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_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_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高校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的运用已经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大学生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日益成为他们学习、交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运用技术、行政、法律手段加强网络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的传播,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这里就有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1994年中国开始接入互联网,同年,国内许多大学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十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学校园与外界的信息交互变得十分便捷,为大学生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但是形形色色的信息、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从而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许多不可预料的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应运而生。有研究者指出,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应当有两种理解:一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教育,即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思想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手段、机制与组织方法如何发展、创新;二是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就是把网络作为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用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前者是对网络思想教育的广义理解,是关于思想教育全面体系的构建问题,后者是对网络思想教育的狭义理解,是关于思想教育局部体系的构建问题。[1](P2~6)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的研究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偏向于狭义的层面。理论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定义,主要观点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1](P103~106)“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对其受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思想宣传的理论和传播学的原理,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教育的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4]

这些定义表达的意思比较接近,基本上都含有“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针对网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思,比较偏向于狭义理解。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5](P51~53)

应当说,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广义和狭义理解各自代表了不同的范围和层面。网络环境的形成是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将网络作为开展思想教育的新渠道又促进了教育理念、方法的全面改革。我们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这两方面必须同样重视,既要全面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也要有效运用新兴的教育方式。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的影响包括正负两方面。关于正面影响,学界的主要观点有:

1.网络拓展了教育的形式

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上课、开会和面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时空上存在很大的限制性。而互联网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教育者可以把思想教育的信息资源通过专门的网站、网页、栏目或信息报道等形式链接到互联网上,供大学生上网浏览、阅读;可以通过在网上发布正向引导信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向的思想意识;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思想状况调查。[6](P17~19)

网络使教育的形式更加现代化。由于网络信息量大,速度快,影响力大大超过了任何一种传播手段。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相结合,网络特有的信息集成性、双向性和可选择性,提供了一个极具特色的教育环境。[7](P37~38)

2.网络丰富了教育的内容

网络以其信息量大的特点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方面,多媒体技术使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另一方面,因特网使教育内容变得丰富而全面,便于教育者以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来承载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8](P106~107)

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提供的全新的、更具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更具吸引力。而通过网上各种交互式所展现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则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交流者本人乃至整个社会当前的思想政治状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难得的信息资源。[9](P95~97)

3.网络便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

在网络交往中,交往对象的社会角色通常是虚拟的,交往对象没有心理负担,角色虚拟使交往者保持相对平等的心态。无直接利害关系冲突的交往位置,有利于宽松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因此,在思想感情传达上,交往者可以直抒胸臆,不必像日常生活中那样吞吞吐吐,或胆怯害羞,容易达到交流的较深层次。[10](P54~58) 同时,角色也是可以复换的,在浏览网页、选择和吸收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参与者是以受教育者的身分出现的,而在参与网络各种信息的制作、发布等网络实践活动,将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及信息传播出去时参与者又成为教育者。因此,依托网络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上,其身分上更具有融合性,双方都能较好地发挥其主体性。[11](P80~82)

4.网络提高了教育的效率

传统的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时效性比较差,教育信息传播速度比较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及时传送到受教育者手中,影响教育的效果,而网络在信息传播方面非常迅速,不受时间的限制,网民可以在任何时间内接受和浏览任何有益的信息,而教育者也可以及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送到每一位受教育者的面前,从而提高了教育的效率。[12](P52~54)

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还能够实现信息内容在组织上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在阅读电子化的理论著作中,任何一个概念、事件、人物、著作等都可以通过超文本链接及时找到详细的资料,满足学习过程中查阅资料的需要。这不仅极大提高了理论学习的效率,而且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全面性和综合性。[13](P20~21)

关于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学界的观点主要有:

1.负面信息的传播

过去教育者可以运用管理手段对学生所接受的外界信息进行“过滤”,保持信息的“纯净”。但是在网络环境中,由于对信息源的限制以及对信息的过滤难度较大,各种非法信息、色情信息、错误信息、虚假信息充斥网络,毒害了那些辨别能力差、选择能力弱的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14](P119~121)

互联网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国际上的强势集团也趁机构建新的意识形态霸权,冲击青年人正确理想信念的培养。事实上,美国依托其强大的国力形成由其主导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在这个信息网络化的全球传播体系内,主流信息都是其认可的资本主义化、美国化的内容,而非资本主义的、非美国的内容只能处于非主流的地位,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容更是只能处在被指责的地位。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思想还未定型的青年人来说,大量接触这样的网络信息,其意识形态的选择容易出现西化的倾向。[15](P28~33)

