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一、骶管封闭治疗腰间盘脱出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沈琪幸,许金海,夏烨,叶洁,梅一南,张洋,沈祉培,李文顺,莫文[1](2021)在《中药辨证论治结合骶管封闭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益气化瘀补肾法"中药辨证内服外敷)结合骶管封闭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个分中心收集的43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5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补肾法"中药辨证内服外敷结合骶管封闭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随访4周,观察用药安全性,比较局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治疗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期间,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5例;最终完成试验者420例,其中治疗组210例,对照组210例。(2)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局部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评分逐渐降低;组间局部疼痛VAS评分在治疗1周、治疗2周时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局部疼痛VAS评分在随访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劣效检验合格。(3)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JOA腰椎治疗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评分逐渐升高;组间JOA腰椎治疗评分在治疗1周、治疗2周时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JOA腰椎治疗评分在随访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劣效检验合格。(4)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ODI问卷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评分逐渐降低;组间ODI问卷评分在治疗2周时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ODI问卷评分在随访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西药治疗,"益气化瘀补肾法"中药辨证内服外敷结合骶管封闭术具有早期疗效优势,可更快地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及缓解腰椎功能障碍;而在随访期(中期)疗效方面,治疗组也不劣于对照组。

谢贞瑶[2](2021)在《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探讨储药罐中最佳中药药液量,为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提供具有数据支持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方法,以期在临床推广使用。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在甘肃省某三级甲等中医院脊柱骨科住院,符合纳排标准的111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及乔氏火罐的干预方法;试验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储药罐法进行治疗,留罐时加入10ml中药;试验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储药罐法进行治疗,留罐时加入15ml中药;治疗标准均为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天,休息3天,此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在三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SP-MPQ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的评估,治疗结束后三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将收集的三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医疗费用来源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患者SF-MPQ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干预措施均能缓解腰腿痛;对三组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和对照组,试验一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三组患者JOA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干预措施均能改善腰椎功能;对三组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和对照组,试验一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三组患者ODI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干预措施均能缓解腰椎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对三组患者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和对照组(P<0.05)。5.干预后三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二组有效率94.28%高于试验一组的86.11%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结论:1.对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乔氏火罐、10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和15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这三种干预方法均能缓解腰腿痛、麻的症状,同时,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相对于单一乔氏火罐的干预方法缓解疼痛更有效,且15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疗效更佳,降低疼痛对生活的影响,明显改善疼痛对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2.乔氏火罐、10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和15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这三种干预方法均能改善腰椎功能及活动度,同时,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相对于单一乔氏火罐的干预方法改善腰椎功能更有效,提高生活质量。3.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相对于单一乔氏火罐的干预方法临床疗效更佳,为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提供具有数据支持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方法,拓宽了本院自制药的临床实践用途。

