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四川 西昌 615000)
【摘要】 目的:研究心律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现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的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30例心肌炎心律失常患者,依据随机抽取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在对照组进行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律平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为93.33%,而对照组73.33%,为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心率平在临床上治疗心肌炎心率失常能够大程度上缓解心率失常的病症,在临床治疗中有明显的效果,从这些结论可以得出心律平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失常的使用值得大力的宣传和应用。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平;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数字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148-02
Effect analysis of propafenone in treating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virus myocarditis
Hongmei Kuang .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NO.1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 Shan Yi outonomous prefecture SiChuan Province,Xichang 61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opafenone in treating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virus myocarditis. Methods 30 cases of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virus myocard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4 to August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ropafenone based on control group. Results Total efficiency of observation group (93.33%)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73.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pafenone in treating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virus myocarditis has significant effect and can be promoted as valid solution.
【Key words】 Virus myocarditis; Propafenon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andom Numbers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随年增加趋势,是遍布全国的多发病和常见病[1~3]。当前在临床上没有效果显著的治疗药物,大部分医师对患者治疗采用的治疗方案主要是抗病毒、抗炎等对症治疗[4]。而严重的病变侵入到冠脉时会造成心肌缺血现象,从而导致心脏扩张和心律不正常,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效果明显的治疗,会造成心力衰竭等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患者会死亡。本文探究了心律平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详细探究过程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收治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30例心肌炎心律失常患者,依据随机抽取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共15例,女性患者为主9例(9/15),其中男性患者6例(6/15);体重51~79kg,平均体重(60.23± 9.12)kg;年龄范围在25~55岁,平均年龄(35.23±8.13)岁;病程长短不一,其范围为2~13年,平均病程(6.13±2.05)天;心律失常类别有:7例单源性室性早搏、3例成对室性早搏、2例短阵房速、2例短阵室速、1例房性早搏。对照组患者共计15例,女性患者为主8例(8/15),其中男性患者7例(7/15);年龄范围为19~60岁,平均年龄(38.12±9.98)岁;病程长短不一,病程范围为2~15天;体重范围为45~83kg,平均体重范围为(60.01±9.97)kg;平均病程为(6.10±1.12)天;心律失常一共有5种类型,这5种类型有:8例单侧性室性早搏、3例双侧室性早搏、1例短阵房速、1例房性早搏、1例短暂室速。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资料,发现两组患者各方面的数据具有价值的可比性,异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气短气促、胸闷疼痛、心悸乏力、发热、面色苍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阳性、血沉速度加快、白细胞计数升高;动态心电图监测提示心律失常。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使其先卧床休息、然后行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抗心力衰竭、改善心肌营养治疗等对症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进行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律平治疗,前期3天剂量为200毫克/次,3天后减少量至100毫克/次,均3次/天,连续用药期为7天。在治疗过程中,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体征、心脏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变化详细情况进行比较和观察。
1.3 评价指标
效率公式为: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无效:采用治疗方案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减少低于50%;且在静息心电图中表现没有变化。有效:使用药物之后病症比较未治疗降低了50%~80%;心电图偏移的QRS波群结果到T波开始的平线回复结果在1.0mm以上,T波倒置变化大于50%,较期前收缩降低大于50%;静息心电图正常。显著效果: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大于80%。用药后心悸乏力、胸闷、胸痛等病症消失。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研究中所触及有关数据都录入了SPSS18.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认为组间差别结果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从数据可看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为93.33%,而对照组73.33%,两组间的差别经过统计学分析之后存在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实验组中出现不良反应有1例(6.66%),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2例(13.33%),在反应的比率上面,两组中χ2>0.05,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一类和病毒感染有关的的心肌疾病,分为弥漫性或局限性,为慢性炎性反应,其具体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炎,能够引起心包炎和心内膜炎,近年来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提高,发现多类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其发病率随年增加趋势,是遍布全国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当前在医学上没有效果显著的治疗药物,大部分医师对患者治疗采用的治疗方案主要是抗病毒、抗炎等治疗方案[4]。而严重的病变侵入到冠脉时会造成心脏供血量减少,从而导致心脏各房室增大和心律不正常,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相应有效的治疗,就会会造成急性心功能不全等严重不好的后果,甚至患者会死亡。
普罗帕酮能够直接的稳定心肌传达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的时程,心肌细胞的自发兴奋性大大被降低,大大降低甚至消除了折返激动,所以普罗帕酮具有迅速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伽马受体阻滞剂能够拮抗传导速度增快、心肌自律性增高和不应期缩短等异常,能够减慢心率,减少房颤,能够使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情况达到正常,降低心脏内的氧气含量,从而发挥了心率平抗心律失常的显著的效果。
本文研究中收治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30例心肌炎心律失常患者,依据随机抽取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最后结论得出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为93.33%,而对照组73.33%,为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率平在临床上治疗心肌炎心率失常能够大程度上缓解心率失常的病状,在临床治疗中有明显的效果,从这些数据和结论可以得出心律平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失常的使用值得大力的宣传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响,田满荣,杨红梅.中医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4,39(12):1905-1908.
[2]李鸣,于建云,李桢等.双胞胎兄妹病毒性心肌炎误诊致死亡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4,29(05):11-12.
[3]魏亚娟,赵晓兰,刘保民.儿童心肌梗死及心电图酷似心肌梗死的超声心动图鉴别[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01):34-37.
[4]贺焱,谢楠楠.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及C反应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7(04):611-612.
论文作者:匡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心肌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率论文; 心律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