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行业对电力的需求一直在增加。电力负载和客户的快速增长对电力公司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同时,电力行业也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来进行信息建设,实现对电费的管理。电力资源在我国社会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服务需要结合各种新技术来满足用户的要求,提高电力效率。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用电服务和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营销;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应用推广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步入到电气化时代,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已成为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同时,电力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电力服务系统向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这种智能的电力服务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并为电力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用电管理系统根据各电力部门对电力用户的管理与电力收费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完成。通过对电力公司系统分析研究,在充分了解熟悉供电局业务需求和使用习惯的基础上,完全从供电局使用的角度出发开发完成了用电管理系统。接下来作者进行重点论述。
1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应用的意义
1.1提高供电公司的经济效益
智能集电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线路上的电力损耗,提高输电效率和质量,降低输电成本。智能集电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电源管理人员的数量,降低电源管理的人工成本,大大减少电表工作的成本。
1.2促进电源管理方式的创新
通过使用智能集电系统,可以有效改善工人的安全状况,减少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安全隐患的几率,可以有效地保护人员的安全。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加强评估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操作系统来完成电源管理。
2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2.1客户需求的实现
智能用电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也是用电客户的一种新选择,是服务模式的重大改革。在使用过程中,客户将根据自己的需求吸引电力消耗业务。这时,智能功耗系统将根据客户的应用开展相应的业务。
2.2智能计量支持
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具备本地计量和远程计量两种计量方式,采用智能电表和现场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和光纤专网等,构建新型的电能计量采集设备,从而实现现场信息采集,智能服务平台的信息传输和远程控制。智能计量装置可以通过搜集电网运行的相关数据向平台反馈相关内容,以便于降低资源浪费。
2.3实时监控售电量
传统的模式是采用人工抄电表来对用电量进行监控,解决用户的抄表收费问题开始提到日程,远程集中抄表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的电力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建立了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关口电能量采集系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客户电能量采集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这大大降低了工作压力,并及时收集和处理电力系统信息。不断创新的电力营销业务和市场发展都需要智能电力服务。电力销售通过加强对电费结算周期的监控实现对电力市场变化的预估。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电力销售的监控,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电力销售的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多元化的智能服务
智能化系统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安装的便捷性,通过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能够优化系统安装,为系统提供智能化服务,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不同的分析计算,使安装工作更加方便;2自动电量检查:通过智能电表和现场监控设备,可以收集客户用电量的实时信息,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从传统的人工检查、被动检查转变为主动检查;3服务多元化: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用电需求,对用电的需求进行分类,进而制定多元化策略。
2.5智能化的管理电表
通过加强智能化技术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电力营销的智能化水平,在我国传统的电表管理中,通常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抄表,这种抄表方式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不利于用电客户的管理,同时也会对用电造成的影响。不仅会造成电表管理的不科学,还会浪费较多成本,不利于对用电客户的管理以及对电能的核算。而通过设置警报阈值,预设数量和电价参数,可以智能地管理电表,从而避免用户偷电并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
3未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发展趋势
3.1信息资源的共享与融合
由于我国的用电量信息收集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该系统尚无法与其他系统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在改善和提高用电量信息收集系统性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实施该系有效集成以在不同系统之间共享信息资源。例如,通过用电信息收集系统,企业营销系统和营销审计监控系统共享信息资源,营销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获取电信息收集系统中用户的用电量信息,进而分析电力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公司的营销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制定了最正确的营销计划,并为电网中的各种业务创建了全面的,三维的,多渠道的服务。
3.2多网融合下用电信息采集的实现
在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通信网络技术和基础设施条件,构建全面,完整的系统架构。基于Internet,无线电和电视网络以及电信网络的集成,已经制定了一种科学合理的收集电力信息的方法,以实现数据,视频和语音通信服务的集成和有效使用。通过多网络融合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通信线路和运营资源的浪费,并有效降低投资和维护成本。
3.3通讯网络接入技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需要有足够强大的通信技术作为支撑,才能够实现数据、信息、语音以及图像等通信方式的传输。因此,在构建功耗信息采集系统的过程中,有必要接入通信网络技术,并利用通信网络技术来实现功耗信息采集中数据,图像,音频等信息的有效传输。充分发挥我国电力信息的采集的作用,进而有效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顺利实施,有效保证我国电力公司的效益。
结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化应用是现阶段力户用电需求的方向,在当前智能用电的背景下,大量的信息化设备、应用系统开始广泛的应用,这就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采集系统进行信息化升级。简而言之,我国现在非常重视电能的开发,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智能耗电量的发展,电力公司的系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电能也逐渐朝着自动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加强智能化技术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电力营销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飞.电厂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郑州大学,2007.
[2]范宗夏.电力工程监理企业如何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J].低碳世界,2017(35):169-170.
[3]刘小华.基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变电站母线电量不平衡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7):147-148.
[4]梁光勇.电力承包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探析[J].低碳世界,2016(14):78-79.
[5]冯锐祥.电力工程监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J].价值工程,2013(01):139-141.
论文作者:沈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智能论文; 信息论文; 电表论文; 电能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