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解放思想理论析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毛泽东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从横向看,毛泽东和邓小平解放思想理论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强调破除思想障碍,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但在解放思想的理论指向、具体要求、实现形式、检验标准和基本目标上具有差异;从纵向上看,二人解放思想理论存在着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一、毛泽东解放思想理论论要
毛泽东的解放思想理论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从1927年八七会议到1935年遵义会议前,是毛泽东解放思想观点形成和初步阐发时期。
在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教训的过程中,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提出并阐述了解放思想问题,力图使全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思考方式从本本主义转向实践和实事求是。具体地说,主要提出了以下思想观点:
1、适应大革命失败后军队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需要,提出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红军党内存在的浓厚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任务和方法,特别是对主观主义思想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通过理论上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和实践上的调查研究来克服主观主义的途径。
2、提出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思想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要求全党从迷信“上级”、迷信“本本”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他说,“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这是落后的农民意识;认为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必然正确,这是迷信上级的形式主义态度;以为党的决议完美无缺,不需作任何改进和发展,这“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而是一种“安于现状”的保守路线。毛泽东坚信,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二)从遵义会议到《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是毛泽东解放思想观点的深化和理论化时期。
在全面总结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毛泽东从理论上更加深刻地阐述了解放思想问题,提出了以下值得注意的思想观点:
1、把解放思想作为哲学理论的主题。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的哲学研究工作,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的目标。由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被提到哲学理论的首位。
2、从哲学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高度揭露了当时党内广泛存在的经验主义,特别是披着马列主义外衣的教条主义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实质,指出它们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3、从哲学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高度阐述了解放思想的必然性和无限性,认为实践——认识——实践的矛盾运动和永恒发展,决定了人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使主观认识与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相符合、相一致。
4、强调实践是衡量人们思想是否解放、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根本标准。
这一时期毛泽东关于解放思想的论述的显著特点是:从前一时期具体的实践层面上升到哲学理论层面,着重阐述了解放思想的哲学根据,标志着解放思想理论的形成。
(三)延安整风时期,是毛泽东解放思想理论的系统化阶段。
1、把解放思想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的理论任务和紧迫的实践任务。毛泽东认为,在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深刻思想根源是以教条主义为主要形式的主观主义。只有彻底批判和克服主观主义,才能真正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作风。为此,他号召在党内发动一个启蒙运动,使我们同志的精神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蒙蔽中解放出来。
2、把整顿党的作风作为解放思想的突破口。轰轰烈烈的延安整风运动,使解放思想具有了可操作的具体形式。
3、提出解放思想的基本要求是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勇于思考。在《学习和时局》中,毛泽东指出,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
4、把衡量思想是否解放、认识是否正确的实践标准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
(四)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发展了解放思想理论。
1、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转变,阐述了解放思想的历史必然性。毛泽东指出,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阶级矛盾转变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由革命转变为建设。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任务要求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把握社会主义建设新规律。
2、通过对全党思想状况的分析,说明了解放思想的必要性。毛泽东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许多党员干部“心中无数”,仍沿用革命战争年代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这一切都表明了新的历史时期解放思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强调调查研究和宣传、普及辩证法是解放思想的根本途径。毛泽东认为,人们在实际工作中之所以犯错误,根本原因是脱离实际和不懂科学的思想方法。据此,他一方面号召全党深入群众和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另一方面更加强调学习、宣传、掌握辩证法的重要性,要求全党“照辩证法办事”,并创造条件使辩证法从哲学家的书斋里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
毛泽东这一时期解放思想理论的特点是:解放思想的主要矛头指向照搬照抄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并把解放思想与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结合起来。因此,解放思想既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其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
二、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理论的新发展
在新时期,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解放思想理论,并在总体上实现了三个上升。首先,他针对新时期的特点和拨乱反正的需要,把解放思想从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任务上升为标志新时期开端的理论和政治主题。他从拨乱反正到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再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把解放思想地位不断提升,成为新时期第一个理论和实践主题。其次,把解放思想从实事求是的内在含义上升为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邓小平看来,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他认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因为解放思想对新时期极端重要,也由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本质一致、侧重面不同的关系,邓小平把毛泽东创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三,把解放思想的着力面从整风运动提升为制度建设。邓小平认为,要真正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如果说毛泽东创造了整风的方法促使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那么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整风思想的同时,特别注意从组织制度上保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因为它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三、毛泽东和邓小平解放思想理论之异同
毛泽东和邓小平解放思想理论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第一,从解放思想的地位看,二人都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认为能否解放思想关系到能否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否开创革命和建设新局面的问题,因此都号召开展思想解放运动。但也有差别。毛泽东先把解放思想看作哲学研究的主题或基本任务,继而也看作全党面临的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在邓小平理论中,解放思想成为开始新时期的启动器,成为关系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最高问题。第二,从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看,二人都强调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外国经验神圣化。不过,毛泽东反对的教条主义主要是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端正思想方法是关键。邓小平不仅要反对本本主义和个人崇拜,还要反对对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迷信。这不仅要求去除理论上的蒙昧,还涉及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任务更重, 难度更大。第三、从解放思想的目标看, 二人都强调要搞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区分真马克思主义与假马克忠主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与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与马克思主义个别词句。不过在邓小平理论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正确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课题,因而也成为新时期解放思想的首要目标。第四,从解放思想的途径和方法看,二人都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毛泽东创造了整风这一解放思想的具体形式,从而把解放思想与党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邓小平在坚持整风方法的同时,更重视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认为良好的制度是解放思想的根本保证,从而把解放思想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第五,从解放思想的标准看,二人都认为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因而都坚持以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来检验思想是否解放。但邓小平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了更完善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第六,从解放思想的基本要求看,二人都强调要开动脑筋,勇于思考,善于思考。但邓小平适应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出了“换脑筋”的要求,要求人们根本转变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以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