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租赁市场争夺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争夺战论文,租赁市场论文,汽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策划/执行 张成龙
汽车租赁酿井喷
“啊?经济型车没有了?那中级车呢?”周先生不停地追问。
在北京工作三年的周先生,一直坐地铁上下班。每天看着地铁里眼花缭乱的租车广告,周先生决定“十一”租辆车回老家过节,还能开车带着父母逛逛。让他没想到的是,一连问了几个租车公司,得到的答案都是车源紧张。最终他选择了一款价格略高点的中档车。
“没想到,这租车市场还这么火爆!”周先生感慨。“汽车租赁行业的确火爆,尤其从2010年开始。我们公司的车节前半个月已全被预订。”车友租车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神州、一嗨等多家租车公司,情况都类似,汽车基本都已在节前被预订。
资本新宠
早在1989年筹办北京亚运会之际,汽车租赁就开始在中国出现,但直到世纪之交,这个行业才有了阶段性突破。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包括联想控股、高盛等资本大鳄频频挥动资本权杖,介入汽车租赁行业。现在,处于井喷前夜的租车市场,已经成了资本争相涌入的新蓝海。
此外,北京奔驰、东风日产等整车企业,也纷纷宣布利用其车源及经销商网点优势,介入租车领域。
没有人认为,如此大资金量的投资行为碰在一起,只是个巧合。嗅觉敏锐的人得出结论:中国汽车租赁行业正在成为资本的新宠。
一位租赁行业的专家透露,“据我所知,除了神州、一嗨这样的汽车租赁龙头企业获得资本青睐,一些投行已经开始在与另一些中型的租车公司接触,不久的将来,或许还会有几桩资本人注租赁行业的事件发生。”
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的汽车租赁市场已经进入到快速成长的阶段,预计到2014年,汽车租赁行业的规模可以达到380亿元人民币,未来几年的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
井喷前夜
租车业的确是一个规模经济,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降低单车运营成本方能获利,而要维持足够的车队规模,自然需要大量的资金。
据统计,国内目前已经有几千家汽车租赁企业,租赁车辆总数15万辆左右,但其中80%的运营车辆不足50辆,70%的企业正式员工人数不足5名,而10家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所占市场份额甚至不足10%,产业的集中度很低。2009年国内租车行业的年营业额不足20亿元。距离国内外分析机构调研得出的上百亿市场消费潜力相去甚远。
2002年,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国外两大租车巨头赫兹和安飞士同时看到了中国“入世后”的美好前景。赫兹通过与中汽安华合作进行试水,由后者以加盟形式正式使用赫兹品牌在中国开展业务,但5年协议截止期未到,2005年,特许经营的赫兹就关门了。选择合资方式进入中国的安飞士规模也一直没能做大。
从国外市场看,汽车租赁行业近些年盛况空前。目前全球租车业运营车辆的保有量约在300万辆左右,规模达千亿美元。单全球最大跨国租车公司赫兹一家公司就拥有60多万辆可租车,服务范围涵盖150个国家和地区,盈利能力颇丰。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更多业内人士认为,汽车普及有利于拉动租车市场的发展。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汽车租赁专家张一兵用了一个很通俗的比喻,“如果吃饭的人多了,上饭馆的人也会增加,并不是人会做饭就不上饭馆了。随着我国汽车产量和销售量跃居世界第一,汽车的普及率逐步提高,为汽车租赁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张一兵认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日趋成熟,整车制造的利润率会呈现逐渐降低的态势,且利润向汽车产业链的下游产业链转移,作为下游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汽车金融和汽车租赁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只要车辆普及率提高,用车人的基数扩大,汽车租赁也会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不是下降。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张一兵认为。
规范比盈利更重要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有资本的青睐,中国汽车租赁市场仍然只是处在井喷的前夜。原因是,中国汽车租赁市场并非今日才有,相反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却始终不温不火。从最早1989年北汽集团为迎接北京亚运会而推出了带司机租车业务,到2002年全球最大跨国租车公司赫兹进入中国,再到更多中国租赁公司的兴起,中国的租赁市场从未像国外那样火爆。期间,赫兹在中国运营三年后,更无奈地撤出中国市场。
深层次的问题是,汽车租赁业是个涉及多个环节的高风险行业——车辆贬值、违章不是实时结算、监管难等等难题。同时,利润来源过于单一。国外租车公司赚租车利润和二手车的置换,而中国由于二手车市场尚未成熟,租车公司更多的利润只是租车利润。
“这的确是现状。不过,资本的大力介入,有利于租赁公司的规模化发展,也许会因此触发这个行业,真正成为汽车行业的新蓝海。”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谨慎地认为。
然而,尽管数年踌躇后,中国大陆汽车租赁行业未来之路并不是障碍全无。规模小、利润来源过于单一、车辆贬值、违章不是实时结算、监管难等一系列难题预示着这仍然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因此,相关机构出台相应政策来规范这个服务性行业成为当务之急。
三个飙车手的租车资本超速战
租车江湖的飙车时差仅剩18天。2010年8月8日,北京的神州租车高调宣布,获得联想控股12亿元的巨额注资,成为联想控股旗下第六位成员。CEO陆正耀乘势宣称:2010年年底车辆规模将突破1万辆,2015年达到10万辆!
