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卷入”中点燃研究意识———位教研组长眼中的“卷入式”教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长论文,眼中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卷入式”教研,是我市校本教研进行的有益探索.它从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出发,以“课例+现场互动”的组织形式,将教研组成员自下而上地全员卷入、全程卷入,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为教师搭建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在观点碰撞和相互激励中点燃教师的研究意识,激发他们参与实践反思的自觉性,并以“浸润”的方式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最终引导教师养成研究的习惯,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素养的提升. 亲密接触——人人都是主角 三年前,“卷入式”教研对于我来说,还仅仅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这样的教研活动和平常的教研活动有什么不同?直到第一次参加“卷入式”教研活动,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摩之后,我才真正感受到:原来,“卷入式”教研不仅是活动形式上的改变,更是教师参与教研的思想意识上的一次洗礼,是一线教师教学智慧的真实碰撞! 【镜头回放】 前期策划:根据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活动”,收集教师们在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真实困惑,确定活动主题——“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 过程描述:下午1:00~5:00,数学组教师全员参加.围绕活动主题,先由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图形的密铺”“数字与信息”两节研讨课,再由数学组全体成员围绕课例进行研讨.期间,上课教师坦诚交流磨课过程中遭遇的困惑,把每次教学改进的意图和效果与大家分享,供大家评析;评课教师则带着问题,带着关注点投入地听课,之后人人参与到评课中.由于互动生成的观点常常会引发许多共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或肯定,或质疑,或解惑,讨论深入到课堂的细节与本质,深入到新课改理念对课堂的解读和要求.这种现场感十足的互动教研拉近了上课教师、听课教师以及专家之间的距离,“卷入”带来的亲身体验远比旁观、旁听来得更丰富,更内在,更深刻. 【旁观感受】 作为旁观者,我深深地被这样一种教研形式所吸引,感动于流淌其中的真实和真诚.设想如果我是执教者,定会感到背后强大的团队支撑,我会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团队的智慧,放手去实践,而不用顾忌什么;如果我是听课者,我不再会以无所谓的态度随便听听,因为我是共同体中的一员,我的意见和想法对别的教师来说也许就是一种启发和支持.这样一想,我就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参与其中的教师们讨论得那么热烈、投入.因为心动了,内在的热情就会释放;有想法了,深刻的反思就会喷薄;准备好了,跟进的研究方案就会延续……原来,此刻的他们都是教研活动的主角! 亲身参与——“卷入”成就深度 与“卷入式”教研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我就期许着自己也能亲身参与其中.不知“被卷”会是怎样的心情?一定很紧张,很有挑战吧!即便如此,我还是很期待.终于,机会来了!作为数学学科青年中心的一员,我有了第一次参加“卷入式”教研的经历. 【研讨课例】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和整数相乘”. 【研讨焦点】 (1)教学设计和实践如何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 (2)如何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联系? (3)如何让学生经历“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的发现过程? 【观点梳理】 问题1:教学设计和实践如何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 解析:(1)小数乘整数是在整数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是小数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本课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二是如何在积里点上小数点. (2)本课学生经验的迁移点很多,比如方法的迁移(小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转化成整数和整数相乘),思想的迁移(可以通过“观察—发现—猜测—验证”去发现规律). 问题2:如何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联系? 解析:“小数乘除法”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教学中,可以借助以下环节让学生在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中感受到这一重要思想方法. (1)对于小数乘整数,学生常常有个性化的解读,因而会出现多样化的算法,教师要对各种算法所隐藏的算理进行本质求同. (2)学生可能会受到小数加减法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在书写小数乘法的竖式时出现“小数点对齐”.课堂上教师把“小数点对齐”和“末位对齐”两种书写格式进行了比较,引导学生体会两种竖式尽管格式不同,但其实算的都是“235×3”.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教师引导的痕迹还是多了些,孩子自己的感悟相对较少,导致从“小数乘整数”到“整数乘整数”间的转化不够凸显. (3)乘数是两、三位小数的计算,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其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中间积中出现小数点,这节课也不例外.