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达国家论文,劳动力转移论文,剩余论文,启示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经验表明,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化转换的中心问题是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劳动力比重越高,农业现代化程度越低,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越明显;农业劳动力比重越低,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越不明显甚至完全消失。在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英国、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二元经济的转换。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了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目前这些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一般都在10%以下,有的国家该比重还不到3%。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国家非农化与城市化进程基本上是同步的。由于受到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模式仍各具特色。了解和研究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与转移模式,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仍然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1 强制转移型的英国模式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止于19世纪中叶,经历了长达4个世纪的时间。它是典型的以圈地运动为特征的强制转移模式。
1.1 英国农村劳动力随着第1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出现向非农产业转移 由于人多地少,英国在工业化前期农业劳动力占有很大比重,至1801年该比重仍为35%。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该国以强制性方式驱使小农向工业转移的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业人口背井离乡,受雇于工业。
1.2 向殖民国家转移农村剩余人口是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特征 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主义国家,殖民地国家也就成了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据统计,仅19世纪的100年中,爱尔兰向美洲的移民就达到500万人之多,以至于在美国的爱尔兰人比在爱尔兰的爱尔兰人还多。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未有效促进农业增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英国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粮食和作为原料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国外。18世纪60年代,英国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本国需要,而且可以出口。但到了19世纪中期,英国的农业生产停滞不前,英国消费的粮食、肉类和农业原料越来越依靠从外国进口。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经历了资本积累初期的困苦后,其转移逐步转入正轨。特别是在20世纪初期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缓慢地向工业、第三产业转移,到1975年农业人口在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了2.7%,此后便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规模。
2 自由迁移型的美国模式 美国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大约用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完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转移的具体模式来看,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属于自由迁移模式。从转移方式来看,吸收农村劳动力的部门是大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2.1 美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化条件下形成的 美国地多人少,在工业化初期并未面临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但工业化和城镇化却面临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在19世纪中期,美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为63%,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已实现了工业化。一方面,工业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机械化所分离出来的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被快速的工业化所消化。所以,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走了一条工业化、城市化与非农化基本同步的道路。
2.2 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效率的提高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机械化的普及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实施使美国农业效率不断提高。美国的农业不但没有衰落下去,而是继续发展,与工业化相互促进。1860年美国人均占有粮食800千克,1870年接近1000千克。到了1920年,尽管人口增长了2.4倍,人均粮食占有量仍保持在1000千克以上。在1972年,一个美国农民所生产的产品能够供养52人。
3 政府主导型的日本模式 从20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日本政府针对日本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有效的干预,走出了一条政策型转移与工业化发展同步结合的新道路。
3.1 日本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日本政府鼓励和支持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鼓励小农户脱离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促进工业、农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性计划,规定从1971~1975年,在城市郊区建立各类工业,吸引大量农村人口就业。到1975年,有813个城镇实施了该计划,建成各类工厂近700家,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3.2 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日本在工业化的早期,十分注重节约资本,充分利用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工业部门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率始终大于人口增长率,从而使经济能够迅速摆脱马尔萨斯陷阱,实现经济结构的一元化。而且,日本将国民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国民素质的提高。
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借鉴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但我国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仍然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迁。2003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仍然高达49%,而产值则只占14.58%。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寻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路径和模式,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上述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非农产业的发展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力 上述发达国家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人均GDP大幅上升的同时,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由50%~60%下降到约10%的水平。可以说工业化的速度有多快,规模有多大,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就有多大。而到了工业化的后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吸收了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在50%以上,有的高达60%~170%。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这些国家主要通过工业的高速发展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而在经济发展的后期则主要靠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2 产业发展战略取向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 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是以发展内向型经济为主,还是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这些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具有重要影响。日本在工业化早期重视节约资本,英国在工业化后期大力发展农工综合体,都是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适应吸收更多农村劳动力的需要。而美国则针对本国劳动力短缺的特点,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可见,要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有适合本国国情的产业发展战略。
2.3 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前提 日本从明治时代开始就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本的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教育的发展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大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使得日本农村劳动力能够对非农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从而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同样,美、英等国也非常重视劳动力素质在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大量新工具、新品种、新方法、新科技在农业大量应用,在此过程中,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的非农化并举是上述国家的普遍特征 美、英、日等国家的实践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促进了城市化,也促进了农村非农化。20世纪50年代前,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向城市转移,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随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向于内部消化,表现为农村非农化或农村城市化,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许多发达国家基本不存在城乡差别,二元经济结构比较彻底地演变为一元结构。
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往往伴随着土地政策的调整 美国的实践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成为普遍趋势。而在日本,由于人多地少,虽然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但土地的集中程度并不高,仍然保持着小农生产方式。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结合本国的国情,根据本国的资源要素禀赋来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农村有近5亿劳动力,除务农者外,乡镇企业吸收了1亿多人,剩余劳动力有近2亿人。在近2亿人中,3/4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有9900万人已离土又离乡,跨省区流动打工,仍滞留在农村的有1亿多人。从动态的角度看,农村每年有100多万人加入流动大军,由于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和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的拉大,农业剩余劳动力正加速跨省区、跨县市流动。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长期性和稳定性较差,地域性彻底转移不足。由于农业领域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根基依旧在农村,并没有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彻底转化。“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这种现象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是普遍存在的。
二是从人口文化素质来看,转移出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进城农民主要从事工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等劳动密集的体能消耗大的初级服务性行业,这与他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密切相关。统计数字表明,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仅达到小学文化程度。另外,优先转移出去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然后是那些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就业人口,剩下文化水平低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适应不了非农产业、城镇化的发展,转移具有一定难度。
三是从人口的流向来看,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从农村流往城市,从内地流往沿海,由北往南。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市是农民工流动的主要目的地,这些省市经济发展领先于全国,吸引了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来此就业,而四川、河南、安徽、湖南和湖北、江西省是人口的主要流出地。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繁多复杂,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地理、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尽管有所倚重,但是从根本上说,它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方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现阶段,在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快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而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业产业部门转移。城市化加速是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开发为先导的,而这些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必然给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先决条件。发展城市要对交通运输、住宅、水电供应教育服务、信息咨询、物业管理等进行巨大的投资,这些行业吸收劳动成本低,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利于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2 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 一般劳动力素质高者,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者,同时转移层次也较高。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我国农村劳动力凭借着人均受教育年限仅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如何致富?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服务作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条件,以及抓好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使农民的子孙后代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现代公民,是我国农民彻底告别贫困、我国农村彻底告别落后的根本之路。 3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保覆盖面 目前,农业转移劳动力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非农业收入,但因为没有一种以制度形式存在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保证他们起码的生活条件,他们仍有不稳定和不安全感。所以,城镇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户进城后享受到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从而提高城镇对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吸引力。同时,要把农村养老社会化明确纳入到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去,使之能够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监督,从而保障和促进农村养老社会化制度稳定运行和持续地发展。
联系电话:010-6204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