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过剩经济的特征分析_经济转型论文

转型期过剩经济的特征分析_经济转型论文

转型期过剩经济特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确认识过剩问题,是缓解过剩,充分发挥资源效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建康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由于过剩来得突然,刚告别短缺,就迎来了过剩,缺乏心理准备,目前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不一:

(一)相对过剩论

其论据为我国目前出现的过剩只是经济运行的周期现象,是相对需求而言的,它不应是对经济形势的描述,也不应成为某一个时代的象征。他们认为,当前中国许多产品的市场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但这是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低下,消费层次不高,尚存7000多万城乡贫困人口情况下的过剩,是典型的相对过剩,是低收入型的相对过剩。笔者认为,相对过剩论者混淆了需要与需求的区别,需要是主体愿望、欲望,表现为经济增长过程的动力、起点和归宿点,任何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过程,都是人作为主体为满足自身的生存、享受和发展而进行的创造活动。需要是无止境的,现有的需要被满足后,马上又被新的需要所代替,社会就是在主体不断产生需要,不断发现缺陷,勤于追求中前进的。而需求则是主体需要中的在现时期内和现市场上,在某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要部分。需求的产生需具备两个条件:购买愿望和支付能力。我们所说过剩是对于需求而言,正因为持续的需求不足,才称之为过剩。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光有需求,没有支付能力,那是购买欲望,相对于购买欲望而言,相对过剩是永远存在的。但正是有购买欲望,才促使主体努力创造条件,提高支付能力,实现需求。

(二)结构过剩论

此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生产资料、部分农副产品和生活必需品已明显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结构性短缺也客观存在。一些居民想买的商品乃至品种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需要的一些机电产品还要大量依赖进口。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需求依然旺盛,汽车、住房、新一代家电产品等也有很大的潜在市场。说明现在的过剩是结构性过剩。结构过剩论者显然混淆了即期需求与远期需求、需求与供给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差别。结构调整和升级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而进出口则是国际贸易、市场经济互通有无的基本常识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正是因为结构过剩,才有了结构调整和升级,才促进了社会进步,才有人类一步一个台阶的前进。追求结构的多层次性和多角度性,才有了我们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的五彩缤纷、多姿多彩。多个行业的结构过剩构成了普遍的过剩,加速了我国暴利时代的结束,微利时代的到来。

(三)非过剩经济论

此论认为,从我国经济实践角度来看,“过剩经济”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因为我国有9亿多农村人口, 对工业品和服务的需求潜力是世所罕见的,但现实中9亿多农民的市场份额不及3亿城市居民,其需求远远还未得到满足,因此,从本质上讲,我们还远未进入“过剩经济”时代。笔者认为,非过剩经济论也在于未理解需求与需要的内涵,把需要混同于需求,实际上,农民需求不足是形成我国现期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支付能力,扩大农民有效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我国出现经济过剩并非始自今日,早在1986年,我国商品市场出现的一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十分严重的产品积压,不仅是产成品库存严重积压,投入品库存也大幅增长,就表明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过剩的萌芽。1990年市场疲软的出现,实际上就是一种市场销售危机,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出现生产过剩,其症状类似于马克思笔下的经济危机。这种市场销售危机和生产相对过剩,表明当时的经济增长受到了需求的约束。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从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1994年以来,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中国经济发生了可以说是质的变化,在十多年以市场为取向的渐进式改进的基础上,中国正迅速由一个传统的以卖方市场,即以短缺为特征的计划经济,过渡到以买方市场为主的相对过剩的市场经济阶段,特别是1997年以来,这种特征更为明显,过剩不仅出现在下游的消费品市场,也同时出现在上游的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不仅表现为商品滞销和积压,还表现在生产能力、资金供给和劳动力资源等经济要素的利用率下降;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而且在外向依存度很高的状态下还面临着在不同发展层次都普遍过剩的国际环境。笔者认为,过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表现和标志,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经济运行已经受到需求的约束,并且这种需求约束力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日益加剧。

当然,我国目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过剩现象,带有明显的体制转型特征,与经济发达国家的过剩经济有着本质的差别,这只是低水平下的过剩,是需求约束主导型的过剩,是供给对于传统需求的过剩,是满足消费者生存需求的过剩,是对即期需求的过剩。具有以下特点:

(一)总量过剩与结构过剩并存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生产流通领域的市场化体制已初步形成。至目前为止,除极少数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消费品由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管理方式搞好供需平衡外,几乎所有工业消费品均已实现市场调节。在生产资料市场,除5种军需物资外,绝大部分生产资料进入市场流通, 国有物资企业由原来的“主渠道”减少到只占20%。自80年代中期以来,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城乡一体化的生产资料流通网络基本构筑完成。市场化体制的形成,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由短缺走向过剩。从供求总量考察,1996年以前,我国的社会总供给一直小于总需求。从价值形态看,1984年社会总供需差额为-819亿元,供需差率为-11.4 %,1994年分别为-3275亿元和-6.2%;1996年上半年,供需差率由负变正,总供给大于总需求3391亿元,供大于求9.8%强;从实物形态看, 在对1998年上半年601种主要产品分析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466种,占74.2%;供大于求155种,占总数的25.8%,基本上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连续两年出现负值,从供求结构考察,目前产业(供给)结构调整明显滞后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企业适应市场应变力差,不少行业在低水平上盲目外延扩张,生产集中度和专业协作程度低,产品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技术密集型行业及产品少,中高档及名牌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差,积压过剩。

