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比较法论文,地理论文,策略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比较法是指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在某些特征或关系上的异同比较,进而掌握地理核心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方法。它是地理学习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法教学,教师可帮助学生厘清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原理与规律,梳理不同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联与异同,把握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掌握阐释地理原理与规律、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方法。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运用比较法呢? 一、有效确定比较的类型 比较法有多种类型,教师应根据所教的地理知识的特点、教学目标与要求等,选择恰当的比较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间下不同地域的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事物与现象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它们的空间差异特点或相同的空间分布规律特征,从而掌握地理事物形成的整体性特征与差异性表现。 一般而言,同类地区的比较(如同属东部沿海经济地带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比较)和相同项目的比较(如“川气东送”的主干道与“西气东输”的主干道相比,有何优点),适合采用横向比较。也就是说,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和“国土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集中在高中地理必修3)的教学更适合运用横向比较法。 在进行横向比较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确定比较过程,横向比较的内容多以静态的地理事物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为主,侧重于从已知到未知的渐进式推进;二是有效进行比较描述,突出各地区独特的地理事象特征的描述,可以关键词或中心句呈现,不必面面俱到。 2.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法是对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比较,其目的在于了解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去和现状,揭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内在联系,探索今后的发展变化规律或趋势。 适合运用纵向比较法教学的内容主要有:(1)地理环境对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如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水土资源)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2)某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区位变化与原因分析;(3)地理事物各阶段的不同形态、状况、特点等,如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与风向变化;(4)人类在不同阶段对人地关系的不同认识,如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停止开发“北大荒”。 开展纵向比较教学,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比较的内容强调时间尺度上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动态为主;二是比较的关键在于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特点及引发变化的主导因素;三是教学应由近及远地展开,注重逻辑推理过程;四是选择经典案例设计有逻辑关系的小问题展开比较。 3.同畴比较 同畴比较是将在空间上并存的、在成因上有一定关联性的不同类型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如褶皱构造的基本单元(背斜与向斜)、锋面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河流的五种补给类型等;或将同一范畴但相互对立、意思相反或接近相反、极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进行对比,如水资源与水力资源、水利资源的概念,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气旋与反气旋等。通过同畴比较,学生容易区分易混地理知识、原理、规律,归纳出同一类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原理,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动态生成。 进行同畴比较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几点:一是明确比较内容与目的,同畴比较的内容以地理原理与概念为主,比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厘清易混淆的地理概念;二是如何比较,同畴比较重在设计比较情景,应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演绎、判断、比较、概括;三是确定比较突破点,如时区与区时的比较突破点是时与区,区时是时间的概念,时区是空间的概念。 二、合理设计比较的项目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比较的类型后,教师就要合理地设计比较项目,这是实施比较法教学的关键。只有比较项目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指向性,比较法教学才能取得实效。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出科学的比较项目呢? 笔者认为,在设计比较项目时,教师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比较的范畴,明确比较的是地理事物的分布、变化规律,还是地理原理、概念;其次,将确定比较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原理或规律的构成要素(包括构成要素之下更小的要素)尽可能详细地罗列出来;最后,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取舍上述地理构成要素,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构成要素即可作为比较的项目。 比如,在教学温带海洋性气候时,我们常常将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北美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进行比较。教师可采取下列步骤确定比较的项目:首先,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明确比较范围是温带海洋性的分布规律及地域差异;其次,列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的构成内容,一般包括气候分布情况(包括位置特点、面积大小、形状差异)、气候特点(气温高低与年较差大小;降水多少、降水集中程度与季节分配)、气候成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再次,根据教学的重难点,上述内容都宜保留,那么,比较的项目也就确定了。 三、恰当选择比较的呈现方式 确定了比较的项目之后,教师还要恰当选择比较的呈现方式。 1.列表比较 列表比较即将比较项目通过表格形式呈现出来,其优点是条理清晰、便于记忆。 例如,在教学“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教师可通过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地的比较,让学生掌握教学的重难点。 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水热条件的形成,进而影响农业耕作方式、农产品种类、农作物生长期、熟制,而不同的地理位置及农业基础又影响工业基地的形成。上述表格将比较项目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不仅有助于学生通过比较掌握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比较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_地理论文
比较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