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视角下的成本管理对策论文_汪丹

试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视角下的成本管理对策论文_汪丹

宜宾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644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一直都是我国建筑行业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而工程预结算审查又是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建筑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工程预结算审核在整个工程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并对如何进一步降低工程成本作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管理;预结算审查

1目前工程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和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应用也在日新月异不断增多,这给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和挑战,因为工程成本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合理控制工程预结算环节,而目前计价定额存在缺项,定额人材机与实际耗量存在差异,缺失项目和内容补充过程中,自然存在定额换算误差等问题。同样在结算过程中,也因缺少实地调查、第一手资料和准确数据等原因,导致结算计价方式存在不合理性,结算和实际的工程内容存在差异性;其次,在建筑行业结算中高估冒算现象比较普遍,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获得较高利润,采用多计建筑工程量,巧立名目,高套定额单价,不平衡报价,后期新增变更等手段人为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再次,由于建筑工程造价构成存在项目繁杂、易于变动、计算基础不一、计算人员理解差异等诸多因素从而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态度必须认真严谨,并应从专业的广度、深度、精度等全方位考虑工程造价。

2预结算审查在工程成本管理中起到的作用

建筑工程预结算编制结束后,必须认真审查其准确性。因为预结算的准确性对于正确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规定政策,降低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客观反映工程经济指标具有重要意义。就经济学角度而言,工程预结算审查对于加强工程成本管理起到以下作用:第一,有利于控制施工工程造价;第二,有利于加强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节约建设投资;第三,有利于施工承包价格的确定与控制。工程预算对于招标工程是编制标底的依据;对于非招标的承发包工程,它是合同价款结算的基础依据;最后,预结算审查环节是核实工程造价之于工程成本的真实反映。积累和分析技术经济指标,有助于提供准确数据,从而通过相关数据指标的对比分析,找出方案中的纰漏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进行修正,对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素质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

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视角下的成本管理对策

3.1建立完善预结算审核管理机制

建设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和施工单位需求,结合立项、设计、现场勘查、工程造价编制等环节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结算编制及审核管理制度。由造价编制人员、审核人员、造价主管和总负责人组成工程造价管理班子,专人专职层层管控。做到项目立项初期定位精准,项目设计阶段面面俱到,项目勘查过程真实反应,工程造价测算数据准确。造价专业人员在编制工程造价时,先与设计人员对接,明确设计意图,避免出现错项、漏项、空白项和争议项,同时参与现场勘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调整,做到实际与设计一致。在此基础上,出具的工程造价由编制人员先自行审核,再由造价主管进行二审,最后由造价总负责人进行终审,以此保证该工程造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严格把控材料价格

建筑材料价格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对工程造价影响颇大,因市场材料价格水平时有波动,易导致工程成本不可控,所以严格把控材料价格在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中至关重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就材料价格的浮动明确风险范围,一旦发生材料价格波动过大超出合同约定,则应由甲乙双方就波动材料进行协商后确定价格。其次,工作人员严把材料价格核实关,结合建筑工程和购买材料所在地的市场价及当地政府指导价,已确保材料购买价格性价最优。例如在建筑钢材的采购过程中,可根据区域特点,结合近年来钢材市场实际情况,与供应商签订框架合同,从而打破区域限制,实行“定单招标,定量采购”,即需求方将某段时期内所需的钢材以询价清单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发给各个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遵照询价单所给出的付款方式、规格型号等要求进行报价,由采购方评议后确定战略合作商,从而避免材料价格差异过大对成本控制带来的弊端。

3.3严把工程量审核关

审核人员应按照工程量计算细则、设计图纸和专业设备材料表对已上报的工程量审查其是否存在漏算、错算及重复现象。必要时,对重点项目应详细计算、核对。另外,在审查过程中应注重计算方法和计算工程量的数据来源。例如审计工作人员应按照建筑工程设计图纸与实际验收工程量进行核对,并根据工程量的具体计算细则、预算定额说明,审查已上报的建筑工程造价。对于加签工程量,审计工作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及加签手续,保证多签的工程量情况属实。另外,在审查过程中发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工程量时,应深入调查,通过和建筑材料供应商取得联系,严把工程量审核关,以此提升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精确性。

3.4严把预结算定额审核关

审核人员应积极参与到项目工程各个环节中去,严格审查、验收重点工程项目,结算时仔细比对、审查工程预算方案,找出预算编制方案中存在漏洞并给予补充完善,提升建筑工程项目预结算编制的精确度,保证预算编制合理性,结算审核准确性。通过分部工程预算编制方式规范预算管理活动,确保预算管理得到有效控制,减少资金成本投入;通过图纸与现场相结合的审核方式把控结算资金范围,从而实现成本控制,提升企业利润率。

3.5培养高素质预结算人员

加强人才培训与引进,培养出复合性、设计型和创新性人才,提升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例如对已经充实的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定期组织开展技术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和能力对比活动,在加强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员工思想道德素养的训练,提升他们的审查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培养出一批拔尖人才和技术骨干。

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控制合理性的关键是成本控制管理,预结算审查作为工程成本管理是否有效果的重要体现形式,在工程造价体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所以,认真做好预结算审查工作对于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预结算工作人员要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以最优的职业素养和行业道德做好预结算工作,相互监督,互相协助,共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贡献出自身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彩琴. 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J]. 建材与装饰,2017,(28):138-139.

[2]马晓慧.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 中国集体经济,2016,(34):136-137.

论文作者:汪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试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视角下的成本管理对策论文_汪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