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21世纪的浦东开发开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论文,浦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自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按照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关于“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指导方针,借鉴兄弟特区的成功经验,经过七年努力,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明显进展。
一、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由1990年60.24亿元,增至1995年的41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22.6%,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1990年8.1%提高到16.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已达到27000余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9000余元。
二、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20.1%上升到1995年31%,年均递增30.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1995年68.6%,但绝对值增加了236.47亿元。新区的第二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的出口加工业为主导,到1995年底,累计吸引的外商投资项目已达3501个,协议总投资额达142.45亿美元,直接吸引外资91.41亿美元。新区的内联企业累计达4229家,吸引内地资金136.32亿元。1995年新区外贸出口总额达24.76亿美元,占全市比重为21.4%。
三、基础设施初步形成构架。“八五”期间,新区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10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杨浦大桥、内环线、杨高路、外高桥新港区、煤气二期工程、通迅工程以及合流污水排放等十大骨干工程,大部分提前两年完成,为国际国内广大投资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产运营,提供了良好的硬环境。
四、重点小区开发取得成效。至1995年底,各重点小区已开发面积达18.9平方公里,金融贸易、出口加工、自由贸易区和高科技园区功能已初步显现。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有185幢大楼正在开工建设,已有近30幢大楼25万平方米的面积投入营业;金桥出口加工区累计引进项目达292个,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23亿元;外高桥保税区进区项目已达2227个,进出口货物总值达到9.3亿美元;张江高科技园区已吸引20多个中外项目进区发展;华夏商业旅游区、王桥工业开发区、星火工业开发区、六里现代生活园区、花木市政文化中心及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五、率先改革取得突破。新区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构想,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加速开发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取得了简政高效的效果;同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制了一大批股份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公司,并正在组建富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积极引入上海的证券和期货交易所,探索建立建筑保障制度;在开发机制上首创了土地空转、批租实转、成片规划、滚动开发模式。这些改革动作和创新机制的适时推出,为大面积启动新区的开发建设创立了体制的活力和机制的优势。
六、社会事业得到同步发展。1995年末,新区中小学校达330所,在校学生22.5万,比1990年增加25%;医疗机构和医院病床分别比1990年增长16%和25%,合作医疗制度巩固率为100%。随着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成使用和中央公园、东方音乐厅、进才中学、上海儿童医疗中心及临沂游泳馆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的开工建设,进一步推进了浦东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1995年年底视察深圳、汕头经济特区时提出“经济特区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开拓前进,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方面走在全国前面,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方面走在全国前面,在建设两个文明方面走在全国前面”,并再次要求全国各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浦东新区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九五”期间将增创六个方面的新优势,加快浦东面向21世纪的开发、开放。
一、增创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未来五年是世纪交替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将发生新的深刻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区域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中国进入新的世界贸易组织将成为现实;我国将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浦东要加快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进一步强化功能开发,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们要抓紧国务院61号文件中各项工作的落实,试办中外合资外贸企业,设立财务公司,进行外贸银行经营人民币试点;要进一步优化以国民待遇与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的国际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浦东开发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高新技术等领域中率先“全方位”实施国民待遇的优势,努力“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保护海内外投资者在浦东拥有的知识产权合法权益;要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引进大集团、大项目上,新区成立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并以招商引资展示中心集展示、信息、接待、会议、咨询、项目审批等功能于一体,把涉及项目审批的所有业务部门都集中在一起,实行、“一门式”服务,加快招商引资进度。
二、增创浦东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优势
“九五”期间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现代化的规划标准和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建设方针,大力推进以浦东国际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为标志的新一轮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浦东机场外围配套、地铁2号线浦东段配套、陆家嘴人行越江隧道、上海科技城等项目顺利开工。到1999年,地铁2号线、外环线浦东段、浦东机场第一条跑道等重大工程将投入使用,这将为迈向21世纪的浦东开发、开放创造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
三、增创浦东开发体制创新的新优势