不料18天之后,上海的一嗨租车拿到高盛领投的第三轮融资7000万美元,当时董事长章瑞平同样放话:追加规模,同时准备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10万辆!商业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需要智慧与勇气的速度之战。一两年前,人们惊叹租车这一新兴行业迅速崛起,可转眼之间,行业战争就已经毫无遮掩、烽火连城。
神州租车生于北京,崇尚大开大阖、猛打猛冲的兵法,颇有王者风范;一嗨租车出自上海,奉行精打细算、步步为营的战术,透着侠客风骨。前者号称“中国最领先”,后者更是“中国最大”,帝王剑对阵侠客刀,租车江湖注定风起云涌。
41岁的陆正耀外表敦厚、老成持重。17年前他辞公职下海,接连创办了3家公司,期间还移民美国,可谓深谙商道、贯通中西。直到4年前,他一记漂移,应势杀入租车江湖。
而如今,身处位于北京四惠地铁站上、神州租车的总部里,陆正耀不是很自在:一是因为这里手机信号不好,往往需要掐掉来电,再用座机给对方回过去;二是因为往东下一站四惠东,一嗨租车生意兴隆的交车点仅仅隔站相望。
47岁的章瑞平确实是一个足以让对手坐立不安的劲敌。他长着一张棱角分明的面孔,一贯保持中分发型,目光中从来都透出沉着与理性。在这个靠门店、车辆规模和烧钱相互厮杀的江湖,凭借魔鬼式的成本控制,他创办的一嗨租车在第二年就实现盈利,近几年的平均增长率更是达到300%。
——神州一嗨,一时瑜亮。在资本的猛烈催化下,租车江湖早已不是未垦之地,而是星辰大海般的飙车战场。
暗战起点
2010年10月,深圳的地铁已经遍布神州租车的广告,陆正耀的兵锋直指江湖上另一个大佬——何伟军。
此刻,这个大佬很潇洒。在至尊租车位于深圳福田保税区的总部里,何伟军笑称:“神州的广告很好嘛,让大家都知道了租车行业,这是好事。”然而,在他的心中,这早已是一场交织着恩怨情仇的殊死较量。
——管你什么“中国最领先”、“中国最大”,我的至尊租车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
48岁的何伟军是个典型的粤商,精明务实、敢于尝试。2006年3月,正在寻找新项目的何老板,借鉴美国租车巨头赫兹其免担保、免押金的租车模式,抓住了“国内信用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信用卡保有量达到3000多万张且增长迅猛”的时机,与几个生意上的朋友凑齐3000万元成立了至尊租车。
何老板豪情一搏,打开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租车江湖。
仅一年时间,从深圳香蜜湖的一个小门店开始,至尊租车的门店已经遍布国内各大城市的机场、商业区。第一个里程碑是2006年12月,海纳亚洲和香港麦达基金共同向至尊租车注资500万美金。
资本的垂青不仅意味着,免担保、免押金的租车模式已经在中国取得成功,也预示了未来的江湖,注定不只是何伟军一个人的江湖。
从一开始,有一双来自北方的眼睛,时刻关注着至尊租车的一举一动。2007年,陆正耀创办的UAA联合汽车俱乐部联合了全国2万多家救援公司、修理厂和4S店网络,但一直无法解决服务标准化的问题。
那时尴尬的陆正耀渴望跨界一跃,当然这一跃最好能够延续UAA积攒下来的资源。沿着这一逻辑,他自然想到了租车,自然也看到了出自深圳、风生水起的至尊。就在至尊完成第一轮融资后两个月,陆正耀拿出5000万元转而创办神州租车。
与此同时,完成了第一轮融资的何伟军,真正感受到了在蓝海市场扩张的速度魅力。他做过测算,租车企业要想盈利,3000辆车的规模是底线。他比谁都明白这样一个扩张逻辑:企业规模取决于车辆规模,车辆规模取决于资本规模。
听到了神州租车的风声、急需将规模设为门槛的至尊租车,开始寻求第二轮融资。2007年9月,一个素未谋面的投资人找到至尊,一见面就表达出了强烈的投资意愿。何伟军大悦,为了让投资人更信任至尊,在前后三次的接触中,他将至尊赖以成功的运作模式和盘托出。
成立至尊之初,何伟军带领创始团队花了大量心血,设计了一个既能保证用户体验,又能保障运营流畅、资产安全的运作体系,其大致是:首先跟银行成功谈下信用卡预售权系统,客户们只需凭借身份证、驾驶证以及一张额度在3000元以上的信用卡,便可完成租车手续,整个流程不超过5分钟。再是通过GPS定位仪和导航仪,来排查和锁定可疑车辆。最后与保险公司共同制定了第一份针对租车行业的保险合同,来分担风险。
这好比一个高手舞剑,外界看来如行云流水,而内在确实有一套严密有序的剑谱。
何伟军怎么也没想到,在11月临近签约的时刻,原本谈得非常投机的投资人突然变脸:“你们报价太高,我们不投了!”更出乎他意料的是,一个月后,这个投资人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神州租车的投资阵容中……
机场斗法
2007年12月14日,蛰伏已久的神州租车终于浮出水面。开业典礼上,不但请来了当时的中国工商联副主席林毅夫等国家部委领导,诸如李彦宏、江南春等商界明星也纷纷亮相致贺。甫一登台,神州租车就一鸣惊人。
当年7月注册公司,12月开业;诡秘的投资人习得“至尊剑谱”后立即倒戈……前前后后的一切,何伟军幡然醒悟。更令何伟军愤懑不已的是,神州毫不客气地将门店开在至尊门店附近!
这个江湖中,最难缠的对手,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对手。
至尊神州两家不约而同地将目标人群锁定在商旅人群。这类人群需求强烈,且消费能力强,可谓最优质的客户群体。每座城市中,这类客户群体的源头只有一个——机场。
2007年12月,至尊租车完成第二轮融资,获得海纳亚洲和香港麦达基金5000万美元投资。何伟军果断出手,一方面将车辆规模提升至1000辆以上,一方面将至尊门店覆盖了国内所有省会城市的机场。
同时,初出茅庐的神州租车也获得了凯鹏华盈、联想投资和美国CCAS的2200万美元的投资。陆正耀毫不避让,率领神州迅速跟进国内各个机场,与至尊强势对峙。一时间,旅客们提着行李走到机场出口,就会看到左边是橙色的至尊租车,右边必有浅黄色的神州租车。
阵势拉开,剑拔弩张。这场仗到底该怎么打?
