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文题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赏析课文论文_文新华

抓住文题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赏析课文论文_文新华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小学校 广安 638017)

文章的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它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在进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阅读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与把握文章标题的内涵,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帮助他们理解文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文题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结构,从而赏析文本内容。下面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山中访友》一文为例,作简要说明。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山中访友》一课(板书课题),请大家认真想一想,假如让我们来写这篇文章,将会写些什么?

生A:写到山中去拜访好朋友。

生B:写拜访朋友的经过。

生C:写拜访了哪些朋友。

……

师:假如你们写自己去拜访朋友,会怎样写,要具体交代些什么?

生D:要写清楚拜访的时间、地点、人物、拜访的经过。

师: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哪个字来写,以什么样的结构组织全文呢?重点应该写什么呢?

生E:要是我来写的话,我会抓住“访”字来写,写拜访前的情况、拜访中的情况和拜访后的情况。(老师当即在黑板上板书:访前——访中——访后)

生F:对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重点要写清楚拜访中的情况,写清楚拜访了哪些朋友。

……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来对找课文,看看作者怎样写的。(学生打开课本)

反思:在“新课导入”环节,授课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文题中的“访”字,以自己的体验,揣测文本的结构,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掌握文章的写法。

【课文赏析】

1.对照比较,整体感知

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请打开书,认真默读课文,看看我们想的与作者写的一致吗?作者的行文结构与我们的想法相同吗?作者访问的朋友,是我们所理解的朋友吗?大家可以小声讨论,然后举手回答。

生1:我们理解的朋友是现实中的人,但作者写的朋友不是人,而是山中的景物等。

生2(补充道):作者把山中的桥、树、水、蚂蚁等当作自己的朋友来写了。

生3:本文的结构和我们理解的差不多,作者也写了访问之前、访问当中、访问之后的情形。

生4:作者主要写了访问中的情况,也就是主要写访问了哪些朋友。

……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先前的板书“访前——访中——访后”中的“访中”二字下面加上了“△”号,意味着这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反思: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先前对文题的分析,对比课文,看看大家的理解与作者有什么异同。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探究兴趣,既加深了学生对文题和文题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又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合作学习,探究内容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作者重点写了访问中的情况,那就请大家再仔细默读这部分内容,再小组讨论,看看作者究竟拜访了哪些朋友,怎样写的?

在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根据大家的讨论回答,板书出其中的关键词句:

古桥——老朋友 德高望重 无私奉献的灵魂

树 ——知己 青翠

山泉——姐姐 明镜 清澈

溪流——妹妹 吟诗 欢快

白云——大嫂 洁白 月亮的女儿

瀑布——大哥 雄浑 男高音歌唱家

悬崖——爷爷 深沉 无言的禅者

云雀——弟弟 纯洁 从来不说是非

蚂蚁——小弟弟 患难见真情

反思:老师紧紧抓住“访中”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等方式,分析文本中写了哪些“朋友”,再引导学生找出对应的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这样,让学生既积累了词语和句子,又掌握了相应的修辞方法和写作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赏析文本的能力。

3.小结课文,加强思想教育

老师引导大家讨论:学习了本课,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吸收了什么营养?

通过讨论,让大家明确:大自然是美好的,我们要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童心。

【思维拓展】

1.创新迁移:引导学生仿造句子

⑴ 找出课文中想象的句子,模仿造句。

⑵ 找出课文中穿越时空的句子,模仿造句。

⑶ 教师出示一幅瀑布的画面,引导学生仿造句子。

2.词语探究

教师出示幻灯画面,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平时的积累,巧妙搭配词语。

( )的禅心

( )的笑容 我带回了-----还带回了------

( )的回忆

( )的记忆 我带走了-----还带走了------

( )的童年

( )的天空 我写下了------还写下了----

【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

1.以校园某一景物为知己,向他说说心里话。

2.针对环境保护,假使你是某一景物,向游客说说心里话。

整体反思:

1.抓住文题中的关键词语,弄清文章的结构

《山中访友》一课,文题中的关键词语就是“访”,授课 老师就是引导学生抓住这个词语,根据自己的体会去揣摩、去分析文章的结构(访前——访中——访后),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主次,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会赏析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以问题激趣,让学生学得主动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变传统“应试教育”的“要我学”为现代教育的“我要学”。这堂课,教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通过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整堂课在问题讨论和关键词句探究中进行,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积极主动。这一点在“课文赏析”环节表现最为突出。

3.通过探究关键词句,拓展和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节课,“新课导入”环节,让学生先根据题目找关键词语,再根据关键词语谈自己的写作构想,然后引导学生和课文比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又在关键词语的探究和与文本的比较中提高了学生阅读、积累和写作能力。“课文赏析”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重点段落,通过自主、合作和讨论探究,找出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精神,学生学得很轻松。“思维拓展”、“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环节,通过对关键字句的积累和理解,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进行灵活运用,这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表达观点、创新思维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标题中就蕴涵着概括文章结构或内容的关键词语,即文章的“文眼”,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应该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去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运用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新得,学有提高。

论文作者:文新华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  ;  ;  ;  ;  ;  ;  ;  

抓住文题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赏析课文论文_文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