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新课程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06(2006)02—0124—04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阶段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① 初中阶段的《地理新课程标准》于2001年7月颁布,高中阶段的于2003年2月颁布。其中都明确提出:“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② 如何将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以信息化带动地理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创设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阶段地理学科教育现代化中广大地理教师都普遍关注的问题。
1 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定义
2004年12月我国颁布的有关教师的第一个能力标准,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给出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明确定义。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最优化③。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理解为在新的地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地理课程有机融合构建有效的地理教学方式,促进地理教学的最优化。
2 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
2.1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高度开放的地理学习方式,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造就了许多读死书、思维僵化、知识面狭窄、知识营养不良的学生。更多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师生信息不对称,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单一被动地从老师那里获取,而教师所掌握的信息不仅要远远大于学生的,而且教师的知识体系还要涵盖学生的知识体系。而信息时代的信息来源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知识体系不再是涵盖关系而是交叉关系,这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因而在信息时代信息对称④ 的环境下,地理教师要转变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观念,站在时代前沿和创新的高度看待教育,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地理学习的方式和能力是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直接目标。
主要有以下几种学习方式:①会利用丰富地理资源学习;②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探究、自主、发现式学习;③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学习;④会模拟创造学习地理的虚拟环境等。如中国科普博览(HTTP://WWW.KEPU.COM.CN)⑤是一个综合性的以宣传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的大型科普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度开放的自由学习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需要和个人兴趣快速有效地从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创设个性化、多元化的地理学习环境等。
2.2 创设新地理学习环境,提高地理课程学习效率和质量
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否成功和有效,它的直接评价标准就是整合后的课程教学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能否高效地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本身就是先进的教学技术与先进的学习思想相结合的产物⑥,其先进性必然体现在能创设灵活高效的地理学习环境,体现在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上。这也是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最基本目标。
2.3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获取、加工的地理信息素养
地理信息素养是指“能清楚地认识到何时需要地理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地利用地理信息以及应用各种形式交流地理信息的能力”⑦。一般认为地理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三个技能:
(1)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这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它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与应用实践训练来培养。
(2)地理信息内容的理解与批判能力。在地理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所有阶段,理解地理信息和批判地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地理信息素养的重要特征,它的形成是要通过加强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的。
(3)具有运用地理信息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这是指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的学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具有与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的精神⑧。可通过加强思想情操教育训练来培养。
以上三个基本点是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所应该做到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信息素养,是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综合目标。
2.4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在整合的教学设计中,通过互联网、数字图书馆、虚拟学校等突破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为学生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条件,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作为一个不断追求的长远目标。
2.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
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就已经明确提出,我们必须贯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更多是创设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培养地理学科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乃至根本措施,是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
3 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原则
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后,要想成功高效地运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必须使信息技术成为地理学科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地理教师必须以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特征为基点,以现代新的教育理论为运作依据,以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为目标,寻找信息技术功能在地理教学中最优化地发挥。因此,在进行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以主导—主体教学理论为整合原则
“主导—主体”教学理论认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⑨,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过程的组织、帮助、指导、引导、激发、评价等主导性作用,使学与教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动力,培养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在此理论基础上,地理教师在创设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令人惊喜的效果。
3.2 重视多元评价和多维反思的整合原则
多元评价和多维反思始终贯穿于整合的地理教学模式中,多元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及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的,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地理学习任务制定出恰当合理的多元评价标准和多维反思体系,如目标评价和多维反思体系、过程评价和多维反思体系、方法评价和多维反思体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和多维反思体系等,本着充分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创新的原则进行。
3.3 教育系统论的整合原则
教育系统论把教育视为一个系统,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⑩。因此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从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关系中考察、研究、评价等,协调好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支持、相互协调,使其最高效地发挥能效。整合后的地理课程功能应是一种全新的系统功能,不仅有各个要素的功能,而且有各要素相互联系形成新结构所产生的新功能。
4 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
4.1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认知和构建工具的整合模式
该模式基于构建主义的教学理论,以构建主义的抛锚式、支架式、随机进入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为背景,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地理教师起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指导者的作用,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地理新课标所要求的情境、协作、对话、交流、评价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和首创精神。
