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Ⅱ)

核桃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Ⅱ)

张新华[1]2008年在《核桃青皮中次生物质抗病毒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给烟叶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已成为烟草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就核桃青皮中次生物质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的抑制作用及其抗病毒活性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以不同溶剂和方法对核桃青皮进行了抗植物病毒物质的提取和活性测定,并且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核桃青皮中抗病毒活性物质的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提取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因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不同而异。以体积分数95%乙醇为提取溶剂,冷浸提取物在接种浓度为10mg/mL时,对TMV的抑制率最高,为80.0%。采用冷浸提取时,各因素对核桃青皮抗病毒活性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确定了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95%乙醇冷提4次,每次26h,液固比为6:1。(2)采用活性跟踪的手段进行核桃青皮中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成分的分离。按照优化的提取工艺提取样品,得核桃青皮粗提物,悬浮于蒸馏水中,依次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为溶剂萃取分离,分别得到石油醚相萃取物、乙酸乙酯相萃取物、正丁醇相萃取物和萃余水相,其中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在接种浓度为10mg/mL时对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心叶烟的抑制率最高,为62.71%。该相萃取物经多次层析分离和纯化得到化合物A,化合物A在接种浓度为5mg/mL时,对TMV侵染心叶烟的抑制率达68.59%,说明化合物A是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的主要抗病毒活性成分之一。(3)化合物A与TMV混合,钝化0.5h、1h和2h后采用半叶枯斑法接种,接种浓度为5mg/mL,其抑制率分别为64.97%、69.07%和86.87%。说明化合物A对TMV具有明显的体外钝化作用。(4)防治试验表明,先涂抹化合物A接种液后接种病毒的抑制率为50.645%,而先接种病毒后涂抹化合物A接种液的抑制率为30.68%。说明化合物A具有预防TMV初侵染的作用。(5)化合物A接种普通烟,处理3d、6d、9d和12d后,测定普通烟叶片中叶绿素、丙二醛(MDA)、类黄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结果发现经过化合物A供试液处理的普通烟叶片中叶绿素和类黄酮含量与发病对照相比明显增加,SOD、PPO和POD活性与发病对照相比明显提高,MDA含量与发病对照相比有所降低。说明化合物A可以通过增加叶片叶绿素和类黄酮含量、提高SOD、PPO和POD活性、降低MDA含量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刘亚敏[2]2004年在《核桃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Ⅱ)》文中研究说明化感作用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本论文对植物的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提取分离方法及影响化感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综述。胡桃科植物是自然界化感作用较强的一个科,本论文对胡桃科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论文对核桃叶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苜蓿、莴苣、小麦、西红柿、黄瓜进行化感实验。结果表明核桃石油醚提取物部分在叁种提取物中活性最强,表现了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以用来开发环保型除草剂。对核桃叶这一资源可以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同时也减少化学合成农药的大量使用。可以很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是对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正丁醇部分的化感活性最低。将核桃叶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配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康氏木霉有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麦赤霉菌无抑菌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对康氏木霉、小麦赤霉菌无抑菌活性。正丁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小麦赤霉菌存在杀菌活性。对核桃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 20 种化合物,所鉴定的成分占挥发油色谱峰总峰面积约 90.84%, 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西洛 3 号核桃叶挥发油中主要含有芳香烃类(76.48%)、烯烃类(4.13%)、醇类(4.14%)、酸类(4.14%)、酮类(4.75%)和酯类(0.87%)。未检出结构的化学成分约占 9.16%。对核桃叶挥发油进行抑菌分析,结果表明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麦赤霉菌均存在抑制作用,在较高浓度对大肠杆菌、康氏木霉菌存在抑制,在低浓度无抑制作用。从核桃叶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出一个化合物,经化学定性反应和光谱测定,化合物鉴定为山奈酚-3-0-α-L-呋喃阿拉伯糖苷。本研究结果表明核桃叶石油醚提取物存在较好化感活性,而正丁醇提取物、挥发油存在较好的抑菌活性。