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从传统 ELT 到 CLT 的过渡

加速从传统 ELT 到 CLT 的过渡

一、Speeding up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ELT to CLT(论文文献综述)

陈刚[1](2019)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将外语学习文化定义为特定人群关于外语学习共有的一种特征性的认知系统、价值诉求和行为方式的体系。一种文化在其历史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会与其他相关文化乃至异质文化发生历史性遭遇,从而产生文化的涵化现象。所谓涵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的接触碰撞、相互作用而导致其中的一方或双方其原有文化发生相应的结构性、机制性、内涵性变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为我国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提供了现实条件。以现行国家课程标准所规范的课程化、制度化的外语教学为例,从课程设计与实施,直至与之相应的教学法体系的建设、制定和选择,不论是交际法还是任务型,其所折射出的课程及学科教学理念,包括基于这些理念和教法由中外合作编写或改编的教材,相对于传统外语教学,无不强烈表现出其文化内涵的异质性,这是两种文化接触所产生的生态结果——外语教学包括与之相应的外语学习文化及其当代范式的“涵化”。因此,深入研究在这一特定情境中我国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现象的实际状况及内在机制,揭示在这一进程中其模式建构与范式变换的规律,不仅有助于呈现特定学习场域中存在问题,也有助于克服并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对我国外语学习文化指向未来的发展,包括其创新模式的建构及外语教学的深化改革,产生积极影响。在当今学习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学习文化研究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界的普遍重视。而学习文化理念在外语学习研究领域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包括“华人学习者悖论”等现象,也为解释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直接促成了文化协同论等理论流派和研究成果的出现。目前,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传统文化与学习或外语学习间关系的相关问题上,研究对象也更多地偏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较少,而从涵化理论的角度研究外语学习文化的,则尚未闻见。基于对文化作为复杂人类形态复合体的本体认识,本研究融合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涵化概念和理论视角,以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考察、理解、解释中国师生外语学习文化涵化之现状和成因,并对其复杂关系结构及其机制、规律与规律的某些方面,在知识分析和概念抽象的基础上给予可能的、贯通的理论综合。本研究首先对有“学”无“习”的外语学习环境做了分析,对学习者特点研究做了全面梳理,并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学习文化研究的既有成果,进而对二语习得研究和学习文化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包括其针对中国学习者研究的理论取向之异同进行了学理辨析,与二语习得的研究相比,学习文化的研究视域则更倾向于学习特征的共享性和普遍性。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并确定了本研究的外语学习文化的理论视角及工作定义,进而提出了探索性的概念框架;继而以此概念框架为基点,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溯源,概括出包括语言意识形态理论、文化融合理论、文化心理学在内的基础理论及其相关前沿信息。参照前人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的态度、文化观念及心理特征的相关探索,尝试性地从外语学习的六个相关维度,包括学习目的和态度、对好的外语教师和好的外语学生的看法、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选择、对课堂、教材、师生关系的态度和看法等外语学习的基本面,给予综合的文化考察。由于教与学紧密的关系,以及学习观念、态度对外语教学、外语学习方式方法的生态影响,本研究特别关注教与学的双向互补与互动,从而将研究重心确立为教师和学生、教法和学法。依据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的需要,本研究选择了多学科综合的混合研究法,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叙事探究、内容分析、原型法,以及多种研究手段:问卷调查、集体访谈、个人访谈、课堂观察等。复合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全面反映外语学习文化的现状,也可以在不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印证。根据对外语学习文化主要维度的考察,在呈现外语学习文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中国外语学习文化在不同情境中的三种涵化类型的假设,基于数据分析和讨论,证实或者部分证实上述三个研究假设为真,并有了新的发现:在理论研究和文化建构层面,涵化形态接近同化形态;在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多呈现假晶形态;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之间亦呈现出假晶形态;而在学习生活及学习者个体实践层面,突出表现为涵化的融合形态。在特定的外语学习场域中,中国教师特有的外语教学管理、以问题链为实现路径的高效课堂实践、中国特色的语码转换教学法等,则成为外语学习文化更具专业特质的创新涵化形态。基于外语学习文化发现的新维度,笔者完成了对研究概念框架的修订。在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的形态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回到研究的基础理论,对涵化的成因从语言意识形态、文化涵化以及中国文化心理角度等进行了深度透视,尝试初步建立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是内在需求和外部推动相结合的双动力系统,两者存在承传变异的双向互动关系。整合性的涵化策略被自然地采用,涵化特征表现为融合、创新和多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外语学习文化中普遍存在着涵化现象。第二,同化、假晶和融合是中国师生在特定外语学习环境和生态中采取的涵化策略。第三,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揭示了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文化特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的融合赋予了本研究创新的视角,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运用在外语学习领域,而且是基础外语教育领域,同时实现了研究对象的创新;涵化新维度的发现与涵化模式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理论新意。

刘晶[2](2019)在《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然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师。所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目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师队伍的素质,并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要求。“教师身份”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提升高校教师身份认同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关键。基于本研究的研究主题,研究者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校英语教师的跨学科知识有待加强、信息素养有待提高;高校英语教师面临教育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高校英语教师的工资待遇满意度较低;英语学科的地位在下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明显、对科研缺乏积极的态度等等。基于这种研究现状,本研究对三名不同类型的高校一线英语教师深入地开展叙事探究,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尝试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2)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促进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高校英语一线教师在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等领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机遇和出路,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启示。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和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身份理论,对主要来自半结构式访谈和反思日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存在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其中,共同特征体现在:(1)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过程都符合Steffy和Wolfe区分的教师成长阶段,新任教师——学徒教师——专业教师——专家教师,尽管阶段略有不同,但大致轨迹一致。2)他们都经历了从教学实践者向教师研究者的身份转变,而教师学习对这种转变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不同特征体现为:受各自学校文化环境、教授课程性质、专业成长经历的影响,他们的专业身份发展体现出的独特性。(2)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体现了三种发展类型:1)“多重身份冲突”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前期研究对象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如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对其教师专业身份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以及后期研究对象拥有教学实践者、教师研究者、梯队负责人、母亲等多重身份之间产生冲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专业身份的发展。2)“身份危机”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在新入职时期,研究对象对英语教学的热爱和投入建构了积极的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随着学校改革政策给研究对象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导致其逐渐丧失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但是,研究对象能够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继续进行专业学习,如国内访学、考博等方式来积极构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3)“身份重构”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研究对象通过不断地专业学习,如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获得了高校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当专业发展遇到瓶颈时,研究对象能够及时寻找专业发展的新出路,对原来的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进行解构,并重新构建新的教师专业身份,即转型为对外汉语教师。(3)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因素分为两类:1)个人因素,体现为:教师反思、教师情感、教师能动性、教师学习、教师知识和教学实践等;2)社会文化因素体现为:学校改革政策、学校文化、教师收入和家庭因素以及关键事件、导师影响等等。(4)受到学校改革政策的影响,研究对象的理想身份基本等同于他们的应当身份,这表明满足学校改革政策的期待变成了教师理想的职业生涯状态,这往往导致教师失去了身份协商的自由。最后,研究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建构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提供建议和启示。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视角下Davies和Harre的身份定位理论、Wenger的身份形成理论,以及心理学视角下的Markus的可能自我理论、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及特征、专业身份发展的类型和对教师专业身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建构了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丰富了高校英语教师身份研究的理论视角和研究主题。同时,本研究可为我国教育部门制定教师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引起学界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关注;促进高校英语教师对专业身份认同的认识,促使他们反思教学、科研,合理规划自身的专业发展。本研究对高校反思和引导各自的教育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陈雅婧[3](2018)在《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已成为国家间相互竞争的关键,而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将为当代国家文化发展开辟一条新的创意路径,并为地区文化的长久繁荣提供更多的可能。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现日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众多的中国艺术资源,这些资源经过日本政府及博物馆多年的经营,在海外异乡绽放华夏文明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态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京都国立博物馆因受到上野理一、富冈谦藏、长尾雨山、森冈峻山及须磨弥吉郎等与中国渊源颇深的私人藏家寄赠,而获得了为数众多的高品质中国近代绘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的收藏过程,半公开式的分类保存方式,自建团队与外部专家的合作修复,博物馆文化财保护基金的运营,专门研究人才的培养,以及与藏品相关的展览、出版、教育、研讨等活动的展开,以特定藏品的具体管理措施为切入点,来探讨日本国立博物馆对待中国艺术资源的态度及其背后的运营机制。并由此引申出当今日本国立博物馆在大型特别展览会制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海外艺术品引进法及“文化艺术立国”政策等的指导和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对外来艺术资源管理的未来视野及全球战略。再通过与欧美国家博物馆进行横向对比,概括出国家文化事业从“行政管理”到“资本运营”的必然趋势,博物馆作为国际资讯中心的平台塑造,以及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全球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国家文化品牌的树立等方面的战略价值。

