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值的发生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94(2002)02-0134-07
价值是在价体与主体的关系体系中价体的内在结构孕育的功能对受体(主体)的作用。[ 1]价值是发生发展着的历史性存在,为了深刻理解价值,在一般地理解了价值的规定性 之后,还必须对价值的发生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价值的发生发展,首先是价值的种系发生发展问题。分解开来就有动物价值的种系发 生、动物价值的种系发展、人类价值的种系发生、人类价值的种系发展等问题。对于人 类而论,价值的个体规定性是一个鲜明的特点,因而,除研究价值的种系发生发展外, 还应从个人发生发展的角度研究价值的发展问题。
下面的论述,企图勾画出价值发生发展的一个简单轮廓。
一、动物价值的种系发生
前生命的自然物不存在价值问题,但在这些自然物内外存在着复杂的、具体的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还是一种“盲目的”自然力。但整体与要素的对立 统一、结构与功能的相互转换等规定了物体会“自己运动”,会“自我发展”。
从存在形态上看,一个分子、一个大分子体系、地球、太阳等,都是一个个相对独立 的整体。整体是统一内在各层次的构成要素而形成的一个统一体。整体所以能将内在各 层次的构成要素统之为一,是因为整体具有整合力。整合力是整体具有的根源于内在各 层次要素的作用力,又控制、约束各要素作用力的力的网络体系。整合力在质上高于内 在各要素的作用力,在量上大于各要素作用力的总和。因而,整合力除统一各内在要素 之外还游刃有余。整合力用来统一内部各构成要素的部分是为内向整合力。内向整合力 之外的整合力既可以作用于外部对象,又可以承受外界对象的作用力,因而称之为外向 整合力。内向整合力与外向整合力是统一的,在实际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为用的 。整体在统一自身的前提下控制内在某种要素越出自身界面,作用于外部对象。外部对 象对自身的作用(如外物给予的具有一定能量的物体),整合力则控制自身吸收之,变革 之,统一之,使之成为自身的有机构成成分。整体与要素的对立统一关系是物体自身发 展的内在根源。整体与要素是从存在形态上概括物体的一对重要范畴。
从物体内外关系上看,物体都有其结构与功能。整体的结构是内在各要素发挥其内在 结构孕育了的潜能、实现相互间的连接而构成的一个相对静止的关系体系。整体的功能 就是发挥内在结构孕育了的潜能并结合、运用外部条件而形成的整体的运动。构成整体 的内在各层次的要素,也都有相对独立的整体与要素、结构与功能。各要素各发挥其内 在结构孕育了的潜能,才能实现相互间的结合,才能最终统一为整体。结构与功能是从 内外关系维度上概括物体的一对重要范畴。
无生命物体的整体与要素、结构与功能,规定了它们的“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自我进化”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在物体化学进化的基础上,由于蛋白质与核酸的耦联而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它们的 自我更新、自我繁殖使之“活”了起来,从而有了“生命”。原始生命的出现为物体的 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在原始生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这一支,由于异养而 必须自主地寻找食物,这就必须自主而动。这种生存态势就规定了他们必须自我控制、 自主行为。而要自我控制、自主行为,就需控制、感知自身内在要素的状况,同时感知 与控制相应外部事物。需要产生了相应的器官,这就是动物的心理器官,相应有了心理 。正因为有了心理这一要素,才使动物不但像植物、微生物那样能自我更新、自我繁殖 ,而且还能自我控制,成了主体。主体是能自主行为的生命机体。主体能对自己作主, 也就能自主地控制自己以一个统一体的资格与其外部事物形成对立,能区分出自己与外 物,同时也就能把外界事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外物对自己有何作用?有的有利,有 的有害。于是,动物通过自己的感知判断而对其利、其害有了某种认识,并以相应趋与 避的行为来应答之。这样,对于主体而言,就出现了以自主趋避为表征的价值问题。
价值是自然界发展、进化的产物。其所以发生,首先有前生命物体的肯定自身的整合 力和普遍的相互联系为基础。其次,相对于主体自主的自我肯定,主体自身状态对自身 的作用,外物对主体的作用就具有了利与害的不同性质。其三,主体自主的生存本性使 其行为和外物对自己的作用不再是盲目的,而是有了自己自主的判断与选择。这样,从 自然物间普遍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就分化、发展出了以主体自主的自我保存为根据 、以自主的趋与避为表征的价值。价值的出现是非生命自然物体内外关系史上的一次飞 跃,是伴随着主体而同时出现的一种新的关系体系。