客户的源头是机场,但若再往上追溯还有航空公司的飞机。陆正耀抢先找到了一种答案——异业联动。正是这个商业链条上的思维突破,让坐镇北京的神州租车找到了国航。
2008年6月,面对奥运商机,神州租车联手国航推出“空地一体”服务,即双方分别对各自的会员实施里程积分互换活动。国航知音卡客户可以在神州任何门店进行消费结算,每次惠顾神州租车,不仅可获赠400奖励里程,还可以获得国航知音卡的里程积分。
12月,神州租车以相同的方式再与南航联手。陆正耀此招一出,神州立即从最前端锁定了商旅人群。面对机场出口一左一右的两家租车公司,最终选择神州的旅客渐渐占了多数。
新怨旧恨一起涌上心头,一向追求“第一”的何伟军,岂能容忍神州鼾睡卧榻之侧?2009年4月,至尊租车加盟国航知音旅客计划,推出了同样的“空地一体”服务,500里程的增送更是力压神州租车。
6月,至尊租车又再联手南航明珠卡,在每次租车赠送300明珠里程的基础上,重磅推出“租车2天及以上即可获赠一天免费用车”的优惠活动,一举打破了神州租车一家独大的气场。
机场出口的租车人群分流,又一次归于势均力敌。
轻刀杀手
就在至尊、神州在机场激战正酣之时,一个轻刀杀手已经猛然转身,翻腕一刀迅猛地掩杀而来。称一嗨租车刀轻,是因为其一贯“重网络、轻门店”的战法。
2006年,就在何伟军在深圳创立至尊租车后不久,此前在美国经营汽车调度系统的章瑞平,在上海创立了一嗨租车。不同的是,章瑞平并没有选择借鉴赫兹模式,而是选择了更为安全的代驾业务,即配有司机的汽车租赁。
从一开始,一嗨避免了与至尊、神州的正面死磕。所谓“重网络、轻门店”的战法,其实是一种“少开门店、重在调度”的轻运营模式。
“一方面,开门店增加了企业的直接成本,门店的租金、物业费、管理费以及人工费对企业来说是笔不菲的开支。另一方面,门店意味着随时都必须有部分闲置的车辆等着客人上门,这无疑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效率,也就间接增加了企业成本。”
章瑞平选择了送车上门,既节省了门店成本,又能灵活地提高出租效率。比如,顾客晚上来还车,别的公司可能到第二天再把车重新租出去,而一嗨当天晚上就租掉;代驾的企业用户通常在周一至周五用车,到了周末,同一辆车又可以租给自驾的个人用户。
在强大的网络系统支持下,一嗨在上海的百余辆车,只有一个不起眼的门店支撑,仅有4个人在管理,而他们的主要工作职责便是在中央调度系统的指挥下迎来取车的客户,或者将车子送达客户手中。
轻刀杀手一嗨租车的车辆周转效率一举超过了神州、至尊,平均一辆车有80%的时间都在出租。2007年,一嗨租车宣布盈利,成为三家中第一家盈利的公司。
资本闻风而动。2008年5月,一嗨租车完成第一轮融资,启明创投、JGNITION VC PARTNER的投资500万美元。资本将章瑞平的轻刀磨得更加锋利,他终于修炼了足够的功力,加入神州和至尊激打正酣的自驾战局。
三足鼎立
2007年,租车江湖已呈三足鼎立之势。至尊租车以1200辆的数量占据车队规模第一,神州租车则以全国30个城市的网点宣称覆盖范围最广,而一嗨租车更是拥有无人能及的盈利能力。
然而,三足鼎立并非稳态,江湖一直激流暗涌。
第一个再起风云的是一嗨。章瑞平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纠结:代驾业务可以短期内盈利,但上升空间不大;自驾业务需要长期投入,却拥有极大的想象空间,但又被至尊、神州两个强敌抢先占据。何伟军也曾讽刺:代驾不就是取下顶灯的出租车吗?
所幸,一嗨获得的第一轮融资让这一纠结迎刃而解。但这搅局的第一刀,该怎样砍出去?
冷静的章瑞平发现:至尊、神州在商旅人群上杀得难分难解,可两个强敌都忽略了一块同样重要的市场——“有证无车”的年轻人群。据统计,国内目前“有证无车”族大约5000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这类人群对于自驾租车的需求程度,甚至还超过商旅人群。
拿到第一轮融资后,一嗨一举购进1000辆车,其中价格在10万元以下的车占了六成,而至尊和神州的车型则是10万元以上的居多。较低的购车价格,让一嗨在租车价格上更加游刃有余。当时,至尊、神州的最低日租价维持在200元左右。对于他们来说,一嗨最锋利的一刀,莫过于推出日租价格99元的雪佛兰乐驰。
租价跌破百元,前所未有!一嗨这一刀,狠狠地砍在了至尊和神州的软肋上,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消费者。同时,差异化与低价这两个连招,使一嗨转身的这一击大获成功,自驾业务占比从以前的40%立即提高到70%。
至尊和神州的神经立即紧绷了起来,此后不久,三家先后各自成立了一个特殊的部门,专门观察对手的一举一动,江湖从此风云激荡。
比如,针对“周末租车需求大、周中租车需求小”的实际情况,一嗨推出“周末价较高、周中价较低”的价格体系,以平衡市场需求。可不久后,一些中小租车公司的网站上也纷纷挂出这一价格体系,甚至神州也将全国统一定价,改为“周末周中双价格”。
腾讯式的模仿也就罢了,一些业内人士甚至透露:有公司长期毫不遮掩地高薪挖人,一线员工加薪1000元,主管经理级别更是工资翻倍。
2009年7月,一嗨租车拿到启明创投、集富亚洲、鼎晖投资的第二轮融资2000万美元,在资本当量上,正式与至尊、神州站在了同一台阶上。这时三家的模式已经逐渐趋同,规模也都处于2000多辆车、100多家门店和30多个城市的水平上。
表面上,三家都称这个市场很大,用不着你刺我一剑、我砍你一刀地争夺。可事实上,租车江湖早已充斥刀光剑影、以牙还牙的激烈搏杀。
在价格体系上,一嗨、神州推出新型的“周中周末双价格”,至尊紧跟着推出更具创新意义的、跟航空机票一样的“实时定价系统”,提前预订得越早,租赁时间越长,价格就越便宜。“你能说国航的机票比南航便宜吗?”精明的何伟军剑走偏锋,巧妙地绕开了价格战的泥潭。
在网络资源上,至尊率先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付款订车,不必再到门店。不到半个月,一嗨租车的标志同样惹人眼球地出现在支付宝、财付通的生活频道上,其还别出心裁地开通QQ,MSN等订车通道,迎合年轻人群的生活习惯。神州紧随两者之后,更还抢入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开通WAP版订车网站。
在广告推广上,一嗨抢占百度、谷歌搜索引擎,只要搜索“租车”两字,第一项结果即是一嗨租车的官网。至尊更是直接把火烧到一嗨的总部上海,浦东机场附近的巨幅广告牌上,至尊租车赫然入目。
在客户体验上,除了GPS导航仪这类基本配置,至尊打出实用牌,送矿泉水、纸巾,而一嗨则玩浪漫格调,送鲜花、CD……
三方格局再度归于短暂的平衡。
谁主沉浮
租车江湖风雨难息,是因为资本的身影。这一次,破局者换成了神州租车。
2010年8月,成为联想控股旗下成员、拿到12亿元巨额投资的神州租车,其贷款成本从目前行业平均12%以上的利率降低至5%,大大降低了企业负担。神州租车不但宣称5年后车辆规模达到10万辆,还立即祭出价格屠刀,不留任何余地地“一降到底,数十款车劲降30%~50%”。
至尊、一嗨措手不及。以别克凯越为例,神州降到了199元,而一嗨的价格为238元,而至尊则需350元。原本两家企业引以为傲的“99元每天特享”、“98元起租车”的广告语,再也难以吸引住消费者的眼球。
你有三尺剑,我有六钧弓。至尊、一嗨很快回过神来,反戈一击。
神州获得联想投资的消息传出仅仅18天,一嗨拿下高盛领投的第三轮融资7000万美元,同样不甘示弱地喊出了2015年10万辆的目标。随即,一嗨全线车型租价下调3%,其中很受欢迎的马自达2从249元下降到209元。
此时的何伟军正为至尊租车的第三轮融资而奔忙,又一例巨额融资很快将再度引爆行业。至尊绕开了与神州的正面价格比拼,而是取消了“同城异店”还车的手续费;将违章收费降低至15元(一嗨、神州的违章收费为100元)……
“10万辆!嘴上说说谁可以。”何伟军对两个对手的宣战不以为然。目前,三家的规模大约均处于五六千辆车、三四百家店和四五十个城市的规模。据估计,2020年国内租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00亿元,租赁车辆将达到40万辆。
租车江湖辽阔无边。但在何伟军、章瑞平和陆正耀这三个男人心中,早已是寸土必争的狂飙之战。
租车品牌汹涌崛起
“免租金、免担保、异地还车”,关于汽车租赁的广告,近期宛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在地铁,公交车和其他一些媒体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及消费者越发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也为我国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孕育了土壤。
在历经二十年不温不火的挣扎之后,神州、一嗨等新近蹿红的行业新秀,能否彻底改变行业格局,并引领汽车租赁行业“汹涌崛起”?
