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趋势与差异追求: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与发展现状研究_华语电影论文

整合趋势与差异追求: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与发展现状研究_华语电影论文

融合趋势与差异性追求:当代华语电影创作与发展现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华语论文,差异性论文,发展现状论文,当代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3)05-0033-05

和以往两岸三地各自发展不同,中国电影的单一性似乎在时代流转中得到新的推动力,随着多地市场化合作加深,华语电影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关于“华语电影”的概念及其历史渊源已经有不少专论,约略可参见卢晓鹏,叶月瑜《华语电影之概念:一个理论探索层面上的研究》等论说,①不再赘述。时至今日,华语电影的内涵在两岸三地的电影合作的规模上得到明显的证明。越来越多的从资金到创作团队,到市场交互放映的电影以及电影风格题材交流借鉴的更为明显,都呈现出各有特色而交融显著的电影创作趋势。2013年,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影片选定《逆光飞翔》,这是显然的台湾电影和呈现台湾文艺片的范儿,但却又是有内地参与的“合拍片”,而大学生电影节将其作为华语片接纳,在这里,跨地域合作的创作具有了显明的华语电影的接受度。类似的状态在内地和香港的合拍创作中最为明显。可以说,市场驱动与彼此需要,都使得当下阶段电影进入了开阔认知的阶段:即融合走势中的华语电影兴旺。于是,华语电影“也都是以一种开放性的形态存在”②。认知华语电影的发展得失是必要的理论任务。

一、融合的意义

融合是一种文化接近而社会需求促发的必然。华语电影从概念出现到争议,再到实际上的实施事实,是一个发展状态下深入,其和中国电影市场尤其是内地电影的市场规模息息相关,内地电影直线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包含了华语电影融合的因素。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年度(2013年3月21日)正式公布:2012年全球票房收入347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6%,较五年前增长32%。其中北美市场收入108亿美元,占全球总票房的31%。而中国2012年票房入账27亿美元,在全球总票房中占比近8%,超过日本(日本电影市场有24亿美元,占比约7%),成为全球第二大票仓。在世界电影市场格局中,2012年电影票房除了北美108亿美元,中国27亿美元,日本24亿美元外,接下来的是英国17亿美元,法国17亿美元,印度14亿美元,德国13亿美元,韩国13亿美元,俄罗斯12亿美元,澳大利亚12亿美元,巴西8亿美元等等。持续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的确具有开放接纳而融合华语电影的内涵。这里,内地电影市场包含了三地电影所交融后的市场格局。进入2013年占据内地电影票房第二位置的《西游降魔篇》显然是其中的代表,无论是合拍意义还是华语层面认知,凸显在中国电影创作中的两岸三地的电影都具有更为紧密的交融走势。

所以强调融合既是市场发展,也是内涵具有的性质,华语电影从概念倡导到实际呈现已经越来越明显,“华语电影”的面貌已经成为我们可以谈论的对象,当下内地电影相当程度上都和香港电影的交融相关,合拍的规模和创作多地合作的事实日渐明显。当十年前《卧虎藏龙》在国外热映之时,在内地却被误解或者不屑,但时至今日其带上明显的东方特色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它是不是华语电影和性质上的华语电影气质却似乎被开放的时代所接受了,又是华语电影发展大势所给予的支持。

华语电影重在华语外在表现语言和内在表现地域文化以及本质上的中国人文化习俗情感表现等等,构成了对于西方人所认定的东方电影,和我们所亲近的本土创作基本面貌。其实华语电影的融合重在于两岸三地的影像创作情态的接近,与我们观赏市场上淡漠了地域文化差异的融合。简言之,华语电影已经在融合上大大迈进了步伐。但融合在什么层面上实现却是一个需要认知的问题。包括在市场上、制作上、人员交流上、文化习俗混同上、类型接近上等等都具有可资融合认识的基础。