就认识价值、研究价值而论,揭示价值的种系发生,是从源头上理解价值的关键。价 值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也不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而是自然史的产物。
二、价值的动物种系发展
价值的动物种系发展是伴随着动物的种系进化而同时实现的受体、价体与价值关系的 质的与量的发展。价值发展的根本点在于主体的发展,特别是主体的在其整合力统一下 的自身内在结构与相应功能的发展。主体本身就具有价值,就是价值实体或价体。作为 价体的主体,其内在结构越复杂和谐,功能越高级、全面,越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发展, 其自我价值就越高。对其他主体也越能发挥质更高、量更大的价值。作为受体的主体, 其内在结构越复杂和谐,功能越高级、全面,越能统一其他价体的作用,越能更好地实 现外物对自己的价值。当然,与动物进化的同时,植物、微生物和物理自然界也相应发 展。可以说,价值的发展是以主体的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是伴随着动物进化和整个生态 环境的发展而实现的发展。
价值种系发展的突出表现是同时作为价体和受体的主体的进化,是动物多种物种的出 现和进化。多种多样的动物物种、多种多样的生存方式就是价值的多种多样的存在形态 和内在根据。
就价值的具体内容而论,最先和最基础的是满足动物自我控制、自我觉知、自我更新 、自我繁殖需要的价值,即活动价值、心理价值、代谢价值和性价值。在整体统一下的 的运动器官、心理器官、消化、呼吸、循环器官和性器官,就是动物实现活动价值、心 理价值、代谢价值、性价值的具体内在构成要素。
动物控制自己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就须自主地自我运动。有自主的自我运 动才能对外部对象实现或趋或避的选择,才能获得对外部对象价值的主动权。在动物进 化过程中,控制自身趋就或躲避某一目标,就须建构某种新的动作。建构新动作的操作 过程就是动作思维。通过动作思维建构了新的动作。新动作反馈于动物机体的内在结构 ,变革了其内在结构。经过反复演练,新动作就转化为熟练动作、习惯动作。变革了的 内在结构也会相应固定下来,并记载在基因中,通过遗传而传递给下一代。这样,在动 物界就发展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坐站行走、捕捉吞噬、跳跃翻飞、击打撕咬等多种 多样的活动动作。不同的动作共同统一为多种多样的行为。能“动”,是动物的根本特 征。动物的动既反馈于自身,又获得了对外物、外物价值的主动权,是动物重要的价值 。
心理是主体的一个内在构成要素,其作用是借助信息而实现的对自身和相应外物的控 制、反映与反应。[2]信息是主体借以实现对自身和外物进行控制、反映与反应的物质 。[3](P122-163)正是因为有了主体,有了主体的心理,主体自身的被感知着的存在、 与主体的感官建立了感受与被感受关系的外物,才相应获得了信息的规定性。正是因为 动物有了心理这一内在构成要素,动物才能对自身存在状态、外物对自己的作用进行感 知和判断,才能有自主的趋与避,才有了价值问题。对于简单动物而论,其简单的心理 与其他要素密切地统一在一起,直接实现其感知、判断和趋与避的具体行为。伴随着动 物的进化,动物心理越来越复杂,其相对独立性越来越大。相应地,心理价值也就逐渐 分化了出来。
与心理价值发展相应,信息价值也不断发生发展起来。信息价值是价体对受体发挥信 息作用的价值。动物要控制与感知自身和外物,就需具体感受内在与外在的信息。伴随 着动物的进化,动物的感官越来越完善,感受内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声、光、扩散 的粒子、内外的刺激等就获得了愈来愈大的信息价值。同类动物个体间相互通信的需要 促使动物自主地发出和感受代表自身某种状态的信息。如蜜蜂通过不同形态的舞蹈代表 蜜源的方向和距离,知了通过摩擦发声器发出单调的声音代表自己存在,鸟兽通过鸣叫 、吼叫发出某种声音来代表自己的某种状态等。动物发出的信息是通过自主建构而实现 的。如动物发出的声音是其构音动作的产物。第一次发出某种声音、实现相应构音动作 建构的过程,就是构音动作思维。构音动作思维是建构新的发音动作的动作思维;而动 作思维即建构新动作的思维。思维是建构某种新成果的操作过程。[4]通过构音动作思 维发出了某一声音,代表自身的自己感知着的某种状态。这同时就建构了该声音与所代 表的状态之间的代换-还原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声音就是代象,而被代表的相应状态 的感知形象即为本象。建构这种代换-还原关系的心理操作就是代换思维。[5]通过代换 思维建构起动物的形象语言;其信息价值中就发展出形象语言价值。