从“一位小数乘整数”到“两、三位小数乘整数”,不是简单的算法的迁移,学生会遭遇到“中间积”这个障碍,而顺利跨越这个障碍的最好武器,还是“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这一算理.因此,当学生出现在中间积中点小数点时,教师不要过早地站出来说明指正(因为我们是要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所以中间积不要点小数点),而是要让学生去反思中间积点上小数点后的不合理性,从而体会到“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的真正含义. 以上三个环节的改进,牢牢抓住“转化”这一核心思想,为后续“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小数”的算理理解和算法迁移积累思想方法上的经验. 问题3:如何让学生经历“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的发现过程? 解析:数学的发现往往需要借助推理.如何在积里点小数点,是“小数乘整数”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对这一规律的发现和运用,可以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抽象”的探究过程,以帮助学生积累起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本课中,教师虽有意让学生去经历这样的探究过程,但发现规律的这条线索散落在各个环节中,不够凸显.如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抽象”的探究过程呢?可以这样调整: (1)利用购物情境,口算解决“0.3×2=0.6”“0.06×9=0.54”“0.8×3=2.4”,提出猜想. (2)利用估算确定积的合理范围,在“2.35×3”“2.35×23”的积里点上小数点,初步验证猜想. (3)利用“试一试”中的三道题,先猜想,再用计算器验证. (4)学生自由举例,并用计算器验证. (5)回顾:归纳抽象出规律,运用规律并完成算法的完整建构. 以上五个环节,从“直觉猜想”到“利用估算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再到“利用规律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水平,同时引导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抽象”的探究过程,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 【参与感受】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角色的转变让我对“卷入式”教研又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这种新颖的教研形式真接地气!它完全把你变成整个团队中的重要一员,在“实话实说”的研究中你会高度紧张,你也会自觉自愿地认真听、积极想,投入地交流,而不必担心不同声音会打破对话的秩序与平衡.最重要的是,你会有很多真实的收获,尤其是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这种看待问题的全新角度会让你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 亲自组织——撑起一方晴空 上学期起,我们学校也开始了“卷入式”校本教研的实践.这回,作为“卷入式”教研的组织者,我感到既兴奋又有压力.兴奋的是,我期待我们组的成员跟我一样,也能从中获得熏陶与帮助,改变“只关注教,不注重研”的习惯,重新燃起研究热情;感到有压力,是因为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教研活动,不知道老师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卷入式”教研能否给他们平静的日常教学工作投下一块石子,激起一阵涟漪?怀着一份期待,一份忐忑,我们先制定了一份实施方案,将研究主题锁定在“如何基于学生的经验开展教学”. 【前期思考与准备】 我们选定的课例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 1.课前分析 学生已有经验有:①乘法的意义;②在1~6的乘法口诀学习中积累的“口诀结构”和“口诀与口诀之间关系”的经验;③运用1~6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2.前测分析 要真正把握学生学习起点不能仅仅依靠经验.于是,我们分别对所教班级进行了前测,目的是摸清学生整体的学习基础以及个体的思维特点,以便对接学生的现实起点,更好地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提升或改造.“7的乘法口诀”一课的前测,我们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并收集信息整理如下. (1)自己试着编7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被测对象共51人) 典型错误如“四七二八”“五七三五”,共5人,占9.8%;个别错误如“四七二十九”“二七十二”等. (2)“二七十四”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画图表示出来吗? ①8人画不出. ②2入画错,其中一个孩子画成了: ③有39人画出2个7,有33人画出7个2,两种意思都画出的有31人. (3)根据“三七二十一”,你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从前测来看,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80%左右的孩子能够独立完成7的乘法口诀的编写,学生对于口诀的结构和7的乘法口诀的编写基本没有问题. 3.针对前测,我们对本课作了如下的设计思考 (1)迁移学生在“1~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对“口诀结构”的感知,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对“7的乘法口诀”的整体结构的感知. (2)由于学生在“1~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中积累了对“编口诀的一般方法”的经验,在自主编制“7的乘法口诀”中给予学生更大的尝试空间. (3)关注学生思维经验的积累,深化学生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 这节课中,我们尝试作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将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回归到乘法的本质意义上,突出用相邻的口诀帮助理解和记忆,让学生从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口诀、记忆口诀、应用口诀;利用小船图、七星瓢虫图等素材,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沟通口诀与算式的联系;通过对口诀进行整体观察,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感受函数思想;通过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积累对乘法交换律的初步感受;通过相邻口诀的联系,积累对乘法分配律的初步感受;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口诀的抽象性和简约性. 