这为开发新型环保型生物源农药(除草剂、杀菌剂)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为核桃叶这一丰富的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唐静成[3]2003年在《核桃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对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概况和核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并对核桃叶中乙酸乙酯部分和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以及乙醇浸膏、乙酸乙酯浸膏和化合物Ⅱ的化感活性、化合物Ⅱ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 采用溶剂提取、柱层析分离等方法,得到2个黄酮醇类化合物,经物理常数测定,化学定性反应和光谱测定(~1HNMR,~(13)CNMR,IR,UV,EI-MS,FAB-MS,HSQC),化合物Ⅱ鉴定为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初步确定化合物Ⅰ是山柰酚;通过种子发芽及生长试验,测定出乙酸乙酯浸膏部分在浓度Ⅲ(0.019g.ml~(-1))时,化感活性(抑制)作用最强,化合物Ⅱ则表现出低促(200μg·ml~(-1))高抑(800μg·ml~(-1))的效果;化合物Ⅱ在100μg·ml~(-1)时对枯草杆菌有较高的杀菌活性,在叁种浓度下(100μg·ml~(-1),200μg·ml~(-1),400μ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康氏木霉有微弱的杀菌活性,而对青霉和黄曲霉无杀菌活性;核桃叶石油醚提取物经GC-MS分析鉴定出13种化合物,其含量为总量的73.486%。文献报道胡桃醌是已知核桃属植物起化感作用的物质,本研究结果首次表明:黄酮醇类化合物也是核桃叶中的化感物质。这为开发新型环保生物源农药(如除草剂)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也为核桃叶这一丰富的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丁芸[4]2016年在《核桃青皮的活性成分提取及染色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天然植物染料无毒、无害、无污染且对环境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仅可用于纺织品染色,也可用于医药、皮革加工、食品、手工艺品等领域的着色。核桃在成熟后外面有一层青果皮是一种农业废弃物,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但核桃青皮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具有很好的着色性能,若能将其利用,不仅能变废为宝,也能给核桃产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以废弃的核桃青皮为原料,分别用乙醇和亚临界水提取,研究其抗氧化能力和染色能力,主要研究内容为:采用随机质心优化法设计研究了核桃青皮醇提物中的单宁酸、蒽醌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考察了两种提取工艺条件下核桃青皮的抗氧化能力;以颜色特征值为衡量指标,优化醇提物直接染色工艺条件后,采用不同媒染方法研究14种单金属盐媒染性能,并在此基础上筛选染色效果较好的双金属盐复配。结果表明,单宁酸工艺优化条件为:萃取温度58℃,萃取时间81 min,超声时间21 min,料液比0.08,粉碎粒度40目,乙醇浓度为36%,含量是(27.56±0.08)mg/g;蒽醌工艺优化条件为:萃取温度64℃,萃取时间114 min,超声时间24 min,料液比0.09,粉碎粒度20目,乙醇浓度60%,含量是(4.84±0.14)mg/g,且两种核桃青皮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经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获得的醇提物直接染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染色温度90℃,质量浓度71.40 g/L,染浴pH值4.0,染色时间140 min;在此条件下,用Fe3+、Fe2+、Cu2+、Al3+、Cr6+、Ti4+、Mn2+、Zn2+、Sr2+、Sn2+、Mg2+、Li+、K+、Na+等14种单金属盐作为媒染剂,比较前媒染色法、同浴染色法和后媒染色法对棉织物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媒染剂、媒染方法不同所染棉织物具有不同的色度指标,即使媒染剂相同,媒染方法不同,织物的颜色也有所差别,但后媒染色法中颜色变化范围较大;采用后媒染色法对双金属盐复配,使得棉织物的色谱范围有所增加。以单宁酸、蒽醌、黄酮的总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亚临界水萃取核桃青皮活性成分的工艺条件,考察不同温度下各提取物质量浓度与抗氧化性能的关系,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194℃,萃取时间为55 min,粉碎粒度为80目;在此条件下,核桃青皮中黄酮、单宁酸和蒽醌的总含量是(147.87±0.65)mg/g。所有温度下获得的亚临界水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且随着提取温度的提高,清除活性升高,并与样品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两者的清除活性略高于各自的对照品Vc和芦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得到亚临界水提取液直接染色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染色温度70℃,质量浓度71.40 g/L,染液pH值4.0,染色时间120 min;在上述条件下,比较了前述14种金属盐不同媒染方法的媒染效果。结果表明,媒染方法不同,织物的颜色存在一定差异,以后媒染色法颜色变化范围最大;不同双金属盐复配染色的棉织物色谱范围也有所增加。两种提取方法相比较,亚临界水提物中活性成分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单宁酸的提取率增加两倍;以单宁酸浓度计,醇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相当于160-180℃时的亚临界水提物;而从染色性能上看,亚临界水提物染色棉织物的明度更亮、色彩更加鲜艳,两种提取物染色的色谱范围不同,扩大了核桃青皮色素的色谱范围。比较了核桃青皮醇提物和亚临界水提物染色方法下棉织物的染色牢度,并通过现代纤维材料的测试技术分析了两种提取物染色前后织物内部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耐摩擦牢度均较好,耐皂洗牢度上单金属盐媒染的棉织物基本上是后媒染色>前媒染色>同浴染色>直接染色,双金属盐复配及Fe3+、Fe2+、Cu2+、Al3+、Cr6+等单金属盐媒染的耐皂洗色牢度均能达到3级以上。在抗紫外性能上,核桃青皮醇提物染液经Fe3+、Fe2+、Cr6+、Sr2+、Na+、K+等单金属盐媒染和复合金属盐Fe2+/Cu2+、Fe2+/Ti4+、Cu2+/Ti4+、Cu2+/Sn2+、Al3+/Cr6+、Cr6+/Ti4+和Cr6+/Sn2+媒染后的棉织物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而亚临界水提取的核桃青皮染料只有复合金属盐中Fe3+/Sn2+、Cu2+/Sn2+、Cr6+/Sn2+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经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核桃青皮在直接染色和金属盐媒染过程基本没有影响到棉纤维的内部结构。

