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理性思考

关于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理性思考

朱梅[1]2003年在《关于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理性思考》文中提出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既是对中国以往所实行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教训的总结,又揭示了中国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演变趋势,清晰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依据、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发展与运用等,旨在揭示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精神实质,意义在于为解决农业进一步改革中的矛盾和困惑提供有益的借鉴。 邓小平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高度概括了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自身的两次辩证否定过程。中国农业的“两个飞跃”实质上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过程。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即中国社会改革与开放的大背景。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所针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状态。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废除了人民公社;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农业的发展总体上停留于徘徊乃至回落状态,邓小平又于1990年高瞻远瞩地提出中国农业发展要有“第二个飞跃”。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只有把握其实质,才能真正使之成为行动的指南。第一个飞跃——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不仅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同时又是在确立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前提下的所有制关系的调整。家庭承包经营制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最有效实现形式。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来实现我国农业的社会化、商品化和科学化,是“第二个飞跃”的思想实质。现实中的农业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十分丰富的,规模效益表现为多种层次。首先,一定劳动者扩大土地的耕种面积,是在农业直接生产过程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方式。其次,农业中还存在一种较高层次上的外部规模经济,它主要存在于农业的流通领域和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克服家⑥蕊糕。庭分散经营的低效率。但是,我国农业实现规模经营须创造条件,将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我国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和生产社会化,必然要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道路。“两个飞跃”之间的辩证关系集中表现为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的关系。第一个飞跃是第二个飞跃的基础,家庭承包经营制把农户塑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农业实现第二个飞跃奠定了制度基础和市场主体基础。因此,我们不能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对立起来,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基本原则。第二个飞跃是第一个飞跃的延伸与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可以增强和扩大家庭经营的功能,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集体经济是家庭经营的强大依托。但是,对于农业进一步改革中发展什么样的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邓小平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深化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不仅使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成为现实实践,而且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第叁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农地流转政策是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为农户自愿有偿地流转土地、实现农地规模经营提供了制度保证。第叁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农业产业化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商品生产,在一个产品、一个产业、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规模经营,它是在我国特殊国情下的“新质意义上的规模经营”。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揭示了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规律,提出了能促进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充分体现了邓小平作为一个战略家的真知灼见和长远眼光。

