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近期改革重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近期论文,目标论文,重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开始较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做一个历史过程,目前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中期。在这样的起点上,应当正确把握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长期目标,明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特别是近期的改革重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的进展。
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推进的基本方式
我们试图用“体制外市场经济部分更快增长”来说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过程。
所谓“体制外”,指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外。“体制外”市场经济部分以某种方式生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由于这个部分较“体制内”部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大,并在某个时候以后开始占据主体位置;“体制内”部分也在发生变化,但变化了的主要是容易“改”的、外围的东西,核心的内容仍然相当稳固,或者改变的是某种形式,基本架构和机制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这就是中国市场经济成长的历史进程画面,是“体制外市场经济部分更快增长”的主要含义。
1.市场经济更快增长的两种形式。如果这种市场经济的推进方式可以被称为“模式”的话,该“模式”的关键环节是“体制外”的市场经济部分如何脱颖而出。在中国的实践中,“体制外”市场经济的发育主要借助了两种形式:国内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
非国有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个体私营经济。在改革初期,这一经济形态只是被定位于对作为经济主体的计划经济起“拾遗补缺”作用。然而,“口子”一旦打开,这种经济形态所固有的内在活力,使之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非国有经济中的另一形态集体经济,在改革开始后的一个时期,也曾获得很大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工业化史上的奇迹。问题在于集体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性。当某些乡镇企业活力不再而被称为“二国营”时,产权改革也就不可避免地被推到前台。一个时期以来,集体经济处在分化之中,除了垮掉的之外,很多已不再具有传统的“公有”含义。改革以来集体经济的兴衰,为市场竞争对有效率经济组织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有意义的例证。
非国有经济中成长最快的是“股份制经济”。这是改革开始后不久即被宣扬的一种资本联合形式,而“股份制”则是一种不甚规范的称谓。改革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股份制的变形,如颇有影响的股份合作制等。当“公司法”出台后,股份制取得了自己的规范形式。所谓股份制,就是现代公司制度。除了公司制度已被理论和历史证实的诸多优点外,这一企业制度形式在中国的推广打破了一个由来已久的教条,即把企业体制与所有制性质等同。在公司制度的架构中,不同所有制性质的资金,不论是国有还是非国有,公有还是私有,中国的或外国的,都融合在同一个企业内,出现了所谓的“混合经济”。这样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使不同性质的所有制互不相容成为历史。与此同时,产权的边界清晰、可度量、可流动、可交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资产的保值增值等,在公司制度的框架内,才有了现实的经济和法律意义。公司制度给国有经济提供了新的存在和发展空间。当我们将股份制或公司制列入“非国有经济”范围时,严格说来是不准确的,因为在不少股份制或公司制企业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国有资本。也就是说,公司制度的推广,使我们惯用的对企业按国有和非国有进行划分的方法也遇到了挑战。由于公司制度的这些优势,使其成为最具扩张性的企业组织形态。一方面,大量的新企业采取了公司制度,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已有企业经过改制而被公司制度所“俘获”。
外资企业构成了非国有经济的另一个阵营。如果说以上述及的起源于国内的个体私营经济、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可称为“内源型的市场经济”,外资企业(独资或合资)则可称为“输入型的市场经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对外开放看成中国“体制外市场经济更快增长”模式的另一个重要推动力量。与个体私营经济相似,在改革之初,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只是为了弥补国内资金和技术的不足。但是,设立一个外资企业,在引入资金、技术、人才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管理方法、组织结构和企业体制。这意味着,设立一个外资企业,等于“输入”了一块市场经济。与外商合资,也成为改造国有企业的重要方式之一。
国内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市场经济部分的更快增长,还依托于一个基本的宏观经济条件,即中国经济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这可能是同样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中国与前苏东国家最重要的区别之一。不准设想,如果中国在改革之初已经处在工业化的较高水平,一方面意味着经济增长空间缩小,另一方面也将面对一个更为强大和稳固的计划经济,“体制外市场经济部分更快增长”模式的可行性就大大降低了。
2.改革中的国有经济。在“体制外市场经济部分更快增长”的模式中,国有经济部分并非铁板一块,其变化也是耐人寻味的。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很大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这些企业进行适当分类,可以看出它们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的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有印记。这些企业中创业者的贡献如何界定,产权结构如何调整,是一些年来争议很大的问题。与传统的国有企业相比,这些企业在起源、经营方式、实际的治理结构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区别,其中有些区别是实质性的。所谓“国有民营”就是对这类企业特定状况的描述。无论如何,当我们说到国有企业,特别是改革中成长起来的国有企业时,应当有必要的分类,并对经济转轨背景下所呈现出的复杂格局有足够考虑。