王伟[5]2008年在《核桃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核桃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根、茎、叶、果等不同组织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共获得27株内生真菌。从分布来看,核桃不同部位所获得的内生真菌数量不同,在分离纯化的27株内生真菌中,根部得到8株,占总数的29.6%;茎部得到11株,占总数的40.7%;从叶部和果实中得到的内生真菌较少都是4株,分别占总数的14.8%和14.8%。由此可知,核桃内生真菌主要分布在植株的根和茎中。不同部位分离内生真菌的数量、种类和分布不尽相同,这就表明核桃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在差异。以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测试菌种以及小麦作为化感作用测试受体,对27株核桃内生真菌进行代谢产物活性筛选。确定R8F、R9G为活性筛选试验的目的菌种。从根部分离到的菌株R9G的发酵液对14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率在50%以上的有6种占总数的42.9%;且对14种测试病原真菌的抑制率都在39%以上;R9G的发酵液对小麦幼根和幼芽的抑制率分别为,82.60%和63.64%。这说明R9G对所有测试病原菌具有很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小麦也具有很强的化感活性。对核桃内生真菌R9G发酵液萃取物进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R9G发酵产物不同萃取相对3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大小是: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萃余水相。且乙酸乙酯萃取物对3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大小在50%及以上的有28种占总数的90.32%,抑制活性大小在70%及以上的有21种占总数的67.74%,抑制活性大小在90%及以上的有5种占总数的16.13%。这说明R9G发酵产物中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物质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相中;R9G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a=0.05水平上各组间均值方差分析具有显着性差异,但组间均值多重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R9G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不同浓度梯度对31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a=0.05水平上各组间均值方差分析和组间均值多重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对具有活性的菌株R9G进行液体发酵。提取其次生代谢产物粗品(35g)。运用硅胶柱层析、C18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薄层制备层析及重结晶等各种分离纯化手段,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光谱分析(UV,MS,IR,NMR,DEPT,HMQC和HMBC),最终确定了其中2个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A为3β-羟基-5α-胆甾烷;化合物油B为油酸。