赵凌[4](2013)在《媒介·话语·权力·身份:“农民工”话语考古与身份生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农民工已经成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按照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农民工的解读,这个群体被定义为“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在有些省份农村户口已被取消,拥有农民工身份的人却依旧存在,他们的身份通常与一些固定的职业相连,比如建筑工人群体、劳务群体和服务行业等。农民工这个词也与“弱势”、“底层”等意义相关。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的在边缘位置,其居住基本在城郊结合处,那里有廉价的出租屋。农民工的权益也容易受到侵害,例如工资被拖欠,医疗无保障,子女入学有困难等,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被不断被这些自然化。因此,农民工既是一个现实中的群体,也成为人们意识中的一种观念。“农民工”话语所建构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它原来的文件意义,关注“农民工”话语的意义变迁,即对农民工这个词进行考古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民工的身份生产,有利于为农民工争取合法权益,在这个群体身上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价值。同时,通过本项研究探讨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建构过程,反思整个社会群体间的互动与相处。此前虽有不少关于农民工的研究,但对“农民工”这概念所指意义的变迁却鲜有关注。本研究在建构主义这个理论视野下,从福柯的“考古学”和“谱系学”的理论出发,以“农民工”话语为研究对象,利用语料库软件对大众媒介(《人民日报》)三十年间关于“农民工”的报道进行话语考古学分析,还原“农民工”话语构建农民工群体身份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农民工”媒介话语构成进行深入的分析,利用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理论论述“农民工”的媒介身份转变成社会身份的过程,并在阐释分析的基础上,引进实证研究,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验证和继续论证权力在身份转变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三十年来农民工的媒介身份总体呈现出一种矛盾,媒介建构的农民工的各类身份彼此并不完全统一。这种矛盾本质上是各种话语在“农民工”媒介话语场域作用的结果,受各种权力争斗作用的影响。正是这些矛盾,不断扩大“农民工”话语的意义外延,生产出“他者”和“弱势”的意义。这种意义在以城市为主导立场的大众媒介传播的作用下,也不断固化其身份和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研究还发现,农民工身份生产是融合的媒介权力的产物,这种融合的媒介权力,是以政府权力为代表的宏观权力与以媒介话语为代表的微观权力融合的结果,权力的融合,使得农民工成为历史语境、政治经济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的必然。农民工身份最终成为一个“死结”,无论是城市公众还是农民工群体自身,都在30年的意义建构中对农民工形成了刻板的认识。研究也为后续类似的身份和话语意义研究,尤其是在整合微观权力、话语、意义、身份等相应概念上,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思路。本研究的基于语料库的话语考古式方法能把传播,历史和文本进行有机结合,为传播学方法论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意义。

