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业工程苗木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育苗、造林、经营和伐木都是其重要环节,本文就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林业工程的培育技术及林业工程苗木的移植造林技术,并介绍了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移植造林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很多地区的林业工程建设慢慢成为重要的生产活动,林业工程的任何环节没有做好,都会使得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过程受到影响,所以,加强对林业工程移植造林、苗木培育的相关研究,强化林业生产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苗木培育是林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使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栽培苗木,并且合理进行移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林业发展。因此,林农应认真做好林业工程的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工作,进而确保林业生产效率。
1林业工程的培育技术
1.1育苗地的选择
选择林业工程育苗的地方应该符合相应的特点,必须适合树苗的生长,还要确定地下水的水位,查看排水条件,选择的区域也要进行合理规划,对于一些需要特殊水肥条件的苗木,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改良完成。在选择林业工程育苗地的过程中,要注重水分、阳光、温度、空气等外部环境的技术指标。
1.2苗木品种的选择及处理
在品种选择方面,要选择品质优良的苗木品种,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苗木种子的外观、抗病能力及生长能力等,为提高苗木存活率提供有效保障。此外,播种前需要按照相关要求严格执行种子催芽处理,首先对苗木的种子进行清洗、消毒,然后让种子在适宜的水分及温度条件下快速发芽 [1]。播种时,要及时检查幼苗的成活率,然后及时进行补种,以确保苗木的成活率,提高苗木的产量及质量。
1.3科学播种
苗木的播种技术与播种时间能够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以及最终的产量与质量,因此,应不断完善苗木种植技术,严格把控播种时间。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应提前检测天气的变化,然后确定播种时间。播种后,应使用人为方式控制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对于温度,可以选择覆盖地膜的方式以达到保温效果;对于湿度,可以采取浇水灌溉的方式来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
1.4施肥
因为苗木的生长发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施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肥料,达到针对性施肥的目的。在实际施肥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苗木特征,使用已经发酵腐熟的圈肥,并要严格把控施肥量,从根本上为苗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并严禁出现浪费肥料的现象,进而降低肥料投入成本。
1.5其他管理方面
在苗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全面实施管理工作,争取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且及时解决。例如,及时做好苗木抗倒伏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苗木健康生长发育。
2林业工程苗木的移植造林技术
2.1把握造林时机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工程苗木造林时机都是在春季,3~5月份最适合进行林业工程苗木造林,随着气温逐步回升,苗木即将发芽,在这一时期造林可以提高成活率,能够保证苗木移植的质量。
2.2确定造林规格
苗木移植造林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技术方面,而且要把握其中两个最为主要的环节:其一,苗木的规格。在进行移植造林时,一般选择胸径在4±1cm的3年生苗木,小型乔木苗木的高度在40cm左右,大型乔木苗木的高度在120cm左右,但是在进行设计操作时,需根据当时的特殊要求进行调整。其二,造林的规格。目前的林业工程移植造林规模是根据相关的公式进行计算的,现如今按1∶20的公式进行计算。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根据现有要进行林业移植造林的面积进行相关计算,以此来确定苗木数量。通常情况下,移植造林的面积每达到1万m2,则需要500株左右的苗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注重技术要点
通过林业工程进行苗木移植造林时,要重点关注技术问题,以提高移植造林后植物的成活率。
(1)保证苗木在移植过程中的安全,特别是苗木的根须必须要保持完整,不能有太大的损害。
(2)要想苗木的成活率更高,就必须保持根、茎、叶的完整,这样苗木才能快速成长。
(3)苗木移植以后,要做好浇灌工作,让苗木能够迅速吸收水分,营造适应期生存的水环境,这样苗木的移植造林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3林业工程苗木防治
3.1做好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的差异性防治
在苗木移植时,会遇到很多的病虫害,其种类非常多,每个种类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必须找到最主要的矛盾,然后再根据每一种病虫害的差别进行细微化的防治,才能更有效的进行病虫害防治。还有一部分病虫害是以树木枝叶为食的,需要根据相关经验找到病虫害幼虫破茧的时间,在这一期间,要喷洒乐果乳油400倍液,采取有一定针对性的防治手段,以保证对移植苗木的防治是科学有效的。也有一些病虫害是腐烂苗木的,这样的病虫害需要处理好孢子和菌体,使用的是911乳液,要配制2000倍液的溶液进行防治。
3.2做好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的季节防治工作
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春季是病虫害的发病时间,这时操作相对简单,只要改变了病虫害的外部生存条件,就能够很好的去除病虫害。而冬天的病虫害防治困难一些,一般需要喷洒药剂,确保苗木的冻伤处没有病菌生存。要及时修剪已经患病虫害的苗木,关键时可以使用广谱性农药,彻底灭杀苗木上的病虫害。每个冬季都会有病虫害发生,病虫害以冬卵、冬蛹、菌丝体、孢子的方式越冬,而且刚完成移植的苗木,其本身就可能携带病虫害,再加上土壤中存在着病菌,因此在苗木进行移植以后要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可以喷洒相关的乳剂,去除患病的枝体,彻底杀死病虫害,保证移植苗木正常生长。
3.3提高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完善管理制度
苗木种植企业应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为其聘请专业的讲师,提高其现代化种植理念,帮助其掌握丰富的苗木培育技术。同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使自身能够具备更加完善的苗木培育移植能力。此外,还应完善苗木培育及移植的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大大提高苗木培育及移植的效率。
3.4严格把控最佳移植时间
苗木移植造林技术对于移植时间的要求比较高,并且移植时间也能够直接影响苗木移植的效率。一般苗木最佳的移植时间是每年 3—4 月,因为此时期是苗木的生长发育阶段,而且气温在逐渐回升,降水量在逐渐增加,此时期进行苗木移植造林活动,让苗木能够在适宜的时间内移植到特定的地点,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5苗木运输管理
为了确保苗木在移植过程中不受影响,必须规范苗木的包装及运输流程,选用有效的保护措施,降低苗木在移植过程中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可以将培育袋和苗木根部的土壤进行包装,确保根部的安全性。同时,应及时对苗木进行喷水,避免出现因为缺水而影响苗木生长的情况。此外,要严格控制运输时间,最好采取就近移植的方法,为苗木移植提供有效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苗木的培育,并根据相关技术进行移植,才能保证苗木能够成活,也包含着最为重要的林业工程,通过最开始的苗木科学培育,再到中间的苗木移植,都与整个林业工程息息相关。作为林业人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林业工程,从培育到移植,都要应用相关的技术手段认真进行操作,提高苗木培育质量,也能保证苗木成活,为林业工程的实施提供种质高、成活率高、苗木质量优的综合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汉东.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时代农机,2018,(04).
[2]吕文郑.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家参谋,2018,(09).
[3]郜秀艳.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03).
论文作者:由晓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苗木论文; 林业论文; 工程论文; 病虫害论文; 技术论文; 成活率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