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要想做到开源节流,解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就需要进行水利建设。虽然,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施工技术不够完善,导致最后的建设成果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已有许多专业技术人才对它开展了深究,希望能通过对相关技术的改革,保障施工质量达标,这也是至今为止所遇到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管理;方法
1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水利工程作为一种施工规模巨大、施工工期很长的工程,其具有施工条件差、施工量大、设计工作复杂,涉及部门众多等特点。
1.1水利工程施工条件非常差。水利工程的施工都是在室外进行,受自然条件、地形地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往往水文及地质条件直接决定着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是比较艰辛的。
1.2水利工程施工量非常大。一般来说,水利工程的施工因其施工工程量巨大而具有施工工作的种类多样、施工工作的作业强度很大且施工现场布局占地大等特点。水利工程的施工工期很长,时间及空间跨度都比较大,很难把控。
1.3水利工程施工设计工作非常复杂。水利工程施工涉及的专业操作种类比较多,包括地下作业、山中作业、爆破作业等。因工期限制,多项施工工程同时或者平行或者交叉开展,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系数比较低。所以,要求在施工设计工作中尽量安排充足的防护措施,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展开。
1.4水利工程施工涉及部门多,区域跨度大。水利工程的规模比较大,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区域的跨度也大,在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种问题,问题的解决又牵扯到各个部门的利益,需要多方进行协调与规划。
2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2.1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
坝坡的混凝土板面主要是用无轨滑模施工的方法,板面是由中心条块向两侧跳仓浇筑,面板混凝土的每层厚度都是有规定的,一般是25-30cm分层布料,卸料口距离滑膜上口不大于1m,插点间的距离不小于40cm,振捣深度达到新浇混凝土层底部以下5cm,对于模板上口是不允许堆放混凝土的,两端在提升的时候要平衡、匀速、同步进行。对于脱模以后的混凝土来说,应该及时的进行修整,不断地抹平和压面混凝土抹面以后,其表面要粘有绒毛保温被,并且还要进行早期的保湿、中期的洒水、后期的流水等养护方法。
2.2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分为混凝土预应力拉锚和预应力岩锚,预应力锚固技术的使用性能优越,而且使用范围很广,可以有效地应用在工程结构的维护、加固处理中,在一些新建的工程施工项目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中,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是为了减缓、降低施工部位的受力荷载,以防止出现损坏、沉降、裂缝等情况,预应力锚固技术可以与GPS技术进行结合,对工程进行更加全面、准确的控制、调整锚固施工的位置、方向、深度,以便于改善局部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的稳定性的效果,但是在设计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同时要注意不同的水利工程的坝型是不一样的,对工程施工的强度和稳定性也是不同的,所以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保证基础结构施工的安全、稳定。
2.3坝体填筑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坝体的填筑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坝体填筑过程中,要对作业方向和工作段进行明确的划分,在考虑坝体面积的同时还要保证大型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可以正常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对坝体作业进行划分的时候,可以把大型的碾压机械的施工条件作为工作的标准,宽度要超过机械压实、错车时的最低标准、条件要求,在对坝体进行填筑的时候,划分施工的流程和次序要根据施工的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划分,在进行坝体建筑时对温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在低温的时候施工,要严格的控制作业的时间,尽量的减少循环操作、生产的时间,减少施工材料流失热量,在坝体填筑前要进行科学的划分、合理明确坝体的作业流程,才可以进行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导流设计方案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的水流工程都会选择修筑围堰来解决导流问题,但是在工程施工的时候施工场地在河流的上方,工程建筑需要土体稳定、干燥的岸坡上进行,为了可以把水体引流到预定的位置,就需要使用围堰的技术方法进行导流,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就要考虑到施工场地的地质结构、水文特点、气温条件等因素,如果在水流量少的时候进行施工,就可以大大降低导流工程的难度,提高工程的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
3水利工程技术管理分析
3.1水利工程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水利工程项目开始动工前制订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计划,可以为接下来所要开展的一系列施工工序做好相应的铺垫。具体的管理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水利工程在建设期间与电力、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还会与地质勘查、园林绿化建设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关联。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工程技术管理基础上构建一套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系统,进而确保水利工程可以顺利完工。②在施工前积极开展图纸会审工作,并在此管理环节相继做好施工日志及日常会议记录。这样做,既可以降低图纸错误的发生概率,又可以为施工检查及验收环节提供可靠依据。③在施工前,要针对实际施工情况制订一套标准化的施工科研制度及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施工中所涉及的国家、部门、水利工程企业这三方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而规范各施工工序的操作行为,使施工人员有章可循。④结合实际施工规模,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施工技术档案管理系统。该项档案管理系统的优势在于,记载、保存了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经验,且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关技术应用方面的查询时更加方便。在施工技术档案管理期间,还要将施工验收环节所用到的材料进行有效保管,便于施工单位进行各类施工技术资料的查询。
3.2水利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在开展水利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时,需要结合施工建设规模来对施工技术进行具体调整,而在此过程中,技术管理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体水利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完工。在此,需要详细说明的是:①应在图纸会审后进行具体施工,相关工作人员不可依个人意愿擅自更改图纸内容,即便工程出现突发变更情况,也要先向监理单位及业主如实汇报。在实际办理前需要提交申请,严格完成一系列程序操作,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②应结合具体施工状况来适当修改施工方案,以最佳的工程质量及节约建设成本为优化方案的基点,同时在优化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还应将施工技术组织情况作为参照依据,以此来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项目可以顺利完工。③为了促使水利工程施工计划及进度可以如期实现,需要在具体施工中发挥监督效用,严格督促各施工环节都可以严格依照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结合施工状况补充调整,并相应地配备各类资源。
3.3构建完善的施工应急预案机制
事故安全应急预案机制的有效建立可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范行为,同时也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最后一道管理防线。水利工程企业只有切实结合实际施工状况,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机制在管理内部充分建立起来,才能促使施工中一些不可预知的安全问题得以有效处置,从根本上保证水利工程项目所开展的各施工环节都可安全、顺利地进行。
结语
水利施工是国家的重点项目,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所在区的具体情况,认真落实技术规范。最近几年,由于国家的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水利行业的进步,此时很多先进的技术被大量的运用到项目的建设工作之中,作为技术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认真结合项目实际状态,严格落实技术规范,旨在打造最完美的水利项目。
参考文献:
[1]陈文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及方案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285-286.
[2]徐燕.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12):135-136.
[3]赵长伟.水利工程投资影响因素分析与管理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
论文作者:聂顺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预应力论文; 作业论文; 锚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