刘桂影[5](2013)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 ——基于跨文化的视角》文中提出英语教学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过程。如何设计这个活动,如何选择活动内容,如何实施该活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背后是关于语言本质、语言学习机制、二语习得理论、语言教学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支撑。这一系列理论以融合的形式存在于教学共同体的信念系统中就构成了指导英语教师教学的范式。那么,何为英语教学范式?我国历史上都出现了哪些英语教学范式?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应有一个什么样的英语教学范式指导教师的英语教学?这些就成了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根植于语言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的场域,聚焦英语教学范式,沿着英语教学范式的概念界定、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及未来展望的逻辑理路予以深入剖析和建构。全文由导论、主体部分和结语组成。主体部分包括五个部分。导论导论部分首先呈示了本研究的缘起和文献综述,然后探讨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重难点及研究创新等。第一部分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研究,基建于对教学范式概念和英语教学范式概念的把握。所以本部分关涉本体探源。基于对范式、教学范式和教学模式等概念的辨析,围绕着教学范式是指导教师共同体从事教学实践的信念性理论和观点的融合体这一核心观点,界定了英语教学范式的内涵、内容构成及其特点。英语教学范式是英语教学共同体所共同信仰的指导其英语教学的理论融合体,为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为其教学反思提供理论框架。英语教学范式作为一种学科教学范式,除了具有范式和教学范式所具有的特点外,它还拥有自身的特点,即“执念”性、多样性和独特个性。“执念性”本意是执着,这里指的是英语教学范式一旦被某一教学共同体所接受,在其心目中就具有信念的属性,就会对它有不加怀疑的信仰。多样性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指的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有不同的英语教学范式;其二指在同一时期,指导英语教学的范式不一定只有一种,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教学范式之外,可能同时有其他英语教学范式的并存。独特个性指的是英语教学范式作为学科教学范式,拥有其他学科教学范式所不具有的独特性。其独特性表现在理论基础,主体内容和对教学的指导三个方面。第二部分着眼于历史,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进行历时性分析。我国从洋务运动开始,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了“料理各国事务”,京师同文馆开始了西语的教学,这其中就包括英语的教学。从这一时刻起,正式的英语教学就开启了它的历史使命,英语教学范式也开始粉墨登场。从洋务运动时期到现在,英语教学经历了语法-翻译范式、听说-训练范式、句型-模仿范式、功能-实践范式、能力-建构范式等范式的指导。语法-翻译范式关注英语教学中词汇和语法等的语言知识教学,关注通过英文原着阅读学习英语语法,从而使学生获得英语读写能力。学生服从于教师的权威。文化对英语学习的作用被无视。这种教学范式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诵记,对教师的要求低,只要拥有语法知识就可以进行英语教学。不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关心学生的听说能力。听说-训练范式作为我国出现的第二个英语教学范式,认为语言的学习是训练地道的口语,而不是语言的读写能力,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而不是掌握语法知识。这种范式指导下的教学,学生仍然依附于教师,没有主体地位,文化依然被教学忽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句型-模仿范式徜徉在英语教学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黯然失色。这种范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语言被浓缩为句型,句型的掌握是语言学习成功的标志,句型的操练是语言学习的法宝,模仿是语言学习的主旋律。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仍然服从于教师的权威。但是这一时期开始对语境的重要性有一种自发性的意识。语言所富含的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开始慢慢被认可。进人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英语教学也开启了它重要的一页。这一时期的功能-实践范式除了相较于以前更重视语境的作用外,开始重视语言的文化意义,重视学生的思维对语言学习的意义,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仅是文化开始受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也开始受到范式的思考。于是,第一次,范式把学生、学习、语言、文化放在同一空间思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进入新世纪,能力-建构范式开启了自己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指导。它的理论基础非常雄厚,结构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关于语言的观点,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的观点等奠定了这一范式的基础。这种范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的学习不只是培养交际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生和目的语文化开始成了范式关注的重点。学生的发展成为能力-建构范式的追求目标。通过对我国英语教学范式的考察,发现英语教学范式具有社会制约性和历史发展性、对立性和关联性、前瞻性和滞后性等特点。从跨文化的角度评析我国英语教学范式的发展,发现教学范式对文化的关注经历了文化无意识-文化自发-文化觉醒-文化意识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对教学各因素的关注经历了从知识-口语技能-学生的思维和交际功能-人和文化这样一条历史发展轨迹。这些特点说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已从最初的茫然期逐渐走向成熟期。第三部分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进行共时性考察。通过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进行全息式分析。文献分析的结果显示,指导我国目前英语教学的主流教学范式仍然是能力-建构范式。对于课堂观察和访谈的资料分析表明,首先,我国目前指导英语教学的教学范式,除了能力-建构范式外,语法-翻译范式,句型-模仿范式和功能-实践范式仍然存在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其次,能力-建构范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师生活动存在“伪活动”现象;教学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出现缺失现象;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很难同时实现双主体的主体性;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依然受到教师的青睐。这些现象表明我国英语教学已经脱离了能力-建构范式的指导,能力-建构范式被其他教学范式所代替成为主流范式;第三,能力-建构范式由于自身的缺陷,难以维持对英语教学的指导地位,如,它难以指导文化的教学。从跨文化的视角审视当前的英语教学范式显示,官方的主流教学范式由于对教学目标培养的不完整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的缺失,面对跨文化的国际交往时代的要求,难以给予我国英语教学进行全方位恰切的指导,预示可能发生英语教学范式转换。第四部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变革的跨文化视角。教学范式和其他的任何事物一样,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面对跨文化交往的国际大环境,对英语教学范式进行跨文化思考不仅必要,而且必需。跨文化意味着不同文化的并存,意味着英语教学必须培养具有跨越不同文化交往能力的人才,意味着英语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这样的英语教学特性昭示着英语教学范式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性。文化自觉性表现为文化性和通约性两个方面。通约性指的是英语教学范式要具有面对复杂教学情境恰切地指导英语教学的能力;文化性指的是英语教学范式要具有指导文化教学和文化语境设置的能力。处于这个复杂多极历史时期的英语教学范式必须具有跨越不同理论、关注不同文化的能力,才能面对复杂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存在差异性的教学系统,才能看到文化对语言学习以及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才能面对动态生成的语言学习过程,指导学生成为自我完善的人,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者。但是现有的教学范式由于自身的缺陷,难以指导这种英语教学。展望新的教学范式,文化-互动范式成为期待中的英语教学范式。英语教学文化-互动范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等是它赖以存在的基础。这种范式认为语言是在师生互动中习得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同样重要。学生的自主性是达成学习目标的保障。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学习促成学生在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成长为“文化人”。文化-互动范式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主体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强调发掘学生的潜能,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实现。第五部分文化-互动范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把人和文化作为英语课堂主要的关注点。关注学生通过师生活动在与文化的互动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同时关注通过文化学习达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为母语文化的传播打下基础的目的。为了实现文化-互动范式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指导功能,教学中需要老师具有如下教学理念:坚持教师文化自觉;确信英语在我国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学科性质;明晰英语教学的发展价值取向;秉持英语教学目标的立体性和生成性观点;坚持英语教学内容知识和文化的融合观;秉持英语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坚持自我发展的英语教学评价观。其中,教师的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互动范式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教师坚持文化自觉才能在教学中坚持文化-互动范式对于自己教学实践的指导。只有秉持了这些教学理念,才可能实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自觉,使学生达到自我完善;才能实现英语教学范式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最终指引英语教学实现其教学目标。结语部分算是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但是对英语教学范式的研究却仍需继续。探索英语教学范式发展的规律,探索英语教学范式的理论架构,探索英语教学范式对英语教学指导的有效性策略等需要继续探索。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首先,选题新。本研究是在前人关于英语教学范式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英语教学范式的相关研究,对英语教学范式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以求廓清英语教学范式的边界、构建英语教学范式的理论框架。属于英语教学范式研究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其次,研究视角新。目前,关于英语教学范式研究有增加的趋势,对跨文化研究也大有人在,但是把英语教学范式和跨文化交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不多,本研究算是本课题比较深入、全面的研究成果。再者,观点新。面对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大背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人”已成必然。本研究为英语教学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量身定制了一种新的英语教学范式,即文化-互动范式,为老师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和教学反思提出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宫宝龙[6](2011)在《记号的迷思 ——查尔斯·詹克斯建筑观的美学批判》文中研究表明查尔斯·詹克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后现代建筑与文化的坚定鼓吹者,至今仍有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无论是受到批评还是肯定,能够产生这样让人绕不过去的学术与社会影响,跟他的全方位、长时段的努力有关,尤其来自他良好的政治美学出发点,即将建筑规定为一种公共艺术,以此区别于绘画、音乐等其他较为纯粹的形式。面对现代建筑逐渐沦落到单调、枯燥和缺乏交流性的窘境,通过符号学方法,詹克斯主张设计应回到强调建筑记号的惯例意义,把建筑从少数精英的秘传口诀中拯救出来,让普通人都能参与建筑的交流过程。但是,詹克斯既没能认识到建筑词汇学的粗浅,又没能建立起有足够说服力的建筑音位学。这种不稳固的理论基础,很难抵挡随后专业建筑理论家对此类“记号的迷思”的攻击。从勒·柯布西耶到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詹克斯将这些现代建筑史学家的历史书写,视为根据不同价值取向塑形而成的“神话”,但这却无法阻止他自己建构一种基于复数、流动世界观的现代建筑史迷思。在崇拜英雄主义的同时,詹克斯又陷入消费民主和享乐主义的幻想。政治上过不过硬,是他衡量现代建筑师的核心标准之一。这和着重考察当代英美流行文化之伦理要素的做法一起,证明了詹克斯的公共知识分子底色。但事实证明,詹克斯对虚拟空间解放性的期待,又是一种幻想。继承导师雷纳·班纳姆“即时史”的理论特色和波普建筑群体“瞬间村”、“即时城市”的美感倾向,詹克斯擅长迅速捕捉现象并形成结论。遗憾的是,这导致他对晚期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和新现代建筑本质特征把握的不确切,虽然他对这三者的区分极富启发性。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也体现在他将其共和倾向的政治理想,简单平移到设计领域中,主张一种专案化设计方法的举动上。浓厚的政治色彩,迫使该方法自己最终驶离艺术的轨道。早年的英语文学训练经历,保证了詹克斯表面上的流畅文风,也致使他难以深入探讨上述三场建筑运动的初衷。用一种文化研究的方法,詹克斯企图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义。但是,他终未能突破中国古典美学的固有思维,没能批判隐逸文化的内在难题。在对库尔哈斯新址大楼设计方案的鼓吹活动中,詹克斯展示了一种良好的而非邪恶的批评家寻租活动。不过,他未能深入发掘大都市匿名性与现代主体性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复杂性科学,既是詹克斯重新解释新现代建筑的理论材料,又成为他给自己的苏格兰园林及雕塑设计作辩护的基础。然而,詹克斯不仅误解了复杂性科学,更坠入一种追随新兴科学假设的新宿命论之中。来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乌托邦政治热情,造成詹克斯建筑研究的一个重要悖论:他希望用替代建筑本身的、间接性的记号实现直接的革命。因此,有必要重新回到以建成环境为代表的建筑本身,注重建筑对人公共与民主意识的缓慢培养作用,用直接性的建筑本身实现间接的革命。