创作和市场这两个端点的融合似乎已经不成问题。当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攀上内地电影第二高票房之时,内地有史以来前几位票房中大众熟知的《西游降魔篇》、《十二生肖》、《一代宗师》等都显然与跨地域创作者相关。实际上,华语电影的内地、香港、台湾的不同程度合作已经成为普泛性现象。在评价上也是如此,某一个阶段开始,三地模糊地域电影的评奖曾经显得奇特,直到去年内地一个报道还有这样的语言:11月24日,第四十九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举行!每年的金马奖都是华语影坛的一大盛事。今年更是有多位内地导演、演员和作品入围,除此之外老牌影星导演也会悉数登场。你对本次金马奖最有什么样的期待,请告诉我们。云云。而在近年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和内地电影奖所包容了多地合作电影已经习见不怪,比如央视网消息:华语影坛的年度盛事之一,第49届台湾金马奖24日晚揭晓,香港演员刘青云和台湾演员桂纶镁分别获得影帝、影后殊荣。本次入围的36部影片有15部获奖。最佳剧情片最终被大陆影片《神探亨特张》斩获。考虑到香港回归,而台湾依然不同,于是这一次议论纷纷的台湾金马奖评奖显然具有微妙意义。可以预期,华语电影的认可会超越归属“某地”电影的区分。融合趋势来自于市场需要所牵拉的创作需要,从必要硬性的介入到渐渐自然的合作与不动声色的交融,华语电影的融合趋向一定是一个比较主流性的创作现象。

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开放性无疑是支撑融合的背景。在一个研讨会上有专家谈及世界旅游业已经因为中国而改变了一些设施设置,比如欧美的一些宾馆开始出现房间安放有痰盂和烧水的水壶,这显然是考虑日渐众多的中国游客的习惯。而在电影市场发展的当下,一个新鲜的“特供”词最近和好莱坞电影频频扯上关系。所谓“特供”,就是一部好莱坞大片,除了国际版,还有一个针对中国市场的“特供版”。显然这是中国电影市场争夺产生的现象。人们针对特供引发热议的背后,是折射文化现实,但也许是中国电影创造的新的可能。《星期日泰晤士报》有文认为,这将开启大片制作“姊妹篇”时代,英国《独立报》则将这概括为“好莱坞的中国综合征”。无论如何,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诱惑性,对于吸纳华语电影合拍和外国电影趋近急切需要,都有多样可能。按美国电影协会的说法,到2020年,中国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电影市场。于是,从《钢铁侠3》、《变形金刚4》到《僵尸世界大战》,中国因素都不断添加。有人谓好莱坞大片都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也即“双版本”概念,而一些为中国特供的电影尽管中国元素的呆板和走过场显而易见,但大有不可遏制之态。网友对此鸣不平,“为什么好莱坞非要变着花样地挣钱呢?”谙熟于好莱坞市场的制片人、瑞格传播执行董事戢二卫认为,“特供版”或将扎堆出现,但不会成为主流。这主流自然不可能,但扎堆的现象却是市场盈利的需要。

由此反观华语电影的不断丰富,也就不难理解其市场和文化双重因素的推动力了。融合的渐趋自然有时都超越了政府层面的政策调剂(比如内地和香港、和台湾的协约),但协约的促进作用是建立在民间合作的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才发挥作用。实际上,对于内地受众而言,地域的差异未必那样明显,他们早就习惯如此交融的创作,从观众对于票房的奉献到评奖开始的突破地域局限(金马奖的批评)到政府和电影人一直期望放开的合拍举动,华语电影真的具有华语意义的交融性。此前关于内地民营电影头牌的华谊兄弟监制的陈国富离开的议论不断,是因为其进入内地对于内地电影创作的贡献不小,而与华谊兄弟的多位电影人合作更是典型的跨地域电影创作的缩影。正向的合体已经不可避免。但显然到一定时候,求同的期望和求异的期求也必然开始碰撞。放到更为宽广意义上看,融合的意义在于是民间需要、市场撬动、政府促进和文化人心无痕渲染的结合。从绝对意义上看,华语电影是时运所造就的渐近产物,却具有自然演进的力量。而似乎可以说,内地在综合性主导力上具有优势,自然也可以说香港在市场和创作的主动力上显得积极,而台湾在不由自主的驱动和内地诱惑性上具有后劲优势?

