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档案学体系结构的形成及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结构论文,我国论文,档案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档案学产生初期,它的分支学科是单一的,随着档案数量及种类的增加和档案工作的发展,新的分支学科不断产生,形成了现在的由多门分支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虽然说一门学科的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和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但是“先进的结构形态会不断深化和丰富学科体系,合理的结构分类会促使学科构建的逐步完善,强烈的学科构建意识将升华学科理论的逻辑起点”,(注:陈燮君:《学科学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页,47页,52页。)从而使整个学科产生结构性变化,最终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科学体系。档案学的体系结构包括档案学的分支学科的构成、档案学的学科分类及各门分支学科的研究分工等。如同其它许多新学科一样,档案学的产生和发展包括了许多分支学科的同步孕育、萌芽和发展。下面从档案学体系结构发展的历史进程着手,试就我国当代档案学体系结构的新时代特征谈几点看法。
一、近、 现代档案学研究的萌芽及档案学体系结构的形成。
我国档案工作历史悠久,有着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良传统,但是把档案和档案工作作为独立研究对象进入人们的理论视野,则开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早在北洋军阀时期,一些政府机关为提高行政效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机关档案工作。国民党政府上台后,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和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书档案工作的影响,陆续建立了一些专门的档案机构,制订了比较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开展了包括文书档案改革在内的行政效率运动。这些奠定了中国档案学产生的实践基础。三十年代初,史学界、行政界、档案界一些有识之士着手探索理论,开始出现了一些有关文书档案工作的论著。这些论著是我国档案学研究的萌芽。由于受历史条件和时代的局限,当时档案学研究的范围只限于机关档案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档案的一般概念;档案工作的行政组织,档案管理原则和方法的理论以及档案工作人员的选拔问题。这其中,档案管理原则与方法是所有著作研究的中心。
我们知道,一个科学的学科体系,必须具备必要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所谓完整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构成学科结构的各种要素(包括学科理论、学科术语和学科方法论)要完整,并通过这些要素的优化组合体现学科体系的整体作用;二是指各要素自身内部结构也要完整。例如学科理论中就包含有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大部分。就完整性来讲,三十年代旧中国档案学研究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机关档案室,其理论核心就是档案分类,对进馆后档案管理理论和技术档案管理理论的研究毫无涉及。而有关档案学专业术语和档案学方法论的研究则更是一片空白。从这一点看,旧中国档案学只是有了部分理论要素,并未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就独立性而言,旧中国档案事业萌芽并产生于文书工作中,其研究成果包含或渗透着研究文书和文书工作的内容,档案学在无法与文书学划清界限的同时,又摆脱不了图书馆学的深刻影响。因此档案学研究者未能将档案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构建。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学也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档案学研究一方面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形成了具有独立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这一时期的档案学不仅摆脱了历史学辅助科目的地位而独立于学科之林,而且在结构方面也日趋成熟。首先档案学研究领域日益拓展和深入,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二者并驾齐驱,有人甚至从更高的逻辑起点出发,着眼于整个学科之林,试图把档案学理论上升到元科学层面进行研究,从高层次、长跨度的意义上探索档案学的整体理论和发展规律。其次档案学理论的日益发展也推动了档案专业术语的建设和档案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尤其是对档案学研究方法的探讨,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系统论、信息论及控制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被引入档案学研究领域,给档案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从目前对档案学研究方法的探讨来看,仍然有些不足,即未把档案学研究方法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来研究。档案学研究方法理论,是一个相互联系并具有不同层次的方法论体系。因此把档案学的研究方法上升为档案学方法论来探索,有利于强化人们对档案学的整体意识,在理论层次上获得学科发展的自由。
二、档案学体系结构的特点
从当前我国档案学研究现状来看,其体系结构具有下列三大特征:
1.档案学体系结构分类的静态性与体系机体的动态性相统一。
“学科结构是学科的知识纤维,理论板块、学科体系发展演进而形成的有机构成,是学科内在逻辑的集中反映,具有其相对稳定性”。(注:陈燮君:《学科学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页,47页,52页。)档案学体系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档案学门类划分上的静态性。档案学门类划分主要指档案学各分支学科的划分和归属。尽管人们对各门分支学科的性质理解不同,以至产生不同体系结构模式,但有一点却已达成共识,即档案学各种门类一旦被确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尽管随着不同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以及档案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许多新的分支学科会产生,但它们终究会被包容在这些已有的门类中。