黄辉[7](2011)在《脂肪酸甲酯加氢制脂肪醇Cu/Zn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脂肪醇是精细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利用其分子结构中的羟基官能团,与多种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的脂肪醇衍生物广泛地应用于表面活性剂、润滑剂等的工业生产。按原料来源来分,脂肪醇可分为合成醇和天然醇。由于受石油价格及消费者偏好的影响,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天然醇生产规模逐渐超过以乙烯为原料的合成醇的生产规模。而脂肪酸甲酯高温高压加氢作为天然醇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其广泛使用的Cu/Zn催化剂寿命较短,是天然醇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研究了脂肪酸甲酯中可能存在的水、含硫化合物、含氯化合物、甘油和甘油酯对Cu/Zn催化剂催化加氢活性的影响,并对部分失活催化剂的二次加氢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有以下几方面:(1)对不同的脂肪酸甲酯原料进行了筛选,优选了月桂酸甲酯作为适合小试研究的脂肪酸甲酯原料,并在间歇高压釜中对月桂酸甲酯加氢制月桂醇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230℃、反应时间为8h、搅拌转速为450rpm、催化剂与月桂酸甲酯的投料质量比为5.5%、反应压力为11MPa是最为适宜的反应条件。(2)在月桂酸甲酯中添加不同质量含量的水,考察了水在月桂酸甲酯加氢制月桂醇的反应初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对Cu/Zn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并通过XRD、BET、H2-TPR、SEM、TEM和ICP-AES对不同水失活程度的Cu/Zn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在加氢反应的初始阶段就已经开始影响Cu/Zn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且随着水含量的增加,月桂酸甲酯的转化率和月桂醇的选择性随之下降。由于水在油性的反应体系中的溶解度极低,极易积聚在Cu/Zn催化剂表面,覆盖催化活性位,并促使Cu晶粒增长、比表面积降低、催化剂团聚加剧,水热浸出作用同时导致催化剂组分的流失,削弱铜和锌之间的协同效应,导致Cu/Zn催化剂的失活。水失活后的Cu/Zn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能够部分恢复。(3)以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氯代丁烷和氯代十二烷为模型毒物,考察了月桂酸甲酯加氢制月桂醇Cu/Zn催化剂的氯失活过程,并通过XRD、BET、ICP-AES和SEM对不同氯失活程度的Cu/Zn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月桂酸甲酯的转化率和月桂醇的选择性均随着不同含氯化合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含氯化合物的存在会改变活性位的价态、降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Cu晶粒的增长、加剧Cu/Zn催化剂的团聚。从含氯化合物中分解出的氯原子能与催化剂中的ZnO结合生成溶于反应体系液相的ZnCl2,这又可以作为路易斯酸促进交酯反应的进行而得到副产物十二酸十二酯。(4)考察了硫醇、二硫醚和其他结构的硫化物对月桂酸甲酯加氢制月桂醇Cu/Zn催化剂的影响,并通过XRD、EDS和XPS对硫失活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月桂酸甲酯的转化率和月桂醇的选择性不仅分别随着硫醇和二硫醚的硫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随着硫醇和二硫醚的碳链的增长而降低。在低硫浓度时,硫醇和二硫醚中的硫会与Cu/Zn催化剂中的Zn组分结合生成ZnS;在高硫浓度时,硫醇和二硫醚中的硫在与Zn组分结合外,还会与Cu组分结合生成硫化铜。此外,含硫化合物的毒性大小还与其结构有关,含硫化合物的质子亲合能越大,其对Cu/Zn催化剂的毒性越大。(5)在间歇高压釜中考察了甘油和三乙酸甘油酯对Cu/Zn催化剂上月桂酸甲酯加氢制月桂醇催化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RD、BET、GC-MS和TG-DTA等方法对失活催化剂和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月桂酸甲酯的转化率和月桂醇的选择性均随着甘油和三乙酸甘油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甘油和三乙酸甘油酯并没有改变Cu/Zn催化剂活性中心的价态,且对催化剂晶粒大小变化影响不大。甘油会在Cu/Zn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得到强疏油性物质1,2-丙二醇,并会吸附在催化剂上,导致催化剂活性中心被覆盖,催化剂比表面积减小,进而引起Cu/Zn催化剂的失活。但甘油失活催化剂可以通过甲醇处理再生恢复活性。三乙酸甘油酯会被加氢生成乙醇和甘油,同时经酯交换得到一系列副产物。而生成的部分甘油会再进一步得到丙烯醛,而这种含有双键的物质很容易聚合为难熔且难以溶解于常规溶剂的交联物,并覆盖催化剂的活性中心,降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也导致Cu/Zn催化剂的严重失活。

蒋雪湘[8](2010)在《产业融合环境下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文中认为自21世纪以来, IT业、通信业、出版业、传媒业等产业间的边界不断模糊和收缩,产业间的交叉业务越来越普遍,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产业融合环境下,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都发生了改变。市场主体增多,市场集中发生互逆效应,既加剧了竞争,又促进了垄断;新技术、新媒体产品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长尾需求曲线的出现推动市场行为转向范围经济;产业融合环境下的网络外部性、梅特卡夫定律引起产业链价值变迁,内容资源成为增值价值环节;产业融合突破资源产业边界,提高共有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促进有效竞争,推动产业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从总体上考察,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发展还存在种种问题:我国图书出版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教材教辅;市场形成森严的行政进入壁垒和地区条块分割;出版社长期享受计划经济下的垄断利润,市场行为同质化,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本研究主要针对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其他经济管理理论,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现状以及合理化目标模式,结合产业融合环境下产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实现合理化目标的途径和方式,建立有效市场竞争结构,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人们个性化文化消费需求,使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趋向合理化,提高产业绩效水平,促进该产业在产业融合环境下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本文对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整体产业集中度低,市场分散、条块分割、呈原子型结构,教材图书出版集中度高,呈高垄断结构;产品结构不均衡,教材教辅“一枝独大”,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行政进入壁垒高,资产需要量构成一定的经济壁垒。电子图书的掠夺性定价降低了传统图书的收入需求弹性,图书出版市场上以价格战来争夺销售码洋和市场份额;教材市场上呈现非合作竞争策略特征,形成刚性进入壁垒;我国图书出版市场行为主要为组织调整行为,从1999年开始进行集团化改革,这一行为提高了我国图书出版产业集中度,但没有改变原子型市场结构,而且集团化改革中还存在市场动力不足、地区并购行政壁垒尚未打破、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我国图书出版市场存在政府交叉补贴、买卖书号、刚性进入壁垒,因此我国图书出版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由于出版企业一直是粗放型管理,因此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存在X非效率;教材出版市场呈现规模经济,但我国图书出版市场规模结构无效率;通过对我国图书出版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实证分析,发现该产业存在“相对市场力量”假说,X效率、规模结构效率和市场绩效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实现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和X效率能促进市场绩效的改善。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与国外图书出版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组织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产业融合环境特点,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产业融合环境下产业组织合理化评价指标,提出了适合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模式:建立“寡头主导、大-中-小”结合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促进有效竞争,既有规模经济,又有竞争活力;提高产业融合度,促进融合发展;进行个性化需求生产,为人们提供多样化文化消费选择。本文在确定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融合环境下产业经济运行规律,有重点地探讨了如何推进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趋向合理化的方式和实施途径。主要有:深化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培育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提高企业X效率;重构增值价值链“内容集中平台”,搭建模块化的生产网络;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推进教材市场的并购、打造教材出版龙头企业,通过推进资本化运营、组建“国际传媒巨鳄”,以建立有效竞争市场结构,实现“寡头主导、大-中-小”结合的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趋向合理化的调整方向以及具体政策建议:促进有效竞争,提升产业自组织能力;纠偏政府行为的“合成谬误”,改革教材采购模式;激励创新人才、提高创意性竞争力,促进文化传承;放松产业管制,增进产业融合,使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发展更壮大、更繁荣。