改革中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也是被关注和争论颇多的问题之一。公司制度使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取得了相互融合的形式,在企业层面上,已经无法往往也没有必要将二者分开。所谓“国有民营”,也反映了部分国有企业的存在状态。相互混合、融合,而不是相互隔离、对立,正在成为二者之间关系的主流。从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看,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之间是相互依赖和推动的。国有经济长时期内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支持条件。国有企业员工“跳槽”,特别是拥有某种“专用性资产”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进入非国有企业,成为后者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一家两制”等就业模式,使国有企业事实上为非国有企业承担了部分福利和社会保障成本。在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为国有企业改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最重要的渠道;非国有企业日益增大的比重和较高的产出效率,在使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的同时,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外部环境;非国有企业较高的体制效率,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示范效应”,同时,非国有企业的收购、合资等,正在成为国有企业改制日益重要的方式。一个日益“长大”的非国有经济,在直接带动市场经济成长的同时,也是国有经济改革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小企业改制大部分已经完成,尽管出现了某些问题,但在不少地区推进得相当迅速。二是国有大企业开展公司制改造。多数企业仍然局限于形式上的“翻牌”,内在的架构和机制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变。这些大企业主要集中在基础产业、有一定自然垄断特点的公用事业和部分对规模经济有较高要求的制造业领域。它们与国有商业银行、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政府职能之间,形成了互为依赖的“铁三角”关系,集中了旧体制中仍未解决的主要深层矛盾,是旧体制中最为稳固的部分。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国有工业企业占用资金的比重显著高于其产值比重。这种低效率状态,增加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成本和风险,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效率改进。其中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障、不良资产等问题,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正是从这一现实状况出发,我们仍然不能认为国有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全局性、突破性的进展。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
从实际出发,循着特有的改革模式,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下一步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任务繁重、复杂且紧迫。概括地说,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任务。
1.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的深层体制矛盾。在旧体制最稳固部分未得到实质性改造的情况下,“体制外市场经济部分更快增长”的模式通过市场经济部分的数量优势,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如果说这是一个优点的话,与之相联系的将是难以避免的缺点,即这样的市场经济是有重要缺陷的,是不完整的、不稳定的。对旧体制最稳固部分进行实质性改造,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矛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法回避、最为紧迫的任务。
解决旧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矛盾,一是要进一步对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设和运行相配合,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有限的国有资产特别是国有资产的增量部分,主要配置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二是加快至今尚未实质性转轨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除了极少数特殊性质的企业外,应当在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公司制度,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应当在与其他类型资本的融合和公平竞争中,加快结构调整,部分资本可以转入经济发展更为需要、社会效益更为显著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三是促进国有企业职工就业机制的转换,完善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在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形成新的就业和再就业机制。继续多渠道筹措社保资金,加快社保制度建设,为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提供支持。四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大幅度降低金融风险隐患。除了解决与其他领域的国有企业相同的体制问题外,国有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公司制改造,创造条件上市,推动金融创新,形成控制风险、提高效率的内在机制。五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全面理顺政府、企业、消费者、中介组织等市场经济相关主体的基本关系,将着力点放到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度。
2.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市场经济是在经济活动当事人自主决策、自由交易的基础上,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博弈而演变、发展起来的经济制度。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自然发育”的概念,要有“历史”的概念。市场经济并不必然趋向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它的演变方向存在着不确定性。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观察到效率和结果差别很大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具有一般性,更多地则与不同的国情相联系。我国现阶段所建设的市场经济,既是由计划经济转轨而来的,同时也是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市场经济,是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国度中的市场经济,是在对外开放程度相当高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这些特点使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中所面临的问题较多,特殊性较强。
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加强产权保护;二是健全收入再分配体制,减少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三是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加强反垄断、促进竞争:五是发育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六是加快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相适应的法治体系。
3.适应经济发展、科技革命和对外开放的变化而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仍然是一种发展中的体制形态,所谓“健全”“完善”和“成熟”只能在相对意义上理解。即使是老牌市场经济国家,也存在体制落后、僵化,面对新的挑战而不能不开展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问题。现阶段在我国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基本的发育过程是无法省略的,但并不等于必然要走市场经济先行国家的老路,因为我们是在与一二百年前发生了极大变化的环境中建设市场经济的,只能走“在创新中发育”的路子,并且有可能发现和利用好后发优势。
