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邵占东

(宁夏平罗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宁夏石嘴山 718699)

【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每处病变处均行FFR测定,在FFR≤0.80冠状动脉病变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置入支架数、对比剂用量,住院费用,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绞痛及因心脏原因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置入支架数、对比剂用量,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绞痛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行CAG联合FFR测定可减少术中植入支架的数量和造影剂的用量、降低住院费用,且不增加术后12个月内不增加心绞痛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储备分数;冠心病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123-02

冠心病是致死率与致残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决定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关键,但CAG只能对血管进行形态学主观评价,不能准确评估冠脉狭窄病变与心肌缺血的关系。血流储备分数(FFR)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冠状动脉造影的不足,从功能上直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生理意义。本文主要分析CAG联合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61例,女31例,年龄40~80岁,平均59.2±8.5岁,病程4.6±1.8年,病变血管1.5±0.7支,病变狭窄程度76.8±6.2%,合并高血压65例;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40~80岁,平均60.6±9.1岁,病程5.1±2.0年,病变血管1.5±0.6支,病变狭窄程度78.2±6.5%,合并高血压64例。所有患者均行CAG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血管直径>2.5mm,拟置入支架。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术前每处病变处均行FFR测定,在FFR≤0.80冠状动脉病变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确保术后FFR>0.80。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置入支架数、对比剂用量,住院费用,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绞痛及因心脏原因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置入支架数、对比剂用量,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绞痛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指标比较

3.讨论

CAG为冠心病的一种常规诊治手段,可用于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判定介入治疗适应证[1]。但CAG只能显示造影剂充填后的血管管腔的大体轮廓,根据管腔形态的改变间接评估血管病变情况,给术者提供的是一种形态学上的评价,而不能评估病变部位的解剖特征和生理功能[2]。因此,临床上单纯依据CAG结果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决策的标准显然存在偏差。FFR是存在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所供心肌区域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与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之比。其正常值为1,几乎不会受到心率、血压、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功能性的特异指标[3]。目前认为FFR<0.75的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的特异度为100%,而FFR>0.75的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的可能性非常小[4]。

本文结果提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行CAG联合FFR测定可减少术中植入支架的数量和造影剂的用量、降低住院费用,且不增加术后12个月内不增加心绞痛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贺常萍.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30-4831.

[2]黄文军,严激.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28):3443-3447.

[3]王蕾,王小飞,蔡林,等.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8):821-823.

[4]董梅,李凤丽,孙晓健,等.血流储备分数在稳定性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策略中的指导作用[J].中国循环杂志,2014,(12):1046-1048.

论文作者:邵占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邵占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