张豪[3](2020)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疗效,分析其疼痛产生原因,观察身痛逐瘀汤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法的优越性,研究探讨其对血浆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深度挖掘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优方案,为经皮椎间孔镜术后仍残余疼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的具有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法。方法:目的性选择于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一科住院使用椎间孔镜治疗后出现残余疼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将符合诊断、排除等筛选条件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术后腰椎功能锻炼及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身痛逐瘀汤口服汤剂治疗,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每服用1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口服(塞来昔布,乙哌立松,甲钴胺片)治疗4周。对所有参与本研究治疗的患者从试验开始为起始时间点进行为期12周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12周的SF-MPQ评分、J0A评分,血浆β-EP含量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血浆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变化。收集两组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比较,最后得出对于两种治疗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1、一般资料对比:本次研究的患者在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手术节段、疼痛部位等)方面,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节段、疼痛部位等方面的差异不足以对试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2、临床疗效对比: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试验组治疗效果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应用身痛逐瘀汤治疗后疗效显着,患者疼痛改善明显,下肢及腰部活动改善,基本恢复以往工作及日常生活。3、SF-MPQ对比:治疗前至治疗后12周这段随访期间内,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SF-MPQ评分均呈现折线形下降,其中在治疗前至治疗后1周这段时间下降坡度最大,之后逐渐平缓。治疗前两组试验组SF-MP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1周对比试验组SF-MP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12周则试验组分数更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身痛逐瘀汤对于LDH经皮椎间孔镜术后疼痛的患者的治疗作用在疼痛缓解方面持久而效优。4、JOA评分对比:两组在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均能提高JOA评分,表明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提高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程度。在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1周、4周、12周试验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腰椎功能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试验组使用身痛逐瘀汤治疗后患者在疼痛、步态、日常生活等方面有明显改善,获得了更好的腰椎功能恢复。5、血浆β-EP水平及对比:两组患者血浆β-EP水平在治疗期间内均呈上升趋势,在随访期内则有所降低,其中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后12周血浆β-EP水平已低于治疗后4周时。治疗组在随访至治疗后12周时血浆β-EP水平仍处于较高水平,并显着高于治疗后4周血浆β-EP水平。而两组在组间对比方面,身痛逐瘀汤在治疗后1周、4周、12周血浆β-E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基于更高血浆β-EP水平能够产生更好的镇痛效果这一认识,可以得出身痛逐瘀汤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6、血浆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对比:治疗后两组血浆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12试验组组血清中IL-6、TNF-α表达较对照组血浆中IL-6水平更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身痛逐瘀汤能更好的抑制促炎因子IL-6和TNF-α,减少化学因素对神经根的刺激,更加有效的缓解患者神经根疼痛。结论:对于气滞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痛的患者,使用身痛逐瘀汤口服汤剂治疗效果优于使用西药治疗,有着更好的疼痛缓解作用,并有更好的临床有效率,使患者获得更快的腰椎功能恢复速度,建议广泛在临床应用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本健[4](2020)在《基于“益气活血”理论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及髓核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益气活血经典“药对”黄芪丹参的主要组分黄芪甲苷及丹参酮IIA对microRNA-223-5p(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及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2.临床中观察黄芪丹参“药对”联合单侧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实验研究(1)根据椎间盘退变磁共振Pfirrmann分级,术中收集退变程度为Ⅲ级和Ⅳ级的患者髓核组织样本纳入研究。按照纳入标准,共收集30例,分为Ⅲ级组和Ⅳ级组,每组各15例,qRT-PCR检测髓核组织中miR-223-5p的表达。比较mi R-223-5p在两组患者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2)取汇合度达到80%-90%的髓核细胞,使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n 2000将 miR-223-5p mimics、miR-223-5p mimics control、miR-223-5p inhibi tor、miR-223-5p inhibitor control分别转染髓核细胞,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培养48h后qRT-PCR检测转染率。将上述转染成功的髓核细胞根据实验要求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干预和处理,总共分为以下6组:空白组、LPS(脂多糖)组、LPS+miR-223-5p mimics control 转染组(LPS+MC 组)、LPS+miR-223-5p mimics 转染组(LPS+Mim组)、LPS+inhibitor control 转染组(LPS+IC 组)、LPS+miR-223-5p inhibitor转染组(LPS+Inh组)。空白组中的髓核细胞只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处理;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用终浓度为10 μ g/ml的LPS刺激髓核细胞,LPS刺激并培养髓核细胞48h后,ELISA检测各组髓核细胞上清中IL-6、TNF-α、MMP-3、MMP-9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各组髓核细胞中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凋亡率。(3)取汇合度达到80%-90%的髓核细胞,将髓核细胞分成5组并给予不同处理:空白组:只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处理;LPS干预组4组,均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LPS,调整LPS的终浓度为10 μ g/ml,构建椎间盘退变模型,将LPS干预组依次命名为LPS干预1组、LPS干预2组、LPS干预3组、LPS干预4组。以上5组细胞培养48小时后,用于后续中药干预。中药干预:将上述LPS刺激后的髓核细胞根据实验要求的不同,总共分为以下5组:空白组:上述空白组髓核细胞继续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处理;模型组(LPS组):将上述LPS干预1组的髓核细胞继续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处理;LPS+低浓度组:向上述LPS干预2组的髓核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40 μ g/ml黄芪甲苷+20 μ g/ml丹参酮ⅡA溶液培养髓核细胞;LPS+中浓度组:向上述LPS干预3组的髓核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80 μ g/ml黄芪甲苷+40 μ g/ml丹参酮ⅡA溶液培养髓核细胞;LPS+高浓度组:向上述LPS干预4组的髓核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20 μ g/ml黄芪甲苷+60 μ g/ml丹参酮ⅡA溶液培养髓核细胞。将上述5组细胞培养48h后,qRT-PCR检测miR-223-5p在各组髓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2.临床研究按照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08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我院行单侧腰椎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共计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中药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丹参汤剂加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片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于术前、术后第3天(用药前),药物治疗后1月、3月、6月分别对两组患者依据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实验研究(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发病节段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通过比较miR-223-5p在Pfirrmann分级Ⅲ级和Ⅳ级患者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发现Ⅲ级组患者髓核组织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Ⅳ级组患者(P<0.05)。(2)qRT-PCR检测miR-223-5p在髓核细胞中的转染率显示:miR-223-5p mimics转染髓核细胞后miR-223-5p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miR-223-5p inhibitor转染髓核细胞后miR-223-5p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miR-223-5p mimics control 和 miR-223-5p inhibitor control 转染髓核细胞后miR-223-5p相对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细胞转染成功,可以用于后续实验。LPS干预髓核细胞后,ELISA检测显示:LPS组中IL-6、TNF-α、MMP-3、MMP-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LPS+Mim组中IL-6、TNF-α、MMP-3、MMP-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LPS组(P<0.05);LPS+Inh组中IL-6、TNF-α、MMP-3、MMP-9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 LPS 组(P<0.05);LPS+MC 组和 LPS+IC组中IL-6、TNF-α、MMP-3、MMP-9的表达水平与LPS组无明显差异(P>0.05)。qRT-PCR检测显示:LPS组中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LPS+Mim 组中 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LPS组(P<0.05);LPS+Inh组中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LPS组(P<0.05);LPS+MC组和LPS+IC组中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与LPS组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髓核细胞凋亡率显示:LPS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LPS+Mim组中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LPS组(P<0.05);LPS+lnh组中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LPS组(P<0.05);LPS+MC组和LPS+IC组中细胞凋亡率与LPS组无明显差异(P>0.05)。(3)黄芪甲苷及丹参酮ⅡA干预髓核细胞后,qRT-PCR检测显示:模型组(LPS组)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LPS+低浓度组、LPS+中浓度组、LPS+高浓度组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与LPS+低浓度组相比,LPS+中浓度组、LPS+高浓度组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LPS+中浓度组相比,LPS+高浓度组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2.临床研究(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术前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发病节段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术后第3天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第3天(用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与药物治疗前(术后第3天)组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药物治疗1月后,中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ODI评分比较,药物治疗1月后、治疗3月后,中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miR-223-5p在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有关,退变程度越重,miR-223-5p在髓核组织中表达越低。2.miR-223-5p的高表达能够抑制髓核细胞炎症反应,减轻髓核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抑制髓核细胞的凋亡,从而减缓椎间盘退变,miR-223-5p低表达则作用相反。3.黄芪丹参的主要组分黄芪甲苷及丹参酮ⅡA能够促进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中miR-223-5p的表达,且低浓度促进效果最好,随药物浓度的升高,促进效果逐渐减弱;结合前两步结论可得,通过促进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中miR-223-5p的表达可以抑制髓核细胞炎症反应,减轻髓核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抑制髓核细胞的凋亡,来影响髓核细胞功能,从而减缓椎间盘退变。4.单侧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可以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促进功能恢复。5.术后给予中药黄芪丹参汤剂治疗后,在短期内能进一步缓解术后腰背部及下肢残余痛、促进功能恢复。6.“益气活血”理论在促进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单侧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李树冬[5](2020)在《补肾活血汤经离子导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活血汤经离子定向导入对(瘀血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影响,来评价该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方法: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证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补肾活血汤经离子定向导入治疗,对照组予以活血安痛酒经离子定向导入治疗。所有患者均为2次/d,30min/次,5天1个疗程,中间休息2天,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用主观VAS评分、ODI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来评价疗效,记录相关数据,整理数据入库,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数据中治疗组完成28例、对照组完成2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先后的VAS评分以及ODI积分均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3.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经为期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在镇痛及改善中医证候效果方面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经离子定向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证型)有明确疗效。