吴付法[2]2012年在《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领导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精神财富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世界大环境的转变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提供了时代背景,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提供了借鉴作用,毛泽东对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研究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建国以后的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提供了参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在对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发展和不断丰富,始终坚持以生产力为主线。在发展中根据中国国情不断调整自身,以不断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本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形成的背景着手分析起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以便于更清楚的了解其形成的条件和过程。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具体内容,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以农业的根本思路是现代化、“两次飞跃”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叁个部分为主线,进一步分析并肯定了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地位。其中“两次飞跃”为重点讲述部分,它是农业现代化思想成熟标志。第叁部分从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特点着手,进一步阐述了它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内容丰富,进入新世纪之后,“叁农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这同时也促进和巩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总之,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同时,科学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助推剂,必须坚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农业发展的基础。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为目标,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加快城乡结合发展,推动新型乡镇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哈战荣[3]2006年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叁农”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邓小平“叁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解决中国“叁农”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它对我国“叁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并将继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我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这一由农民发起,最初只是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改革出乎大家意料地使我国农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积极效应后来又波及城市,使城市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改革使我国农村出现短暂繁荣之后,由于体制性的老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改革触及的新问题又逐步浮现,“叁农”问题又一次摆在了人们面前,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妥善解决。我选择此题目,就是期望通过对邓小平“叁农”思想的研究,为解决当前的“叁农”问题提供正确的思路和有效的途径。研究邓小平的“叁农”思想,既要把它放在邓小平理论的大框架内,又要把它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中,更要把它融进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流中去考察。只有这样,才能使该问题处在纵向发展、横向联系的历史坐标系中,才可能给它勾出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又能理出它何以能成为一个理论体系的多方支撑缘由,也才会在理论阐释上有深度、有广度。所以,本文打算从纵的方向勾画出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关于“叁农”的论述及其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从横的方向就邓小平“叁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特点、地位与指导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既突出邓小平“叁农”思想的理论深度,也展现出该思想的现实意义。为了研究方便,我打算从五个方面(也即五章内容)对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的“叁农”思想作出分析和论述。本文第一章以邓小平“叁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线条,兼顾当时的诸多现实因素,从理论渊源、历史镜鉴、现实基础以及发达国家解决“叁农”问题的成功范例四个方面分析介绍了邓小平“叁农”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其中,在我国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的条件下,如何发展经济以解决温饱问题的紧迫现实需要,是邓小平“叁农”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叁农”的基本理论,是邓小平“叁农”思想形成的理论起点;毛泽东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叁农”思想的正误与实践的成败,为邓小平“叁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和现实的教训;发达国家“叁农”实践的成功范例给邓小平解决中国“叁农”问题提供了宝贵素材;中国党政领导人的正确看法、理论工作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民群众在解决“叁农”问题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都是邓小平“叁农”思想形成、日趋完善的重要来源。第二章分析论述了邓小平“叁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邓小平本人所关注的焦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这就使得他的“叁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这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开始萌芽(1962-1978年)、基本形成(1978-1984年)、走向成熟(1984-1992年)、继续发展(1992年——)四个阶段。邓小平为了解决中国现实的“叁农”问题,他不管是从思考解决该问题的深度、广度、重要性、紧迫性,还是就解决对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完备性、长远性,都作了全盘考虑,提出了许多很有远见的思想,形成了完备的理论。所以,他的“叁农”思想发展成为理论体系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其思想体系的科学性、指导实践的时效性、战略规划的长远性以及理论旨意的务实性和发挥了群众的主体性等方面。第叁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和核心内容。本章从邓小平解决“叁农”问题的战略构想、方针政策、基本保证和该理论本身的基本特点等四个方面比较详尽地分析、论述、介绍了邓小平“叁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中国“叁农”问题的解决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就具体的解决途径也需要作出长远规划和战略构想。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叁农”问题,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构想主要有:确保我国农业的“首位地位”思想;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必须实行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重点是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生物工程和尖端技术;我国农业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两个飞跃”。另外,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也很重要。这些政策主要有:要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保证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我们要在管理上来个革命等。另外,我国“叁农”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加强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法制道德建设和科教文卫建设,以便为“叁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软环境保证,确保“叁农”问题的解决能有我们预期的收效。这种多方位的思考,统筹化的安排,使得邓小平的“叁农”思想具有思想风格的求实性、思维方式的辨证性、认识事物的超前性和理论形成的创新性等特点。第四章从邓小平“叁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叁农”的理论、开辟了新时期“叁农”发展的新道路、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解决“叁农”问题的新思路等叁个方面分别论述了邓小平“叁农”思想的重要地位。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马恩的宏观思路、长远设想出发,立足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大局,着眼于“叁农”问题的现实解决,顺着毛泽东的基本思路,将他正确的思想予以继承,将他错误的观点予以修订,将他不当的做法予以纠正,将他合理的火花予以发挥,融进自己多年来在解决“叁农”问题上的独到见解、精辟论述、完整思想,从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思路、农民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农村脱贫致富的现实出路,以及政策的制定、体制的变革、科技的应用、乡企的发展、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思想,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叁农”的理论。在邓小平“叁农”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人民探索到了一条在新的形势下发展我国“叁农”的新道路,也为同我国具有相似历史遭遇,同样发展历程和基本国情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叁农”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结语部分既是对上述理论阐释的总结,也是对当前现实问题的顾盼和回应。这一章内容名为结束语,其实在本文中,不管是从文章的结构安排考虑,还是就本文的内容完整性思考,或是从理论与现实的衔接角度分析,它的作用都很重要,不可缺少,也无从替代。结语主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叁农”思想的指导下,在党中央正确政策的扶持引导下,我国的“叁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本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没根除,新的问题又相继产生,因此,“叁农”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顾馨梅[4]2005年在《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及其发展》文中认为邓小平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农业“两个飞跃”思想,这一思想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接着,着重阐述了“两个飞跃”的基本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保持长期稳定;而农业和农村改革的方向则是集体化、集约化。然后,揭示了“两个飞跃”思想的历史地位。论文还探讨了党中央在解除农业发展瓶颈、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所采取的方针、政策。最后本文提出了落实农业“第二个飞跃”思想的对策: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土地制度的稳定与建设;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逐渐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生态农业体系;注重乡镇企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郑歆然[5]2014年在《党对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农业发展缓慢,农村设施落后,农民增收困难。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必须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作为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15个中央“一号文件”,在解决“叁农”问题的进程中,引导并扶持广大农民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这些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对这15个中央“一号文件”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党对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探索轨迹与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以15个中央“一号文件”为主线,梳理党对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探索轨迹,并分析总结其探索成果与意义。首先,在对中央“一号文件”、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利益共同体、现代农业等主要概念的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中央“一号文件”、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统筹城乡发展等的专门研究成果。其次,通过以时间为顺序详细地梳理了15个中央“—号文件”及其他相关重要文献、重要讲话中关于农村集体经济方面的思想理论与政策,为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再次,站在利益共同体的角度上,分析了目前国内主流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利益机制,解释了其有效性的缘由。最后,探讨了党中央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对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上述基础上,笔者对此次研究进行了总结。本研究是运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城乡一体化思想进行的一项定性研究,主要是通过文献法和归纳法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来开展研究。笔者希望据此来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相关研究,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一份理性思考。

