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实施论文_区杰文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实施论文_区杰文

佛山市高明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广东佛山 5285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实施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给出了一系列相应有效的实施办法,并做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主体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施工部分,其施工的质量对建筑工程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并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将检测工作真正实施到位,以保障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实施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突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1 钢筋原材料

钢筋工程是结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筋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结构安全,钢筋质量的监管主要是控制钢筋材质、加工和安装3个环节。为防止劣质钢筋流入施工现场,建立了长效措施,分别为“定期进行钢筋质量专项检查、不合格钢筋涂刷不合格色标后退场防止再次流入其他施工现场、对钢筋抽查不合格的工地连续跟踪3个月”,在全市组织开展“场外加工钢筋质量专项治理”等活动,使我市建筑用钢筋质量逐年提高。同时,我市较早在全国将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桩基检测等检测项目通过网络实行自动采集和数据传输,实现了远程管理,数据能如实反映检测质量,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此做法在全省进行了推广。

1.2 混凝土原材料

我国的海岸线很长,多年来,大规模的建设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同时,很多沿海地区河砂匮乏,无法满足建设需求,大量海砂成为替代品。海砂中氯离子含量较河砂高,砂中氯离子与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发生电化学反应,钢筋表面的铁不断失去电子而溶于水,从而逐渐被腐蚀;同时,在钢筋表面形成红铁锈,体积膨胀数倍,引起混凝土结构开裂,影响了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基于佛山市高明区建筑工程用砂的需求量与河砂供给不足的矛盾,海砂的违规使用现象严重。为避免该现象的产生,佛山市高明区开展了海砂使用专项检查,对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及施工工地逐一进行大检查,重点检查了企业用砂的进货记录和试验记录,对现场堆放砂子进行取样,试验结果显示砂子氯离子含量均未超标。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管重点是控制原材料、生产和浇筑成型质量。混凝土由预拌混凝土厂生产,日常加强对砂子等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常年对砂子中氯离子含量进行抽测,一经发现砂子超标,则要求责任单位在2d内清除出场;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时除了按国家规定由施工企业留置试块进行标养确定混凝土强度外,检测机构还随机取样核查混凝土质量,特别是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对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进行抽测。

1.3 建筑用砂

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建筑工程用砂管理通知》和《关于加强混凝土及建筑用砂中氯离子含量监督抽检的通知》,除了要求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的生产用砂都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外,还要求施工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其供货单位(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用砂进行施工检测,实施原料砂的双控检查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混凝土和砂浆的质量缺陷。目前,建筑工程用砂的监管已经规范化、常态化,建筑用砂质量总体情况较好。

2 加强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验收的检测

加强对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验收的检测,重点是对结构实体检测、分户验收等方面,待发现的问题整改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2.1 结构实体检测复核制度

结构实体检测是在各分项工程验收合格、过程控制使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分别在地基与基础、主体工程验收前,对重要项目进行的验证性检测,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验收,真实地反映混凝土强度及受力钢筋位置等质量指标,确保结构安全。佛山市高明区结构实体检测项目主要有重要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楼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楼板钢筋间距等项目。

截至2013年底,检测业务的收费还没有物价部门统一的收费标准,完全市场化。由于检测机构急剧增加,但建筑市场工程项目增长相对缓慢,众多检测机构在狭小的市场份额中搏杀,造成了严重的市场混乱,结构实体检测数据可信度降低。因此,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信誉较好的具有结构实体检测资质的单位开展结构实体检测复核工作。复核单位与原检测单位不同,复核检测以原结构实体检测单位选取的检测点位为基础。通过现场的检测复核,可以有效杜绝原检测单位存在的未按照规范比例抽取构件;施工单位现场人为凿除部分保护层以提高强度检测数值;检测强度不满足要求时,人为编造数据提高强度等造假行为的发生。经一年多实践,经现场检测及广泛调查,该制度的开展符合预期。

2.2 分户验收

单位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前,在已完成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标准,对住宅工程的每一户进行专门验收,尤其对室内每一房间的层高、垂直度和平整度等各指标进行抽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检测主体验收中发现的层高、垂直度和平整度等指标超差,但分户验收中未发现存在上述问题的情况,责令建设单位重新组织分户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层高、垂直度和平整度等指标超差,应分别采用技术措施解决。