刘莲[6](2020)在《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推广竖横针刺法的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竖横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均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进行总有效率的对比。结果:1.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竖横针刺组的VAS评分与普通针刺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竖横针刺组的ODI评分与普通针刺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更优。结论:1.竖横针刺法和普通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均有效,且竖横针刺法疗效更优。2.竖横针刺法用针少而精,患者痛苦少而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涛[7](2020)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腰椎牵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腰椎牵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Lumbar disc herniation)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功能评分变化及中医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论证。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依据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收集病人资料进行辨证分型,筛选出90例符合气滞血瘀型患者入组,按随机数字法将90例患者分为牵引组30例,中药组30例,中药+牵引组30例。牵引组仅行单纯腰椎牵引治疗。中药组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治疗(此方为万小明教授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中药+牵引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腰椎牵引治疗。三组治疗皆为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记录每一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的VAS评分、JOA评分、IDO评分以及中医临床疗效(治疗后4周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对比三组患者在分别予以相应治疗后评价指标改变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及处理。数据处理应用SPSS25.0软件,校验标准a=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IDO评分均有改善,中医临床疗效差异明显。1、VAS评分:各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时三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中药组及牵引组均低于中药+牵引组,并两两组间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中药+牵引组在疼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及牵引组。2、JOA评分:各组患者JOA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时,三组患者JOA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两之间对比也存在差异(P<0.05)。说明中药+牵引组在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上效果更佳。3、IDO评分:治疗前各组IDO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腰椎功能、回归社会活动等方面中药+牵引组明显优于中药组及牵引组。4、中医临床疗效:中药+牵引组共30例病例中治愈8人、显效14人、有效6人、无效者2人,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中药组30例病例中治愈5人、显效7人、有效12人、无效6人,治疗总有效率80.00%;牵引组30例中治愈2人、显效6人、有效10人、无效12人,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0.00%。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中药+牵引组疗效最佳。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腰椎牵引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效果显着,能够缓解疼痛、改善腰椎活动范围,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坐、站、行走),积极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活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证明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腰椎牵引是治疗气滞血瘀型LDH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