熊吉峰[6]2004年在《转轨期我国小农经济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小农经济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缺乏对转轨时期小农经济改造的系统研究,对小农经济及其改造方式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偏颇之处。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经济改造的思想和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社会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转轨时期小农经济改造的理论基础、改造环境、改造模式、改造途径国内国际比较和历史命运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专门研究。 本论文包括导言和八章,现分述如下: 导言部分首先回顾了西方学者、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经济的论述:其次综述了转轨时期我国学者对小农经济的不同侧面所进行的研究:最后明确指出,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理论为转轨时期的小农经济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除导言外,全文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叁章,是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一章从改造小农经济的角度对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理论精髓与实践意义进行了论述,明确提出应以该理论为基础,创建转轨时期的小农经济改造理论。第二章对我国小农经济从产生到发展的演进阶段进行了描述,并提出小农经济并非总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式。第叁章论述并总结了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和农业第一次飞跃对改造小农经济的意义与作用,同时,剖析了第一次飞跃的局限性:提出小农经济改造需要第二次飞跃来完成,而且第二次飞跃任务更艰巨,时期更长。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关于转轨时期小农经济改造的主体框架和发展环境的理论研究。第四章从宏观上分析了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提出转轨时期应注重工农业的平衡发展:从微观上对市场化进程中农民投资与消费行为以及农民进行合作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剖析了转轨时期影响小农经济改造的体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产要素环境因素,提出转轨时期应通过市场化促进小农经济发展环境的形成。 第叁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关于小农经济改造模式及国内国际比较的实证研究。第六章介绍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造小农经济方面比较成功的叁个模式,并对促进小农经济改造的积极因素进行了总结:其次分析了中西部地区一些典型经验:最后对造成东中西部小农经济改造成效差异的原因进行了阐释,提出民营经济和农民主动参与小农经济改造是造成东中西部差异的主要原因。第七章侧重对小农经济改造模式进行国际比较。把同样是人多地少国情的日本与东部沿海地区进行比较:把资源多寡方面差异很大的美国家庭农场制与东部沿海地区小农经营进行比较;把同样是改造集体小农的俄罗斯与东部沿海进行比较。提出小农经济改造应坚持集体所有制、农业家庭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服务社会化。 第四部分是第八章,是对小农经济改造的方向与目标进行展望。在前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答了我国小农经济改造的目标模式与历史命运,提出小农经济改造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民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岳晓玲[7]2005年在《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农业面临着知识经济、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叁重挑战,“叁农”问题日益凸显,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研究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可以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在世界主题转换的大环境中,在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突破的背景下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世界主题的转换,为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时代条件;我国在农业发展道路上的经验教训为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借鉴;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为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条件。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农业思想以及农业现代化理论,同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变革经济体制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主线,始终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依据该主线,本文将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划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邓小平引用着名的“猫论”,首次提出了要使包产到户合法化的主张,表明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开始萌芽;第二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广泛推行并取得成效,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表明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基本形成;第叁阶段:邓小平提出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两个飞跃”理论,表明其农业现代化思想已逐渐成熟。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概括为如下叁个方面:第一、从农业、农村、农民叁个方面确立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第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出路,其根本任务是依靠科学技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第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本着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原则,制定长期稳定、完善的农业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建设新型小城镇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两个“飞跃”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对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精髓是尊重国情、实事求是,其内涵充满着科学精神,具有系统性、开放性、渐进性的特点。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内容,同时,也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叁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蒋丽荣[8]2006年在《党的十六大以来邓小平“叁农”思想的实践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叁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勇于解放思想,率先在农村实行改革,冲破了僵化的体制与陈旧观念的束缚,使农业与农村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地方率先步入小康。 邓小平“叁农”思想,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叁农”的理论,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邓小平“叁农”思想是以当代国际国内历史条件为背景的,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及我国农业发展陷入困境的背景中,总结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经验,并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顺应加入WTO的时代需要,以及这些年来农业农村农民存在的实际问题,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粮食问题、耕地减少问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以及生态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叁农”思想:在农业的基础地位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把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村、农民的首要地位提高到全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邓小平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思想,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具体思路上实践和发展着邓小平“叁农”思想;扭住“叁农”问题,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邓小平“叁农”思想的特点:理论风格的求实性、思维方式的创新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思维观点的辩证性、科学体系的系统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叁农”思想的特点:重实事求是的思想、重科学发展的思想、重农民利益的思想、重改革创新的思想。对邓小平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叁农”思想的特点的总体特征予以总结,解决好“叁农”问题必须牢牢抓住几条基本经验:农民是解决“叁农”问题的主体,农村改革必须保护农民的自主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农村、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用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农民头脑;“叁农”问题的解决上既在“农内”,又在“农外”。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解决好“叁农”问题的时代意义;解决好“叁农”问题是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