在心理价值的发展中,不但信息价值在发展,审美价值也在发展。动物感知着自身和 外物的信息,在其心理中形成种种不同的感知形象。而形象有优有劣;优美的形象使主 体形成舒适之感,粗劣的形象使主体形成不适之感。事物形象的优劣对主体就是不同的 价值;这种状况促使动物追求美的形象,而避开丑陋的形象。如植物花朵的优美形象和 芬芳的气味诱使昆虫为之传粉,丰硕的果实诱使鸟兽为之传种。通过动物的选择使花更 芬芳艳丽,果更硕大甜蜜。达尔文认为,动物在争夺异性的斗争中所需要的攻击的武器 、防御的工具或鲜艳的羽毛、嘹亮的声调、美媚的情态等都与性选择有关。雌性动物总 是选择较为健美的雄性与之交配,这有利于动物物种的进化,使之更美。[6](P161-164 )在人类祖先的进化过程中,肢体越来越健美。其中毛发的脱落与性交时体感的充分有 着直接的关系。经过几百万年的漫长过程,使人体成了世界上最美的自然物。美是能引 起主体主动感受、诱发其相应情感并唤起其积极行为从而被主体所干预的对象的存在形 态。[7]美与审美价值,也是伴随着动物的进化而相应发展的。
代谢价值是动物吐故纳新的重要价值。动物的生存规定了它们需要营养自身、获得能 量、排除废物和自我更新。外物能否作为动物的食养料,主要的决定于自身的消化器官 和外物的结构成分。伴随着动物的进化;其消化器官不断复杂化、多样化,出现了草食 、肉食、杂食等不同的食性。对具有不同食性的动物而言,外物的食价值也就大相径庭 。鲜嫩的野草是野兔的美餐,但“大灰狼”对之却无动于衷。呼吸、循环、分泌、排泄 器官的发展,使代谢功能完善起来,共同实现机体的代谢价值。
性价值是动物愉悦和繁殖自身的重要价值。性是简单物体就具有的极性规律在物质进 化过程中凝聚在雌雄生命个体上的结果。动物有了鲜明的雌雄分化。雌雄个体相互间就 有了性价值。
当然,上述价值是从分析的角度来说的。事实上,每一物种的动物以及有进化史关系 的物种间,其价值都是伴随着进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物种的动物的价值发展问题 ,是应专门研究的课题。
三、人类价值的种系发生
伴随着人类的起源,人类价值也就相应发生了。人类的价值是在其动物祖先价值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价值,是以人为根本价体和受体的自发-自觉价值。人类价值的发生过程 也就是人类诞生的过程。由猿到人和由动物价值到人类价值的转化,是一个巨大的质变 。从整体结构与功能上综合地看,这个质变就是文化的创造。从内在构成分析地看,这 个质变的关键环节,一是由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的转化,二是能劳动的体形、特别是直 立和双手的出现。从功能上分析地看,一是劳动的出现,二是社会交往的发展。下面分 别探讨之。
综合地看,人类的自发-自觉价值创造就是文化的创造。文化是人类在一定价值目的指 引下、在一定现实条件基础上的自觉创造物,包括个人和人类本体之上的本体文化,也 包括个人和人类本体之外的对象文化。[8]就个人本体文化而言,我们可以列举出直立 行走、能劳动的双手、口头语言、自然语言思维、自觉意识等。从群体本体文化的角度 看,群体的组织结构、社会意识、行为规范等,都是群体本体文化。对象文化是人类以 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物的结果。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把自己 的目的、意图、体力、智力都对象化在被变革的自然物上,使作为人类的“异己之物” 的自然物变为“为我之物”,对人发挥着多种多样的价值,从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对象 文化。作为人类自觉创造物的文化,对人类有着举足轻重的重大价值。
人类意识异于动物心理的根本特征就是自觉。自觉是由于人类创造了分节的自然语言 的结果。自然语言是自然语言代换思维的产物,自然语言代换思维是人类代换思维异于 动物形象代换思维的根本点。人类首先运用口语代换思维创造了口头语言。创造口语思 维首先要创造抑扬顿挫的声波。这种抑扬顿挫的声波是构音动作思维的产物。以构音动 作思维建构了的音节清晰的声波为代象来观念地代表某种本象,从而就实现了口语思维 ,创造了口头语言。人类祖先创造口语思维和口头语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不仅要创造口语思维和语言等功能形态的成果,还要形成相应内在结构——语 言器官。语言器官包括语言中枢、语言中枢中储存的信息体系、外导和内导神经、呼吸 器、发声器、调声器及语言听觉器官。显然,人类祖先是在动物发声器官、听觉器官基 础上进行创造的。每一个创造口语思维和语言的功能过程对相应内在结构的变革是极其 微小的,只有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才能形成显著的变化。如作为调声器复杂程度标志的 声道夹角的变化,就是如此:大猿的声道夹角为142°,距今20万年的早期尼人为139° ,距今10万年的晚期尼人约109°,现代人约为99°。经过大约300万年的漫长历史,人 类祖先终于在动作思维和形象代换思维基础上创造了口语思维和口头语言。有了语言, 就在人观念内实现了内在的对象化关系,从而使人类祖先的动物式的心理转化为能自控 、自知、自塑、自正的自觉意识。人的意识与行为,除了有自觉的成分外,也存在或多 或少的盲目或自发状态。这是人类意识、行为与动物心理、行为连续性的具体表现。不 论如何,有了自觉意识,人就成了能自发-自觉行为的主体,人的价值也就成了以人为 根本价体和受体的自发-自觉价值。
