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机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要从加大实践机制,建立管理机制,建立对师生考核评优制度等方面建立运行机制;要从制定创业创新奖励制度,设立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要从出台扶持政策,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建立专项基金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项目基金:该论文是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编号16C0622)的研究成果之一。
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以创新创业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高职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为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有较强的创业创新能力。近年来,适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加大了创新教育力度,涌现出一批创新教育的先进典型。但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还不健全[1],因此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机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运行机制
一是教学模式亟需加大实践机制。当前的教育模式是以灌输和示范教学为主。教师平时反复进行理论灌输和示范操作,期末以试卷或操作考试定分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他们反复模仿,被动接受,实践创新较少。新人才培养机制一定要以问题和项目导向教学,启发、探讨和参与为主要传授方式,以小班、团队方式完成项目任务。教师鼓励学生鼓励新方式新技巧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以此确立评课、教学考分制度,鼓励和支持有创业思想的学生做创业试验。教师尽量采用模拟情境、网络教学、沙盘推演、现实展现等新方法教学;教务部门要确立和保障新教学方式的课时和学分,依据师生的表现和成果给他们评定分数;对有重大创新和实践的师生予以重奖,从而不断改变原有的“体面”、统一、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
二是建立宽松、容错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是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改革的核心一环。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是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和突破,行政管理机制自然要有相应的改革。我们鼓励师生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思维,就应给他们足够的容错纠错空间。领导和管理部门在大原则下,要给予创业创新师生一定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比如课题与项目选择,新思维观点与表现,给他们足够自由的时间、空间和物质方面的 “特殊”照顾。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不要视为异类而拒绝,更不要一棒子“打死”;相反,合理的、能办的事项应予以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在创新教育中的引领价值,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2]。还可尝试弹性学制和以创新创业计学分制度来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工作。学校各部门要通力合作,统一力量,重点支持和帮扶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要有体制的释放,不断创建宽松气氛和大胆创新的体制文化。让创业创新师生们的积极性和热情得到充分发挥,干劲和行动得到充分保障。
三是建立对师生考核评优的合理制度。我们要鼓励和首肯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启发学生敢于发表见解,提出自己的思路、决策和解决办法,计入学生成绩中,对突出表现和重大创造的学生予以奖励,帮助发展。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在学校事务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帮助教师进修、深造、挂职培训和企业实训,计入教师考核评优中。尽力为他们提供经济物质帮助,优化简化审批程序。尊重教师的创新创造工作,对团队的创业创新成果作为成员业绩加以保护,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在制度保障上确保他们的价值与收益分配。在创业创新团队成员的选择上,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建立师生团队的可流动模式,保证有优秀的师生留在团队中。还可以聘请和招纳校外优秀人才进入创业创新培养工作团队,柔性用人,加速和推进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一是制定创业创新奖励制度。创业创新高职院校要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的奖励机制,制定一系列学生创业创新奖励制度。例如,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创新大赛获奖,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高职学生在学习期间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是设立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高职院校要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设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高职院校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时需要一定的项目资金,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经济收入来源,资金不足是制约他们开展创新创业项目一个重要瓶颈。学院可以专门设立学生创业创新专项奖学金,对于那些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平时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表现,结合他们自己的申请,发放一定数量的奖学金,该奖学金用于学生的创业创新项目中,可以作为创业创新项目的启动资金,以此激励学生开展创业创新项目活动。
三、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是政府出台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扶持政策,增加扶持力度。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影响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政府要想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就要在政策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给予大力支持。首先,政府要成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功能的创新创业服务大厅,为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帮助学生及时有效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次,政府要加强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扶持,协调相关部门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具体的指导,为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提供帮助,减少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限制,为高职学生提供资金方面的援助;再次,政府部门对高职学生获得的创新创业成果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制定适当的激励措施对学生的创业创新成果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二是学院要成立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专门管理机构,进行全方位管理。任何一个模式的建立,都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和配套的规章制度,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也不例外。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管理部门要统筹学院其它各大部门,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融入到学院日常教学中去。创新创业管理部门要与学生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开展创新创业社团活动、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发掘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并给予一定的培养。创新创业管理部门要与教务部门协作,在对学生考核评价时增加对学生创业创新的考核指标,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增加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
三是建立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给学生创业创新提供资金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在开展创业创新实践活动时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这些资金从哪里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国内外学生创新创业资金来源情况来看,大概有3个模式: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金模式、学生创新创业贷款模式、市场主导的资金投入模式。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资金重要来源还是来自学生创业创新基金。由学院出面成立学生创业创新基金。创业创新基金主要从多方面筹集资金:由学院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由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学生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学生创业创新专项基金;由社会团体或个人出资作为学生创业创新基金;鼓励和支持更多社会资本加入扩宽创新创业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提供创新创业服务[3]。学生创业创新基金专门用于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参考文献:
[1]雷世平,乐乐.创新驱动战略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J].2019,(16):30.
[2]陈烨,贾文胜,郑永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性反思与模式构建[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70-175.
[3]刘建平.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领导科学,2017,8:40.
论文作者:曾耀慧 胡先云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高职院校论文; 高职论文; 机制论文; 师生论文; 项目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