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火灾频发,建筑消防尚存大量不足,灾害后易造成巨大社会危害。消防安全设计需根据高层建筑实际情况,加强对消防安全疏散问题的研究,做好应急预案,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帮助群众快速逃离。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利不断提高,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化的重要性标志,高层建筑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开阔等明显性优势,导致高层建筑物数量逐渐增多,高层建筑最大的问题就是消防问题,由于建筑物高无法实施有效的消防工作。另外高层建筑内人数较多,一旦发生火灾问题就会很难对人员进行安全疏散,所以在高层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特别关注消防安全疏散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解决消防问题,提高消防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1火灾范围广,时间长
在高层建筑物中有较多的排气道、电梯井、管道井和中楼梯间等等,且整体布局比较错综复杂,一旦出现火灾现象,火势就会顺着排地道和管道井等各种途径进行蔓延。此外,火势在蔓延过程中很容易把屋内易燃品点燃,且高层建筑物内存在大量可燃装饰材料,只要有火苗,就会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火灾,且火灾时间较长。
1.2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物一般情况下用于办公,正常上班时间内人数较多,且高层建筑物层数多、距离高,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就会过分集中,疏散比较困难,且很容易导致踩踏和拥挤现象。如果烟雾和火势蔓延速度较快,人员疏散就会更加困难。高层建筑物比较高,消防车无法进行救援,另外发生火灾时,电梯是禁止使用的,给人员疏散带来严重的困难。
1.3救援难度大
如果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层数较低时,可以进行及时控制火灾,但是火灾发生点一旦超过消防登高车时,就无法实施有效的救援活动,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消防电梯登楼和室内楼梯登楼进行灭火,但是火灾发生点较高,且需要大量灭火器,消防人员必须从一层快速登到火灾发生点,这个过程很容易导致消防人员体力严重下降,不仅耽误了最佳灭火救援时间,火势还会因此扩大范围;另外火灾会产生大量浓烟,导致救援过程中能见度急需下降,严重影响救援行动展开。火势一旦变大变强,就会影响到屋内基础设施,受热到一定程度就会下落,危及人员的安全,加大了救援难度。
2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与管理
2.1对安全疏散路线进行合理布设
在出现火灾时人们面对紧急疏散现象,要能够保证一个阶段的安全性超过另一个阶段,也就是人们从部位或者从房间跑到公共走道,然后从公共走道逐渐到疏散楼梯,并转向其他安全处,减少“逆流”现象的出现,这种疏散路线也称之为安全疏散路线。所以,在对路线进行布置时,要能够达到简洁明了的要求,便于辨别和寻找,不要因为受到某种阻力而不前进,还要能够明确楼梯的疏散位置,疏散楼梯需要靠近电梯位置,所以,出现火灾时,首先考虑经常使用的路线和火灾紧急使用的路线结合起来,安全迅速地疏散人员。而且,避免消防电梯和疏散楼梯共同使用一个凹廊前室,因为这种布设方法在出现火灾时疏散人员和消防人员的流线交叉互相干扰,将会阻碍消防扑救和疏散。
2.2消防登高面和避难层设计
我国消防部门采用消防作业中的云梯高度标准已难以满足现代高层建筑需求,故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做好消防登高面设置和避难层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消防登高面应结合消防建筑高度及消防工作实践合理性进行设计,合理选择消防登高场地,尽量降低建设难度。因高层建筑距地高度较远,火灾发生时无法利用电梯疏散。
实际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安全因素,设置避难层不仅可最大程度减少逃离距离,还可降低投资成本。从我国高层建筑设计实际情况看,避难层主要分为与设备层结合设计和专门设计2种方式,前者占地面积小且能提供避难功能,但设计相对复杂,后者可在火灾发生时提供专业避难设施。应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确定设计方式,若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须严格按照规范设计避难层,多选择12~15层区域设计合理的的避难层,依次规律设置其他避难层,通常采用全敞开、半敞开及封闭式的设计方式:全敞开避难层的围护结构需全部敞开,故多存在于建筑顶层;半敞开避难层周边的围护结构设计需留约1m的防护墙,顶端通气窗可自然通风,确保人员在等待救援过程中不受烟气危害;封闭式避难层设计重点在于防火墙,保证墙体的高耐火性,此外,照明设备、暖通和排烟等系统也是避难层不可或缺的设计要素。
2.3设计防火安全疏散方案,不定期进行演练
和普通的建筑物有所区别的是,高层建筑在疏散的时候需要通过的路径往往更加复杂和漫长,假如在平时不能未雨绸缪进行疏散演练,一旦发生火灾想要保证楼内人员的有序撤离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制订一个防火安全消防演练方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需要提升人员的疏散意识,让他们能够安全地完成疏散。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找到出口,假如出口不安全也能够理智地选择退回选择其他的逃生路径。这种问题看起来简单,但是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很可能选择一些非理性的方式逃生,许多火灾中跳楼的情况就是因为这种慌不择路。针对这样的问题,平时加强疏散演练是很有必要的。首先确定每层或者是每一个部分的消防疏散负责人,树立起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就能够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愿意听从安排并且及时有序地完成疏散。第二,疏散计划在设计完成之后,需要真正的落实到位,不能让方案变成一纸空谈。对高层建筑物的住户进行疏散演练重要性的宣传,让他们愿意配合进行演练。不定期地以警报为信号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并且在演练的过程中对一些不当的逃生行为进行纠正,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明确自己的逃生路线。另外,在火灾发生的不同阶段该怎样进行安全疏散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2.4高层建筑的避难场所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的设计方法有三种,封闭式避难层和半敞开式避难层以及全敞开式避难层。一般来说全敞开式避难层就不会把维护结构设计出来,而是一种全部敞开的空间,该避难层通常设计在建筑的顶层居多。对于半敞开式避难层的设计当中一般是在其周围设计出一个高低在一米二左右的防护墙,在其顶端应当设计出一个可以开启的封闭窗,保持这里可以进行一个自然通风,以保证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安排人员疏散的时候不会受到火势产生的烟气侵害。对于封闭式避难层的设计方式就是先要有一个极具耐火性的防火墙,再者同样重要的是拥有独立照明设备和独立空调以及排烟系统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以一个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人员不受火灾产生的烟气影响。
结束语
高层建筑在给人们生活方式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发生火灾事件。当下必须要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降低火灾发生机率,还需要降低消防安全事故方式概率,能够在较短时间进行人员疏散,最大化程度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并充分发挥高层建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燕红.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李董林.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审核工作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5):222-223.
[3]张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4):5-7.
[4]张华.试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6):213.
[5]刘江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862,1093.
论文作者:安锦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人员论文; 消防安全论文; 就会论文; 建筑物论文; 火势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