马晓舫[9](2008)在《中学英语语法课堂活动四维度分析 ——基于《牛津英语》示范课样本》文中研究指明语法教学是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其地位和方法备受争议;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使语法教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有待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研究是一项基于课堂的描述性研究,在当代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理论指导下,研究者尝试对语法课堂教学进行四个维度的分析,它们是:1)语法课堂的教学活动;2)语法课堂的组织模式;3)语法课堂师生活动的中心转换和教师角色;4)语法教学活动的资源运用。本研究以五节《牛津英语》示范课为数据来源,对课堂录音的转写文本进行以定性为主的分析并辅以少量的数量化描述。经分析后得到以下发现:1)语法集中教学——语法教学集中安排在一个Grammar and usage板块,集中教学,处于与Reading和vocabulary同等重要的位置;2)提倡“做中学”(do to learn)——语法规则语篇化,教学活动情境化,在语言的交际使用中学语法;3)语法教学体现人文性——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教与学活动,课堂轻松、融洽,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知识、能力和心灵共同升华,实现教育的最终发展——人的发展。4)语法教学手段技术化——信息技术、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法课堂教学高效率和大容量。最后作者根据研究结果对基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李蜜[10](2008)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与“行为—认知”教学法》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虽然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但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主要是外语教学领域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还是近十多年的事,多数研究是以引进和介绍西方学者的成果为主,随之涌现了大量有关语言本质、语言习得规律及语言教学方法的理论、流派。由于对中国国情下外语学习的民族特性及对成年人语言习得的心理机制了解、重视不够,我国的外语教学发展受到一定的困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正越来越高,如今社会迫切呼唤那些素质完备、具有开拓进取和创造力的人才。就英语而言,那些高分低能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要,而运用能力强和具备多文化知识背景和多角度思维方式的学生广泛受到欢迎。从客观上说,我国是一个非英语的语言国度,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外语(尤其是英语)更多依靠的是课堂环境下老师的讲授,如何将社会需求同现实条件结合起来,使外语教学不仅在实质上提高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而且成为素质教育的强大支撑,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外语教学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运用语言学、教育学、生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多学科理论和为期半年的教学实验试图说明一种新型的“行为—认知”教学法对指导实现外语教学目标、促进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当然,同任何理论的提出一样,“行为—认知”教学法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实验证明、理论论证,不断修改和完善。尽管如此,就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状况来看,我们似乎应该朝着两个方向努力,一是加强理论创新,在多方吸收和借鉴各国语言教学优秀理论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国内实际大胆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新论;二是广泛实践,充分利用我国广大外语教师的丰富实践经验,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尝试,使抽象理论转变为具体成效。总之,让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共同推动我国外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一切有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有效方法都应该努力尝试。

二、Speeding up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ELT to CL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peeding up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ELT to CLT(论文提纲范文)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对转型中外语教学的理论反思与探索
    1.1.2 学习化社会呼唤外语教育的理论跟进
    1.1.3 研究者之学术旨趣与人文情怀的驱动
1.2 研究价值
    1.2.1 生活价值—揭示外语学习者当下学习生活的实际
    1.2.2 知识价值—从学习者个体的角度透视课程的实施
    1.2.3 实践价值—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的建构
    1.2.4 理论价值—中国人外语学习文化机制的抽象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导言
2.2 外语学习环境分析和学习者特点研究综述
    2.2.1 有“学”无“习”的外语学习条件和环境
    2.2.2 汉语外语学习者的文化与心智结构的差异
2.3 外语学习文化概念及多元视角的理论综述
    2.3.1 外语学习文化的概念与辨析
    2.3.2 文化的涵化及文化协同模式
    2.3.3 国内外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
    2.3.4 从文化角度突破外语学习研究的必要性
    2.3.5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2.4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研究的基础理论综述
    2.4.1 语言意识形态理论
    2.4.2 文化融合理论
    2.4.3 中国文化心理学
    2.4.4 研究方法论基础
2.5 课程标准与中国外语教育传统的对比分析
    2.5.1 外语课程标准的“三观”
    2.5.2 外语教育传统研究及历史嬗变
    2.5.3 从对照中看涵化研究的可能性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导言
3.2 方法的选择
    3.2.1 多学科综合的混合研究法
    3.2.2 多种研究手段的综合运用
    3.2.3 研究方案的设计建构实施
3.3 数据采集
    3.3.1 叙事探究
    3.3.2 问卷调查
    3.3.3 课堂观察
    3.3.4 集体访谈
    3.3.5 个别访谈
    3.3.6 原型法
3.4 数据分析
3.5 信度和效度
3.6 研究伦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语学习文化现状
4.1 导言
4.2 外语学习目的态度的取向
    4.2.1 目的
    4.2.2 态度
4.3 教与学方法的适应性选择
    4.3.1 方式
    4.3.2 方法
    4.3.3 管理
4.4 对好的外语教师的看法
    4.4.1 师德
    4.4.2 专业
4.5 对好的外语学生的看法
    4.5.1 特征
    4.5.2 表现
4.6 对待教材的态度及用法
    4.6.1 看法
    4.6.2 使用
    4.6.3 经典“新概念”
4.7 师生关系及角色认同
    4.7.1 师生关系
    4.7.2 课堂礼貌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形态及其成因
5.1 导言
5.2 课程层面的同化型涵化
    5.2.1 同一个声音
    5.2.2 不同的声音
5.3 课堂教学层面的假晶、融合型涵化
    5.3.1 公开课与常态课
    5.3.2 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5.3.3 问题链与高效课堂
5.4 学习者层面的协同、融合型涵化
    5.4.1 课堂
    5.4.2 课后
5.5 多种涵化形态的实践会聚及文化心理分析
    5.5.1 强化信念:苦功夫与中国式激励的融合
    5.5.2 控制策略:以考代练与文语并重的融合
    5.5.3 应用导向:问题链与语码转换的融合
    5.5.4 抵近管理:高效课堂与高效管理的融合
    5.5.5 技术嫁接: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5.5.6 多元取向:中外文并蓄互补中的融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的实践建构
6.1 导言
6.2 涵化的层级及实现方式
    6.2.1 本体观层面的涵化
    6.2.2 学习观层面的涵化
    6.2.3 课程观层面的涵化
6.3 涵化的机制与模式
    6.3.1 生成中的涵化机制
    6.3.2 建构中的涵化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小结
7.2 主要发现
7.3 研究启示
7.4 创新之处
7.5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1 外语学习方法调查问卷(试测) 附录2 外语学习方法调查问卷 附录3 课题研究邀请信 附录4 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生活访谈提纲 附录5 X女士的外语学习生活访谈要点和学习故事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译作

(2)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1.1 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1.2 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1.1.3 教师身份认同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身份的源起
    2.3 身份的定义
    2.4 教师身份的定义
        2.4.1 教师身份
        2.4.2 教师专业身份
    2.5 英语教师身份的定义
        2.5.1 英语教师身份
        2.5.2 工作定义
    2.6 教师身份的国内外研究
        2.6.1 理论视角
        2.6.2 研究主题
        2.6.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2.6.4 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3.2.1 身份定位理论
        3.2.2 身份的话语建构
        3.2.3 话语中的身份与实践中的身份
        3.2.4 Wenger的身份形成理论
    3.3 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3.3.1 Markus的可能自我理论
        3.3.2 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
        3.3.3 实现可能自我的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叙事探究与教师身份
        4.2.2 叙事探究的定义
    4.3 研究者的角色
    4.4 研究对象
        4.4.1 研究对象选择阶段一
        4.4.2 研究对象选择阶段二
    4.5 先导性研究
        4.5.1 先导性研究的设计
        4.5.2 先导性研究的实施
        4.5.3 先导性研究的启示
    4.6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4.6.1 数据收集
        4.6.2 数据分析
    4.7 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4.8 研究的伦理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发现
    5.1 引言
    5.2 张玲的身份发展叙事
        5.2.1 童年的身份发展
        5.2.2 英语学习者的身份发展
        5.2.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2.4 硕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2.5 博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2.6 国外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2.7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3 李敏的身份发展叙事
        5.3.1 童年的身份发展
        5.3.2 英语学习者身份发展
        5.3.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3.4 国外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3.5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3.6 国内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3.7 访学结束后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4 宋兰的身份发展叙事
        5.4.1 童年的身份发展
        5.4.2 英语学习者身份发展
        5.4.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4.4 硕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4.5 硕士留校后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4.6 博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4.7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引言
    6.2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
        6.2.1 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者专业身份的发展过程
        6.2.2 高校英语教师研究者专业身份的发展过程
        6.2.3 高校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过程
        6.2.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特征
    6.3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类型
        6.3.1 “多重身份冲突”型
        6.3.2 “身份危机”型
        6.3.3 “身份重构”型
    6.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影响因素
        6.4.1 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身份发展的个人因素
        6.4.2 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
    6.5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模型
        6.5.1 张玲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6.5.2 李敏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6.5.3 宋兰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6.5.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引言
    7.2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3 本研究的启示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7.4.1 研究视角
        7.4.2 研究主题
    7.5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7.5.1 研究的局限性
        7.5.2 未来展望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访谈提纲之一
附录3 访谈内容节选一
附录4 访谈内容节选二
附录5 学生反馈资料
附录6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调查问卷截图