王兵[9]2011年在《关于中国共产党在若干重要历史时期经验总结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重视和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互动、促进中国人民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江泽民到胡锦涛,我们党在重要历史时期或重要会议上,都以各种形式对历史经验作出总结和反思。全面深入地加强对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研究,探究党总结历史经验的规律性认识,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创新党的理论、指导党的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选取党在以下几次重要历史时期的经验总结进行梳理和分析: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利用延安相对稳定的环境,通过召开会议、理论学习、撰写文章等形式对历史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特别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党从思想路线的高度对造成过去“左”、右倾错误的根源进行彻底清算,系统地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在经验总结的过程中,党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制定了思想、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在这一阶段,党总结经验的鲜明特点主要在于:1)把总结经验与革命斗争结合起来;2)把总结经验与纠正路线上的“左”和右的错误结合起来;3)把总结经验与开展理论学习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对历史经验展开了两次较为重大且集中的总结和概括。第一次是在八大前后,党作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针对苏联和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展开了一系列总结。通过这一次总结,党主要在两个方面取得了成果:一是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苏联经验和斯大林的功过是非;二是以苏为鉴,初步制定了切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则和路线。第二次比较重大而集中的总结是在1962年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前后,在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遭遇严重困难的形势下,党对“大跃进”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形成了许多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理性认识。党在这一时期总结经验主要呈现出叁个特点:一是着眼于客观深入的调查研究;二是挫折中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叁是在肯定“左”的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来总结经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总结历史经验。这一次总结经验首先是从十届叁中全会前后恢复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始的。在此基础之上,党成功地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错误所带来的教训,实现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党的十二大以后,特别是到了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前后,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及时地总结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新鲜经验,在关于基本国情、发展思路、党建外交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纵观改革开放初期党总结经验的全过程以及由此取得的认识成果,这一时期党总结经验的主要特点有:善于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注重及时地总结新鲜经验;充分体现独特的务实精神;坚持以创新作为基本诉求。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中全党的智慧,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科学地总结党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叁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其在关于党的性质、党员成份构成、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等重大问题上提出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建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对发展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概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揭示和阐发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为我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论指导。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主要具有科学性、政治导向性、深刻性和自觉性的四大基本特点。通过对我们党以上几次重大历史时期经验总结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即科学地总结经验至少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和方法:一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展调查研究和贯彻群众路线;二是必须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和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叁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立场,以人民的利益和“叁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四是必须坚持把总结得出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

