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大修改及对我国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务报告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准则论文,我国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大修改对我国企业财务报告和经济运行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趋同策略,密切跟踪并深入参与国际准则的修改,实现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趋同并符合中国的实际。
(一)已经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扩大了公允价值适用的范围,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我国若干具体会计准则中,凡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均严格限定了公允价值的运用,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的诸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难以取得或不可能可靠计量。例如,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更多地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处置时才转入到当期损益。再如,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但2007年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63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8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2008年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69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20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如果我国发布与国际准则一致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绝大部分资产或负债都将以公允价值计量。按照新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可观察的活跃市场交易价格如果不能取得,通过各种估值技术基于不可观察的数据估计的金额视为公允价值。对于我国而言,采用估值技术估计的所谓第三层次公允价值,很难保证其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不仅扩大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而且将降低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质量,直接影响企业和宏观经济决策。
(二)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准则中有关其他综合收益不允许转回的规定,对我国企业损益的影响金额非常巨大。2007年的上市公司年报分析表明,1570家上市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合计金额只有4894.29亿元,而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金额32083.29亿元,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1491.23亿元,占股东权益总额的2.18%。根据新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绝大部分将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但一经选定,处置后也不得再转回至损益。根据2007年的数据,如果我国完全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金融工具准则,对上市公司当期或以后期间损益影响的金额将达上千亿元。
(三)基于预期损失计提金融工具减值,违背了会计准则的目标,将导致会计准则失去应有的独立性以及会计减值准备计提的混乱。现行会计准则为了如实反映金融资产减值情况,要求金融企业根据减值迹象,针对已发生的信用损失以资产负债表日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既不能多提也不能少提、既不能早提也不能推迟计提。国际准则改为预期损失模型,不仅计算异常复杂,更重要的是违背了会计的客观反映目标,要求金融企业计提金融资产减值时考虑未来预期信用损失,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或者会计随着监管的变动而不断修改,极大地影响了会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搞不好会导致金融企业会计减值计提的混乱。
(四)收入确认准则的修改将导致我国生产周期较长的制造企业和施工企业等在合同完成后一次性确认收入,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是行不通的。建筑施工和大型设备制造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目前这些企业都是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关于收入确认项目的决议,除符合条件的持续性转移劳务仍可采用类似完工百分比法的方法确认收入外,其余企业都应在所生产或建造标的的控制权发生转移后一次性确认收入。这必将对我国此类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收益水平造成重大影响。
(五)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第二阶段,完全打乱了我国现有财务报告结构体系,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系列财务指标难以计算。财务报告按业务活动(包含经营和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类列示,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各种报表之间结构的一致性,便于专业的财务分析师分析企业各类业务活动的财务状况,但如果按照这一方法修改我国财务报表准则,将增加各类企业不必要的财务报告转换成本,更重要的是打乱了财务报告体系,各种综合性财务指标将无法计算。此外,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和会计信息的分析使用软件都需相应更新,这将大幅度增加全国各类企业不必要的转换成本。
此外,租赁、雇员福利、保险合同以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项目等的修改,都有很多重要方面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标签:公允价值论文; 金融论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论文; 财务报告论文;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论文;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 财会论文; 会计论文; 投资性房地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