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邱林

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邱林

摘要: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是潮流所趋。全过程管理始终贯穿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有利于各类建筑资源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对整体施工过程的全面把控和调节,有利于建设质量的保证和工程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模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1导言

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精细化管理,并能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因此,在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应用中要认识到全过程管理思想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全过程管理思想提出的新要求,在应用中要对施工的3个阶段进行合理控制。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并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2.1优化资源配置

全过程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工程分工的细化、各类建筑资源的整合优化,给建筑工程建设提供直接动力,是建筑工程向现代化建设转型的必然趋势。另外,全过程管理模式还可以科学调配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建筑资源。在项目前期,该模式可以根据有关施工方案对各类资源进行针对性调整分配,有利于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减少投入成本。而在工程施工时,该模式可以依据施工流程的需要对工程人员进行划组分配,一般主要分为前期组、建设组、结算组等。全过程管理模式应用的关键就是各类分配必须全面均衡,能够保障整体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实际建设时可以依据工程需求,在掌握全过程管理关键的基础上,科学高效的开展施工活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

2.2实现科学管理

现阶段,建筑工程应用的全过程管理既有别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也不同于过去的家庭作坊式管理,该新型管理模式以高管理质量和高工程效益为建设目的,辅以当前高新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动态调节,从而实现在帮助建筑工程经营方式转变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和建设质量。由此可以看出,全过程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有利于深化建筑工程的转型升级、增强建筑工程的建设优势。

3全过程管理模式应用

3.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全过程管理

3.1.1项目投标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对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尤其是在投标阶段,就要对施工单位进行合理选择,保证选择信誉高,资质充足,责任心强的施工单位,并对建筑工程中影响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对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案等进行合理编制,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同时对相关文件的合理编制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

3.1.2项目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包含诸多内容,而合同管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项目单位在进行合同管理中要可续而合理的选择施工单位,并保证施工单位能严格按照合同内容展开施工。项目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要相互协调,保证合同内容符合二者的要求,这样才能降低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发生纠纷的情况,也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

3.1.3材料购置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对建筑质量、安全等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建筑材料是直接影响施工整体效益的核心因素,且建筑材料的成本在建筑工程整体成本中超过60%。所以在建筑工程鲜明管理中对全工程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就要在前期对材料的购置方案进行编制,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种类、数量、规格、强度、防水性能等进行合理选择与应用。同时也要加强建筑材料进场的验收,保证材料符合施工要求与行业标准。

3.1.4新技术研发

这些年建筑行业取得很大成绩,在建筑行业中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前期要在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指导下,加强对新施工技术、性材料等的综合应用,进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具体选择施工技术时,要对施工场地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目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加强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在前期施工方案中要对施工图纸的设计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并在图纸绘制过程中加强BIM的有效应用,这样才能保证图纸设计的精准与合理,保证施工的安全。

3.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全过程管理

3.2.1施工技术监管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全过程管理模式在该阶段的应用,首先就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内容,包括混凝土材料的选购、运输、配料、搅拌、夯实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水灰比等进行合理设计,并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要匀速,在养护过程中也要符合养护技术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监管,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风险的概率。

3.2.2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施工是基础内容,只有保证安全施工才能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负责,也才能保证施工的精度与整体效益的实现。因此施工单位要对先进技术进行合理引入,并加强新技术的有效应用,同时也要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有效应用。加强与评估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并不断创新科技,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才能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进而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性。

3.2.3建立项目合作平台

建筑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建筑企业为保证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地位,就要认识到技术创新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投入,进而满足企业的需求。当施工单位遇到大规模施工时,就需要建立起合作平台,这样做不能能对风险进行合理控制,也能在相互的协调合作中更好地完成施工。借助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等实现资源的整合,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创新与配置。同时也要加强与各个行业的深入交流,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细节,进而实现企业的综合效益。

3.3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够的全过程管理

3.3.1施工验收

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变得多元且复杂,融合各种最新思想与系统,进而实现现代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管理为有效应对建筑竣工后的质量管理,积极构建现代质量验收制度,该制度包括对材料、施工质量等多方面的抽检。在施工验收中能及时纠正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内容进行,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进而实现质量验收的目的。

3.3.2验收考评

通过对建筑工程的验收,就要对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施工质量等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考评。在全过程管理体系中对建筑工程的考评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得到发挥,并要保证施工单位能严格遵守施工安全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是否到位。但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以及一些病害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因此在考评过程中要分为短期与长期,并结合实际落实责任人。这样才能保证验收考评的合理性,并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

4结语

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正常开展和高效实施的关键,但当前大批新技术、工艺和材料的应用不断加大了工程建设环节的复杂性使得传统管理模式难以应对,从而给项目管理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全过程管理模式却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有利于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军华.新形势下建设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开拓与创新[J].建材与装饰,2017(35):159–160.

[2]马文军.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土建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7):183–185.

[3]赵德荣.论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项目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264.

[4]杨鹏.浅谈近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水泥,2017(3):175.

论文作者:邱林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邱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