【研讨焦点】 (1)教师关注了口诀的结构,而对口诀编写方法上的经验提取不够. (2)既然80%的学生在不教的情况下可以完整地编出口诀,那么在学生编制口诀环节,是否应该留出更多的空间让学生来交流,以便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促进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完成对口诀整体结构的建构. (3)“根据你对‘三七二十一’的理解,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很多教师对这一环节的教学意图提出了质疑,认为其教学价值不大. 师:根据对“三七二十一”的理解,你能写出哪些相关的算式?先想一想,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并由组长记录下来.(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 3×7=21,7×3=21,21÷3=7,21÷7=3,7+7+7=21,3+3+3+3+3+3+3=21,21-7-7-7=0,21-3-3-3-3-3-3-3=0,1×7+7+7=21,4×7-7=21. 教师利用课件对学生所写的算式进行梳理、沟通. 设计这个环节,我们的意图是用画图或写算式的形式,让孩子们来表达对“三七二十一”的理解,感受口诀的抽象性和高度的概括性,体会乘法口诀是解决一类问题和计算的模型;同时,让孩子们体会虽然表达“三七二十一”的算式各不相同,但本质都与表示的“3个7”有联系,加深对“三七二十一”的理解.课堂上呈现出的多种算式,是学生的真实想法:(1)写出与“三七二十一”相关的两个乘法算式,再次感受一句口诀解决两个乘法算式;(2)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是学生已有经验的迁移——“一图两式”向“一图四式”的过渡以及“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学生的联想可以为接下来的“口诀求商”积累前期经验;(3)由口诀对应两道乘法算式联想到对应的两道同数连加算式,可以更好地将抽象的算式回归到乘法的本质意义,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口诀和运用口诀;(4)同数连减算式,是孩子们根据同数连加算式联想到的,其中蕴含了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算式计算的原理. 总之,利用一句口诀将相关的算式聚集在一起进行联想的经验,对学生来说是很有价值的.积累这样的思考经验,可以把前后知识都联系起来,把口诀与算式,口诀与乘除法的意义,口诀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结合起来.一旦学生有了这样一种联系、发散的意识,那不就是把数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把灵活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落到了实处吗?我们需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组织感受】 活动结束了,但作为“卷入式”教研的一名组织者,我又收获了很多以往参加“卷入式”教研不曾有的体验. (1)教研的作用是什么?教研创新的目的又是什么?我想,最为基本的应当是通过教研活动以及教研创新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丰富和发展教师的实践智慧,从而达到驾驭课堂、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的根本要求.在这次活动中,不少教师对为什么要做前测,怎样做前测,收集学生的素材后怎么分析学情,如何利用学生的素材组织教学等不理解、不适应.而经过一系列思考、实践与改进的活动后,大家对为何做、怎样做以及这样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什么启发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说,“卷入式”教研是锤炼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有效途径,为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撑起了一方晴空! (2)作为组织者,在开展“卷入式”教研之前,其实有诸多担心,比如没有定人定稿,要是教研活动冷场了,该怎么办?不过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正如之前自己经历的变化一样,因为教研活动触动了教学中的“真问题”,所以教师的发言异常活跃,也很有针对性,许多问题一针见血地直击要害,让我们“痛,并快乐着”.这次“卷入式”教研的成功开展,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很多教师向我反馈:“这样的教研活动才是实实在在地在搞教研,而不是形式主义!”是啊,当教师们被“卷入”这样一个浓浓的教研氛围时,他们的思考还会停滞不前吗?组织这样的“卷入式”教研,虽然很辛苦,需要直面很多困惑,但我觉得有一份乐趣在其中!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这份乐趣! 【编辑手记】以往的教研活动多是讲座、听评课、集体备课等形式,交流与学习的成分较大,研究的意味不足.近年来,不少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开展实验研究,关注的问题也从构建教学模式这类大课题转向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这种求真务实的教研风气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也希望更多的教师加入教学“研究”的行列.在“参与”中点燃研究意识:教研室负责人眼中的“夹带”教学与研究_教研活动论文
在“参与”中点燃研究意识:教研室负责人眼中的“夹带”教学与研究_教研活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