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与职业教育的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劳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一体化,从而使劳动力市场也逐步走向国际化,跨国间的劳动力流动大大加快。就我国国内而言,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产业结构得到逐步调整。传统的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将逐步萎缩,代之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信息业和服务业的兴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出劳动力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的特点。而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改革,使大批的下岗职工急需安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则需要大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优秀人才向西部转移。劳动力的跨岗位、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流动,既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一体化
劳动力流动的加快,使得职业的变更越来越频繁。据美国劳工部的一项研究预测,现在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和工作的变更将会达到6~7次之多。而不同的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即使在相同的职业岗位上,由于知识技能更新速度的加快,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需要。“学习终身化,终身学习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1999年在汉城召开的第二次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将会议的主题明确定为“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视职业教育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职业教育从一次性的、终结性的教育转变为终身的、可回归的教育,要求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衔接,建立大职教观念。“我们需要把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联系起来的新模式,使教育、培训、就业和社会福利几个方面工作在一个国家内、在国际范围内联系起来。”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是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但是我国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却长期处于割裂和竞争的状态,职业学校教育从培养目标到专业和课程内容都是围绕着狭隘的职业岗位展开的,与职业培训的目标和任务基本相同,客观上替代了职业培训的职能。但是在劳动力市场多变的情况下,职业学校自身长学制的特点使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因为在劳动力流动加剧的情况下,学校专业的设置跟不上职业岗位的变化,使得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连年下降。据统计,保定市1998年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为85%,1999年下降至76%,到2000年只有73%。而在2000年浙江省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58人中,专业对口人数为36人,专业对口率仅为62%。也就是说,劳动力需求方在接纳这些职业学校毕业生之后,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才能使他们适应该职业岗位的需要。既然如此,职业学校教育的作用从何体现呢?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着眼于具体职业岗位的职业学校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大多缺乏职业应变能力,发展的潜力不足。正如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院士诺维科夫所说,“如果我们把职业教育仅仅与具体生产、具体技术与具体工艺挂上钩……我们具有的残缺不全的人性被狭隘的职业教育和因循守旧的片面活动所歪曲”。而美国的经济发展委员会也声称:“一般而论,工商界对于狭隘的职业主义并不感兴趣,这种职业主义只是强调一种文学、数学和问题解决技能的综合课程”。这种狭隘的职业学校教育不仅造成了重复性学习和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大大降低了职业学校的吸引力。这也是我国职业学校教育难以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
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一体化,就是要对职业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进行重新定位,由针对狭隘的职业岗位拓展到职业群、职业生涯,着眼于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和职业态度的养成,着眼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使职业学校教育的效果更有持久性。“职业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为学员提供知识和为具体工作提供技能,而必须使学员更广泛地适应生活和工作世界。”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通用知识”的传授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而具体工作岗位所必须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任务仍由职业培训承担。这样既拓宽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面,又对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进行合理分工,真正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一体化,也要求二者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上相互衔接,不要脱节,更不要重复。这样,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接受培训时才有的放矢,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确实提高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效益。
二、职业教育的国际标准化
职业变更的频繁,要求各个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可流动性,在质量和规格上具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因此鲍尔在《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一文中指出:“国家需要制订一个效果明显的措施,以衡量在外国由于具有工作过程全球化眼光以及劳动力跨国的能动力量而获得的职业资格。”而我国目前实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虽然也是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而制定的人才标准化要求,但涵盖的职业面仍然比较窄,还有很多职业岗位特别是新兴的职业岗位没有统一的职业标准,与国际职业资格标准也有很大差距,这将成为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加入WTO后,我国的市场逐步国际化,要在整个国际大市场中参与竞争,就必须使我国的产品生产和管理实现国际标准化。这就要求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和规格与世界接轨,打造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国际人”。在这方面,日本文部省早在1995年的《教育白皮书》中就指出,在社会日趋全球化的情况下,要以“培养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在国际上也能受到依赖的人”。不但要培养其全球意识、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与可实践的外语及实际能力,而且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的能力。
劳动力流动性加大使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稳定的群体,受教育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我国职业教育不仅要与普通教育争生源,还要与外国教育部门争生源。应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有很大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如果我们仍然固步自封,其结果只能是将市场拱手相让。目前很多国际职业资格已经进入我国,如IELTS、LOMA、HIAA、SOA、CDAE、CIT、MCP等,这些职业资格在国内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我们只有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通过与其合作和交流才能缩小差距。目前国内有很多重点职业学校就是通过与国外职业学校合作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确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从长远看来,这种以国外职业学校作为招牌吸引学生的做法也并非长久之计。我们在“请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真正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打造自己的学校品牌,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三、发展职业教育需要有超前意识
传统的职业教育主张着眼于现实职业和岗位的需要,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传授已有的技术和管理规范,使就业者能熟练地运用这些现成的技术和规范从事生产和管理,成为能胜任现有职业的“乐业者”。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强调人与职业岗位的对应,先有职业岗位然后培养与之对应的人。这种观点只有在以下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可行:第一,职业岗位相对固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也相对稳定;第二,行业调整由政府计划管理;第三,学校毕业生就业由政府计划指定。
但事实上,这三个条件目前都不存在。首先,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带来职业和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使得世界上每3个月就产生一个新的行业,传统的职业岗位在不断萎缩,而代之以高技术含量为主的新的职业岗位;其次,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也从“管理者”转向“指导者”,行业的更替主要通过市场来运行;此外,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也从过去的“统一分配”变为“自主择业”,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中参与竞争。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从依靠政府转向依靠市场,对市场有敏锐的感应力,能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对专业和课程内容迅速做出调整,实现“计划供给驱动机制”向“市场需求驱动机制”的转变。
而市场的特点之一就是多变性,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许某些专业现在需求正旺,但由于职业教育的周期较长,等到学生毕业时,也许这个专业已经消亡。这是职业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和市场的多变性造成的。要解决这些滞后性与市场的矛盾,除了要拓宽职业教育的基础之外,还要有超前意识,并缩短职业教育的培养周期。在充分了解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做出预测,使职业教育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有一定的超前性,才能使职业教育真正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劳动力流动直接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劳动力流动的成本问题。劳动力流动成本包括劳动力供给方在寻求职业岗位过程中所耗费的搜寻成本、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所耗费的招聘成本、企业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的成本和新员工与职业岗位的磨合成本。劳动力流动加快和职业更换频繁,必然使劳动力流动成本大大提高。二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的使用效率问题。对于单个企业而言,一方面是招聘成本和职业培训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职工在本企业工作的时间却可能缩短,这可能会抑制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热情;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由于劳动力流动的加速,意味着雇主要不断地在劳动力市场上挑选人才,然而要选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员工,也将变得更加困难。
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职业学校而言,通过校企合作,使职业学校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人才,既能确保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适合市场需求,又能解决职业学校实训场所问题,降低学校教育成本。对于企业而言,可以从中留住一些优秀人才,避免了在劳动力市场上盲目挑选所带来的时间和金钱的消耗,又可以降低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以及员工与职业岗位的磨合成本。在这方面,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值得我们借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总干事助理科林.N.鲍尔在“亚太地区职业教育及教科文组织技职教育国际项目会议”的开幕词中曾明确提出“技职教育机构和工业界的伙伴关系应该更紧密,应该更加努力地在培训过程中在各方面吸引工业界共同合作,诸如课程设计开发,学生在工作现场的实训,职业指导,毕业生就业及教师的培训。”由此看来,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