二、差异性追求

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电影的融合确乎明显,但需要思考的则是融合的正反向效应。地域文化的内在坚持和外在融合之间如何把握分寸,电影的个性特色、风尚与精神实质的区别、艺术表现的独特性与类型规律之间的差异,等等问题都需要细密的分析。就融合带来的效应还需要具体分析。无需证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电影都有差异性的呈现,而作为不同地域的影像创作,基于自身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经济的不同,自然会在影像表达上形成风格样式的差别。比如香港电影的武侠、喜剧、市民无厘头、警匪黑道电影,乃至于还有一定尺度的三级片和戏曲形态的影像等等,是标示香港电影存在内容,而台湾电影的地域文化表现、现实历史的表演以及对于两岸关系的意识形态表达,自然也有台湾独特的地方方言戏曲的电影自在存在等,如研究者所言:台湾电影曾经“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创新的电影语言和独特的电影情感表现方式,给华语电影提供了可贵的、与众不同的审美视角。”③至于内地电影在自身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透射下的创作形态更为明显,等等。当时代走入彼此都更为开放交融的境地,华语电影的趋同结合显然会发生。这似乎显示了文化感知的趋同必然,但也绝不是全无好处。看看千篇一律的都市建设对于乡村的抹杀现实导致人们的内心叹息,以及同样现代化的都市钢筋水泥的城市给予人们难免厌烦的心理,都在提醒作为个体人最为重要的求异感觉。作为电影的文化融合危险性询问是一个现实看待的问题。原本文化是差异性的存在,趋同就仿如内地城市建设一样,矛盾在于便捷和功利的划一模样与本质模糊后的厌倦。问题显然值得思考:融合的走向将如何?要承认,融合未必是抹杀不同,正因为不同在先而才有融合的驱动力,但融合的危险却又似乎是融合一体的趋同。问题是融合是不是走向无可融合的窘境?几年来内地和香港学术人对于港式电影景观的消融的忧虑,和现在内地人对于中国电影本土景观特色的失去,都需要警觉。其实在一些电影中融合的破败似乎明显。典型如《新少林寺》,就在西方化的救赎与庸俗化的隐忍牺牲之间的文化矛盾。

显然问题都有两面性。其实看待融合处置的机智绝非简单的想当然来的那样,在合拍电影中或者异地电影放映中,多有差异性的收获,显然观影区别明显。而我们时常走向极端,比如在为了抗击好莱坞电影的可能市场予夺,于是就把自身电影的走出去作为抗击的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是学习好莱坞而试图成为传播电影的法宝,但稍微有一点思考就应当发现,试图学步好莱坞的创作而打击好莱坞或者进军西方世界的可笑,没有自身特点的坚持而融合成为的东西难免四不像。甚至说,充斥好莱坞的品质再地道也不能和好莱坞相提并论,危险在于那真的是为好莱坞长驱直入做铺垫。贾磊磊提出的另外一个问题却也值得注意:“中国电影产业在逐渐扩大进口影片的情况下,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价值观的挑战。”④

问题不仅如此,在接受的层面,我们承认,没有当下受众群的支持,不了解世界潮流,包括不能吸纳新一代人的趣味,电影就可能是被冷落的东西,但不创造自身的品牌特色来引导受众,让中国电影融合世界而具有自身优势,杂糅也未必能获得青睐。实际上,走向华语电影融合路途中显示的差异,似乎也值得思考:《西游降魔篇》、《一代宗师》、《十二生肖》、《LOVE》等等可以作为不同情形的分析案例得失自在其间。出自于台湾主创团队包含几地明星的《LOVE》在内地票房并不如意,打入异乡的障碍有时也是自身。而内地人熟悉的《十二生肖》却大卖不已,无疑触及了市场融合与利益需要的暗中选择。在大众文化潮流中,如何取悦新的一代人显然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2012年到2013年中,老牌市场导演相继成为市场冷落的对象,而新锐导演的崛起又是那样措不及防,不能不思考新的观影群体的趣味爱好将如何影响市场。看看目前中国电影的票房前位创作者以及投资回报的比例,自然明白这一趋势:

1.徐峥:《人再囧途之泰囧》,投资:3000万,票房:12.6亿;

2.周星驰、郭子健:《西游降魔篇》,投资:1.06亿,票房:12.5亿;

3.成龙:《十二生肖》,投资:不详(据说6亿),票房:8.6亿;

4.乌尔善:《画皮2》,投资:1.2亿,票房:7.26亿;

5.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投资不详(近6千万?),票房:7.2亿;

6.姜文:《让子弹飞》,投资:1.5亿,票房:6.77亿;

7.冯小刚:《唐山大地震》,投资:1.2亿,票房:6.73亿;

8 张艺谋:《金陵十三钗》,投资:不详(传闻6亿),票房:6.5亿;

9.徐克:《龙门飞甲》投资:2亿,票房:6亿;

10.薛晓路:《北京遇上西雅图》,投资:2800万,票房:5.2亿;

11.郭敬明:《小时代》,投资2千万,收益4.5亿。

显然,青年导演包括一鸣惊人的处女作得到的排行超越有资历的导演,而回报率都在十数倍以上。这是成熟导演所不及的市场认可。也许时代变化的匪夷所思会成为诧异的一种理由,但确定无疑的正是时代风习的变更,新的观影群落的审美趣味变化,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接受方式的变化,创作追随大众文化潮流的演变等等,造就了不同以往的市场格局。而多地创作的趋同现象与在不同地域的反响差别,却又值得考察思考。

从内地导演创作到两岸三地融合性导演的创作看,在本土和他地的市场感知一直都未必同步。比如,出自于周星驰风格的合拍电影《西游降魔篇》,已经成为全球累计票房达2.35亿美元的电影,超越了《卧虎藏龙》的过2亿美元的世界票房,但《西游》内地票房占了绝对数的93%。前推至当初《卧虎藏龙》,内地票房只有1400万美元却成为无论世界评奖认可还是全球票房都大大不同于华语地区。再看周星驰《西游降魔篇》,其本土香港票房的票房只有364万美元,尽管微博上有人统计说最新排行榜,《西游》香港票房超过2700万元(约380万美元),而这个成绩可以排在2012年香港年度票房第五位,但在香港显然文艺片范的《桃姐》比《西游降魔篇》受到欢迎更胜:《桃姐》排名第四位,2784万港币。但我们看待的融合背景下,对于内地而言《西游》几乎要成为首屈一指的票房电影过2亿美元,娱乐之都的香港才区区近400万且还是排行第五,不抵内地人认为是文艺片性质的《桃姐》。显然,我们时常误解地域文化,也可能误解自身对于电影创作的认识。

再看跨地域电影遭遇文化差距的境况,台湾出色电影《赛德勒巴莱》在内地放映遭遇滑铁卢,而曾经是内地第一票房的《画皮2》在台湾也同样遭遇滑铁卢,暗示着文化感知的未必平衡现象。显然这里呈现了复杂的文化走向:迅速发展的内地对于娱乐的追求迅猛而不知所措,而台湾以为内地本源性文化的接受原本应该更为容易。历史差距之别还要追溯到从前,世纪初内地导演郑晓龙(就是电视剧《甄嫘传》导演)曾经拍摄了电影《刮痧》,试图表现不同文化的冲撞,但和近年中国电影《风声》对于针灸极端表现一样,遭遇到后来国家医疗机构对于其文化传播的批评:这些影视作品导致中医、针灸等等国粹在外国人眼里成为制造恶毒的对象,留下了不良印象。文化从来就要依循自身的基础与眼光的认知来表现现实并且获得受众呼应。其实郑晓龙导演的十几年前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曾经在内地产生所谓出国潮的减温效应,而《刮痧》影像中的感受,也确实是当时内地人心态接受和郑晓龙这样内地人感知域外文化的创作,真切而真实。然而也的确遭遇到不同文化交融中难以避免的矛盾印记。