3 多措并举助推结构质量健康发展

3.1 典型引路工作

(1)持续抓好优质主体结构工程评选活动,组织优质主体申报工程检查,两年进行一次表彰,评选出年度优质主体结构奖。

(2)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应用成果评审。

(3)持续开展监理企业综合实力排名和监理工程师信誉榜活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以提高监理企业进行自身建设的积极性和迫切感,从而达到提高监理企业服务水平的最终目的。

(4)定期组织全市范围内比较优秀的项目经理、质量检查员、总监理工程师、检测员等人员介绍经验体会等,达到传、帮、带的目的。

3.2 新技术应用推广

(1)上浮式马镫筋施工技术推广。由于历年来在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施工中,楼板负弯矩钢筋位置偏移,楼板保护层厚度难以控制,造成混凝土成型后,保护层质量始终达不到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需要设计复核甚至补强加固后方能满足设计要求,成为影响主体结构难以治理的质量通病。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探索、试验,研发了上浮式马镫筋,该施工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施工过程中楼板负弯矩钢筋产生的变形,同时楼板的厚度能够得到保证,上浮式马镫筋还可重复使用,每平方米能降低工程成本近2元。

(2)超高层建筑新技术推广。2011年,某工程施工现场召开了全省超高层新技术应用现场观摩会。该工程采用了多达32项施工新技术,包括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液压爬升模板技术、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等,部分技术应用水平在国内居领先行列,值得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以观摩会的形式促进建筑企业新技术应用和创优意识的不断提高,是质量检测模式的创新。

3.3 人员培训

(1)长年开办免费讲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从2008年起由站内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结合日常检测实践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分专业进行讲授,利用双休日进行,事先在网上通知,企业人员根据需要自行参加,目前已完成免费培训近30期6000人次,提高了广大参建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企业反映较好。

(2)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考核实现了“基地化”。其中,土建专业包括钢筋、混凝土、砌体实测考核场地约300m2;水暖、电气专业实测考核场地约各占50m2。该基地作为参建人员培训考核平台,为提高管理人员现场发现问题能力、提高监理人员和质量检查员现场质量控制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4 发挥联合监管模式,形成监管合力

4.1 质量执法联动监管模式

参建单位质量行为监督是质量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未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责任单位的处罚力度,将检查中发现的手续不全工程发函执法部门给予处理,并建议在诚信网上予以公示。通过执法部门处罚、检测机构关闭检测网并责令停工的双重处罚措施,决不姑息手续不全先施工的行为。

4.2 质量设计监管联合模式

加强对施工图纸无设计单位签章或与审查合格图纸不符,现场施工图纸未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或重大设计变更文件未经审图机构确认等问题的查处,发现问题立即责令停工整改。另外,对现场实物、施工现状图纸与规划批复、质量检测手续等不符的项目责令停工整改,并将违规行为发函至设计主管部门建议给予处理,坚决查处不按照规划及审图合格图纸施工的违法行为。

4.3 质量安全联动监管模式

质量安全联动监管要求质量检测机构与安全监督机构及时沟通,做到信息互通和共享,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协调解决联动监管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充分利用质量检测机构在工程验槽、主体验收、外墙保温或幕墙龙骨验收、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的既有检测程序,将安全监督内容引入其中。例如,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前,施工单位在通知质量检测机构时,应提供由安全检测机构出具的《主体隐蔽前安全评价合格意见书》、意见书中应重点对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施工机具、起重设备、“三宝、四□”及临边防护、文明施工、安全档案等内容进行评价。对未取得《主体隐蔽前安全评价合格意见书》的工程,相关责任单位不得组织主体结构验收。另外,安全监督机构在施工现场安装的监控装置传送的信号与质量检测机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质量检测工作的效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可以说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需要对主体结构的施工有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方法积极做好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以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之超.探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J].科技与企业.2014(06).

[2]周华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4(06)

论文作者:区杰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实施论文_区杰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