创新是对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挑战的积极反应,而环境变化主要原于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科技革命的重大突破和对外开放的深化。首先,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为主导,技术含量、附加价值较高的制造业为重点,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发展中所遇到的诸多体制问题需要通过创新得到解决。其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突破,在带来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引起了投资方式、市场交易方式、企业组织和政府管理方式的改变。再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将使国内经济更多地与国际经济融为一体。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在体制上的某些摩擦,将成为国内体制创新的直接动因。
以上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中,前两方面的任务更为紧迫和繁重,是近中期改革的重点。在今后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应力争基本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矛盾,并在解决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原则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长期目标。在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的基础上,需要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设定合理的目标。可以考虑的中期目标是,到2010年,力争建成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内涵是,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矛盾得到解决,新体制的基本制度和机制稳固确立,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关系基本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化、稳定化,具有可持续性。
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本完成,新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有效运行,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产权明晰、融合互补、协调发展。
——以公司制度为主要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形成较为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要素市场较快发展,并与产品市场的发展相协调,消费者、生产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受到保护,基本形成公平竞争、内外开放、规则统一、诚信为本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确立,并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逐步完善,形成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机制。
——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能够有效发挥,政府机构和人员配置与其职能相适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得到制度保障。
——中介组织和机制得到较大发展,社会成员参与经济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多样化,多层次且相互协调的经济和社会治理结构初步形成。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治体系和道德规范基本形成,重要性日益增强。
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20年,力争建成较为完善、趋于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主要标志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尤其重要的是,形成体制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机制。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的挑战而持续开展制度创新。
——法治和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显著提高,形成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遵循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规范和道德规范。
——在追求共同富裕、社会公正上取得重要进步,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合理地惠及全体社会成员。
——在全球不同类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相互借鉴和竞争中,形成并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优势。
2.改革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总结以往的改革经验,考虑到未来改革的趋向和特点,在下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若干重要原则。
第一,加强和改进党对改革的领导,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进程,特别是对深层体制问题的解决。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继续加强和改进党对改革进程的领导。特别是在解决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矛盾的过程中,中央的政治决心和战略部署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第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保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在发展中捕捉改革的有利时机,通过改革突破发展中的瓶颈。要继续通过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经济成分的比重,并通过“体制外”部分所形成的有利条件,促进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矛盾的解决。同时,要通过必要的体制和政策调整,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释放发展潜力,并为其他方面的改革创造条件,形成改革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三,正确处理政府指导和市场自然发育的关系,在国家确定总体目标和基本战略的基础上,尊重市场,尊重实践,充分发挥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下一步改革中,应当进一步倡导尊重市场,尊重实践,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特别在市场发育问题上,要给经济活动当事人留下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创新的空间与时间。对有些改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先试点,总结经验,然后择机推开。
第四,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但要花钱买机制,把制度变革和创新放在首位。下一步改革中,特别是在解决旧体制深层矛盾,例如建立社保体系、化解不良资产的过程中,某些历史欠账是难以回避的。但必须坚持“花钱买机制”的原则,通过弥补有关的资金缺口,建立起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新的体制或机制。
第五,合理调节利益关系,减少改革阻力,推动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国企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