显然问题比单一时代远为复杂。融合中的华语电影并非只能是一个模式的样态,而应当是保持其本有文化精神的多元表现形态。随着交融的深入,屈就市场的单一性结合成为必须警觉的问题。内地电影的文化精神在娱乐至上的大众趣味影响下,缺乏刚性品格和宏阔文化质地的趋向导致电影艺术品格的低落。“中国电影质量,我们称之为内生性生长其实是很弱的。”⑤香港电影的独特品质的淡漠又不仅是港人连内地观众也感到不足。台湾电影的文化气质在合拍中的变化也得失互见。这里的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分寸也许是融合过程中最难硬性确认的难题。但其实辨证认知必须要明了问题在于合拍融合的微妙内涵,如同苏格兰谚语所言:“永远别喝兑了水的威士忌,永远别喝没兑威士忌的水。”对于文化感受而言,前者是求纯洁单一浓烈,在地域文化保存上似乎也要有这一绝对性的追求;后者是求要有自身特色保持在其中的个性,对于融合性文化的警觉性而言,也不无裨益。学者的警示不无道理:“新世纪以来,这种产生于经济领域的同质化现象在华语影坛开始蔓延。其开始于高成本的动作大片。”⑥

问题集中于特色和文化品性上,而其实质是电影表现的艺术成色!没有了自身的特色的电影实际上在自身优势表现上丧失了个性却屈就共同接受的单一样式,而电影作为艺术的独特文化表现在消融中遮蔽,表面上适应了某一地市场,其实却违逆了多样性新奇的感知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影视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似乎是‘文化本土化’的定位。”⑦其实融合的想当然感觉是双赢多赢,却忽略了更为细致的文化精神的意义,如何看待融合时代不可阻挡的世界文化,还是要有好莱坞的一些触觉:为了利益可以趋近地域文化的要求,比如大片的一些选择就是寻找普泛性接受的可能,但其本质文化的保存却一点也不会丢弃:美国国家的尊严和强悍。至于艺术和技术上的优势,美国电影一点都不会削弱只会增强,而得到的是更为强烈的观赏吸引魅力。我们需要看待的还有时代变化后的融合策略,自然包括三地电影不能丢弃自身的优势而无原则的屈就。犹如内地电影的现实主义表现精神,香港电影的类型样式(警匪、喜剧等),台湾电影的地域文化情愫创造等。在人们挑剔华语电影聚合体中的个性淡漠,实际上是包含对于借鉴中失去自由的艺术特性而失去强化艺术表现可能性的吸引力。就内地电影而言最为明显:娱乐文化和市场求取的本能,将香港电影的地域性活跃因素无原则引入,一方面丢弃了内地电影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评判精神,另一方面轻浮了内地影像创作的内在情感意味。于是一直作为中国电影精神文化支撑的宏阔大气的影像表达渐趋淡漠,人文情怀的精神追求失去展现的背景,“内地电影”所获得世界认可的品质逐年减低,在世界电影节的生存都遭遇问题。艺术认知的核心是精神实质,内地电影的精神实质建立在厚重广博的文化地域与人文文脉基础上,轻佻和浅薄无论如何不是追求的目标。而实际上,在创作上的放弃自身传统的吸收,不仅是迁就了他人的长处而削平自身的优势,而且最为可怕的是培育了越来越清浅的受众,而浑然不知的其实又不仅是观众,而是为了这样观众市场需要更为无聊的创作走向。需要警觉的是如何把握融合与独立价值之间的关系。