由于我国对因特网的控制能力和对信息的屏蔽能力相对来说还都较弱,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平台,红色网站的内容不够充实、变化少、更新速度慢;还由于我们对互联网上的意识形态斗争缺乏经验,使得我们在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渗透面前,缺乏足够应对力,处于被动不利的境地。[16](P24~26)

网络色情信息的传播对年轻人的危害也令人忧虑:从互联网在内容上的卖点看,绝大多数的付费内容网站都是色情网站。许多在电视里严禁播放的淫秽内容或政治上不正确的内容,充斥于许多网站之中。[17](P39~41)

另外,互联网的出现为一些社会矛盾的表现和传播提供了渠道。由于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群众对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不正之风的意见,反映到网上时,容易造成过激言论、怨气过于集中的情况,如不及时疏导,也会成为社会矛盾加剧的催化剂。[18](P10~12)

2.网络道德的缺失

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然而,由于大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无力承担对大学生的指导和监督职责,而学校习惯了以群体教育为基本模式的德育,对大学生以个体形式进入网络世界的新情况准备不足,很可能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的薄弱。[19](P70~74)

网络社会中传统道德基础的消解现象是值得关注的。传统社会由于交往面狭窄,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依靠熟人的监督和道德他律手段的强大力量,传统道德得到相对较好的维护,然而一旦进入“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网络社会中,那条由熟人的目光、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20](P82)

网络道德的缺失不仅表现在网民的个人行为,也表现在网络媒体的新闻宣传和报道行为上。网络媒体作为公共信息的守门员,有责任负责网络新闻信息的可信性、客观性。但是,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和匿名性破坏了传统媒体的范式:诚实和准确。[21] 甚至有少数网站社会道德意识不强,为了商业利益置公共利益而不顾,唯利是图,乃至走上违法的道路。[22](P1)

3.网络成瘾的危害

部分青年学生由于过分关注人机对话而容易淡化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隐名匿姓地在网络上交谈,长期在虚拟环境中漫游,容易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可能导致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心理。另一方面,长时间与网络相处,极易形成对网络的眷恋情结,使自己离不开电子屏幕。这种对网络的依附关系,容易滋生多种心理疾患,阻滞理性认知和逻辑能力的良性发展,形成认知怠惰。[23](P12~15) 青少年网络成瘾一般有如下表现:1.不断增加上网时间;2.上网则愉快满足,下网则失落不快;3.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4.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的烦恼及情绪问题;5.否认上网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损害。[24](P20~21)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互联网具有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巨大的空间。通过内容丰富的网上教育,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传播的方式对社会进行积极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对此,许多研究者和实践者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先进文化

互联网在推进文化建设,促进人们接受先进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这方面,国内高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许多高校积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有些网站在社会上有相当的影响。各高校注重对师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建设活动,以高雅的学术文化优化网络育人环境,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影响。[25](P3~7)

1999年4月16日, 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党员自发建立了名为“红色网站”的思想教育网站。网站内容以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验交流、讨论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为主,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对此,有研究者指出,“红色网站”是基层组织在理论学习中出现的新思路、新办法,它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和理论学习进行很好的结合,使同学们主动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的建设,直接参与教育过程。“红色网站”出现和发展的事实证明,这种传统形式和新的科技手段的结合是深受学生欢迎的。[26](P107~111)

为了增强网络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性,必须提高网络上先进内容的访问率。因此,有研究者指出,不能认为高校建几个“红色网站”,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行了,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提高网站的点击率,使“红色网站”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27](P21~22) 有研究者指出,在网络时代和信息社会来临之际,我们的党报网站要想吸引网友的“眼球”,只有靠自己出色的内容和服务,因为印刷版还可以靠行政命令要求订阅,而看与不看你的网站,则完全掌握在网友鼠标的点击链接上。[28](P38~43)

2.加强网上引导,确保正面舆论的主导地位

信息发达,观点多样,是网络舆论的一大特点。因此网上舆论引导成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者指出,社会协同的高效、顺畅,需要建立功能更强、更为稳定可靠的“刺激反馈”信号系统,互联网的发展和运用则提供了这样一个高效、发达、网络化的信号系统。网上的言论、情绪是相互传染的,因此网上舆论的引导光用说理的办法,不一定能很好奏效,还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29](P4~6)

对高校来说,学校的BBS经常成为大学生发表观点和讨论问题的场所,也是网上舆论引导的重要途径。BBS是网络中的电子公告栏,在这里, 使用者可以比较自由地发布自己的意见,发表现实中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因此,它会成为关于社会焦点问题或一个单位焦点问题的意见的集中发散地。[30](P16~21)

