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武术研究新成果
——《聊城武术文化研究》出版
序
文/李成银
接到《聊城武术文化研究》即将出版并邀写序的电话,我十分高兴,我出生在聊城,少年时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它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聊城地处山东鲁西平原地区,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不仅是古运河的途径地,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萌发地之一。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较重要的影响力。被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国家级与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的武术拳种有“冠县查拳”“临清肘捶”“临清弹腿”“梅花桩拳”“东阿二郎拳”等项目,另外,还有在聊城地区广泛流传的“少林拳”“小红拳”“罗汉拳”等传统武术拳种,这些传统武术项目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故聊城有“武术之乡”的美誉。该地区的传统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群众基础广泛,文化底蕴深厚,既有萌发在该地的拳种,又有流入和广泛流传的项目,在《山东省体育志》《聊城县县志》等史志中有些零星的记载和叙述,有开拓,有耕耘,就会有丰硕的收获,《聊城文化武术研究》是至今第一本系统、详尽研究记述聊城武术拳种历史文化的专著。
郭会丽,张鸿阳,李杉杉,三位青年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对萌发和广泛流传在聊城地区的传统武术拳种和流派的历史、技术体系、传承谱系、发展现状进行了不懈的挖掘、梳理、研究、分析。我与聊城摔跤协会主席、武协顾问张根生老师有幸参与了他们的讨论,比较熟悉该书的研究内容、体例及研究过程,而且也非常熟悉三位青年学者的人品与经历。他们自幼习武与中国式摔跤,无论在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求学时还是在教学工作中都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其研究成果颇丰。工作之余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和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研究”“山东穆斯林武术活动及其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作用研究”“山东省非遗武术文化游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课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代表性论著有“山东回族昆仑派武术历史渊源与发展研究”“石横出山拳的历史渊源与技法体系研究”“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武术赛事方案优化研究”等论文多篇,张鸿阳多次荣获全国摔跤冠军,三位皆是文武双全的有志青年。
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和专家访谈,做了大量的深入挖掘梳理工作,书中所列拳种的拳理拳论系统性逻辑性较强,历史源流有序,技术体系结构基本完整,传承谱系清晰,内容丰富新颖。虽然萌发与广泛流传在聊城地区的拳种很多,但书中所列确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该书填补了山东省传统武术地域文化研究的空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对推动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较高的学术文化价值。在这里,我要向三位青年学者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研究的执着精神致敬并对他们的新成果《聊城武术文化研究》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
1.2.2 检测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次日早晨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离心8 min,速度为3 000 r/min,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孕酮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VEGF和INH-A水平[12-13]。
绪论
第一篇主要是运用田野调查、代表性传承人访谈结合武术史料对流传在聊城地区的传统武术拳种的历史、拳理、拳法、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第二篇武术兵器,主要对古兵器收藏者、武术爱好者进行访谈与考察,并对其收藏的古兵器进行了分类与论述;并对东阿刀剑制作工艺流程进行了挖掘与整理。第三篇武术名人,主要对县志、体育志、武术史中有记载的聊城武术名人进行了考证和梳理。
本研究主要选取的拳种是萌发和广泛流传在聊城地区的优秀传统武术拳术项目和已经列入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拳种与项目。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4月在我中心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的咨询者10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9例,女475例,年龄20~76周岁,平均(44.2±3.8)岁。
聊城位于山东西部,京杭大运河河畔,又称鲁西大平原,辖区有莘县、阳谷、聊城、高唐、东阿、茌平、冠县、临清。聊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历史悠久,名胜古迹荟萃,旅游文化资源丰厚,人杰地灵,名家辈出,是中华武术的发源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明清时期东昌府有五人中武状元,七十二人中武进士。《聊城武术文化研究》一书旨在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系统论述聊城地区的武术拳种、武术名人轶事,为深化中国传统武术的地域文化研究提供理论范式。
《聊城武术文化研究》所用的资料来源:(一)现存的原始文献资料,器械实物,包括家族传承拳种所涉及的族谱和拳谱;(二)在世老拳师的口述。(三)引用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作为更全面把握聊城地区传统武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技术演变的佐证。书中第四篇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全文引入了齐鲁武术文化首席研究专家、山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武术九段李成银教授的《武术文化对义和团运动的影响》等著述。
该书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东省“非遗”武术文化游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8CTYJ15)的研究成果之一。
基于断口两侧电压相量差的发电机机端断路器非全相保护//陈俊,李华忠,徐青山,桂林,王光,钟守平//(21):125
标签:武术文化论文; 武术拳种论文; 《聊城武术文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