当时代发展到已经难以用简单的分合来判断时,分清表里和习惯的认识十分重要。在所谓“祛魅”的年代,审美思维受到挑战影响着电影受众的接受,而新的一代人的趣味所带来的票房收益更是大大超出人们的意料,“泰囧”式的欢悦,“小时代”张扬的物质享受,都让传统思维不知所措。而时代变化更是融合后的警觉点,比如人们习惯以为足以吸引人的因素,其实未必,看看2013年3月24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知名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调研表明,过去一年半中床戏几乎已经从最新好莱坞剧本中消失,因为床戏无法吸引观众反而会使影片得到价差分级失去年轻观众。这原因在于网络色情泛滥导致色情没有当初吸引力,其次是床戏无法吸引女性观众,而去电影院观影夫妻或情侣中,看片往往由女性决定,等等。世界变化急速,认知的依托已经是新媒体时代的受众,而90后已然成为电影观众极为重要的核心,我们有理由认真考量如何保持艺术的恒定价值而又引导受众的难题。要注意新媒体时代“电影院、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结构一致性很高”的特点,⑧而这对于电影观众而言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年轻的电影观众主导群体最为恰切这一趋势而影响着市场观赏。比如自2011年以来“中小成本影片突破了投资规模、市场认可、商业附加值等多方面的制约,异军突起,打破多年来大制作一统天下的格局。”⑨

回到正题来探究,两岸三地电影的差别也就是优势自有不少揭示,看看2012年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新跃大学和“通商中国”组织举办的“21世纪的华语电影”讲座上,受邀演讲的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焦雄屏的观点:香港因为和内地签了CEPA,所以香港电影出口到内地有优势,特别在珠江三角洲一带,香港电影甚至不用另外配普通话,就可直接进军内地市场。台湾和内地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后,尽管电影这部分还在谈,但台湾电影将有机会进入大陆市场。这是交流的基础。但她以为:各地特色优势不一:丰富的创造力、想法纯洁、感染力较强都是台湾电影的优势。而香港电影圈近几年来缺少新血培养机制,但是这样的新血却可在台湾省内找到,台湾近年来从偶像剧培养出不少年轻明星,如赵又廷、彭于晏、阮经天等,他们具有观众基础,这是台湾省未来可以对华语电影圈有贡献的地方。台湾地区的电影圈近几年自我边缘化,反而发展出强调“台客文化”的本土电影。焦雄屏还分析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特色,她说,香港电影商业制度完整,技术性佳,通俗性够,但较缺乏核心价值,而且盲目跟风;内地电影优势在于热钱多,投资多元化,但片型重复,内容单调,造成大片寡占市场,等等。事实上,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如何激励自身的优势而不被庸碌所抹平,如何在华语电影的大框架下看到各展优势的地域性特色延展发展,才是华语电影正常跃进的重要基础。

事实上,中国电影已经在本土市场大跃进,但2012年中国电影海外销售却“较上年减少了9.83亿元,减幅为48.04%。”⑩在华语电影融合趋势中,在本土电影市场高升中,这一现象值得深思。至少我们要明白,电影也还是一种文化产品和创造的艺术对象,人们认知的不是外在而是内涵。诚如担任201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创作过《国王的演讲》和《悲惨世界》的英国著名导演汤姆·霍伯所言:“只要是触及人们普遍存在的内在情感,自然能神奇地跨越文化界限。”(11)这是需要电影创作认知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卢晓鹏、叶月瑜《华语电影之概念:一个理论探索层面上的研究》,陈犀禾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②齐伟《华语电影:概念旅行与理论显现》,《当代电影》,2012年第8期,第131页。

③张恂《论海峡两岸合拍电影的概况与发展前景》,《当代电影》,2012年第8期,第102页。

④贾磊磊《中国电影产业的战略性变局》,《当代电影》,2012年第5期,第4页。

⑤赵军《对话:中国电影目前碰到的问题》,《当代电影》,2012年第5期,第15页。

⑥赵卫防《全媒介语境下的华语电影流变》,中国电影博物馆《全媒体传播视野下的电影生态》,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页。

⑦宋眉《浅论中国影视文化的现实属性和定位意识》,《当代电影》,2012年第4期,第155页。

⑧周星、张洪忠等《新媒体环境下都市影像消费生态调查》,《现代传播》,2012年第12期,第13页。

⑨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12中国电影产业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第86页。

⑩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2012中国电影市场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版,第268页。

(11)李霆钧《好电影要以发自内心的故事唤起共鸣》,《中国电影报》,2013年6月20日第3版。

标签:;  ;  ;  ;  ;  ;  ;  ;  ;  ;  ;  ;  ;  ;  ;  ;  ;  

整合趋势与差异追求: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与发展现状研究_华语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