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规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规律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49(2009)04-0089-08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从两个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再到“四位一体”建设以及“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而“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也是我们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深化认识的结晶;探索和认识这一规律,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和非常深远的意义。
一、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规律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十七大报告中,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出发,明确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
以上五大目标,涉及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如果从文明建设的视角来认识,所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也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从而使我国成为一个“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2]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是我们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初步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思想。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3]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又指出,我们的一般纲领是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我们要“建立一个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4]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提出了两个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思想。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1982年,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精神,党的十二大第一次以党的代表大会的形式,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规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1992年1月28日到2月21日南巡期间,邓小平在视察广东时特别强调指出:“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
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和中国改革开放深化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1989年9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继承发扬了邓小平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他说“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我们的基本方针。”[7]1993年12月18日,江泽民同志在《发挥我军的政治优势,大力加强军队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又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上,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上。”[8]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文明这一科学概念:“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9]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10]
我国跨入新世纪之后,胡锦涛总书记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四位一体”建设和“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在社会发展中,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11]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随着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进一步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从十六大以来到2020年前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一伟大奋斗目标,就必须要求我们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水平;就必须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要求我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必须要求我们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必须要求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2]
二、“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人类社会文明,是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它具体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文明”互相区别,又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矛盾运动,而构成“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机制。
(一)“五个文明”相互区别
1、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进步状态和积极的物质成果。经济建设的结晶体现为物质文明。物质文明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的状况、物质财富的积累程度、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关系的状态与形式。
2、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政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政治建设的结晶体现为政治文明。广义政治文明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狭义政治文明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民主制度文明、法制文明和政党制度文明。
3、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精神世界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文化建设的结晶体现为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科学文化要素——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思想道德要素——理想、道德、审美、情操、纪律。
4、社会文明是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社会建设的结晶体现为社会文明。社会文明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社区文明、社保文明、社团文明、社生文明、社治文明。
5、生态文明是人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自然环境建设的结晶体现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天态文明、地态文明、境态文明。
(二)“五个文明”相辅相成
1、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物质动力和理论源泉。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13]物质文明首先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其次,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动力。最后,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理论源泉。
2、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首先,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治保证。其次,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制度支持。政治文明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规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路径,巩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成果。最后,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政治文明通过法治,打击破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违法犯罪行为,扶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健康发展,保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序发展。
3、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文明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从而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正确的发展导向。其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力量,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精神文明是正义性、合理性、高尚性的统一,能够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最后,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社会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提供社会秩序基础和社会发展保障和社会组织支持。首先,社会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提供社会秩序基础。社会稳定是改革开放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其次,社会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提供社会发展保障。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要为人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而且还要为人们的基本民生提供有力的保障。社会文明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公平制度、平等就业和就业援助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等,使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提供社会发展保障。最后,社会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提供社会组织支持。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由传统社会的二层社会结构模式向三层社会结构模式转换。而现代社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现代社会三层结构模式最重要的要素,是实现大市场小政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民主政治和群众自治的重要条件。而社会文明促进了社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必将有力地为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的社会组织支持。
5、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生态基础、环境条件和丰富资源。首先,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人来自于自然,决定了人首先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类的生存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与热爱人类具有了同一性,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其次,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优美的环境条件。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造环境。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如何建设优美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必要因素。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因此,只有通过生态建设,营造优美的自然社会环境,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优美的环境条件。最后,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丰富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人与自然交换物质能量的互动过程,是从自然去获得其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过程,自然资源的贫富,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状态,因此,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保障生态环境发展,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
由此可见,五个文明辩证统一,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由此矛盾运动,构成了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践证明,两个文明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它们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必须全面地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遵循精神文明自身的发展规律,自觉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的水平。”[14]这一认识也同样适用于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规律。
三、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客观依据
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规律决不是人类的主观幻想,而有其内在的客观依据。