袁海舰[6]2007年在《核桃楸树皮中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核桃楸树皮为原料,用95%的乙醇提取其中的活性物质。依次用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对乙醇提取物萃取分离后,对各萃取相及乙醇提取物进行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它们对试虫都具有毒杀和拒食作用,并且触杀作用比胃毒作用致虫死亡率高,药效快。核桃楸树皮抑菌活性成分相对集中于氯仿萃取相和乙酸乙酯萃取相中,二者对杨树叶枯病的最低抑菌浓度都是3.125mg/mL。活性测试为活性物质的提取和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在农林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先后用化学预试法、GC-MS联用分析法探索了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的化学组分。化学预试结果显示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含有酚类和鞣质、萘醌类、黄酮类、内酯和香豆素,可能含有机酸、不含葸醌及其甙类,GC-MS联用分离确认出其中14种化合物,占乙酸乙酯萃取相的94.61%,含量最大的化合物为1,2,3-苯叁醇、胡桃醌和7-甲氧基-1-四氢萘酮,含量分别为42.31%、12.33%和11.26%;GC-MS联用分析初步确认出氯仿萃取相中的13中化合物,占氯仿萃取相的94.04%,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是胡桃醌,占氯仿萃取相的36.65%;TLC和HPLC联合分离法探索了纯化胡桃醌的条件,乙酸乙酯萃取相最佳展开剂为氯仿∶丙酮=2∶1,氯仿萃取相最佳展开剂为氯仿∶丙酮=8∶1。化学组分的分析可以为活性物质的分离提纯工作提供参考。对胡桃醌的提取工艺、稳定性、生物活性及胡桃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用超声波提取、常规提取和索氏提取叁种方法对核桃楸树皮进行提取,得到的胡桃醌占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依次为0.00131%、0.00126%和0.00111%。超声波辅助浸提,减压蒸馏法提取法可以从核桃楸树皮中得到高纯度的胡桃醌,GC-MS联用分析显示提取产物中胡桃醌相对含量达到96.420%。产物的无色亚甲基蓝显色反应、碱液试验、傅立叶红外光谱、~1H NMR都显示提取产物具有胡桃醌的结构特征,这种提取高纯度胡桃醌的简便方法,对胡桃醌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胡桃醌溶液中添加吐温80会增加胡桃醌的稳定性;pH值和温度都对胡桃醌溶液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pH值为4时胡桃醌最稳定,温度越高胡桃醌越不稳定,探索影响胡桃醌稳定性的因素对胡桃醌的生产和储存具有重要的意义。胡桃醌有很好的杀虫和抑菌性,胡桃醌对杨树叶枯病、杨树烂皮病、樟子松枯梢病都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其中的胡桃醌对杨树叶枯病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625g/L。施药2d,胡桃醌对舞毒蛾触杀致死中浓度为0.83g/L。在检测波长为426nm处,首次采用简便易行的分光光度法测定核桃楸树皮中的胡桃醌含量为0.0933%,验证了此种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9.6%,重复性良好,测定结果与常用的HPLC法测定结果相近。