直立行走与能劳动的双手的出现,是由猿到人的一个重要质变。恩格斯指出:直立行 走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在猿类的手和“经过几十万年的 劳动而高度完善化的人手之间,有着多么巨大的差别。”[9](P508.509)有了直立行走 和能劳动的双手,人才能创造各种各样的价值。
恩格斯早就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9](P508)在劳动过程中,一 方面要发挥既有内在结构孕育了的潜能,又要适应和利用外部自然物,自主又适应地和 其他形成中的人结合起来,共同劳动。劳动必然反馈于自身的内在结构,发展、变革其 内在结构。这种发展、变革一代代积累起来,逐渐使猿变成了人。
交往是个体间、群体间发挥内在结构孕育了的潜能并结合、适应外部条件而实现的互 动 行为。通过交往,建立起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才使猿群转化为人类社会。社会作为人 类的基本存在形态,具有巨大的价值。社会以特定的价值观、目的、习俗、规范、手段 把所有成员组织结构起来,形成一个结构体系,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整体。 这个整体的内向整合力控制内部亚层次的组织机构和各个成员,运用自己拥有的手段展 开社会生产,生产、分配、交换结构自己所需价值的产品。其外向整合力则施作用于其 他社会,并统一、承受其他社会对自己的作用。这样,价值关系就越出自己的“社会” 而延及其他“社会”。
综上所述,伴随着人类的诞生,人类特有的自发-自觉价值就诞生了。由于人类价值构 成的复杂性,孕育这些价值的条件也是逐步建构起来的。因此,人类的价值不是一个早 上就一次性地突兀而致的,而是伴随着人类诞生的漫长历史过程而逐渐诞生的。
四、人类价值的种系发展
作为价体的人异于动物价体的根本点在于人能自觉地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作为受体的 人不但能享受自然界既有的价值,而且更能享受人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价值。在人类漫长 的历史上,人类以多方面伟大的创造来推动着人类价值的发展。
人类价值的发展是以需要和劳动创造为根本动力的自发-自觉价值的发展。其综合成果 就是文化。在漫长的原始时代,人类祖先创造了旧石器文化、中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 。在原始社会末期,创造了图腾文化、神话文化。神性幻想和历史事实交汇的史诗,则 宣告了原始文化的结束和文明时代的到来。
进入文明时代,价值的创造分化为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创造。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印 度文化、阿拉伯文化等,都对人类文化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
价值需要的分化,使文化的创造也逐渐分化开来。进入文明时代,人们笼统杂多的生 活需要逐渐分化为求知、利行、审美、信仰四大类目的。这些需要转化为相应求知、利 行、审美、信仰四大类目的。追求这些目的而创造出蕴涵真、善、美、信四大类价值的 科学(广)、技术(广)、艺术、宗教四大类目的型文化。
科学(广)是以认识世界万物为己任的求知文化,是以各种各样的实证经验为基础通过 遵循特定逻辑规律的求知思维而建构起来的,包括哲学、科学(狭,又有人文科学与自 然科学之分)与数学。从心理形态上看,科学是事理真与逻辑真统一的知识。从评价论 的角度看,科学是以真为主导的真与假的统一。科学的心理价值是认识价值与智力价值 的统一。科学的行为价值是通过为决策提供根据而贯彻到行为中,转化为行为的强大力 量。
技术是人具有的统一着目的、方法、手段与监控措施的利行文化,是人根据自己的科 学认识、需要与价值目的,以利行思维为核心过程并结合、运用外部条件而自觉建构起 来的,有自然技术与人文技术之分。人文技术是以人为主要对象,以认识、塑造、控制 、服务人为目的的技术,又有人文实践技术和人文科学技术之分。自然技术是认识、改 造、运用自然物,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又有自然科学技术、生产技术等 亚类。从评价论的角度看,技术的价值品质是以善为主导的善与恶的统一。技术直接统 一到人的行为中,直接创造和实现各种各样的价值。
