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学案教学关键在“学”
教学的核心是学习,指导并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本义与最高境界,教学过程应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导学案不仅要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导学方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质疑能力,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导学案教学重点在“案”
导学案设计的重点在“问题导学”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剖析、学习过程设计和学法指导。问题导学以三线一面的方法把三维目标贯串起来。
一是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自读学习思路导引。
二是学法线。在依案自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读、怎样思、怎样操作,从而作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设计。这条线或简或繁,或明或暗。
三是德育线。在学习过程中,发掘并体现学习内容的感情价值、世界观、方法论价值,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三条线通过一连串彼此连接的问题体制及其内涵,培养学生的能力,造成一个立体的知识、德育能力面。在呈现方式上有内容前置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情感潜移化等特点。
在设计上要做到“四个吃透”、“四个把握”。
一是吃透教材内容所占的地位、整体结构、主要线索、纵横联系,把握住知识点,形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
二是吃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住重点、难点、训练点,实现学用结合。
三是吃透教材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把握住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实现“因材施教”、“差别教育”。
四是吃透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部过程,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增长点、思维的激发点,以解决学生思维、探索的问题。
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导学案”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受益。但导学案是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教材而产生的辅助工具,“导学案”绝不能替代教材,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植根于教材,利用导学案的辅助功能,帮助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困难。教材是根本,导学案是辅助,两个一定要结合起来使用,既不能本末倒置也不能只用其一。
论文作者:刘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8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学生论文; 学案论文; 教材论文; 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8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