我们要继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企业、市场、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配套改革。要通过改革确立体制优势,基本实现以公司制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规范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率先构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率先开放服务贸易,尽快与国际接轨;率先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经济调节和运行体系,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要进一步加快陆家嘴金融市场的建设步伐〈争取上海原有或新成立的专业、商业银行能尽快迁入浦东,要进一步发展浦东的证券、货币、外汇等市场,加快培育和发展保险业市场;积极试办离岸金融市场和房地产二级市场。同时,抓紧外高桥保税市场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好保税区的贸易、仓储、展示和交易功能。要以活跃浦东人气、商气为目标,促进浦东商贸、旅游市场建设和运行,形成以浦东第一八佰伴商厦和新上海商业城为代表的浦东现代一流的商业区形象。
四、增创浦东开发增长方式的新优势
要优先发展新兴技术产业,以现代生物技术、微电子、信息技术和绿色技术为重点,采取措施,重点扶持,以迅速形成一批新的支柱性产业。金桥出口加工区要努力形成以现代家用电器、通讯电子设备为重点的支柱产业群体。张江高科技园区要集中力量发展现代生物医药学工程、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要以引进、吸收园内外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为突破口,积极发展特种水产养殖、花卉生产等,使绿色农业技术应用达国内领先水平。陆家嘴、外高桥等其他开发小区也必须大力推广应用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加速上海信息港浦东信息化工程实施,以实现第三产业的现代化。
五、增创浦东两个扇面双向辐射的新优势
“九五”期间,浦东要在与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各地区的联动开发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既要广泛吸引长江流域地区各省市的商品,通过上海口岸打入国际市场,扩大大浦东的服务半径;又要通过建立长江流域跨部门的企业集团,促进产业联动和加快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要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各中心城市如重庆、武汉、南京、镇江、无锡、杭州、徐州、合肥、苏州等城市的联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我们还要以外高桥保税市场交易价为长江流域各城市提供国际市场资源最佳配置的信息,当好长江三角洲与长江流域腹地走向世界与跨国公司、国际金融财团通过浦东走向长江流域的“二传手”。
六、增创浦东新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新优势
“九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重,坚持城区发展与农村发展并重,坚持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并重。
要努力塑造新区整体一流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形象,形成高楼林立、人气旺盛的新景观。要坚持经济、社会、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两个文明一起抓,促进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基本形成与浦东开发的地位、功能相适应、具有国际大都市城区水平与特点的教育体系,基本建成与上海浦东开发地位相匹配的民政、卫生、社会服务体系。要从建立制度入手、建立党政机关勤政廉政的监督和自律机制,形成机关公务人员勤政、高效、廉洁的良好工作作风。要以全面提高新区市民素质为目标,以社区建设为载体,以主要景观线路和景点形象为标志,以创建新区特色文明小区为抓手,全面推行“点(人的素质)、线(景观线路)、面(文明小区)、体(文明单位)”“四位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激发新区群众开发浦东、建设上海的热情。
(三)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新区上下共同努力下,1996年浦东新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面完成年度经济主要计划指标。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10亿元,同比增长20%,高于全市平均增幅约7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1130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增长23%;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00个,协议外资额30亿美元;完成外贸出口30亿美元,增长21%;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6.2亿元,增长31.7%,从而为实施“九五”计划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1997年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启动年,也是上海新三年大变样的关键年。在这一年里,党的十五大的召开和香港的回归,以及国际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宽松,都将为加快浦东开发建设的步伐提供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加快浦东开发建设速度,加大城区管理力度,为上海新一轮三年大变样增光添彩、建功立业。
目前,我们初步形成的1997年浦东开发建设的工作思路,是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今年以来多次视察浦东新区时的指示精神确定的,这就是:
一、在形态开发上继续突出一个重点
要继续抓好陆家嘴沿江地区“四个一”工程建设,确保1997年7月1日全面出形象,迎接香港回归。同时,做好1998年辟通轴线大道(浦东南路至张杨路段)的准备工作,重点整治浦东南路、浦东大道,加强小陆家嘴1.7平方公里中心区的集中管理,使陆家嘴地区初步呈现“绿、洁、畅、亮、美”的新城区形象。
二、在基础建设上抓好两翼发展
要重点抓好“一港”(浦东国际机场配套工程)“二线”(地铁2号线、外环线浦东段)等大项目建设,并以此带动陆家嘴沿江地区的旧城改造和浦东国际机场周边及沿路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开发。
三、在功能开发上进一步落实三项政策
要积极贯彻落实,包括1995年国务院61号文件赋予浦东的功能性政策、海关免税额度政策以及争取上报国务院审批的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先行先试政策,以此推动一批要素市场、一批外资银行、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一批国内外贸子公司和中外合资外贸公司、一批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以及市政府有关机构东迁,加速形成集聚效应。
四、在经济发展上重点培育四个增长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领导关于浦东开发“外抓形象、内抓实力”的要求,1997年,我们要继续花大力气加快新区经济发展速度,确保GDP增长速度达到18%,工业总产值增速达到17%,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9%。为此,我们要牢牢抓住工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商业和旅游业、要素市场等四个经济增长点,以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
五、在两个文明建设上实现五个新突破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我们设想,1997年要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上争取实现新的突破:抓住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有利时机,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的突破;尽快理顺新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企业改革“抓大放小”上力求有新的突破;以建设长江经济带为目标,实现对内辐射新的突破;以整治城郊结合部为重点,实现城市管理和社会稳定工作新的突破;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实现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的突破。
我们有决心,团结和带领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奋发进取,讲求实效”的要求,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以出色的工作,使面临21世纪的浦东开发、开放,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