周彦霞[10]2014年在《论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的学说体系,涉及到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但有一个自始至终的主题,那就是人的解放。人的解放作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集中体现,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始终。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在其思想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对人的解放的思索,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也贯彻了对人的解放的终极追求,这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整体性。马克思在不同的层面上探讨过人的解放这一终极目标,为了便于对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解,从人从自然中解放、人从社会关系解放和人自身的解放叁个维度展开。人从自然中解放,就是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和提高驾驭自然的能力,使人不再受自然力的盲日摆布,在尊重“自然优先”的条件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解放,就是通过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突破旧的社会条件的限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人从自身中解放,就是通过破除旧的思想观念、旧的知识结构、旧的思维方式等束缚自身发展的条件,实现人自身的身心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从整体性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不能否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叁大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基础性地位,人的解放作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集中体现,又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更深层的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对自然界及其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概括。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关于物质的研究体现了天然自然的潜在性,关于运动的研究体现了天然自然的层次性,关于时空的研究体现了天然自然的演化性,天然自然的诸多属性,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人化自然的研究,发现人化自然的创建过程其实质是实现人的精神解放的过程,是人从自然中获得解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从自身获得解放的有力证明。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与人工自然的研究,发现实践活动在创建人工自然中的作用,提出了人工自然通过施加因果性、目的性、集成性等促进人的解放的实现。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提出产业自然使人获得最基本解放——生产力解放,这是人从自然解放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实现人的解放的物质前提。另外,通过对社会自然的研究找到了人从社会关系中解放的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通过对异化劳动、剩余价值等问题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对资本主义社会作出了透彻的分析,最终找到了工人阶级遭受压迫的“秘密”,发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实施社会批判的理论出发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阶级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劳动解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全人类不可能获得经济解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虚伪性,使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获得政治解放。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发现通过增加剩余时间可以为人的解放的实现创造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劳动成为人类劳动的主要形式,有必要也有可能建立以重点阐释科技劳动的劳动价值论。通过对科技劳动价值论的阐发,找到了实现人的解放的劳动基础、经济基础和分配基础。科学社会主义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线索关于社会发展史的探讨展现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实现过程。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研究,发现和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人从自然界的解放,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成为社会关系的主要承担者,不可能有彻底的人从社会关系的解放和人自身的解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对比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具有的优势,使得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解放、人与社会关系的解放以及人自身的解放成为可能。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个人能力极大提高、人的个性也充分发展,实现了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关于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理性思考[D]. 朱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2].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 吴付法. 武汉工程大学. 2012

[3]. 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叁农”思想研究[D]. 哈战荣.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4]. 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及其发展[D]. 顾馨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5]. 党对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探索[D]. 郑歆然. 福州大学. 2014

[6]. 转轨期我国小农经济改造研究[D]. 熊吉峰. 华中农业大学. 2004

[7].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 岳晓玲. 武汉大学. 2005

[8]. 党的十六大以来邓小平“叁农”思想的实践与发展[D]. 蒋丽荣. 东北林业大学. 2006

[9]. 关于中国共产党在若干重要历史时期经验总结的思考[D]. 王兵. 南京大学. 2011

[10]. 论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D]. 周彦霞. 东北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  ;  ;  ;  ;  

关于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理性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