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模式下家庭有效互动的个案研究_家园共育论文

家庭教育模式下家庭有效互动的个案研究_家园共育论文

家园共育模式中家园有效互动的个案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园论文,互动论文,探析论文,个案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犹如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然而,如何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却是很多幼儿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角色的不同定位、教育理念的差异、小班化教学的趋势、隔代带孩子的日益增多,致使家长对教师的要求日趋细致化,导致教师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倍感压力。本文就呈现了这样一个案例。

“你们不能只理会哭的孩子,也要理会那些不哭的孩子啊!”

小班入园第二天早晨,我正忙着抚慰哭闹的孩子,龙龙外婆过来了,脸色不好看,语气不好听:“老师,你们不能只理会哭的孩子,也要理会那些不哭的孩子啊!”我一愣,脑海里迅速回忆龙龙昨天的表现。愣神间,龙龙外婆又说:“哪家孩子不是宝贝,你们不能偏心啊!”我忙解释:“这两天特殊,请您理解,有的哭闹得厉害,需要先抚慰一下。不过,谢谢您的提醒,我们会注意的。”

龙龙外婆走后,我和配班老师立即碰头合议,原来龙龙第一天来园表现很特别,一个人独坐窗前,默默地抹眼泪。而我们老师忙碌间只顾那些激烈哭闹的,对沉默的龙龙确有忽略。三位老师达成共识,每个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不一样,龙龙虽不吵闹,但同样需要抚慰。我们老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孩子,“抱一抱、亲一亲”,尤其要利用幼儿午餐、午睡时间对每个孩子予以关心,这样也便于老师在孩子离园时与家长交流不留下空白,因为入园初家长特别想听到自己孩子在园的表现。

“连咬三口?你们老师难道一点都没注意到吗?”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孩子入园第二周的一个午餐前,因为孩子情绪已日趋平缓,我和保育老师离班到食堂就餐,留下一位年轻老师看班。没想到饭吃到一半,就来情况了。回班一看,我心都凉了。只见龙龙右臂上赫然三个牙咬印,触目惊心!抓过一旁若无其事的“肇事者”,看到他不明所以的眼神儿,我只有跳脚的份儿了。

忐忑不安地等来双方家长,只见龙龙爸爸阴沉着脸,毫不理会对方家长的道歉,掏出相机左拍右拍,惊得我眼都直了,完全没法平静下来。拍完照,龙龙爸爸转过脸,冲我吼道:“连咬三口你们老师难道一点都没注意到吗?咬第一口时,您在哪?”我能说什么,说我们观察发现,“肇事”的孩子脾气有点急,动作特别快?说您家孩子可能有点娇惯,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应变能力不够快?

被挫败感打击得浑身无力的我,只能劝说:“孩子受伤了,我们先帮他处理伤口。我也是做妈妈的,知道您心疼孩子,心里不舒服,我们以后一定会杜绝这个管理漏洞……”

事情总算平息后,我总结出下面这个经验:午餐前较混乱,以后配班老师就餐前一定要配合安顿好孩子的就餐位置,当班老师带孩子做安静游戏。除此之外,剩下给我的,是无尽的压力和委屈:这龙龙,以后要当个“佛”看待吗?可不能再有纰漏了!

“老师啊,龙龙喜欢听好话,你可要多表扬他啊!”

龙龙稍显腼腆,自理能力显得相对较弱,拿小勺子吃饭、自己整理衣服等,这些都不太能自如地完成,甚至常会憋小便,结果尿裤子。小班的一些操作活动就更不用说了,凡需用到手的,龙龙都显得力不从心。

一天离园时间,龙龙外婆来接他,龙龙在做涂色练习,一旁有孩子已经涂完了在整理。龙龙外婆陪了一会儿,突然脸色一变,伸手拍打龙龙的小手,一边打一边骂,眼睛还不时瞄向我们老师。我连忙过去,询问怎么回事,龙龙外婆怒气冲冲地责骂龙龙:“别的小朋友都做完了,你还在干什么?天天送你来,你就学了点这个?”我连忙好言相劝:“各个孩子发展有差异,要慢慢来,瞧龙龙多聪明,上课小眼睛一眨不眨,很认真的,这就比其他很多孩子强啊!”

其实,我很想对家长说,你们也要转变观念,该让孩子做的事儿放手让他自己做,你不让孩子从生活上的事儿开始锻炼,他的小手怎么灵活得起来呢?但我哪敢这么说,此时此刻,不是火上浇油啊。

一番劝说后,龙龙外婆稍微平静下来,不过,临出教室门,忽然回头说:“老师,龙龙喜欢听好话,你可要多表扬他啊!”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僵着的笑容迟迟收不回来,我终于意识到,应该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我要进行一些改变。于是我决定和龙龙的爸爸妈妈谈谈。

龙龙的家庭情况:

经了解,原来龙龙的爸爸妈妈经营一家店铺,为了生计,需要日夜轮班在店里,而龙龙奶奶远在湖南,所以教养孩子的事儿几乎全落在外婆身上。外婆宠爱孩子,宁可自己吃苦,也不愿孩子受累,所以孩子的自理和动手能力显得较弱。

和龙龙妈妈的交流:

一天,龙龙又把小便尿在身上,而备用裤子用完了。于是我给龙龙妈妈打电话说明情况,请她带换洗裤子过来。龙龙妈妈听到孩子又尿裤子了,也有点不好意思,连说:“让你们费心了。”我说:“没关系,备用裤子没有了,所以……”然后我诚恳地说:“龙龙妈妈,您有空的话,能亲自来一趟吗?如果可以,我们聊聊。”不大一会儿,龙龙妈妈如约而至。看到龙龙小屁股洗得干干净净,安静地拥被子坐在小床上,龙龙妈妈脸上有了笑意。我说:“不好意思,没有及时提醒龙龙小便,让您又跑一趟。”见我那么客气,她也不大好意思,说:“是我家龙龙不好,要小便也不自己去!”