袁心恺[8](2020)在《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规范化治疗方案,观察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客观评价,为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提供客观依据,为临床提供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结束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的各项评分、JOA的综合评分、sEMG检测、TNF-α,IL-1β,CRP和SOD水平。分别评价两组治疗方案在治疗结束后的疗效差异,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腰椎JOA评分、腰部外伤史及病变节段数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2.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3.VAS评分变化情况:临床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VAS积分进行统计分析可知,组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均优于治疗前,其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VAS积分较对照组改变明显,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4.JOA评分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对两组JOA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可知,组内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都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组间比较可知,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也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5.AEMG和MFs变化情况:经治疗,治疗组患者腰部多裂肌AEMG和MFs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而对照组较治疗前也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腰部多裂肌肌力及疲劳度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6.TNF-α,IL-1β,CRP和SOD水平比较: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TNF-α,IL-1β,CRP和SOD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内比较,所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都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进行组间比较可知,治疗组所有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研究结论:本研究观察“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两组疗法改善症状、神经电生理及炎症指标水平等研究结果,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与电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显着疗效;(2)本研究显示麦肯基疗法可以协助针灸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快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病痛。减少经济负担,并能进一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其具有针对性强、治疗时间短和可操控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于聪聪[9](2020)在《针刺肓俞穴配合雷火灸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针刺肓俞穴配合雷火灸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针刺肓俞穴配合雷火灸)和对照组(常规针刺)各36例,两组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数据收集整理后,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前VAS评分、JOA评分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3)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进行组内、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本病均具有差异性(p<0.05)。(4)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治疗组88.24%,对照组81.88%,说明两种方法对改善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效,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肓俞穴配合雷火灸与常规针刺治疗本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针刺肓俞穴配合雷火灸疗效更显着。

申博[10](2020)在《推拿补泻手法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中医传统推拿理论,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辨证依据,采取推拿补泻手法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通过对治疗组(施以推拿补泻辨证治疗)与对照组(施以常规推拿治疗)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定、JOA、ODI量表评分的统计学分析,从而观察推拿补泻手法辨证治疗LDH的疗效机制,发掘其优势所在,使推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初步探究辨证补泻理论与具体手法结合及补泻手法量化临床具体应用,为推拿手法研究做探索性尝试,并希望能拓展辨证推拿补泻在治疗相关适应症时的临床思路。方法:60名受试人员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诊疗中心,且均符合LDH的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将60例符合标准的受试对象按照就诊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等)及病情状况(JOA腰痛评分、ODI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排除差异性。对照组施以常规推拿治疗,每日治疗一次,治疗具体时间因证型而异,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间期休息1天,持续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组施以推拿补泻手法辨证治疗,疗程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JOA、ODI评分变化数据整理,并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纳入临床观察的两组受试人员在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等一般资料,及JOA腰痛评分、ODI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等病情评估状况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推拿补泻辨证治疗组):30例LDH患者经治疗后,8人治愈、16人显效、4人有效、2人无效,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传统推拿治疗组):30例患者经治疗后,6人治愈、13人显效、7人有效、4人无效,总有效率为86.7%。推拿补泻辨证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推拿组(P<0.01)。3.日本JOA腰痛评分量表:两组治疗后组内JOA腰痛评分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1),并且在评分积分增加程度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状况均有所减轻且治疗组在疼痛减轻程度相比于对照组更明显。4.ODI腰椎功能障碍评分量表:治疗后两组组内ODI功能障碍评分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积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活动度及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且治疗组在腰椎活动度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好。结论:1.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绿色、安全、有效,治疗后患者腰腿痛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推拿补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缓解腰痛和下肢疼痛、麻木及恢复腰椎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治疗。3.辨证、补泻手法是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临床探究与发掘。