(3)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收藏背景和现状
    第一节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立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中国艺术资源在日本国立博物馆收藏史中的位置及影响
    第三节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艺术资源现状分析
第二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来源及特点
    第一节 博物馆与收藏家的战略联盟
    第二节 须磨弥吉郎的中国近代绘画收藏
    第三节 馆藏中国近代绘画的整体性与多样性
第三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对中国近代绘画的保存与修复
    第一节 半公开式的藏品分类保存
    第二节 自建团队与外部专家的合作修复
    第三节 博物馆文化财保护基金的运营
第四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对中国近代绘画的研究和推广
    第一节 专门研究人才的培养——西上实与吴孟晋
    第二节 作为知识生产的展览、出版与教育活动
    第三节 相关作品鉴定、论坛与国际研讨会的开展
第五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制度研究
    第一节 大型特别展览会的普及和完善
    第二节 以市场为导向的博物馆法人化改革
    第三节 多重法律体系的保驾护航
    第四节 “文化艺术立国”政策的强力助推
第六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英国大英博物馆
    第二节 资本化运作的非营利机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第三节 政府直接管辖的公益机构——法国吉美博物馆
    第四节 日本与欧美国家博物馆的运营比较
第七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价值启示
    第一节 从“文化行政管理”到“文化资本运营”
    第二节 国家博物馆外向型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三节 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的战略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重要中国艺术品公开目录
附录2: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官网公开目录
附录3: 须磨弥吉郎中国近代绘画收藏笔记部分藏品目录及简介
附录4: 京都国立博物馆学艺员西上实与吴孟晋先生访谈稿
附录5: 日本的博物馆法
附录6: 海外艺术品公开促进法等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4)媒介·话语·权力·身份:“农民工”话语考古与身份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1.2 农民工研究综述
        1.2.1 “农民工”概念界定
        1.2.2 国外农民工研究综述
        1.2.3 国内研究论文综述
    1.3 话语研究综述
        1.3.1 话语与媒介话语
        1.3.2 话语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5 理论框架
        1.5.1 意义与建构——话语概念,历史化与生产
        1.5.2 知识考古——问题的框架
        1.5.3 权力谱系——话语运作的规律
        1.5.4 传播与社会——媒介话语研究的基础
    1.6 方法论——实证的话语研究
        1.6.1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
        1.6.1.1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的结合
        1.6.1.2 语料库与话语考古学的结合
        1.6.1.3 历时的主题词归类和信度分析
        1.6.2 问卷调查与统计
    1.7 研究基本内容
2 农民工“政治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2.1 农民工的“政治人”身份
    2.2 1980-1990年农民工“政治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2.2.1 民工潮与城市体制改革
        2.2.2 劳动力——政府改革的实验田
        2.2.3 被“清退”——农民工阶层的政治等级
    2.3 1991-2000年农民工“政治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2.3.1 城市化——农民工在政治战略中的意义
        2.3.2 体制外的打工者——国有体制下的他者
        2.3.3 农民工——改革战略中的宝贵资源与主要阵地
    2.4. 2001-2010年农民工“政治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2.4.1 两会代表——农民工政治主体
        2.4.2 农民工——政府工作服务对象和解决的问题
        2.4.3 农民工——地方政府的政绩
    2.5 小结
3 农民工“经济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3.1 农民工的“经济人”身份
    3.2 1980-1990年农民工“经济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3.2.1 农民工——企业的员工
        3.2.2 农民工——体制外的“合同工”
    3.3 1991-2000年农民工“经济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3.3.1 农民工——市场经济的召唤
        3.3.2 农民工——“廉价”的劳动力
        3.3.3 农民工——弱势的“竞争”
    3.4 2001-2010年农民工“经济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3.4.1 农民工——始终的被欠薪者
        3.4.2 农民工——金融危机下的返乡创业者
        3.4.3 养老金——农民工流动身份之殇
    3.5 小结
4 农民工“文化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4.1 农民工的“文化人”身份
    4.2 1980-1990年农民工“文化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4.2.1 教育的缺乏——农民工的知识身份
    4.3 1991-2000年农民工“文化人”的媒介建构
        4.3.1 农民工——受教育的对象
        4.3.2 农民工——城里人眼中的他者
        4.3.3 农民工——天然的无知与无能
    4.4 2001-2010年农民工“文化人”的媒介建构
        4.4.1 农民工后代——“文化人”身份的继承、延续与改变
        4.4.2 农民工——技术技能的缺乏者与拥有者
        4.4.3 农民工兄弟——谁的兄弟?
        4.4.4 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的“文化人”
    4.5 小结
5 “农民工”话语构成研究
    5.1 矛盾的媒介身份——话语争斗的场域
        5.1.1 农民工身份的历史流变
        5.1.2 “农民工问题”与“农民工的问题”的矛盾
        5.1.3 农民工“底层”群体形象与农民工“精英”个体形象的矛盾
        5.1.4 重要与卑微——政治人、经济人形象与文化人形象的矛盾
    5.2 互文性——“农民工”媒介话语的生产原则
    5.3 从“民工”话语到“农民工”话语
    5.4 政治话语对农民工媒介话语生产的影响
        5.4.1 政策话语——农民工的户籍政策发展
        5.4.2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5.4.3 政府官员或政府机构话语
    5.5 市场话语对“农民工”媒介话语生产的影响
        5.5.1 市场话语与媒介话语
        5.5.2 市场“劳动力”需求与农民工
        5.5.3 市场消费主体与农民工
    5.6 学术话语与“农民工”媒介话语互动生产
        5.6.1 作为精英话语的学术话语
        5.6.2 学术话语与媒介话语的互文性生产
    5.7 “城市化”话语与“农民工”媒介话语的生产
    5.8 小结与不足
6 话语与权力——从媒介身份到社会身份
    6.1 媒介权力——生产与规训
    6.2 “话语权力”——从媒介身份到社会身份的生产
        6.2.1 话语秩序——农民工身份的定型化
        6.2.2 权力争斗——二元结构的斗争与妥协
    6.3 实证研究——从媒介身份到社会身份经验主义验证
        6.3.1 “农民工”话语的他者化与大众意识形态生产
        6.3.1.1 针对城市公众的问卷设计及基本情况
        6.3.1.2 城市公众对于农民工媒介身份认同调查
        6.3.1.3 大众媒介与城市公众的农民工身份认知调查
        6.3.1.4 城市公众对待农民工行为调查
        6.3.2 “农民工”媒介话语与农民工主体认同的实证研究
        6.3.2.1 针对农民工的问卷设计及基本情况
        6.3.2.2 农民工受访者对自我身份认同调查
        6.3.2.3 农民工自我认同行为调查
    6.4 主体建构——权力的运作与抵抗
        6.4.1 离开城市——空间的放弃与争夺
        6.4.2 占有财富——摆脱固化身份的一种途径
        6.4.3 自我判断与自我定位
7 结论
    7.1 农民工身份的死结——大众媒介、话语与权力的运作及启示
    7.2 融合的媒介权力——生产性权力与身份建构
    7.3 方法论的启示——实证的话语研究
        7.3.1 基于语料库的话语考古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
        7.3.2 实证的话语研究
    7.4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城市公众对农民工形象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农民工主体身份问卷调查表
作者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与研究成果
后记

