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行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网结构迅速扩展,以往电力生产管理模式已越来越难以与之适应。首先,电力设备生产安装质量日趋完善,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采用设备定期检修模式不具备科学性,而且容易发生检修过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次,近年来电网结构迅速扩展,维护设备数量几何级增加大大加大了检修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探索科学的生产管理模式,减轻一线生产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检修模式;变电运维;班组管理
一、运维班变电站设备管理现状
截至目前,石牌变电运维班管辖的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工作,因为站内设施条件受限和地理位置等原因,仍以500k V和220k V两个电压等级分开进行,人员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1.500k 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现状运维班内500k V电压等级的运维人员以原苏州供电公司500k V石牌变电站的运行人员为主,仍然负责500k V石牌变的运维管理、生产等工作。人员配备包括:500k V现场工程师1名、500k V正值值班员4名、500k V副值值班员3名。现场采取少人值守三班轮换的模式,每班配备正值班员和副值班员各一名。当班正值同时担任值班负责人的角色,当值人员共同担负起当值期间站内运维管理、生产工作,具体包括以下任务:(1)负责当值的各项安全工作;完成当值设备的维护、资料的收集工作;参与新、改、扩建和检修设备的验收。(2)接受、执行调度指令,负责正确迅速地组织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3)负责审查工作票和操作票,并办理相关手续;提出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安全注意事项和要求。(4)负责做好设备巡视、日常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汇报设备缺陷。(5)负责审查本值记录。(6)负责组织完成本值的安全活动、培训工作。(7)负责组织做好交接班工作,做到交得清、接得明。(8)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对于500k V变电站而言,日常设备的维护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备巡视管理;二是定期切换试验管理;三是红外测温管理;四是设备缺陷管理;五是安全隐患管理;六是设备台账管理;七是技术资料管理;八是生产准备管理;九是设备验收管理。2.220k 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现状220k 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运维工作由原昆山供电公司的运行人员负责,采取操作班模式的运维管理。人员配置包括:运维班副班长、220k V现场工程师各1名,负责各项管理工作。根据工作要求下设运维操作组,每个运维操作组由两人构成(正值、副值各1人),根据需要配置适量上白班的机动操作人员,以备应急抢修。
二、新形势下的运维班设备管理经验
随着江苏省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运维班组不同电压等级的人员逐步进入更深层次地融合,运维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也在不断驶向深水区。
1.两个电压等级班组人员的融合
目前在一些进行改革试点的运维班组,采取的方式是原500k V和220k V的运行人员完全融合在一起,重新排班。班组驻地的变电站,设三班轮换制的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接收各级调度的指令和省调监控的电话通知。其他班组人员被分成若干个运维小组,按照优先级排序(注:为保证公平,优先级是周期性轮换的),每个工作日各小组按优先级顺序依次外出进行常大检修模式下的变电运维班组管理情况分析李诗华 邱爱林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改革地深入推进,大检修模式下的变电运维班组管理面临着新的情况和任务,变电运维一体规性工作,对班组管辖内的变电站进行日常巡视、操作、检修、消缺、事故和异常处理等。当日仍在驻地的小组作为机动待命人员,配合班组长和现场工程师做好本班组所辖变电站各项台账、基础资料、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这种运维模式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检验和磨合,班组成员普遍反映效果良好。而且对于班组管理人员而言,该模式的排班方式更为机动灵活,可以更好地集中班组人力资源,形成合力,解决运维班组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运维一体化
截至目前,运维一体化模式在苏州地区还没有正式开展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苏州分部正在积极筹备各项工作,已经编制“运维一体化”实施细则,整理出33项维护性检修工作内容,制订了人员技能培训方案,建立了内部激励保障措施和业务流程。而在江苏省其他地区,也已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和典型值得学习与借鉴。南京供电公司已经由变电运维和检修试验人员组成联合巡检队,并由检修人员对运维人员进行多项不停电检修工作的现场培训。通过学习,检修、运维人员普遍掌握了33项维护性检修工作,已可联合巡检城区41座主要变电站。今后该公司将强化现场培训和考核,考试合格的变电运维人员开始承担电压互感器熔丝更换、变电一次设备接地导通测量等专业程度不高、安全风险较小的维护性检修工作。
三、对现阶段变电运维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运维一体化是保证大检修模式成功运转的关键环节。
1.员工培训
运维一体化对相关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维一体化要求相关人员不但要懂得输变电设备的维护检修,还要求能够根据调度命令进行倒闸操作,进而采取安全措施。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智能电网对生产人员的要求。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应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训体系,制定严格的运维一体化人才评价标准,为大检修模式的最终成功实现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标准制度及作业流程改革
在传统电网运行中,电网检修时要对电网状态进行变更,因此要通过工作人员进行把关,运行人员与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十分清晰,形成了互相监督的关系,这有利于提高现场工作的安全性。实现运维一体化之后,二者的角色将融为一体,如何保证安全生产的可控、能控,应该是下一阶段相关部门对规章制度研究和完善的工作重点。
3.高清监控覆盖完整的单元间隔
苏州检修分部的500千伏变电站已经全部实现集中监控,也即将步入无人值守模式。在该模式下,变电站出现异常、事故、火灾等灾害时,运维人员在现场反应的时效性必然不如有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的模式。建议可以进一步加强工业级高清摄像头的覆盖密度,实现每个单元间隔的设备都清晰可见,这样可以增加远程预判的可靠度,使抢修人员的准备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缩短事故处理时间,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4.运维员工队伍思想建设
生产一线的基层员工,尤其是运行和检修专业的员工,既是“三集五大”体系改革进程的主要经历者又是改革结果的承载者。人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心存疑虑,笔者认为是很正常的反应。因此在推进“三集五大”体系改革的进程中,除了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相关规章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以外,对基层员工情绪的调研工作以及积极正面的舆论宣传和教育也要同步进行,凝聚人心才能形成合力,以此保证改革顺利稳步地推进。
四、结论与前景展望
变电运维一体化是“三集五大”改革中大检修模式的必然要求和实现手段。大检修运营模式可以优化组织结构,实现电网运行维护的人、财、物的集中管理与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由分散粗放向集中精益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因此,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运维、检修一体化建设是电力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各地网省公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战略部署,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一定能够完成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改革目标,实现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深层变革。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变电运维班标准化工作手册[G].2013.
[2] 许艳阳 . 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 [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33(79):144-145.
[3] 高体攀 , 高体红 .大检修之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探讨 [J].中国电力教育 ,2013,8(22):216-217.
论文作者:赵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班组论文; 人员论文; 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工作论文; 模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