二、骶管封闭治疗腰间盘脱出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骶管封闭治疗腰间盘脱出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辨证论治结合骶管封闭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脱落标准
    1.2 试验设计
        1.2.1 样本量估算
        1.2.2 随机方法
        1.2.3 盲法实施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3.2 对照组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1.4.1 局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1.4.2 日本骨科协会腰椎治疗评分
        1.4.3 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问卷评分
        1.4.4 安全性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试验完成情况
    2.2 基线资料比较
    2.3 局部疼痛VAS评分变化情况
    2.4 JOA腰椎治疗评分变化情况
    2.5 ODI问卷评分变化情况
    2.6 安全性分析
3 讨论

(2)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及治疗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
        2.3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3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及治疗
        3.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认识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
        3.3 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
        3.4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4 相关理论依据
        4.1 乔氏火罐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4.2 储药罐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6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脱落及终止试验标准
        1.7 伦理审查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试验分组
        2.3 干预方案
        2.4 观测周期
        2.5 评价工具及指标
        2.6 不良事件与处理
        2.7 质量控制
    3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病例收集情况
    2 患者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2.1 社会人口学资料比较
        2.2 临床资料比较
        2.3 三组患者干预前疗效指标比较
    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疗效性指标比较
        3.1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SF-MPQ评分及各维度比较
        3.2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JOA评分比较
        3.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ODI评分比较
    4 三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比较
    5 三组患者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三组患者SF-MPQ评分比较
    2 三组患者JOA评分比较
    3 三组患者ODI评分比较
    4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局限性和展望
    1 研究局限性
    2 今后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研期间的主要成果

(3)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研究概要
    2 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疼痛的相关研究
    3 结语
第1部分 研究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剔除)标准
第2部分 研究方法
    1 手术方法与术后常规处理
    2 试验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处理
第3部分 研究结果
第4部分 结果分析
第5部分 讨论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阶梯治疗
    2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优缺点
    3 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疼痛的相关研究
    4 身痛逐瘀汤方义及药物组成
    5 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疼痛作用机理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4)基于“益气活血”理论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及髓核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一)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二)上调或下调miR-223-5p的表达对髓核细胞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及凋亡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三)中药黄芪丹参中主要组分黄芪甲苷及丹参酮ⅡA对髓核细胞中miR-223-5p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讨论
        1 miRNA的作用机制
        2 miR-223的功能及表达
        3 miRN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
        3.1 miRNA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3.2 miRNA对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
        3.3 miRNA对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4 基于“益气活血”理论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认识及研究
        5 黄芪丹参及其活性成分黄芪甲苷、丹参酮ⅡA的作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研究方法
        1.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1.4 安全性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情况分析
        2.2 手术结果
        2.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ODI评分比较
        2.5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发病机制
        1.2 临床表现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4 开窗式髓核摘除术的疗效分析
        1.5 开窗式髓核摘除术后常见不适及原因
        2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术后康复的认识
        2.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腰椎术后的认识
        3 促进腰椎术后恢复的治疗方法
        3.1 康复治疗
        3.2 西药治疗
        3.3 中医内治法
        3.4 中医外治法
        4 治法药物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典型病例
致谢
发表论文

(5)补肾活血汤经离子导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及终止试验标准
        1.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
        2.2 治疗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2.4 疗效观察指标
        2.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2.6 安全性判断标准
        2.7 资料整理及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1.临床病例完成情况
    2.可比性分析
    3.治疗前评分比较
    4.疗效分析
        4.1 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4.2 治疗前后ODI积分对比
        4.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对比
    5.临床疗效评价
    6.安全观察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2.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1 相关解剖生理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研究
        2.3 西方医学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2.4 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限
    3.课题临床思维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诊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B 病例报告表

