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常任制: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有益探索--访李高阳同志_李高扬论文

党代会常任制: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有益探索--访李高阳同志_李高扬论文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有益探索——李高扬同志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政党论文,代表大会论文,有益论文,访谈录论文,同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广东省委今年选择宝安区作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之一。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我们特地采访了宝安区第三届党代表、宝安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高扬同志。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重点

高涛(以下简称高):在学习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我感觉十六大特别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关注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问题,是不是如此?

李高扬(以下简称李):确实是这样。十六大报告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际上,十六大就是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来研究执政党建设问题的。

高:十六大在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上提出了“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的论断。我们党成立已经82年,执政也已经54年了,在党的历史上曾经提出过这一问题吧?

李:早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命题:“党中央委员会在党章草案中,决定采取一项根本的改革,就是把党的全国的、省一级的和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多少类似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那样”;“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定期召集和充分发挥作用。”这是迄今为止可以看到的关于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最经典的表述。

高:您刚才讲到,邓小平在八大上提出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问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很好的贯彻。那么,为什么要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提出扩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的任务呢?

李:作为新世纪的第一次党代会,十六大的意义是如何评价都不为过的。我们可以将十六大的贡献简单地概括为“总结经验、规划蓝图”。所谓总结经验,就是总结十三年来,特别是近五年的经验;所谓规划未来就是在新世纪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总结经验也好,规划蓝图也好,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而要保证党能够更好地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方式。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就是为了适应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始终能够掌好权、执好政的重大举措。

十六大提出“扩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表述。一方面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作为“试点”,而不是像八大那样一下子在全国铺开,显得更加谨慎和务实;另一方面,要求“扩大”试点,我个人以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经过多年的试点,积累了宝贵经验,有进一步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进的必要了。

高:您认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有何意义呢?

李:应该说,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它的意义:

其一,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改善执政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新举措。长期以来,我们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还很突出,比如,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而在实践中往往把全党的命运和意志过于集中于少数几个人尤其是主要领导,而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我党执政以来有不少教训。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执政基础,推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无疑是一项重大突破,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其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有利于党意的充分表达和党情的充分反映,提高决策的科学化;也有利于扩大党的社会影响,促进政策的贯彻落实。一方面,党的代表大会由于是常任制,就使党代表可以经常的、有效的将党员的心声、群众的呼声,以一定的途径传递到党的代表大会,使党在做出重要决定前,可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这样,在重大决策做出前,经过党的代表大会的充分讨论,与五年一次的党代会相比,决策的科学性会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决策时考虑到广大党员群众的利益,可以容易地通过党代表向广大党员群众进行宣传,在贯彻执行的时候,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显著提高。这样就使“代表大会可以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促进整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规范化、制度化。

其三,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用于进一步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改革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民主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思考自身建设的时代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克服“历史周期律”的法宝。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仅人民民主没有很好的体现,而且党内民主也没有很好的贯彻。这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思考自身建设的现实条件。在这样的时代条件和现实条件下,十六大提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通过党内民主改革,促进人民民主,是一个值得尝试并且大有可为的好形式、好方法。

宝安区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高:广东省、深圳市选择宝安区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无疑寄托了省委、市委对宝安区的厚望。

李:是的。广东省选择了惠州市、阳东县和宝安区这一市、一县、一区进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表达了对上述三个地区的支持和重视。尤其是宝安区,是深圳市进行试点的惟一的一个区,更是精心选择确定的,表达了省委对宝安区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待。

高:作为宝安区党代表,您认为宝安区具备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条件吗?

李:据我了解,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党委领导班子团结和谐,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民主作风好;二是党的建设好,党建工作基础比较扎实;三是经济社会发展好,经济实力比较强。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我认为宝安区已经具备了试点的条件。

高:在您看来,宝安区作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有何优势呢?

李:选择宝安区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既是宝安区作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的继续发挥,也是宝安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政治体制改革先行者作用的启动。我认为宝安区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宝安区社会民主、党内民主基础较好。宝安区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一个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社会构成、党员构成比较均衡化。与此相一致,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相对均衡。由于宝安区的人口来自四面八方,党员来自全国各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这种均衡结构。这样的结构易于形成某种利益的聚合体。而这种利益的聚合需要充分的表达渠道,也需要通过民主的方式、协商的办法解决利益的差别。

二是宝安区经济条件较好。宝安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已达到相当水平,至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分别达到433亿元和925.8亿元,在全国同等城区已居领先地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是推动上层建筑发展的动力。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意味着每年要召开一次党代会,加上原有的“两会”平时活动比以往更多、更频繁,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会随之增加,所有这些都需要比较充裕的财政支持。因此,一般来说,较发达地区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比较容易取得成效。另外,宝安区是最早引入市场机制的地区,这里的经济市场化发育程度在全国来说也是较高的。一般而言,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全社会的平等、竞争、透明等意识,非常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

三是宝安区的基层组织基础较好,党员素质较高。改革开放以来,宝安区一直没有放松基层组织建设,并且宝安的党的基层组织非常富于创新精神,比如建立农村股份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一张白纸选村干”,不仅在全省,而且在全国都是最早和最有成效的。这些创新都是由基层党组织在运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与此相适应,党员的整体素质较高,民主意识较强,具有很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四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对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扩大党内民主提出了新要求,且进行试点的党内阻力小。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经济社会发展异常成功,客观上要求对现有的一些不适宜的体制和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党内要有动作。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可以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制度建设形象地比作对一架钢琴调弦,其它弦都调整过了,只剩下一根或几根弦不调整,就弹奏不出和谐美妙的音乐来。加之宝安区干部体制改革力度较大,成果较好,使得来自党内的对于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阻力较小。

宝安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要试出经验、创出成果

高:您对宝安区搞好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有什么建议?

李:我是这样理解的,前面谈的是宝安区具备的试点条件,而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讨论:宝安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要获得成功,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高:对。您的理解非常到位。那么,宝安区要搞好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还应该在那些方面创造条件呢?

李:简单的说,宝安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要试出经验、创出成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统一思想,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一方面要发扬民主,另一方面要相对集中。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当然是扩大党内民主的举措。但同时,也要注意维护党中央、上级党委和区委的权威,这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二是加强宣传。在党内,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进行全方位的介绍,使广大党员群众认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目的、意义,重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作用,尤其是重视党代表的作用。三是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明确其地位、职责。四是建立相关各种制度,形成新的运行机制。五是重视培训。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对代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代表要熟悉参政议政的程序、原则、方法、途径等,因此要加强对党代表的培训。在这方面,我们党校要认真研究,组织精干的教师,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配合完成对党代表的培训工作。

标签:;  ;  ;  

党代会常任制: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有益探索--访李高阳同志_李高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