汽车租赁适时喷发
“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模式非常粗犷,环境、基础建设、城市建设、地面交通、停车、能源等都不堪重负,‘限号行驶’政策的出台不仅是无奈之举,也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但如果汽车租赁业务开展得足够好,加大车辆使用效率的同时,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环保等问题的解决都会是积极的。”一嗨租车总裁章瑞平说。
据悉,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约450万辆,而拥有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则有1000多万,全国主要一线城市的情况也基本类似,这就为租车业务提供了潜在的客户群体。而大城市堵车、停车等问题的激化,也使得租车具有比买车更高的性价比。
“汽车租赁行业是借1990年北京亚运会应运而生的,当时主要是服务亚运会。随后,行业发展虽然也出现过一些高潮,但整体还是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位置。”神州租车(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钱治亚表示,“近年来,商旅精英、普通民众对个性化出行有了新需求,这就为沉寂多年的汽车租赁行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2007年前后,信用卡的普及、租车手续的简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等问题的解决,终于构建起了一个相对较成熟的行业环境,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且以‘零租’业务为主的汽车租赁公司进入了消费者的视线,而神州也正是此时成立的。”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高级工程师张一兵也表示,“以美国为例,汽车租赁作为一种新型交通运输模式,其网点主要集中于机场、火车站、居住区、办公区,并实现了与民航、铁路等长途运输的“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这不仅得到了商旅人士及出游民众的追捧,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还为其赢得了发展的空间。”
除了针对个人用户的零租,一些企事业单位也是汽车租赁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
“国外很多公司和政府部门为了节约开支,并没有专门的‘公务车’,平时外出办公、出差,主要都是通过汽车租赁。而首汽的主要客户就是这些‘长租’的企事业单位。”首汽租赁总经理刘大宇介绍说。
而钱治亚也表示,神州目前已与包括中国移动、汇丰银行在内的10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租车合约,相关业务已占其营业额的20%-30%。
规模无论大小各有生存之道
目前,全球汽车租赁业务总额达干亿美元,顶尖的汽车租赁公司如赫兹、安飞士等运营车辆都保持在数十万辆左右。以安飞士汽车租赁公司为例,其员工超过2万人,租赁站点达2000个,年营业额超过40亿欧元。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约有汽车租赁公司1000家,相赁用车近15万辆。但其中汽车租赁站点低于两个的企业占了85%,运营车辆不足50辆的企业占了80%,正式员工不足5名的企业占了70%,大型汽车租赁企业仅寥寥数家,总营业额100亿元左右,行业整体规模还很孱弱。
“租车领域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风险大、利润薄,上了规模才有效益。”钱治亚表示,“汽车租赁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就是购车花费,只要采购规模上去了,就能降低平均成本,并迅速抢占市场。”
目前租车业正处于‘跑马圈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投入资金,这也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国外的租车企业往往都会和汽车厂商签订一个车辆定制合约,一般以3-6个月为周期,期满后由厂商‘回购’并经翻新处理后,再以70%的价格向市场出售。通过合作,租车公司最大限度减少前期投入,而对于厂商而言,以租赁的形式让消费者体验对其自身产品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广,从而达成双赢。”刘大宇表示,“但在国内,出于种种原因,这种模式却没能得到推广。一方面大量购车成本支出,严重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较慢的车辆更新速度,也会影响受众的消费体验。”
张一兵也表示,“在美国,大约35%的新车销售是由租赁企业完成的。有很多新车型一出来就直接进入租赁公司,因为只有大家试驾试乘后发现车很好,这款车才可能在销售市场得到认可。国内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租赁行业的规模还很小。但汽车厂商和租车业相互依存的模式,绝对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据悉,业内多家企业已同厂商开展谈判,希望能够通过合作寻求一条共赢之道。
而有关“小为主、大为辅”的行业现状也一直争论不断。
钱治亚表示,“国内目前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业内规模排在前10名的企业,仅占市场份额的10%左右,而在北美市场,以赫兹为首的4大租车公司,却占据着96%的市场。”
“其实这就好比是沃尔玛、家乐福同一般的小卖部之间的关系,彼此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并不冲突,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张一兵表示,“虽然大企业做为行业主导的格局正在形成,但是一些区域性的小型租赁企业,凭借着在当地丰富的人脉关系还是有一定生存空间。”
信用体系缺失扼住行业命门
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间,北京某交警将93辆租来的车抵押还债,涉案金额高达1190万元。无独有偶,今年南宁也发生1700辆车被骗、案值1.8亿元的汽车租赁诈骗案。某种程度上,汽车租赁诈骗问题之严重,甚至影响到社会安定,为此公安部2007年、2009年分别发布关于汽车租赁诈骗的预警。
“租车企业最头痛的就是信用体系的缺失。”刘大宇表示,“租赁车辆屡屡被骗,很多人归结为企业防范不严,其实不然。汽车租赁是信用消费,作为大众化的服务,其审查手段和时间受到一定限制,多数情况下只能现场对承租人提供的相关证件进行审核。这种审核手段对于视信用为无物的犯罪分子收效有限,正因如此近年来使用真实身份诈骗的案例逐渐增加。汽车租赁企业永远处于被动状况,这是汽车租赁与信用的关系所决定的,难以改变。”