首先,正如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社会要素构成的、发展变化的系统,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因为,第一,从物质基础来看,社会系统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的,在与周围自然界经常保持协调平衡中创造着自身生存条件的物质系统。第二,从活动主体来看,社会有机体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生产方式基础上由人群所组成的,有人们思想意识起作用,并有一定上层建筑为之服务的充满活力的自我控制系统。第三,从各构成要素的关系来看,社会系统是一个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整体,其中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由于这种相互作用(以经济要素的决定作用为前提),推动着整个社会有机体的运动、变化和发展。[15]由此可见,社会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立足于唯物史观,从文明的视角来看,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平衡,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如果某个文明要素滞后,就会对其他文明要素产生制约,造成有机体的运行紊乱,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其次,人的两重性,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它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不同于自然界的一个特殊的创造过程。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一对彼此相互作用的现实的矛盾及其运动。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基础。人来自于自然,人也是生物,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与整个地球的地理环境在自然界的统一,构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能量守恒和转化、生物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自然规律。在这些规律的作用下,地球上整个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交流,按一定的格局进行,各种化学元素按一定规律组合、分解,反复利用,循环不息。这种循环在整体和各个环节上,都必须保持物质和能量的相对平衡,才能继续发展。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个“伟大的平衡”。有了它,才会有生机勃勃的世界,才会有人类文明的昌盛和繁荣。如果平衡被打破的程度超过了系统正常自我调节功能的限度,就会发生灾害性的变化,甚至会毁灭人类。[16]
再次,木桶原理认为,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水量大小的并非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或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木桶整体效应,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工夫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这个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状态,往往受制于社会的各个文明要素中最滞后的文明要素;因此,要使社会整体文明更好地良性发展,就必须要使社会的各个文明要素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关于这一点,2007年3月16日中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人民日报》一位记者关于民生话题的提问时,他用了一个非常精彩、也极为传神的比喻,来阐释当今中国“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他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温家宝总理这个比喻。虽然直接说的是当今中国社会民生问题的发展思想,但是,对于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而言也毫不例外。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也就是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走五个文明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思想的产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不断深化认识的重要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回顾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就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遵循了“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什么时候社会就健康和谐发展;什么时候违背了“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什么时候社会就出现混乱与动乱,难以健康和谐发展。
在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率领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但是,由于左的思潮的日益严重影响,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不仅把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最终引向歧途,而且严重损害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先后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的严重挫折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人间浩劫,使国民经济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中国人民没能真正摆脱温饱困境。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指引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然而,由于我们民族在小农经济的土壤上形成的“两极”思维,在全力以赴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又没有协调好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从而先后引发了1986年前后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和1989年的政治动乱,使我们的改革开放进程一度受到严重阻碍。在我们刚刚胜利平定这场政治动乱之后的不久,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我们所制定的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没有错,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没有错,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没有错;“如果说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我对外国人讲,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17]
由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他说:“要两手抓,一手要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18]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十三年,即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辉煌成就。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对地忽视协调发展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从而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社会生态代价。虽然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3年已经为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到达危险的边缘。而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到了2005年已逼近0.47。有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社会分化导致了一个“断裂社会”的出现。同时,从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的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来看,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位居第一,列第二到第五的国家分别是挪威、乌拉圭、瑞典和冰岛。位居倒数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朝鲜、中国台湾、土库曼斯坦、伊拉克和乌兹别克斯坦。中国位居第133位,全球倒数第14位。在2002年第一次发布该指数时,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29位,也是全球倒数第14位。中国经济虽以9.5%的发展速度创造着着世界奇迹,但同时在发展中却消耗了太多的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比如,中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需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近6倍,或许更令人尴尬的结果是,比印度还多3倍。目前,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这个数字是50年前的2倍。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沙漠化,可居住及可利用土地都是50年前的一半。1/3的中国土地上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7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而另有1/4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城市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最后一点要强调的是,世界上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了5个。空气污染成为困扰中国城市的主要问题。由于空气和水已经被污染,中国的GDP为此损失了8%-15%。那还没有包括健康问题的损失。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单单北京有70%-80%的癌症和环境污染有关。肺癌成了头号杀手。
因此,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必须要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出现,正是这些认识深化的必然成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五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推动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
第一,必须把科学发展作为五个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并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也不能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七大报告虽然重申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强调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然而,一方面进而突出地强调了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转变,提出要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论、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对发展理念作了更进一步的拓展,提出“实现三个发展”:一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二是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三是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五个文明建设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才能实现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五个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一是在五个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以民为本、执政为民、造福于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在五个文明建设中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在五个文明建设中必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五个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为人民而发展,靠人民去发展和由人民来享有发展成果等发展的根本方向。
第三,五个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各级党委应当把国家的发展战略与本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切实制定“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党。”无疑,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在我们的党。各级党委必须充分认识到,深刻领会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在五个文明建设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都搞好。
第四,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方法,也是实现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在五个文明建设中实行统筹兼顾应当努力做到:一是统筹发展,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是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等等。三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为五个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四是在五个文明建设中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把握重点;重点就是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19]
标签:精神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华夏文明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五个必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生态文化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物质文化论文; 人类进步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物质文明论文; 政治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