(5)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 ——基于跨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研究内容、重难点与创新
一、英语教学范式的本体追寻
    (一) 范式的考辨
        1.范式的界定
        2. 范式的特点
        3. 范式的内容维度
    (二) 教学范式的内涵
        1. 教学范式的界说
        2. 教学范式的内容构成
        3. 教学范式的特点
        4. 教学范式和教学模式的辨析
        5. 教学范式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关系
    (三) 英语教学范式的内涵
        1. 英语教学范式的界定
        2. 英语教学范式的内容结构
        3. 英语教学范式的特点
二、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历史发展
    (一)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新前我国英语教学范式的历史透视
        1.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前我国英语教学的历史回顾
        2.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前我国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二) 从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历史透视
        1.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历史回顾
        2.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三) 从1949年到199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历史透视
        1. 从1949年到199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透视
        2. 从1949年到199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四) 从1992年到2000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透视
        1. 从1992年到2000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解析
        2. 从1992年到2000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五) 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透视
        1. 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分析
        2. 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六)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的评析
        1.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的特点
        2.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的跨文化思考
三、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考察
    (一)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分析
        1. 基于文献的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分析
        2. 基于个案的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扫描
    (二)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存问题与探究
        1.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缺失问题
        2.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多元并存问题
        3.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主流范式问题
        4.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现存问题探究
    (三)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现状的跨文化思考
        1.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缺失
        2. 决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文化因素缺失
四、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变革的跨文化视角
    (一) 跨文化理论
        1. 跨文化研究的背景
        2. 跨文化研究的历史脉络
        3. 文化和交际的关系
        4. 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变革跨文化视角考量的必要性
    (三) 我国中学英语作为外语学科的跨文化内涵
        1. 语言的本质
        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3. 我国中学英语学科的跨文化特点
    (四)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跨文化解读
        1.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跨文化属性的缘起及其表现
        2.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跨文化属性的文化自觉
    (五)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跨文化展望——文化-互动范式
        1. 文化-互动范式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2. 文化-互动范式的内涵解读
        3. 文化-互动范式的特点
        4. 文化-互动范式的优势
五、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文化-互动范式的实现路向
    (一) 在教学主体上坚持教师文化自觉
        1. 文化自觉的内涵探究
        2. 教师文化自觉的内涵解析
        3. 英语教师文化自觉的实现
    (二) 在学科性质上坚持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1. 工具理性视域下的英语学科性质
        2. 人文理性视域下的英语学科性质
        3. 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
    (三) 在教学价值取向上坚持学生发展取向
        1. 教学价值取向
        2. 英语教学价值取向
        3. 秉持发展取向的英语教学价值观
    (四) 在教学目标上坚持立体性和生成性
        1. 英语教学目标的特点
        2. 把握英语教学目标的完备性和生成性
    (五) 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知识和文化的融合
        1. 坚持语言知识和文化教学的内容观
        2. 坚持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共现
    (六)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动态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1. 明晰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2. 秉持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过程的动态性观念
    (七) 在教学评价上坚持自我发展的英语教学评价
        1. 自我发展评价观的产生
        2. 自我发展评价的实现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记号的迷思 ——查尔斯·詹克斯建筑观的美学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早为人知却鲜被直面的查尔斯·詹克斯
    1.1 查尔斯·詹克斯其人其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及论文结构
2 复数性成见左右下的建筑史书写
    2.1 反神话的自返性
        2.1.1 撰史视角论:面向价值
        2.1.2 撰史手段论:搭建结构
        2.1.3 撰史目的论:介入现实
    2.2 "多"与"动"神话原型的当代反抗
        2.2.1 英雄的胜出
        2.2.2 消费的胜出
        2.2.3 享乐的胜出
    2.3 神谱的重描
        2.3.1 主神:专业标准与政治标准的双重检验
        2.3.2 神迹:美感要素与伦理要素的二元求证
        2.3.3 神谕:个体意识与社区意识的两面摇摆
3 建筑理论报道的政治强求与修辞游戏
    3.1 政治正确性的迷思
        3.1.1 程序的厌倦
        3.1.2 形式的颠覆
        3.1.3 立场的造反
    3.2 理论时效性的迷思
        3.2.1 晚期现代建筑:后乌托邦,还是超级乌托邦?
        3.2.2 后现代建筑:反精英主义,还是超级精英主义?
        3.2.3 新现代建筑:非人文主义,还是超级人文主义?
    3.3 风格修辞性的迷思
        3.3.1 从夸张到执于说服的单向度晚期现代主义
        3.3.2 从越界到迷恋改造的多向度后现代主义
        3.3.3 从秘传到企盼解蔽的无向度新现代主义
4 误解生活的建筑批评
    4.1 伪现代视域中的中国古典园林:批评家的学术背景
    4.2 央视新址大楼都市相关性之争:批评家的寻租活动
    4.3 擅自挪用复杂科学与新宿命论:批评家的设计忠告
5 结论:作为公共艺术的建筑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脂肪酸甲酯加氢制脂肪醇Cu/Zn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Cu/ZnO催化剂的主要失活形式
        2.1.1 烧结
        2.1.2 中毒
        2.1.3 积碳
    2.2 催化剂再生办法
        2.2.1 烧结催化剂再生
        2.2.2 中毒催化剂再生
        2.2.3 积碳催化剂再生
    2.3 催化剂制备条件
        2.3.1 制备方法的影响
        2.3.2 载体的影响
        2.3.3 还原温度的影响
        3.3.4 助剂ZnO的影响
    2.4 椰油酸甲酯加氢工艺
        2.4.1 加氢反应机理
        2.4.2 甲酯制备
        2.4.3 加氢过程
        2.4.4 加氢工艺条件的影响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脂肪酸甲酯加氢反应
    3.2 催化剂失活研究装置
    3.3 实验试剂与设备
    3.4 催化剂的制备和还原活化
        3.4.1 催化剂的制备
        3.4.2 催化剂的还原活化
        3.4.3 催化剂的表征
    3.5 实验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3.5.1 内标标准曲线法
        3.5.2 计算方法
    3.6 催化剂表征
        3.6.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6.2 低温N_2吸附
        3.6.3 热重分析
        3.6.4 程序升温还原(TPR)
        3.6.5 透射电镜(TEM)
        3.6.6 扫描电镜(SEM)
        3.6.7 X光电子能谱(XPS)
        3.6.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
        3.6.9 X射线能量分散光谱(EDS)
第4章 失活研究工艺条件的探索
    4.1 脂肪酸甲酯原料的选择
        4.1.1 脂肪酸甲酯混合物
        4.1.2 棕榈酸甲酯
        4.1.3 月桂酸甲酯
    4.2 实验条件的优化
        4.2.1 反应时间
        4.2.2 搅拌转速
        4.2.3 反应温度
        4.2.4 催化剂的用量
        4.2.5 反应压力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失活机理研究
    5.1 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5.2 催化剂的表征
        5.2.1 XRD表征
        5.2.2 低温N_2吸附表征
        5.2.3 TPR表征
        5.2.4 TEM表征
        5.2.5 SEM表征
        5.2.6 元素分析
    5.3 失活催化剂的二次加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氯失活机理研究
    6.1 含氯化合物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6.2 失活催化剂的表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硫失活机理研究
    7.1 硫醇的影响
        7.1.1 硫醇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7.1.2 XRD和EDS表征
        7.1.3 XPS表征
    7.2 二硫化物的影响
        7.2.1 二硫化物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7.2.2 XRD和EDS表征
        7.2.3 XPS表征
    7.3 其他硫化物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甘油和甘油酯失活机理研究
    8.1 甘油的影响
        8.1.1 甘油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8.1.2 XRD表征
        8.1.3 低温N_2吸附表征
        8.1.4 产物色谱分析
        8.1.5 热重分析
    8.2 三乙酸甘油酯的影响
        8.2.1 三乙酸甘油酯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8.2.2 XRD表征
        8.2.3 低温N_2吸附表征
        8.2.4 产物色谱分析
        8.2.5 热重分析
    8.3 失活催化剂的再生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产业融合环境下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产业融合现象的兴起与发展
        1.1.2 产业融合的理论解析
        1.1.3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融合情况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图书出版业的产业组织研究理论基础及其研究述评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图书和图书出版产业
        2.1.2 电子图书的定义和特征
    2.2 国内外关于图书出版产业的研究评述
        2.2.1 国外关于图书出版产业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关于图书出版产业的研究简述
    2.3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评述
        2.3.1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评述
        2.3.2 我国的产业组织研究简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3.1 市场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3.1.1 市场结构的概念及主要因素分析
        3.1.2 市场结构的分类
    3.2 中国图书出版业市场结构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3.2.1 发展历程与规模状况分析
        3.2.2 市场集中度分析
        3.2.3 产业差异化程度分析
        3.2.4 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3.3 产业融合与市场结构变化
        3.3.1 产业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3.3.2 基于产业融合的市场结构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4.1 市场行为的表现种类
        4.1.1 价格行为
        4.1.2 非价格行为
        4.1.3 组织调整行为
    4.2 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的价格行为
        4.2.1 中国图书需求弹性特征分析
        4.2.2 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的价格行为特征分析
        4.2.3 产品差异竞争行为的竞争优势分析
    4.3 规模和集中度特征对应的集团化市场行为特征
        4.3.1 现有出版集团的发展状况
        4.3.2 集团化对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4.3.3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集团化存在的问题
    4.4 进入壁垒引致的市场行为特征
        4.4.1 刚性进入壁垒
        4.4.2 扩大规模行为
        4.4.3 产业渠道资源的争夺与控制
        4.4.4 卖书号行为
        4.4.5 打击盗版行为
    4.5 产业融合与市场行为变化
        4.5.1 市场需求变化与追求范围经济效应
        4.5.2 信息传播机制的改变与差异化营销策略
        4.5.3 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价值链重塑
        4.5.4 从竞争到竞合与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5.1 市场绩效的内涵及衡量指标
        5.1.1 市场绩效的内涵
        5.1.2 市场绩效指标
        5.1.3 市场绩效的测量与分析
    5.2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估及分析
        5.2.1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利润及效益情况的总体评估分析
        5.2.2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资源配置效率
        5.2.3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X效率
        5.2.4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结构效率
        5.2.5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技术进步状况
    5.3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5.3.1 模型框架与构建
        5.3.2 理论假说及其检验模型
        5.3.3 变量设定
        5.3.4 实证分析
        5.3.5 研究结果分析与建议
    5.4 产业融合与产业绩效
        5.4.1 成本节约效应
        5.4.2 竞争合作效应
        5.4.3 产业经济增长效应和产业升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融合环境下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模式研究
    6.1 国外发达国家图书出版产业的规模和现状
        6.1.1 美国图书出版业概况
        6.1.2 德国图书出版业概况
        6.1.3 英国图书出版业概况
        6.1.4 日本图书出版业概况
    6.2 国内外图书出版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比较分析
        6.2.1 国内外图书市场结构的比较分析
        6.2.2 国内外图书出版市场行为比较分析
        6.2.3 国内外图书出版市场绩效的比较分析
    6.3 产业融合环境下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评价研究
        6.3.1 产业融合环境下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评价指标研究
        6.3.2 产业融合环境下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模式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的途径研究
    7.1 培育图书出版市场竞争主体,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7.1.1 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培育市场竞争主体
        7.1.2 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X效率
    7.2 重构产业链与价值链,创新企业组织形式
        7.2.1 产业融合环境下产业链的价值变迁
        7.2.2 重构增值价值链
    7.3 消除价格战,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
        7.3.1 内容差异化
        7.3.2 塑造图书出版品牌
        7.3.3 以"信息需求匹配性"为因变量的差异化图书定价机制
        7.3.4 战略性吸收新技术,实行差异化营销
    7.4 组建产业领跑者,实现规模/范围经济效应
        7.4.1 推进教材市场的并购,打造教材出版龙头企业
        7.4.2 组建跨地域、跨媒介、跨行业的"国际出版传媒巨鳄"
        7.4.3 确立培育主体,提供政策支持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政策探讨
    8.1 产业组织政策概念
        8.1.1 产业组织政策的概念与内容
        8.1.2 产业组织趋向合理的政策目标
        8.1.3 产业组织趋向合理化的政策体系设计原则
    8.2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政策的探讨
        8.2.1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政策的现状及特点
        8.2.2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趋向合理的政策建议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9)中学英语语法课堂活动四维度分析 ——基于《牛津英语》示范课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论文结构
第一章 语法教学研究
    1.1 传统语法教学
    1.2 交际语法教学
        1.2.1 交际教学概述
        1.2.2 交际教学原则
    1.3 二语习得研究与语法教学
        1.3.1 二语习得理论
        1.3.2 语法教学在二语习得教学中的作用
        1.3.3 语法习得过程
第二章 课堂研究
    2.1 课堂研究概述
    2.2 课堂研究方法
    2.3 二语课堂活动研究
        2.3.1 活动的界定
        2.3.2 二语习得课堂研究
        2.3.3 从二语习得理论看课堂活动
第三章 英语语法课堂活动分析的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3.3 数据分析
        3.3.1 课堂活动类型及程序
        3.3.2 活动组织模式
        3.3.3 活动中的师生角色关系及其变化
        3.3.4 活动中的资源使用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语法课教学活动及程序特点
    4.2 课堂教学组织模式
    4.3 活动中的师生角色关系及变化
    4.4 语法课堂活动中的资源使用
第五章 结束语
    5.1 主要研究发现
    5.2 研究启示与建议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I 课堂话语转写标拄符号