国内目前像神州、一嗨等公司租赁手续虽已简化到仅需通过信用卡、身份证等即可且无需担保和大量押金。但为了防止骗租,国内大部分汽车租赁企业都要求承租人提供户口原件以及数额不菲的抵押金,非当地城市户口的承租人甚至还需要当地人提供担保。
“这就使得汽车租赁业务局限在租赁点周边的‘人情社会’中,难以辐射数量更大,但与业务员并不‘熟络’的市民身上,这也导致个人短租业务长期遇冷,主要的业务局限在长租和对公租赁。”张一兵表示。
为此,章瑞平也表示,“其实解决租赁车辆诈骗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从租赁车辆被第三方非法占有入手,即汽车租赁企业直接从受让方收回被骗租赁车辆,这样一是可以尽快取回租赁车辆减少损失,避免因租赁车辆被多次转手法律关系复杂而久拖不决;二是让非法占有租赁车辆的第三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诉讼责任和成本,使其无法通过占有租赁车辆获利甚至因此遭受损失。”
据悉,随着我国法律体制的逐步完善,汽车租赁企业向第三方主张权利的法律依据已经基本完备。200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第三方未办理机动车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不视为善意取得。
“法律虽然进行了规定,但同时我们也希望在执法过程中,相关部门能更多地替处于弱势地位的租赁企业着想。”张一兵表示,“公安部门认为抵押、质押、典当租赁车辆是经济纠纷,对汽车租赁企业的报案不予立案,这就不能及时对犯罪分子予以打击。”
管理滞后制约行业成长
“汽车租赁到底是怎样的定位?我从业十几年,一直没想明白,我相信中国大部分的汽车租赁从业者都没想明白。但政府要管理并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首先一定要想明白。”刘大宇表示。
张一兵也表示,“中国的汽车租赁因亚运会而生,但在随后的十余年间,却是一直挣扎求存于出租车行业的笼罩之下,这几乎成为其不可逃避的坎坷宿命。”
目前,由于国内并没有专门为汽车租赁行业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大部门地区有关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能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参照出租车的管理办法。
其实,单就国内汽车租赁行业而言,主要可分为三大块,即租赁服务、融资租赁、代驾租赁。这3个类别分别属于服务行业、金融行业和道路运输业,在行业特征、经营方式等方面,和出租车有本质区别。
“有的地方政策把‘租车’和‘出租车’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混为一谈。比如说上海就把赫兹等租车公司定义为‘出租车企业’,并且像管理出租车企业一样,每年按一定额度发给赫兹有限的牌照,这对企业的发展速度,就会有很大影响。”赫兹中国区总经理兼国际副总裁胡懋表示,租车企业如果车队不上规模,是很难出效益的。
钱治亚也认为出租车和租车业完全是两个概念,“在国内现行的制度下,出租车行业被定义为城市内公共交通的一部分。而汽车租赁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出租车空驶率高等问题,市场定位也有着更强的针对性,主要就是面向商旅人士和普通民众的个性化需要,二者其实是可实现互补的。”
“首汽集团旗下就分别设有出租车公司和汽车租赁公司,彼此之间业务差异化程度还是很高的,我并不认为有任何利益冲突。”刘大宇认为,“像美国汽车租赁行业就已高度成熟,其车辆总数已数倍于出租汽车。”
因为国家明确规定运营车辆报废年限为8年,事关租赁车辆转卖时的价格,所以关于租赁用车到底是否属于运营车辆的范畴也一直争论不断。
钱治亚表示,“因为租赁行业极其看重消费者的体验感受,租赁用车在欧美发达地区最多不会超过8个月、3万公里就会换新车,而在国内一般也能控制在3年、10万公里。但国内属于运营车辆的出租车,却会使用5年70万到80万公里左右时才会更换。显而易见,将租赁用车划归运营车辆范畴不太合理。”
“在日本,租赁用车就属于私家车范畴,但是在其车牌上会特别注明属租赁用车,这样就便于有关部门监管。”张一兵表示。
“洋租车”在华要闯几道关?
下飞机,在机场租辆车开走,这种外国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对国人来讲还比较陌生。2002年,有着90年历史且被业内公认的租车“第一品牌”赫兹,看到中国“入世”的美好前景后,通过与中汽安华合作在中国开展业务,但5年协议截止期未到,2005年,特许经营的赫兹就关门了。
“赫兹2002年就在中国设立了代办处,但由于当时各方条件都还不成熟,也许并不是一个恰当的进入时机,导致相关业务并没能充分开展起来。”赫兹中国区总经理兼国际副总裁胡懋表示,“赫兹中国代办处现在主要为中国人在国外的商务、旅行提供车辆,也就是中国人到了国外,下了飞机,便可立刻租用到赫兹在当地的车辆,而一切手续在国内时便已办理完毕。”
消费习惯的不同,是赫兹在中国得到的体会之一。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高级工程师张一兵表示,“不同于中国人大多喜欢周末租车,外国人工作时间租车较多,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国外租车者对车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旅游等方面,还反映在日常的企业经营活动。比如,企业有商务谈判,客户一般自己不备车,都会去租车。这也是消费习惯问题,因为国外很多企业为节约成本,平时不花钱养车。”
此外,胡懋也同意国内商务租车市场与国外不同的观点。“因为在国内进行商务旅行,客户往往选择打车或公司派车。”据赫兹市场部门分析,中国很多公司的总部集中在城市里,这正是最拥堵的地方,停车非常困难。“所以商务人士不会自找麻烦去租车,到市中心去做商务活动。而在国外很多公司虽然也在市中心有办事处,但是这些公司的总部往往设在城市郊区,所以很多商务人士下飞机后,在机场租一部车,到郊区进行商务活动。这就决定了国外的商务用车客源,很大一部分是在机场。所以在国内,这部分客户以代驾为主。”
据悉,赫兹现拥有50万辆租用车,在150多个国家,设有8400多个网点。同时据统计,赫兹每年的租车量已达3200万次,几乎每一秒钟就有一次订车,全年营业额高达85亿美元。此外,世界500强企业中的70%和赫兹签有全球合约。
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贾新光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租车的合作伙伴包括航空、铁路、酒店、银行、旅行社等,为顾客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而在商业模式上,赫兹最大的特点在于巧妙降低了购车成本。由于赫兹购买新车的规模较大,因此享受了较大的价格折扣。同时,由于更新速度快,车辆磨损不大,无论是由厂商回购还是进入二手车市场,价格都不会损失太多。