与结构分类的静态性相对应的是档案学体系机体的动态性。档案学体系是一个动态性系统,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有机体。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大量向档案学渗透、交叉,使档案学不断分化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这种渗透既有理论观念的渗透,也包含有研究方法、思维模式的深层渗透。渗透的结果使档案学产生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新学科的产生促使档案学研究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二是档案学各分支学科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机体。随着档案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分支学科的内部结构、术语等方面也日趋完善。
在以前的一些档案学研究中,人们主要分析其体系结构中的宏观静态分类。但是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新学科不断涌现的今天,仅凭静态的宏观分类来探索档案学体系结构的特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档案学体系中的动态机体是当代学科体系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迅速发展和深刻变革的产物。因此,只有从静态分类和动态机体两方面的分析入手,才能准确把握档案学体系结构的完整特征。
2.档案学体系结构中宏观门类结构与微观知识结构相统一。
任何一门学科结构,既表现为宏观门类结构,又表现为微观知识结构,是两者的相互结合。宏观门类结构是从学科的静态分类结构着手,考察各个分支学科不同阶段在档案学体系中的发展状况。微观知识结构的凝视点则是各分支学科个体的知识生成,理论概括及对分支学科内部结构诸要素形成基础的思考。
档案学宏观门类结构是由基础档案学和应用档案学两大部类构成的。基础档案学又分为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专业史两个属类。档案学基础理论是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本认识问题。它在整个档案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档案专业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考察,阐明档案学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档案发展脉络的目的并不在于修史、治史,而在于认识和驾驭档案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理论层次上获得档案学发展的自由。因此从这一点上说,档案专业史在宏观门类中应属于基础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包括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两方面,主要阐明档案工作制度、原则、方法与技术,并直接应用于档案工作实践。
档案学微观知识结构是各分支学科内部各知识单元的结合形式和组织方式。知识单元经过分析、综合、类比、归纳和演绎,凝聚成基本术语、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成为构建各分支学科的主体框架。同时基本术语、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本身也有自己的微观结构。学科微观知识结构的探索是研究学科理论的重要方面,它与学科宏观门类结构的探求是互补互益的两个方面。档案学的各分支学科都是由这些微观知识结构组成的,如在档案管理学中,既有全宗、案卷、归档时间等基本术语,又有全宗整理原则,价值鉴定等基本理论,还有著录、标引、统计等基本工作方法。微观知识结构中知识单元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体现知识发展的现代化,如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档案管理学中就出现了诸如联机检索,机读档案等新术语,以及由此产生的系列新理论、新方法。
探索档案学宏观门类结构和微观知识结构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档案学研究者对档案学体系结构认识的深化,宏观和微观研究并进,从不同角度把握档案学体系结构的框架。
3.档案学体系结构中,主干科目与跨越性科目相统一。
所谓结构的主干性科目,是指在档案学体系中传统分支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主干地位。跨越性则是指在系统综合的时代,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产生了一些跨学科领域研究的分支学科。
作为主干性学科一般是从学科中发展而来,并在新的实践的洗礼中进行完善。它们从特定的学科对象出发,建树自己的理论体系,使本学科独立于学科之林,并成为决定本学科属性的主导因素。跨越性分支学科是随着科研规模的扩大,学科探索领域的交叉,不少学科尤其是一些自然学科向档案学渗透,给档案学研究带来新的研究课题,进而产生新的分支学科。这种跨越性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学科的知识对共同课题的跨越性研究。二是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某些主题的跨越式探索。跨越式研究能够使具有不同学术优势、知识结构、思维方法和理论风格的人,探索和研究共同关心的问题,结果往往能从不同视点、侧面和层次提出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理论建树,但是学科体系结构中的跨越性只能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协作的深度和力度,但无法改变学科的根本属性,学科属性最终是由其主干学科学尽管大量向档案学渗透,甚至形成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缩微复制技术等分支学科,但这些终究不能改变档案学作为社会科学的根本属性。
档案学体系结构中的主干性和跨越性在不同分支学科的渗透、交叉和综合上统一起来,使得档案学的整体发展趋势是既分化又综合,并成为档案学体系结构的一个新的时代特征。
标签:档案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