龙龙妈妈坐下给孩子换裤子,我坐在旁边打趣儿:“龙龙,自己学着穿穿看,露一手啊!”龙龙得到鼓励,自己动手拉裤子,看他稚拙地穿衣服,龙龙妈妈脸上笑意更浓:“还是老师有办法!”我乘机说:“龙龙本来就会嘛!龙龙,以后想小便了要跟老师说哦,龙龙很能干的,对不对?”龙龙看看妈妈,点点头。龙龙妈妈若有所思:“看来我平时太急了,她外婆也太‘包’了!”然后龙龙妈妈说:“老师,我觉得你对我们有意见!”看我诧异,她接着说,“他外婆开学第二天就给你们提意见,你们肯定有想法;那天龙龙被咬了,他爸又来拍照,你们恐怕更有看法。后来我把他们好好批评了一顿,这样下去,你们肯定对我儿子不会好!”我笑了:“那我对龙龙好不好呢,都快大半学期了!”龙龙妈妈不好意思笑笑:“龙龙回去倒说好,可我们实在不放心啊!”我庆幸遇到直率的妈妈,更庆幸我的主动换来了如此直接的沟通,说开了真好!

这件事之后,我要求自己在班级管理上要更细致一点,下午孩子离园后我班三位老师常开碰头会,对一日活动做个反思,以便将一些情况汇总,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我也要求自己面对孩子和家长时多一点笑容,多肯定孩子。我更会提醒自己在平时多用心观察孩子,在孩子有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在孩子进步时也不忘表扬,以便与家长沟通时有话可说,说得对路。

刚开始,龙龙及时小便的习惯一直没有培养好,常会弄在身上,我和两位老师一起,算好时间关注龙龙的神情,及时提醒他。并且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教他怎么拉裤子,怎么不让小便滴在身上。久而久之,龙龙几乎不再需要带备用裤子了,外婆也不用千叮咛万嘱咐“要小便自己去”。

家长半日活动中,我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在孩子个人表现时视孩子能力强弱来点将,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就感。龙龙在英语活动环节始终兴致勃勃,小嘴儿一直说个不停,他的爸爸妈妈笑得合不拢嘴。元宵节那晚,我组织全班孩子聚集在社区广场,欣赏花灯、焰火晚会,集体组队拉花灯。龙龙的花灯途中掉线了,细心的我早准备好胶带,帮他们粘上后,全家出动的龙龙一家笑开了花。“宝宝美食节”那天,龙龙带来了据他说是他们全家查阅很多资料,精心制作的一款符合老师要求的“价廉物美、营养丰富”的菜,并且龙龙爸爸还带相机“咔嚓咔嚓”来取经,说为下次活动做准备。我突然感觉,很多事情,用心做,坚持做,事情会变得很简单!

经历了上述事件,我有一些体会:

1.要高度重视保育工作。孩子在园能否在生活上得到细心照顾是家长最关心的事。保育工作常抓不懈,一点一滴认真细致地做好。如果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教育理念再先进,教育方法再多样也不可能得到家长的信任。

2.面对家长的偏激行为,教师应有足够的大度和职业素养。在家长心目中自己的孩子是唯一的,他们不太会想到教师要照顾班里所有的孩子,因此遇事常会偏激。但教师也不要遇事就为自己辩护,而应冷静处理,避免矛盾的激化,在查清事实后也切忌不要得理不饶人,否则矛盾会更加激化。重要的是,教师应有足够的大度和职业素养,不能因为家长的偏激行为而影响对孩子的态度,相反应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要借助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提升自身的教育魅力。

3.要注重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交流方式要因人而异。孩子刚入园时,家长易患“健康与生活照顾的焦虑症”,他们总是悬着心,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得不好,老想打电话问情况或叮嘱一番,但又怕过多的电话干扰使得老师不快。这种焦虑心情一般要持续几个月。孩子进入中班后,家长又易患“发展差异的焦虑症”,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看到了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的差距,因担忧孩子落后于人,他们开始责备孩子,强求孩子,进而责备教师,因此教师应“想家长所想”,利用班级网页、活动室门前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家长会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并且要特别注重个别沟通的时效性特点,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报喜,每次沟通要抓住重点,就事论事,不牵涉过多话题,多提供有用的信息,多肯定彼此双方的正面做法,多提积极的建议。家长的性格、学历认识、教养观念各有差异,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在交流方式上灵活选择面谈、通电话、网上交流等,也可以写便条。

4.要注重自我反省,而不是竭力改变别人。当教师与家长产生矛盾时,教师应学会站在家长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家长关爱孩子的良苦用心,学会换位思考。尽量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反思自己是否在行为方式上给了家长不舒服的地方,同时要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策略,分析问题,找出症结,即使有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两次就能奏效的,也要采取“细水长流”的明智之举。

5.不仅要有爱心,而且要有观察、分析孩子个人特点的素质。其实家长和教师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竭力谋求孩子更好地发展,只是各人的角色性质、观念有差异。如果教师在与孩子、与家长的相处碰撞中,能够展示自己的个人素养、对孩子无私的爱心、面向全体又因人而异的科学有效的教养方式……那教师会通过这些无形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从而更有效地影响家长的教育理念。重要的是,教师要以对孩子无私的关爱、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正确的教育引导赢得家长的信任与尊重。

标签:;  ;  

家庭教育模式下家庭有效互动的个案研究_家园共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