为此,胡懋表示:“国外汽车生产厂家会和大型租赁公司谈妥回购条款,使用期满后,会以事先商定的价格购回,再投放二手车市场,但国内厂商还没有哪家愿意这么做。二手车的残余价值也无成熟的估价体系可循。同时,二手车市场‘鱼龙混杂’的行业现状,也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展开。”
“受外界环境影响,目前国内汽车租赁业在管理的重点上也与国外有着本质的区别。”赛迪顾问公司汽车部总经理陈奇松说,“国内公司的管理重点放在如何防范租车风险,所有手续和管理措施似乎都为了不让车被骗租而设置。由于国内没有个人信用体制,有的租车公司为了降低租赁风险,往往要求客户将户口本、身份证全部押上。而国外汽车租赁管理的重心则在车辆调度上,如何方便客户随时随地租车。”
胡懋也表示国内的租车手续“不得不比”欧美更加繁琐,“赫兹在一些国家大力推行汽车共享制度,这也已经成为在欧美租车的主要经营模式之一,但在国内却迟迟无法开展。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卫星定位技术,把逾期不还的车熄火,目前赫兹的高档车都安装了此设备。这是一种跟踪或强制停驶的措施,由于国内的信用体制没建立起来,我们只好很无奈地用技术手段来防止纠纷的发生。”
由于一直在观望中国市场,所以赫兹只在北京和上海开展了网点,车辆也并不多。这么多年,赫兹依然在国内遇到很大困惑,租车是个新兴行业,处在市场启动阶段,很多企业也在涉足此领域,而且一些政策和法规较为滞后,使得赫兹在中国不得不谨慎行事。
目前,国内的各大租车企业纷纷简化租车手续,作为“洋品牌”的赫兹也不例外。胡懋表示:“如果中国客户或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人需要赫兹的自驾租车服务,赫兹仅仅要求客户提供驾照、身份证或护照,以及有效的信用卡。”外国人来中国短期旅行,理论上也是可以为其方便地提供自驾服务的,但是各地规定的不同让赫兹很头疼。“比如说,北京公安局对境外人士的‘临时驾照政策’,赫兹非常欣赏。外国人入境之后,在机场就可以办理国内承认的驾照,对需要进行自驾租车的外国人,提供了很大方便。但上海就没有这种政策,我们的外国客户抱怨说,在上海要待一个星期才能办理临时驾照,很麻烦。所以赫兹的上海分公司目前对这种客户的服务模式只能以代驾为主,自驾业务很难开展。”
最后,赫兹还不得不面临价格战的风险,胡懋表示:“国外的租车价格高低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第一是季节性,在适合休闲旅行的假期,如夏季,休闲租车市场的价格就会上涨;在旅游淡季,价格会随着需求而降低。而且如果一段时间内某地区商务活动频繁,那么商业租车价格又会上升。所以价格是根据经营者的成本,并结合市场需求量而制定的。国内大部分租车公司也是如此定价的。”但他同时指出,国内个别租车公司所发起的大规模降价活动,并不完全是按照市场需求或自身成本而制定的价格策略,其本质是一种撬动市场的行为,试图短期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胡懋认为这种价格战会对行业造成冲击,是这些国内企业不成熟的表现,“大部分跨国租车公司更看重服务质量的优劣,而不是简简单单地以低价赢得市场。”
“真正的赫兹,其实并没有进来”,这是笔者采访过程中,大部分业内人士的共识。而随着市场的升温,赫兹也逐步加大了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赫兹是不敢忽视的。出于种种客观原因,企业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是‘汽车租赁’的主战场。”胡懋说。
汽车共享——德国租车新模式
一天24小时,开车的时间可能不到3小时。花费不菲的价格购买一辆私家车,大部分时间却闲置不用,还得花钱“养车”,但没有“代步工具”又不行,这大概是不少“有车族”的现状。如果花费不多就能随时随地预订到一辆车,用完归还,而且不用考虑任何车险、保养问题,岂不是两全其美?正是基于这种“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近年来,“汽车共享”(Carsharing)服务在德国蔚然成风。
30欧元即可“享车”
所谓“汽车共享”,就是指多人共用一辆汽车。通常情况下,顾客须先向“汽车共享”公司缴纳30欧元左右的费用入会并得到一张密码卡。想用车的时候,只需事先通过网络或电话预订,然后到指定站点通过密码卡取得车钥匙,用完后将车归位即可。租车费用通常按照使用时间和里程计算,公司月底将账单寄给顾客。
“汽车共享”公司一般会在市内的主要交通枢纽、居民区和商业密集区设立“汽车共享”站点,停放各种类型的车辆,方便顾客随时取用。
在德国的一些大城市,“汽车共享”站点遍布市区各处,对很多人而言,可能在距离住所步行不到5分钟的地方就有共享站点,想用车的时候提前半小时上网预订或者拨打24小时人工订车电话即可,和拥有私家车基本没什么区别。
汽车共享VS传统租车
作为一种新兴租车模式,“汽车共享”与传统租车业相比,服务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网点多。顾客预约用车后可以选择最近的站点取车,而不用专门跑到租车行领车;其次,手续便捷。顾客在最初缴纳入会费和每月3欧元左右的基本费用之后,可以24小时通过网络或电话预约用车,而不必担心租车行的营业时间,也不必每次用车前填写各种表格;第三,节约环保。顾客可根据自身需要预订用车时间(但通常最少1小时)而非传统租车行通行的按天计价。租车费用按照时间和里程数计算,既经济又环保。
正因如此,“汽车共享”非常适合用车不多或时间不规律的私人顾客以及中小企业的公务用车,从而成为传统租车业的有益补充。
绿色商机
1988年,德国首都柏林出现了第一家“汽车共享”服务组织,随后不来梅、亚琛、弗赖堡等城市也陆续出现“汽车共享”服务。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当初以节约环保为目的的半公益性组织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新型商业化租车模式。
根据德国联邦汽车共享协会2009年的统计数据,德国目前约有110家“汽车共享”服务提供商,注册客户人数达到15.8万人,比上年增加15.3%。约4600辆车分布于全国各地的2200个共享站点,平均34人“共享”一辆汽车。这一迅猛发展趋势使德国“汽车共享”业在欧洲处于领先位置。
“汽车共享”能在德国遍地开花也得益于它本身的环保特性,很多大城市的政府十分重视推动这种新型环保租车服务。以记者采访过的德国北部港口城市不来梅为例,该市常驻人口约55万,提供“汽车共享”服务的Cambio公司在全市设立了35个站点,提供130辆“共享汽车”。使用这一服务的顾客超过5600人,相当于替代了1000多辆私家车,而如果将这些车一字排开,则需要5公里长的停车场地。
不来梅市负责环境事务的议会官员洛斯克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共享”带来的好处很多,比如私家车数量减少,节省了停车位。更重要的是,它对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气候保护也有益处。特别是对于一些人口密集的大都市而言,节省道路空间和提高汽车使用效率将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并改善空气质量。