(6)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临床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病例完成情况
    2 疗效评定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2.3 两组有效率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LDH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对LDH的治疗
    2 西医对LDH的认识
        2.1 对病名的认识
        2.2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2.3 西医对LDH的治疗
    3 有关本研究方法的认识
        3.1 竖横针刺法
        3.2 本研究的中医理论
        3.3 本研究的西医理论
        3.4 临床研究体会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临床病例报告表
附录 B VAS评分表
附录 C 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表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腰椎牵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治疗方法
    2.3 参考指标
    2.4 中医临床疗效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2 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3.3 治疗前后IDO评分比较
    3.4 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3.5 不良反应情况及处理
4 讨论
    4.1 中医对腰椎间突出症的认识
        4.1.1 病名来源
        4.1.2 病因病机
        4.1.3 治法治则
        4.1.4 辨证分型
    4.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4.2.1 腰椎间盘的解剖
        4.2.2 发病机制
    4.3 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行性
    4.4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行性
        4.4.1 补阳还五汤加减的选择依据
        4.4.2 补阳还五汤加减的组方分析
        4.4.3 补阳还五汤的现代应用及研究
    4.5 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腰椎牵引的综合效果分析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LDH的病因病机认识
    2 现代医学对LDH的病因病机认识
    3 LDH的治疗现状
        3.1 非手术治疗
        3.1.1 卧床休息
        3.1.2 牵引治疗
        3.1.3 针灸治疗
        3.1.4 物理治疗
        3.1.5 药物治疗
        3.1.6 封闭治疗
        3.1.7 其他治疗
        3.2 手术治疗
        3.2.1 微创手术
        3.2.2 传统开放手术
    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8)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研究现状
        1.1 中医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腰部经络
        1.5 中医治疗
        1.6 针灸机理
    2 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医研究现状
        2.1 病因研究
        2.2 发病机制
        2.3 西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与分组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脱落病例处理
    3 治疗方法
        3.1 对照组(电针)
        3.2 治疗组(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
        3.3 伦理学问题
    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4.1 一般指标
        4.2 疗效评价指标
        4.2.1 量表评分指标
        4.2.2 sEMG检测
        4.2.3 实验室指标
        4.2.4 评分时间
        4.2.5 安全性观察
        4.3 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一般情况
        6.2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6.3 疗效指标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3.1 立论依据
        3.1.1 气滞血瘀型
        3.1.2 经络基础
        3.1.3 电针
        3.1.4 麦肯基疗法
        3.1.5 观察指标
    3.2 研究结果分析
    3.3 电针选穴分析
    3.4 机理探讨
        3.4.1 电针作用机理探讨
        3.4.2 麦肯基疗法作用机理探讨
    3.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致谢
作者简介

(9)针刺肓俞穴配合雷火灸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病名和症状的描述
        1.2 病因病机
        1.3 治则与治法
        1.4 中医治疗
        1.5 小结
    2、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1 概述
        2.2 病因
        2.3 发病机制
        2.4 西医治疗
        2.5 小结
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突发情况的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治疗前临床资料分析
        3.3 治疗后数据统计
讨论
    1.本课题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型的选择依据
    2.肓俞穴选穴依据
    3.选择针刺依据
    4.雷火灸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依据
        4.1 经络调节作用
        4.2 温热作用
        4.3 抗炎作用
        4.4 雷火灸的治疗应用
    5.针刺肓俞穴配合雷火灸治疗本病的优势
    6.疗效分析
    7.不足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10)推拿补泻手法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分型
        1.4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4.1 方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4.2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4.3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4.4 其他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2.1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认识
        2.2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认识
        2.3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2.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分期
        2.5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2.5.1 保守治疗
        2.5.2 手术治疗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案
        2.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2.2.2 治疗组治疗方法
        2.3 治疗疗程
        2.4 观察指标
        2.4.1 JOA 腰痛评分
        2.4.2 ODI评分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安全性评定
        2.6.1 不良事件的记录
        2.7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1.1 性别构成
        3.1.2 年龄比较
        3.1.3 病程比较
        3.1.4 中医证型比较
        3.2 临床疗效比较
        3.3 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3.4 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3.5 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 结果分析
    2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
    3 补泻理论
        3.1 推拿补泻的形成机制
        3.2 推拿补泻的影响因素
        3.3 推拿手法补泻的临床应用规律
    4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骶管封闭治疗腰间盘脱出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辨证论治结合骶管封闭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 沈琪幸,许金海,夏烨,叶洁,梅一南,张洋,沈祉培,李文顺,莫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08)
  • [2]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D]. 谢贞瑶.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D]. 张豪.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4]基于“益气活血”理论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及髓核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李本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补肾活血汤经离子导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树冬.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腰椎牵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徐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8]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袁心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针刺肓俞穴配合雷火灸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于聪聪.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12)
  • [10]推拿补泻手法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申博.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