(1)抛锚式地理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把锚点设置在宏观背景上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如:台风知识的学习,其核心是让学生能理解掌握台风的结构特点。地理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引出台风给沿海带来的巨大灾难的场景,创设一个学习台风知识的情境,从而把核心知识锚定在如何有效防御台风灾害这一更大的问题上来。
(2)支架式地理教学模式。地理教师首先为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脚手架,对学生给予帮助、导向,而这种导向功能将随着学习深入、学生能力的增强,最终实现放手让学生自行去独立探索相关的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发现问题,创设解决问题的手段和途径。
(3)随机进入地理教学的地理教学模式。地理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呈现一个基本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多项资源,为学生寻找解决问题创设多种可行方案或突破口。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随机地选择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也可通过相互协作、主动出击、主动探究来解决问题。
4.2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整合模式
该模式充分体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为主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其基本过程是教师主导、设计、借助专题学习网站、主题探究平台等组织发布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在信息环境下自主发现、自主探索。教师通过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环境进行交流合作,最终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该类模式主要适用于可选择材料较多、容易进行发散思维的教学内容,主要模式有:Webquest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
(1)Webquest模式。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如WebGIS的地图查询功能使地理的日常教学更有效率,更有趣味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和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如想查询中国人口超过5万且离海岸线不超过100千米的城市分布及城市名称,通过WebGIS就很容易办到。学生同样可以运用地图阅读技巧,如计算距离、量度面积、绘画横切面等作地理分析,亦可将分析后的资料加以统计图表显示。
(2)探究式整合模式。5E教学模式是一套较为完备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探究式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5E即为5个阶段:吸引(Engagement)、探索(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加工(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地理5E教学提供和创设更加系统、完备的环节。因而通过5E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使地理教学具有开发性、主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5 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做好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必须寻找好整合的切入点,使其功能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
5.1 师生信息素养是整合的准入切入点
师生必须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具备基本操作、信息搜索、整理、综合信息以及评价信息的能力。例如要想学生能在GIS的条件下主动学习,必须对GIS、WEBGIS、以及MGIS的基本特点、功能有基本的了解。开发式、主动式的课程整合模式才能得以进行。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是整合的前提条件。
5.2 资源有效整合是整合的基础切入点
这个过程最为重要的是地理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大量获取以及地理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理解,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系统论的方法,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这是取得课程整合后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基础条件。
5.3 教学过程整合是整合的核心切入点
地理教师把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与地理学习探究有机融合在同一活动过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对建构主义所倡导“同化”与“顺应”的目的。这是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主体。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课前准备阶段:以地理教师活动为主,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寻找切入点;浏览相关地理网站搜寻信息,捕捉与地理知识的结合点;整理主要信息,建立链接,搭建教学平台。课堂设施阶段:强调师生互动,依据教案,进入地理学习;教师提出学习任务、目标及学习方式;学生导入问题,尝试去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利用各种手段,展开讨论、评价和总结等。课后拓展延伸阶段:以学生活动为主,如对网络知识的巩固应用,继续通过相关地理专题网站对课程知识加深理解等。
5.4 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整合的可行性切入点
霍华德·加德纳所倡导的多元智能理论展示了人类智能的多元性、阶段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而信息技术的高度开放性、自由性、多样性恰能通过多元切入点有机地融入多元智能理论(11),并能有效发挥整合课程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6 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对地理教师的要求
6.1 教师要有强烈的课改意识和课程整合的动机
新一论课改能否成功,教师的观念变革是关键,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课改意识、课程整合动机和理念,才能突破传统封闭的教学结构和模式,为培养未来社会和实践性人才创设良好的基础教育环境。
6.2 教师应积极加强信息素养的自我培养
地理教师必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具有获取信息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地理教学的能力,具有利用资源、开发和设计创新的地理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成为一位信息时代的新型地理教师(12)。
6.3 教师要充分关注整合后的教学资源
整合后的教学资源应更加突出地理知识的区域性、时代性、人文性等特征;整合的教学过程应保持完整性并且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连贯性的特点;整合的地理知识与学生生理、心理的规律相符合(13)。建议教师充分重视整合后的教学资源对学生所产生的实际教学效果,充分重视如实记录、研究、评价和反馈,以便点滴累积形成实质性的改进。
6.4 教师要有传承和创新的教育素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信息技术的充分灵活地运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的能效,实现地理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但这并不是说原先的教学理论、方法等全部过时,而全盘否定(14)。地理教师应以历史的、客观的评价标准,以传承和扬弃的科学态度,以勇于探索创新的实践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体系。
国家新一轮基础课程的改革,对传统的地理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设施、评价以及课程资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以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支撑,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动力,以培养未来社会创新人才为机制,以地理教师的勇于创新和实践为根本,正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推动地理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①陈澄,樊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地理卷).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③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教师(2004)9号.中国电化教育,2005.
④叶海智,张旭华,宋新鹏.信息对称环境下教师知识体系的耗散结构特征.电化教育研究,2005,(2):142
⑤段玉山.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⑥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⑦钟启泉,王吉庆.信息素养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⑧祝智庭,顾小清.现代教育技术(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⑨金一鸣.教育原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⑩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张行涛,郭东歧.新世纪教师素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班华.心育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14)冯广生,陈春生,陈强.教师通艺综论.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标签:地理论文; 地理科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地理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