对于在德国10多个城市经营“汽车共享”业务的Cambio公司来说,不来梅仍然是一个增长的市场。据该公司的业务主管霍姆里希豪森女士透露,Cambio公司在2010年内还将在不来梅增加7个取车站点并对现有的一些站点进行扩大。
洛斯克也满怀信心地向记者表示,不来梅计划在未来10年将“汽车共享”使用人数增加到两万人。此外,还将研究电动汽车技术与“汽车共享”的结合。电动汽车所需的电能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从而对气候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奔驰也“共享”
面对“汽车共享”业的蓬勃发展,一些汽车生产厂家开始坐不住了,毕竟按照一辆“共享汽车”可以替代4到10辆私家车来计算,“汽车共享”业的繁荣将意味着汽车业产能过剩。
知名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到2016年,欧洲地区的“汽车共享”用户将从目前的50万猛增到550万,“共享汽车”数量从1.32万辆增加到7.7万辆,而“汽车共享”市场也将实现26亿欧元的销售额,几乎是目前水平的12倍。如果这一预测变成现实,意味着届时将有上百万辆多余汽车。
一些老牌的汽车厂商也开始转变思维,涉足“汽车共享”领域,例如标致、戴姆勒奔驰等公司都陆续推出“汽车共享”服务项目。其中,戴姆勒奔驰公司的car2go项目做得最为声势浩大。
两年前,奔驰公司首先在乌尔姆市进行了“汽车共享”试点,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对于这条新的价直链,公司战略部门负责人齐默曼指出,汽车销售者变成了机动性服务提供商,从收益性上讲,这个项目也极具吸引力。因此今年10月,奔驰公司最终将这一试点项目商业化,自2011年起,德国汉堡市内将有300辆Smart汽车用于“共享”服务。
英国租车风头正劲
英国广播公司(BBC)最新调查显示,英国每千人的汽车拥有率为420辆左右,远低于美国的765辆,也落后于德国,法国和卢森堡等欧洲国家。究其原因,一方面英国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一些大型城市如伦敦、曼彻斯特、爱丁堡、格拉斯哥等地的城铁、地铁和公共汽车完全能满足上班族的需要;另一方面汽车租赁在英国非常普遍,“要用车就去租车行”是许多无车族的第一选择,特别是外国游客在英国旅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租车自驾。
免收押金,拒养“老爷车”
在英国境内有大大小小几十家租车公司,它们为各个层次的个人用户和商业客户提供租车服务,其中既包括全球连锁的大型汽车租赁公司,如Europcar、Enterprise Rent-a-car、Holiday Autcs等,也有英国本地的租车公司,如lcarl、Hentz等。这些租车公司每一家在英国国内都有上百个甚至数百个租车网点,坐落在各大城市或乡镇。经过多年严酷的市场考验,这些租车公司都熟知各类客户的需求,并不断推出个性化服务,吸引国内外的新老顾客。
如果去英国旅行或出差,选择一家租车公司不外乎以下几种方式:登陆租车公司的网站选择租车时间和车种并直接下单预订;几乎每家飞往英国的航空公司都有合作的租车公司,乘客可以在飞行途中就办好租车手续,节省了落地后的宝贵时间;最后一种方式就是在机场出口找一家租车公司的柜台,手续也非常便捷,选车型、填表、刷卡预付费用,就可以在机场内的停车场取车了。相比而言,通过网络租车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英国一些规模较大的租车公司都有自己的专业网站,查询和预订都很方便,并且会经常推出一些供网络客户享受的优惠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道路是左侧行驶,但是租车行并不会因此对来自右侧行车国家的顾客提出额外的要求,临时入境者凭本国驾照并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就可以在英国开车,这点对于去英国游玩或短期留学的中国人来说非常方便。
与中国国内租车相比,在英国租车手续简单,租金便宜,车的品种多、质量好。英国本国公民或欧盟国家的公民租车,只需出示身份证、驾照以及信用卡就可以马上租车。对于持中国国内驾照的客户,有些租车公司需要持照人出示一份驾照英文翻译件的公证书,还需要本人护照和一张有效的银行信用卡。与国内的大多数租车行不同,在英国租车一般不需要押金,而且他们普遍也不愿意收押金。在英国人看来,信用卡能真实反映一个人信用历史的积累,远比收一笔现金更保险。
此外,和国内租车行充斥“老爷车”的情况迥异的是,英国租车公司提供的都是3万公里以下的车辆,车况非常好,如果运气好还能碰上行驶里程不足100公里的全新车辆。英国一家连锁租车公司的市场总监在调查客户租车原因后总结道,有五分之一的租车客户担心自己的汽车车况不佳不能胜任长途行驶而选择租车,因此租车公司必须提供让顾客放心的产品和服务。
在各个租车公司的网页上,用户可以按需要选择各种类型和档次的车辆。比如在Enterprise Rent-a-car的网页上,租用车辆按燃料可分汽油和柴油车,按用途可分为轿车、四轮驱动车、面包车、城市越野车等等,按车辆的档次可从A级Mini类一直到F级超豪华房车。在每一级别里又有不同品牌和排量的车型可供挑选。只要是路上跑的大众车型在英国的租车公司几乎都能选到,甚至一些最新上市的新款车型在一些大车行里也能淘到。
即使租用同一款车型,在不同租车公司、选择不同租用时间甚至不同的租车人,价格都会有所变化。比如大型租车行一般要比本地的小型租车公司价格高一点,但不会相差太多。中小租车行一般都设在人口较少的小城镇开设租车网点,一些顾客为了免于租车与还车的奔波之累,也不会过于在乎多出的租金。通常在周末、节假日以及公休日,租车的租金会比工作日要低不少,而国内的情况则相反。另外如果连续租车数天又比只租一两天优惠不少。
租车行对于不同驾驶者也区别对待,在有些租车行,如果租车者有超过5年以上的驾龄,会有租金折扣,有的甚至可以打对折。但对于不足一年驾龄的租车者,就会限制其租用高档车型。也有的租车行,会对租车者有一定的年龄要求,比如1Carl公司要求租车者必须在21周岁以上。如果租用7座车或者名贵的奔驰、奥迪车的话,年龄要在30岁以上。
近两年来,英国也遭受了经济危机,租车业更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为了继续留住客户,一些大型连锁租车公司也纷纷放下身段,提供各类个性化服务。如英国租车业务量最大的Europcar公司最近推出了一项名为“Frequent Drivers”的优惠计划,目标群体是在一年内多次租车的常客,每周可最多优惠200英镑。这家公司同时还提供免费上门送车和取车服务,承诺用户电话订车后,两小时内将车送到顾客面前,而在用车结束后,Europcar公司则会上门将车辆取回。这项上门送车和取车的租车服务在10英里范围以内是完全免费的,而超出10英里范围则收取少量的服务费用。
470镑的千里之行
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也曾亲身体会了当地租车的便利。学校放假期间,几位中国同学想结伴去伦敦游玩,从学校所在的苏格兰斯特灵市到伦敦的火车票价格不菲且需要转车,而租车费用几人分摊后并不算多,行程安排也更灵活。上网比较后,我们决定选择1Carl,虽然它最近的租车点离学校宿舍还有不少路程,但可以免费接送客户,这对于我们这些希望穷开心的留学生而言,还是非常贴心的。