汪威[7]2007年在《核桃叶中杀小菜蛾活性成分鉴定与提取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核桃叶中杀虫活性、抑菌活性、活性成分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溶剂提取,柱层析分离纯化等方法,得到两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测定和光谱分析(UV、IR、HPLC-MS、~1HNMR),鉴定出化合物1为胡桃醌,化合物2为山萘酚;提取工艺研究发现,4%NaOH溶液和70%乙醇溶液的提取物对小菜蛾毒杀效果好,48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5.2±3.2%、58.2±2.2%;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对小菜蛾毒杀活性最高,原药材浓度为含量为100mg/mL时,48h校正死亡率是67.5±3.1%;淋洗法提取油膏得率最高(4.13±0.043%)。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发现,核桃叶70%乙醇提取物对农业害虫中棉蚜和小菜蛾有较强毒杀作用,对植物病原菌中水稻纹枯、油菜菌核、小麦赤霉有生长抑制作用。原药材含量为25mg/ml时,棉蚜和小菜蛾48h校正死亡率为72.7%和68.3%;70%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油菜菌核、小麦赤霉均有一定抑菌效果,Ec_(50)分别为:11.72mg/mL、14.08 mg/mL、29.6 mg/mL;化合物1对棉蚜和小菜蛾毒杀效果好,15μg/ml时棉蚜48h校正致死率为70.5%,7.5g/ml时小菜蛾48h校正致死率为90.0%;化合物1对叁龄小菜蛾染毒48h致死中浓度为2.01μg/mL;化合物2对水稻纹枯和小麦赤霉有较好抑菌效果,Ec_(50)分别是46.89μg/mL、56.23μg/mL。

刘枫[8]2009年在《核桃属两种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Ⅰ》文中提出本文以核桃属两种植物核桃和黑核桃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茎、叶、果实等不同组织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分别得到29株和31株(共60株)内生真菌。从分布来看,核桃与黑核桃不同部位所获得的内生真菌数量不尽相同,但分布趋势一致,均为茎部>果实部>叶部。在分离纯化的60株内生真菌中,核桃与黑核桃茎部分别得到15株和12株,分别占各自总数的51.7%和38.7%;果实部分别得到9株和10株,分别占各自总数的31%和32.3%;叶部分别得到5株和9株,分别占各自总数的17.2%和29%。将从黑核桃中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鉴定,初步鉴定出其中的14株,归属于3目3科3属,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tia sp.)为优势种群。以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测试菌种,对60株核桃和黑核桃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筛选。从黑核桃茎部分离的菌株HJ_1的发酵液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都超过了40%,其中对油菜菌核病原菌和棉花立枯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3.41%和100%,确定HJ_1为活性筛选试验的目的菌种。黑核桃内生真菌HJ_1发酵液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抑菌活性成分在80℃以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的升高或降低对抑制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pH升高至11时,抑菌效果下降十分明显,抑菌活性成分的酸稳定性比碱稳定性好。对黑核桃内生真菌HJ_1发酵液萃取物进行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HJ_1发酵产物不同萃取相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大小是: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萃余水相。乙酸乙酯萃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都在50%以上;对3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表现为抗药性,这说明HJ_1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相。HJ_1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不同浓度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α=0.05水平上各组间均值方差分析和组间均值多重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总体来说高浓度的抑制效果好于低浓度。对具有活性的菌株HJ_1进行液体发酵,提取其次生代谢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粗品(50g)。在活性跟踪的指导下,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及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手段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光谱分析(MS和NMR),最终确定了其中1个化合物的结构:5α,8α-环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

苏秀[9]2007年在《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等18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离体和组织活性测定及盆栽药效实验,对山核桃外果皮抑菌活性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以小菜蛾Plutellu xylostella二龄幼虫、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二龄中期幼虫、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nus成螨和小麦蚜虫Schizaphis graminum为供试昆虫,测定了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初步得到如下结果:1.在离体测定中,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等4种病菌的抑制率为100%,除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外,对其余10种病菌的抑制率都在69%以上。经毒力测定,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好(EC50为0.0298g.mL-1),其次为番茄灰霉病菌(EC50为0.0311g.mL-1)。在孢子萌发试验中,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大斑Exserohilum turcicum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70%以上。2.在番茄果实组织法试验中,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效果分别为33.55%、34.61%。在盆栽试验中,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黄瓜灰霉病菌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效果分别为85.40%、36.72%;经孢子抖动法接种的盆栽试验表明,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效果分别为75.00%、66.67%;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黄瓜苗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防治作用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预防效果为62.96%,治疗作用达到74.07%;对黄瓜霜霉病的保护作用效果达到56.62%,治疗效果为23.08%。通过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离体测定和活体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供试病原菌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但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离体活性和活体活性不是完全有相关性的。山核桃外果皮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3.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蚜虫具有较好的活性,在供试浓度为0.1g(干样).mL-1时,处理蚜虫24h后,死亡率达到88.20%,其LC50为0.0428g.mL-1;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的活性较弱,在供试浓度为1.0g(干样).mL-1时,小菜蛾和斜纹夜蛾的死亡率分别为23.40%、9.81%,但在其它供试浓度下,对小菜蛾和斜纹夜蛾没有明显活性;所有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在本试验条件下对朱砂叶螨均没有明显活性。