(二)过剩经济层次低

从供给方面看,我们的生产力水平低,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生产能力和产品不适应市场的需要。从需求方面看,首先消费需求稳中趋降。中国居民总的购买力偏低,生活水平还在从温饱向小康过渡,而且由于收入增幅减缓,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贫富悬殊不断加深,失业、下岗待业人员增加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消费者心理预期不安全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形成人们想买买不起以及想买不敢买的现象。其次,受上一轮经济过热中大量投资无法回收的影响,投资需求也不会有大的提升。再次,出口需求趋于走软,出口增幅回落。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这些国家货币贬值,其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相似性减弱了我国出口竞争力。加之全球生产过剩,世界性的不景气,也降低了出口预期。从供求关系的结合方面看,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供求的衔接还有体制上和机制上的时滞和错误。正如中共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当然,这个主要矛盾与以前的情况有些变化,它已由生产力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数量上的矛盾,向着生产力与人民群众不断扩大的数量需要和日益提高的质量需要、低生产力水平与快速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的矛盾转化,即由数量上的矛盾为主向着质量上的矛盾为主多层次化转化。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过剩经济基础脆弱

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过剩,基础并不牢固。我们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均GNP才500多美元,属于中低收入国家,还有7000多万城乡贫困人口,即如上述,我们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群众购买力还不高、人民群众需求满足程度低的情况下出现过剩的。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经济改革以及由改革而生的民众心理预期的大环境有关。第一,居民收入增幅下降。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货币性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6.6%,仅为1996 年增幅的1/2和1995年增幅的1/3,是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1998年1 —9月更趋缓至6.0%。农民人均实际纯收入增幅由1996年的9 %降为1997年4.6%,也仅为上年的1/2,1998年1—9月更低至1.0%。1997年我国8.3%的投资实际增幅与8.8%的经济增长率极不相称(以1.5∶1的比例为正常),过低的投资增长率导致经济增长率继续下滑,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2月第25 次居民储蓄调查显示了居民收入信心指数看跌,严重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第二,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贫富悬殊不断加深。 据世界银行1997 年发布的一份题为“Share in Rising Income”(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中指出,中国80年代初期的基尼系数是0.28,到1995年是0.38。现在估计基尼系数已达0.4以上,而1978年仅为0.15,这在当时几乎在全世界是最低的。 另据1994年的一项统计,当时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50%以上, 而收入最低的20 %的人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4.27%,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除了比撒哈拉非洲国家、 拉丁美洲国家好外,贫富悬殊看起来要比发达国家、比东亚其他国家、比前苏联东欧国家要大,而且近年来这种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些数据表明,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由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引起社会不安的国家。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没有公共政策来缩小差距。由于指导思想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重点又放在前四个字上,所以除了扶贫这一块,中国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进行再分配的政策机制、政策工具。在消费需求上,对于高收入者而言,购买欲望已基本满足,对于中等收入者而言,基本消费欲望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是还没有能力购买新的如住宅、汽车等消费品,对于低收入者阶层而言,处于温饱阶段甚至温饱都成问题,生计困难,没有能力购买非生活生存必需品。第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消费者心理预期不安全。多项消费者收支调查表明,城镇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在近年发生明显变化。由于前几年通货膨胀率高,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又使我国长期出现居民收入超经济增长,居民的货币收入一直保持很快的增长速度,而高福利制度没有实质性改革,结果在城镇由原来的低收入高福利制逐步演化为高收入高福利制。当时城镇居民虽然深受通货膨胀之苦,但货币收入预期高。随着通货膨胀率下降,买方市场使企业经营状况两极分化,企业预算约束硬化,职工货币收入增幅下降,特别是结构调整使下岗人员增多,城镇居民收入预期不容乐观。随着传统保障制度的瓦解,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建立之中,人们对就业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结果尚不清楚,支出预期中对福利制度改革后可能增加的个人负担部分预期增多,于是用于即期消费的部分缩小,用于储蓄以增加自我保险能力的部分扩大。这种心理预期也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我国过剩经济基础脆弱,是由于有种种因素制约了人们的购买力,以及购买力增长的速度赶不上经济增长速度之故。

(四)过剩与不足并存

虽然过剩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不足也是有目共睹。近据报道,一位北京职工由于工作忙,不得已将年高体弱多病之老父送往几百公里之遥的天津敬老院中。它向我们透出一个信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岗位竞争的加剧,人们对服务消费市场需求如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居住方面的消费需求将越来越大。目前,在这方面,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一是量上不足,即服务业尚无法满足目前城市居民日益增多的服务需求,在很多领域服务业仍属空白;二是服务项目,服务质量跟不上。在劳动力供给方面,一方面是总量过剩,一方面高素质劳动力却是严重供给不足。在消费品供给方面亦是如此,一方面是低水平供给的过剩,一方面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短缺,这不仅可以从外资企业的产品和进口消费品在中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来说明,也可以从中国公民巨额的境外购物消费中得到印证。此外,城市居民消费升级与高新技术产品供应能力不足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矛盾。

上述分析表明,在我国体制转轨变型过程中,由于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多元化竞争主体的形成,市场供应的日益丰富,奠定了过剩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由宏观调控、体制转轨变型期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与措施的出台所致的居民心理预期不安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加速了过剩经济的形成。过剩表现为总量过剩、结构过剩、时间过剩、技术过剩等形式。

过剩经济的出现是我国20年改革开放的产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挑战,除需要目前正努力施行的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就业、分配、流通、消费等政策高度协调一致发挥作用外,尚须改善民众的经济心理预期,不断创新需求,增加供给层次,提高供给档次,引导与促进消费,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过剩。从长远来看,必须改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以“公平为基础,效率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人力资本因素,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切实施行科技发展与创新战略,充分发挥国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国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标签:;  ;  ;  ;  ;  

转型期过剩经济的特征分析_经济转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