出发那天早上,我们几个拿着大包小包在指定地点等待,一辆小面包车准时到达,一位慈眉善目的英国老头笑容可掬地招呼我们上车。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车行的停车场。英国租车都不提供汽油,用户领车后第一件事就是加油,所以有的租车行就和加油站台作,租车点与加油站比邻而居。这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经营模式,加油站增加了业务量,而租车公司则节约了场地费用。
租车手续很简单,因为我们已经在网上完成了登记,所以只需要简单地校验护照和驾驶证,并用信用卡履行担保手续即可。经过比较,我们选择了一辆总行驶里程还不到500公里的手动档标致207。我们租用15天一共220镑,平均每天租金不到15镑,小排量车既便宜又省油。但是这个价格只包含了基本保险内容,如车损险、盗抢险、第三者责任险、路桥税和增值税)等,万一发生事故,在确定责任后可能还要自己负担部分费用。经过商量,我们决定追加不计免赔责任保险,这样如果发生任何事故,不论责任如何归属,我们都不用掏钱。
对于人生地不熟的我们,GPS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每天5镑的租金也不算高。最后所有费用加起来共470多镑,平均每天31镑。另外,在英国租车没有里程限制,只要你在英国境内行驶,从英格兰到苏格兰跑几个来回几千公里都没有问题,这对于自由出行想沿途观光的游客来说非常划算。
选完车后,我们把驾照和信用卡交给工作人员,填好几张表,再对着柜台后面的摄像头微笑着照个相,手续就算办完了。陪我们一起去停车场的是个小伙子,他善意地提醒我们,领车前要仔细查看车辆外观和内饰,如果发现任何损伤都要立即指明,并在租车合同的检查表上写清楚,避免还车时代人受过。我们几个人里里外外、前前后后仔细看了个遍,确认这辆刚洗过的标致207没有任何瑕疵,才在提车单上签了字。
这次自驾游除了到伦敦我们还沿途游玩了曼彻斯特、剑桥、巴斯等地。英国各高速公路不收过路费,一路上只花了汽油费和个别旅游景点的停车费,相比英国人的收入,这些费用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寡头称雄的美国租车业
美国铁路很不发达,大部分城市公交系统也称不上便捷。如果要远距离出行,全程驾驶私家车当然不划算,火车也不能处处直达,美国人的惯常做法则是“两步走”:第一步,搭乘班机;第二步,到目的地租车。简单来说,就是“飞行+自驾”。
如今,租车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美国社会平稳运转不可或缺的大链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租车如同美国这么方便;也没有一个国家租车服务如美国这么必要。
租车要诀:信用卡+驾照
你抵达任何一个美国国内的民航机场,都可以找到醒目的租车服务指示牌。一般来说,乘客出口处都设有宽敞的租车大厅。赫兹(Hertz)、预算(Budget)、阿维斯(Avis)、都乐(Dollar)等几大连锁租车行的柜台一字排开,蔚为壮观,但工作人员的不冷不热反倒印证了这项服务的普及性。
租车麻烦吗?从没租过车的人会有手续吗?外国人租车是否需要更多的审核?我第一次在美国租车时,也有过类似的疑虑。亲身经历之后方才觉得,在美国租车就像在国内租自行车一样简单——甚至更为便捷。国内有些地方,租自行车尚需押金,而在美国,无论租赁汽车还是其他物品,根本没有押金的影子!
租车公司不收押金却放心地将一些几乎全新的车交给客户,这与美国的信用体系密不可分。美国是个信用社会,几乎每个美国人都有若干张信用卡,而信用记录是他们人格尊严的有机组成部分,租车行并不担心客户对到手的车辆心存不轨。因为客户一旦违约,后果真的会很严重——如果信用记录带上了污点,工作和生活中将会处处碰壁。
开车当然要有驾照。一般来说,能提供美国本土驾照最好,大部分外国驾照也没问题,而中国驾照则取决于版本了。先前的国内驾照上所有信息都是中文,让不懂中文的美国营业员很犯难,自然会怀疑驾照的真实性。现在的新版驾照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大部分中文字段下面都有相应的英文翻译,小小的人性化改进为中国游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租车好处:天天开“新车”
美国大部分租车点都设在机场内,乘客不出机场即可完成前台租车、后台取车的“一条龙”手续。但也有一些机场受面积限制,车辆只能停放在场外。我曾到底特律出差,发现那里的机场虽然也设有租车营业厅,但从机场到取车地点要步行十几分钟。好在每家公司都提供从取车地到机场之间的穿梭巴士,五分钟一班,不耽误乘客的行程。在拉斯维加斯,所有的租车点都设在机场外的一座大楼里,乘客必须乘坐专门的大巴前往办理手续。
美国的出租用车成色都比较新,我甚至有幸租到过行驶里程50公里内的纯新车(估计那辆车刚从厂家提出来就让我开走了)。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消费者都喜欢新车——花同样的钱,谁愿意开一辆叮当乱响的旧车?二是新车故障率低,租车公司可以省下大笔维修开支。
在美国,大型租车行至少拥有几十万辆营运车辆,批量购车也让这些公司有了很强的议价能力,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但也有几个美国人曾向我抱怨,租车公司提供的汽车大多油耗很高,他们甚至怀疑租车行和石油公司间有着不可告人的利益关系,让消费者为此多掏腰包。
垄断背后的较量
一般情况下,在美国租车,一两天价格较贵,一个星期最便宜,超过一周又要贵些,因为外出旅游租车5到7天的人最多,租车公司最希望吸引的就是这群顾客。从价格上看,如果按周租的话,选择一般的中型车,花费一两百美元即可。但对我们这些外国人来说,为了省去后顾之忧,往往还需再加上相应的全保险费用;但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自己也有车,完全可以将现有的车辆保险延展到租来的车上,因此可以省掉这些费用。
从价格上看,规模相对较小的都乐、阿维斯公司租车要略微便宜一点,而从服务上看,赫兹作为美国最大的租车公司,服务则更完善一些。我的同事曾在赫兹公司租车去外地,途中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抛锚,他立刻拨打了租车公司电话,赫兹公司的员工半小时内就赶到了现场,二话不说,拉走故障车,同时奉上一辆更高档的新车。
其实,从这种“危机公关”的服务中也可透视美国的企业文化。成立于1918年的赫兹虽然已经算得上是一家“百年企业”,业务遍及全球156个国家,租车点超过8000个,但它绝不“店大欺客”,反而更注重自己的品牌形象,其体贴周到的“租后服务”既奠定了它在美国租车行业的王者地位,也促进了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汽车租赁论文; 融资公司论文; 美国租车论文; 上海租车论文; 赫兹租车论文; 北京租车论文; 汽车论文; 南宁租车论文; 深圳租车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一嗨租车论文; 至尊租车论文; 陆正耀论文; 神州租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