景炳年[10]2007年在《核桃次生物质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病毒病是农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就核桃次生物质对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心叶烟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定性预试的基础上,以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为研究对象,以核桃叶、青皮为材料,采用不同溶剂提取(萃取)核桃次生物质,对提取物进行抗TMV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核桃青皮提取物对TMV侵染心叶烟的抑制作用优于核桃叶;核桃叶、青皮中抗病毒活性物质以低级性和中等极性物质为主;活性物质的提取以95%乙醇冷浸物效果最好,青皮乙醇冷浸提取物对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心叶烟的抑制率为88.97%。核桃叶、青皮的95%乙醇冷浸提取物经系统溶剂萃取后萃取物活性明显降低,说明95%乙醇冷浸物的高抑制率可能是由于多种活性成分协同增效的结果。(2)首次采用活性跟踪手段进行核桃青皮中抗病毒(TMV)活性成分的分离研究。对核桃青皮乙酸乙酯萃取相不同层析组分的抗病毒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洗脱出的7个组分中,抑制率超过50%的组分有3个,其中P1的抑制作用显着,抑制率为71.37% ,P2的抑制率为65.43%,P4的抑制率为54.16%。(3) P1、P2和P4经二级柱层析,洗脱组分对TMV侵染心叶烟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在供试浓度为5mg·mL~(-1)时,抑制率大于核桃青皮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率(62.71%)的组分有7个,其中抑制率超过75%的有3个,分别是P2-4(83.94%)﹑P1-5(80.56%)﹑P1-6(75.24%),由此可见,P2-4﹑P1-5﹑P1-6是进一步分离和纯化抗病毒活性物质的主要部分。(4) P1-5﹑P1-6经叁级柱层析后,在供试浓度为2mg·mL~(-1)时,分离组分对TMV侵染心叶烟的抑制率大于75%的有2个,分别为P1-5-4(86.00%)、P1-6-2(76.70 %),说明P1-5-4是主要的抗病毒活性组分。(5) P1-5-4经四级柱层析后,在供试液浓度为1mg·mL~(-1)时,洗脱组分对TMV侵染心叶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制率都达到50%以上,其中P1-5-4-2抑制效果最佳,达到87.73%。P1-5-4-2经Sephadex LH-20和重结晶得到化合物A,A在供试浓度为1mg·mL~(-1)时的抑制率为86.92%,与P1-5-4-2的抑制率近似。说明化合物A是乙酸乙酯萃取物中主要抗病毒活性成份之一。

参考文献:

[1]. 核桃青皮中次生物质抗病毒活性研究[D]. 张新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2]. 核桃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Ⅱ)[D]. 刘亚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3]. 核桃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Ⅰ)[D]. 唐静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4]. 核桃青皮的活性成分提取及染色性能研究[D]. 丁芸. 新疆大学. 2016

[5]. 核桃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活性研究[D]. 王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6]. 核桃楸树皮中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析[D]. 袁海舰. 东北林业大学. 2007

[7]. 核桃叶中杀小菜蛾活性成分鉴定与提取工艺研究[D]. 汪威. 华中农业大学. 2007

[8]. 核桃属两种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Ⅰ[D]. 刘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9]. 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研究[D]. 苏秀. 浙江林学院. 2007

[10]. 核桃次生物质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研究[D]. 景炳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核桃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