艺术是艺术家在自然美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美的理解、追求,在其特定审美倾向主导下 ,通过运用特定心理工具与物资工具的艺术创作而建构起来的审美文化,有造型艺术、 语言艺术、语言-造型艺术等不同类别。从评价论的角度看,艺术是以美为主导的美与 丑的统一。从价值品质的角度看,艺术是以善为主导的善与恶的统一。
宗教是统一着宗教教义、宗教家与宗教信徒、宗教组织、宗教行为的信仰文化,是宗 教家顺应自己和宗教徒追求永生和过无限幸福生活的意愿,通过超现实的思维想像而创 立起宗教教义,并通过宣传与组织活动而建构起来的,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 教等类别。马克思指出:“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 有精神的状态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10](P2)在今天看来,马克思对宗教 价值的这个论断依然是正确的。
科学(广)、技术(广)、艺术、宗教四大类文化各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各自都有自己独 特的发展历史。
中世纪之后,现代化的浪潮逐渐席卷全球。现代化是不同国度的人民群众立足于自己 优秀的历史传统、多方面运用外部条件、以科技和教育为根本动力、着眼于自己现实的 劳动创造、向着最佳价值目标自觉奋斗的历史变革。在今天的历史眼界下,最佳价值目 标概括地看就是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根本品质的文化。和谐是事物存在与发 展的异质互补、内外关系协调一致的最佳状态,是在不同层次整合力的作用下不断扶正 祛邪的结果。分析地看,和谐文化包括个人人格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集体的和谐 、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和谐、国际关系的和谐、人类的和谐、天(自然)人关系的和谐。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分析地看,就是民主、自由、公平、高效、文明、富足、自律、廉洁 等。自觉发展是达到和谐文化的必由之路。自觉发展是人类以和谐文化为目的,以科学 (广)为根据,以人的自觉为核心任务,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重点,运用最佳技术而实现 的协调一致的发展;是以科、技、教、艺为先导,通过科学决策、劳动创造、交流对话 、不断克服盲目性而促成和实现的发展。
五、个体价值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人从孕育、出生起,就是一个价值实体,就具有人的生物价值和能通过遗传传递 的社会价值。在后天的生活行为中,通过接受教育的学习习得人类文化而实现其社会化 ,使之在先天价值基础上发展起多方面的后天价值。
学习是主体以其既有结构为依据、在其内外矛盾推动下感受-索取外界信息和以此为摹 本来建构其自身的行为,是非生命实体固有的整合自体并结合、统一外部条件发展其自 体的运动规律在进化到动物阶段上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着的行为。[11]通过学习而获得和 实现的价值是人的再造价值。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道德、知识、艺术、技术的 学习是最重要的。道德是根源于个人和群体需要的一定方式地处理彼我利益关系的自觉 行为。[12]道德品质的两极是善与恶。善是个人或集体站在公平立场上,在一致又矛盾 的价值关系体系中,在兴利除害的自觉-自发行为中实现的,对个人、集体、公众积极 有益的价值,是以个人或集体优秀的个性为根据,在既有条件基础上、在特定环境中吸 收优秀文化而养成的优秀素质延伸到行为中、并在行为中内外强化的结果。恶是个人或 集体站在特权立场上,在一致又矛盾的价值关系体系中,在夺利造害的自觉-自发行为 中实现的,对个人、集体、社会消极有害的价值;是以个人或集体的恶劣个性为根据, 在既有条件基础上、在特定环境中吸收劣质文化而养成的恶劣素质延伸到行为中,并在 行为中内外强化的结果。个人的善德是根源于完善个人人格的需要而展开的以无害于他 人、社会为前提的道德。道德学习是积聚个人道德价值的学习。知识是人类智能创造的 成果,知识学习是积聚个人知识价值的学习。艺术是人类创造的具有美的属性的劳动成 果。艺术学习是积聚个人艺术价值的学习。技术是统一着目的、手段、方法与监控措施 的利行文化。技术学习是积聚个人技术价值的学习。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价值是为再造价 值。