(10)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与“行为—认知”教学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汉语版本
    前言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教学的本概念
        1.1 语言:概念与含义
        1.2 语言学习理论
        1.3 小结
    第二章 语言教学法史回顾
        2.1 语法—翻译法
        2.2 直接法
        2.3 听说法
        2.4 认知教学法
        2.6 交际教学法
        2.6 总评
    第三章 中国高校的外语教学现状分析
        3.1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
        3.2 外语人才需求调查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行为—认知”教学法
        4.1 背景介绍
        4.2 教学要素
        4.3 教学目标
        4.4 教学原则
        4.5 教学内容
        4.6 教学内容
        4.7 教学模式
    第五章 教学实验
        5.1 教学法对学生语言能力影响的调查
        5.2 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态度影响的调查
    第六章 总结
        6.1 “行为—认知”教学法的优点
        6.2 “行为—认知”教学法有待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英语版本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Basic Concepts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1.1 Language: Concepts and Implications
        1.2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1.3 Summary
    Chapter Two An Overview of Language Teaching History
        2.1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2.2 Direct Method
        2.3 Audio-lingual Method
        2.4 The Cognitive Method
        2.5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Survey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3.1 Study of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3.2 Study of Employers' Expectations of Graduates' Foreign Language Level
        3.3 Results and Analysis
        3.4 Conclusion
    Chapter Four "Behavior-Cognition Approach
        4.1 Introduction
        4.2 Key Elements in the Chinese-characteristic FLT
        4.3 Teaching Objectives
        4.4 Teaching Principles
        4.5 Criteria for Selec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4.6 Teaching Approach
        4.7 Teaching Model
        4.8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Chapter Five Experimental Classroom Study
        5.1 Classroom Experimental Study
        5.2 Study of Employers' Expectations of Graduates' Foreign Language Levels
    Chapter Six Summary
        6.1 Advantages of "Behavior-Cognition" Method
        6.2 Reservations
        6.3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读硕期间科研成果
Acknowledgements

四、Speeding up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ELT to CLT(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D]. 陈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2]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D]. 刘晶.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3]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D]. 陈雅婧. 上海大学, 2018(03)
  • [4]媒介·话语·权力·身份:“农民工”话语考古与身份生产研究[D]. 赵凌. 浙江大学, 2013(08)
  • [5]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 ——基于跨文化的视角[D]. 刘桂影. 西南大学, 2013(10)
  • [6]记号的迷思 ——查尔斯·詹克斯建筑观的美学批判[D]. 宫宝龙. 浙江大学, 2011(12)
  • [7]脂肪酸甲酯加氢制脂肪醇Cu/Zn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研究[D]. 黄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8]产业融合环境下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D]. 蒋雪湘. 中南大学, 2010(11)
  • [9]中学英语语法课堂活动四维度分析 ——基于《牛津英语》示范课样本[D]. 马晓舫. 南京师范大学, 2008(11)
  • [10]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与“行为—认知”教学法[D]. 李蜜. 西华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加速从传统 ELT 到 CLT 的过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