以往学年制的变化,体现了较大的特色和优越性;作为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保障了学生对教育资源进行自主选择的自由度;学分制的推行,也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高校课外、校外美育

这个问题的相关论文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后10年间。王旭晓的《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借鉴了英国的课外教育经验并总结了两点启示:首先,课外、校外的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培养自觉、自由的接受美育的观念与习惯。

此外,王梦、任蕴梅的论文首先从全面、层级、情感、创造和自主5个方面讨论校外艺术教育的新观念,再从体验、合作、共享和个性的角度分析校外艺术教育的新形式,并指出复合培训和培训与活动互动是校外艺术教育的新模式。

(五)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这部分论文也主要集中在后10年。杨露、李光安的文章论述了艺术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重点强调了艺术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王希俊、张松的《艺术教育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较全面地分析了和谐校园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指出了艺术教育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联系,并强调,艺术化校园环境将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和谐校园文化物质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丽娜、余育新分析了和谐校园文化的特性——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和传承性。张建中、黄丽娜从公共艺术教育的角度谈论校园文化及其建设,指出校园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在校园物质载体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黄培清强调了艺术教育资源开发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认为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的核心任务,提出艺术与科学的交融,有助于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学科建设的方方面面,推动学科建设的拓展乃至创新,形成特色学科;他还指出,艺术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大课堂资源的互动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重要方式,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生长点。黄玲提出独立院校的校园文化在形式上具有创新性、多样性、交融性、时尚性等特征,但同时伴有缺失主导、形态低下等特点,这使得我们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很多时候也带着随意性、盲目性。秦春晓、朱峰指出,应通过“创新学分”、“实践积分”等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艺术实践的积极性。

在著作方面,后10年涌现出比较多的讨论高校校园文化的专著。多数著作探讨了校园文化自身的构成机理、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和条件,虽然把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相挂钩,但很少把校园文化纳入艺术教育的大系统之内,也很少讨论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冯刚主编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第1辑》(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提到了高雅艺术与美育校园,并以中国海洋大学海鸥剧社与华南理工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两个案例,分析了课堂艺术教育与课外校外教育的联系,指出校园文化精神的形成与艺术教育是不可分割的。邓和秋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指出了校园文化对培养学生审美和立美能力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学校教育的基本文化功能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这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艺术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统一的,校园文化作为实施美育的手段之一,可以通过优美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来,亦可以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和文体活动体现出来。

四、中国美育研究呈现的趋势

通观20年中国美育研究情况,学界的研究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美育理论研究向实践深化

通过对20年美育研究资料所关注的主要论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第二个10年中学者更多关注美育的具体实施问题,即学校和教师怎样开展美育的问题,美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法体系、评价体系等具体问题都呈现出来。美育作为一门由多学科构成的应用性学科,其理论研究应当具有指导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从长期以来局限于思想史研究、纯理论分析的狭窄圈子里走出来,转而发现和解决现实的审美教育问题,是未来美育研究的必然趋势。

(二)多角度、多层面探讨美育

美育是教育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而教育学、美学同心理学密切相关,心理学又与思维科学、脑神经科学有紧密关联——这些内容能为当代美育理论研究提供新视野、新思路。第二个10年美育心理学研究发展迅猛,有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阐述美育促进全脑功能开发的生理机制的;有从内隐心理学角度,论述美育对潜意识动机、潜意识认识的影响的。此外,美育理论研究要为现实做指导,应该能够即时应对社会文化新现象——如大众消费文化、网络虚拟文化——对美育实施的冲击,这需要新的思考角度和工具来充实美育。

(三)美育研究方法、过程的科学化

美育理论研究通常采用哲学思辨、逻辑论证、理论概括等方法,但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仅仅采用传统的定性分析是不够的,需要借用社会学的问卷调查、经济学的模型分析、自然科学的实验分析,才能发现问题症结所在,从而解决问题。科学化首先意味着数字化,即现象的数据化和按照数学模型进行推论,从而找出规律或结论;其次意味着实验化,所有关于原因和规律的假设都必须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收稿日期:2011-09-01

标签:;  ;  ;  ;  ;  ;  ;  ;  ;  ;  ;  

1990~2010年中国美育的语境_西方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