针对BBS舆论这样的特点,有研究者指出,当校园BBS处在匿名状态时,由于缺乏追究其责任的手段和机制,用户自我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会发布一些不良信息,容易带来网上言论的失控。而一些境外的敌对势力和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也会利用高校BBS在注册资格审查方面的漏洞,在高校BBS上发布有害信息,荼毒大学生心灵,危害校园稳定。为了堵住管理上的漏洞,减少和消灭有害信息的传播,高校BBS必须实行实名制,通过严格的注册限制, 取消境外敌对势力和社会上低级趣味的人发布信息的权限,而那些比较偏激的学生在发表言论时也会有所收敛,从而保证校园的稳定。 同时, 有害信息的减少有利于管理层将更多精力放在BBS的发展上,提高讨论区的品位,提升站点的整体水平。 注册用户由于都是实名注册,不得不提高责任意识,在发布信息时更加谨慎,重视维护自己的ID的信誉,这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垃圾信息少了,用户可以尽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更好地利用校内信息交流平台的功能。[31](P149~152)

3.利用网上交流,促进思想沟通

有研究者指出,对于陌生人,人们更容易将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而网络正好可以满足人们这方面的要求。[32] 因此,教育者通过网络来开展思想交流, 更便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沟通。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七城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选择互联网的原因,比例最高的是“满足交流的需要”,占六成五。这也体现了网上交流对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影响。[33]

也有研究者指出,通过建立在电子邮件基础上的网络沟通交流,一方面减少了受教育者的顾忌,双方不会因为面对面的交流而造成紧张、戒备和尴尬的局面,使得受教育者更容易畅所欲言;另一方面,由于电子邮件发送时间短暂,提高了沟通的速度,因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34](P207~213)

此外,学校可为学生设立统一的电子邮箱。学生在使用信箱的过程中感到学校为他们设立的信箱稳定、速度快,会对学校产生认同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电子信箱及时主动地为他们发送信息,一方面可以增强和学生的沟通,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教育。[35]

四、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1.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特点的研究不够

目前对互联网特点的研究往往是简单的现象描述,缺乏对网络技术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管理价值的思考,研究工作滞后于互联网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目前已经进入Web2.0时代。Web2.0将用户从受众变成了信息制造者,为用户带来了真正的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这标志着一个真正意义的网络社会的形成——互联网应用模式从传统的“人机对话”逐渐转变为“人人对话”,网民上网不再是简单的让计算机完成文档处理或者获取信息,而更多的是为了与网络中的人进行交流,由此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体,网民们利用互联网建立信任、积累信誉、形成关系、构建纽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民”,网络与一般网民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上的社会结构日渐趋同于现实社会。国内这方面研究工作跟进相对较慢,相应的观念还没有及时更新。

如果说互联网是一张“网”,那么互联网应用中形形色色的技术就是这张“网”的无数个“节点”,是它们构成了互联网这张“网”,避开这些“节点”谈“网”是肤浅而不切实际的。研究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特点同样如此。而目前的研究通常只是谈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对于具体的技术特点很少触及,这就导致了大部分的研究只能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无法体现。

2.对网络技术影响青年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不够

对现代科技手段影响青年生活方式和成长规律的研究尚停留在现象描述阶段,从较深的层面上揭示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还不够,导致了理论滞后于实践,无法有效地对实践进行预判和指导。

网络技术是一个技术群,其中不同的技术手段对青年生活方式和成长规律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目前对于各类网络技术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研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了解哪些技术可以为思想教育方法提供借鉴,哪些需要趋利避害、因势利导。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研究不够

不同于Web1.0时代的互联网比较单一的应用模式,进入Web2.0时代后互联网应用内容更丰富,代表性的网络技术包括BLOG、RSS、P2P、IM等,大学生对不同网络技术的应用方式和习惯体现了这个特殊群体一定的心理倾向性。而目前的研究缺乏针对性,对教育方式和受众接受心理之间的对称性缺乏研究,对大学生在应用不同互联网技术的现象中体现出的心理特点几乎没有研究,或者只是停留在对现象本身的描述上,提出的对策也只是针对现象本身,无法实现传播效果和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目前的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层面上,缺乏对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的思考,没有挖掘出网络技术本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巨大潜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涉及多方的参与和网上网下的联动,宏观上需要国家立法和政策的保证,中观上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引导,微观上需要技术创新,以减轻管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成果。

目前关于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积极健康的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也比较滞后。由于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士,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缺乏直观的认识,应用不多,介入不够,因此导致对问题剖析不够全面深入,解决问题的方案缺乏针对性,特别是缺乏技术层面的支持,对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工作的渗透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探讨比较空泛,影响了工作的实效性。

标签:;  ;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_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