在具备一定再造价值的基础上,通过自觉的创造而发展起个人的创造价值。创造是人 在其独特个性和社会条件的支持下独自建构出具有优秀品质和特定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 自觉行为。个人创造以前人、他人先行创造的终点为起点,通过同质变换和异质结合的 途径,展开各种各样的创造。
个人价值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价值需要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 需要有高级与低级之分。低级需要是类似于本能的需要,低级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 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高级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认知需要 、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高级需要在种系上和个体上都是发展较迟的产物。“越是 高级的需要,对于维持纯粹的生存也就越不迫切,其满足也就越能长久地推迟,并且这 种需要也就越容易永远消失。”[13](P201)高级的需要是在不断吸收社会文化的基础上 逐渐养成的需要。在需要、特别是高级需要的推动下,人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智慧 、能力,建功立业,积聚和创造更多的价值。
个人价值发展的最佳目的是形成人的和谐个性。和谐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 是在不同层次整合力的作用下不断扶正祛邪的结果。个性是个人根据自己的内外条件自 我组织成的实现在其生活行为中的稳定又变异的独特规定性。[14](P224)和谐个性是个 人自觉和谐地组织自己的各种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而形成的能进行和谐生活的相对最佳 的个性。从内在意识过程的角度看,和谐个性达到了知、意、情三者的和谐,即人的认 识、意向与情感三者相应相称、内在一致的和谐,其综合表现就是生活行为的和谐。意 向贯彻到行为中,成为生活行为和谐的直接动因。通过正确决策而成的意向必须以真实 的认识为根据,这种意向就与“知”有内在的一致性。知与意和谐的行为必然是成功的 行为。以对成功的认识、体验为诱因,与自己向善、向上的意向相综合,形成欢乐愉快 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整体性的和谐状态。知意情三者和谐就是人的主观世界的和谐, 是个性和谐的内在根据。和谐个性积聚了更大的价值,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能享受更 高级的价值。
个人价值的发展途径是学习与创造,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需要,发展的最佳目标是和谐 个性,这都是价值的个人发展的共同性。另一方面,价值的个人发展又有巨大的个性差 异性。概括地看,这种差异性是由于个人个性与相应环境规定的。具体地看,又是由个 人遗传素质、需要水平、价值观、勤奋程度、自律程度、意志、智能、健康、受教育水 平、文化环境等规定的。差异的表现是多样的。
首先表现为个人自身积聚的价值的差异性。有的人通过科学、努力的学习,掌握了丰 富多彩的先进文化,在自身之上积聚了质高量大的价值。有的人则浅学辄止,缺乏必要 的文化素养,在其自身之上积聚的价值质低量少,甚至毫无积极价值。
其次表现为自己创造的价值的差异性。有的人在科学(广)、技术(广)或艺术领域创造 了巨大的有社会意义的价值,名垂青史。有的人则坐享其成,毫无建树。人所创造的价 值的差异性,可谓天壤之别。
其三表现为自己所能享受的价值的差异性。马克思指出:“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 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15](P392)正是通过不断吸收 文化成果,才能培养出享受各种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人。没有接受过华夏文化训练的 人,能听得懂京剧吗?
上面,我们从种系发生发展和个体发生发展的角度,大体考察了价值的发生发展问题 ,这对于建立价值的历史发展观是十分必要的。
收稿日期:20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