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料输入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目标”的教学方法_学习策略论文

重视语料输入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目标”的教学方法_学习策略论文

重视语言材料的输入 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新目标》教学方法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方法论文,义务教育论文,教科书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新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新目标》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于一体,包含了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学习策略、任务型语言学习成分以及语篇材料等多项内容,通过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学习程序,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使用这套教材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中学英语教师来说难度很大。首先是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多而杂,教师不知从哪里入手和如何确定重点。其次,教材中的生词量较大。第三,Section A和Section B中的阅读材料以及从八年级下册开始的每个单元补充的阅读材料不仅语言结构较为复杂,而且语言使用灵活,许多生活化和口语化的语言从传统语法的视角看非常“不规范”。然而,这些教学难点所反映的恰恰是语言的本质——口语性、交际性、工具性和文化性;也反映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即大量的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只有大量接触一种语言(包括其语音、词汇、结构和话语材料等),才能习得和学会。本文将针对《新目标》教材的这些特点,与同行探讨该教材的教学方法。

二、围绕任务确定重点,切忌不分主次的“全面开花”

《新目标》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即学习材料是围绕要求学生完成的各种任务组织的(Brown,2001),这些任务包括向别人描述全家照、读招聘启事、写个人简历、填写求职表、问路、描述制作过程以及谈论将来的打算等。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要求运用不同的词汇、不同的句型结构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第六单元要求学生完成“问路和指路”任务的学习材料中就包含了表示方向和方位的词或短语,如"along,near,next to,across from,between,on the right,on the left,in the neighborhood,at the corner”等,也包含了“turn left/right,go upstairs/downstairs”等动词短语以及问路使用的“Where is…?”或“Is there a…near here?”等问句,还包含了指路使用的“Go along/straight.”“Take the first turn on your right.”等祈使句。这些学生完成任务时需要运用的单词、短语、习惯用法以及句型结构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完成“问路和指路”任务;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怎样用英语问路,而且还掌握了与问路有关的常用词、短语和句子结构等。

至于这两个单元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例如:Is there a big supermarket near where you live?/Next to the hotel is a small house with an interesting garden./Let me tell you how to get to Hemingway Hotel./When you see a big supermarket called Speed Market,turn left.教师只要求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即可,没有必要用复杂的语法规则和语法术语解释句子,以免把原本简单的任务复杂化。因为这部分内容是用来复习、巩固和展示本单元的中心任务“问路和指路”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和输入更多的相关语言材料。

恰到好处的讲解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考虑学习任务的特点、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讲解只能适得其反。这样的讲解一方面会把连贯、有趣和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分解得支离破碎,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负担,导致教学的失败。

三、以输入为主,多模仿套用,少做语法分析

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人们开口讲话前已经通过听的形式经历了漫长的与母语接触的过程,并且积累了大量的母语语言材料。因此,当一个人的生理条件成熟并有强烈的交际需求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口说话。

Krashen和Terrel(1983)在总结母语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法”(The Natural Approach)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该理论特别强调语言输入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应多接触目的语。与此同时,这一理论还强调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情感状态,强调输入的内容应生动有趣,以降低学生的情感焦虑。他们在The Natural Approach一书中明确指出:自然法的目标是根据对学生需求的调查而制定的。我们确定学生将在什么样的场合使用语言,会出现什么样的话题。在确定交际目标时,我们并不期望学生在某一课程结束时掌握一组结构或形式;相反,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应付某一特定场合的一组特定话题(Krashen & Terrel,1983)。

《新目标》教材在学习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与自然法强调的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重视语言材料输入的观点不谋而合。这一点可以从该套教材词汇量大、语法点多、对话内容丰富和语篇结构复杂等特点得到印证。

教师在使用《新目标》教材时,要重视语言材料的输入,注重让学生学习、掌握和积累与某一任务或话题相关的词语和语篇材料,使学生在感知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获得语感,为真实的交际做好铺垫和准备。《新目标》教材中语法点多、语篇结构复杂并不意味着所有语法结构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只有那些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必须用到的,而学生又没能很好掌握的、或是学生比较生疏的语法结构才是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比如,八年级上册第10单元的话题是“谈将来的打算”,那么,“be going to do sth.”的结构就必须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理解和学习这一句型结构,而且还要对其表达的意义进行讲解、归纳和总结。对于Section A阅读材料“日记”中的一些句子(如:When I grow up,I'm going to do what I want to do./I'm going to move somewhere interesting./Paris sounds like a city that I could enjoy.),要求学生理解意思即可。对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不同的地方(如:somewhere interesting或somewhere quiet and beautiful),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观察后略作讲解,并指出汉语和英语在表达上的差异。

在缺乏用英语交际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积累英语语言材料和培养语感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听、多模仿、多记、多读和多背。

《新目标》教材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语言材料鲜活,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听力录音的声音、语速和节奏等都比较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具有较强的真实感。教师应让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的同时模仿所听材料(可留作家庭作业),把听和说(尽管是模仿性的说)结合起来。教师还应要求学生仿说和套用各单元中非常有用的、结构比较复杂但又不宜作详细分析的句子。比如,“He sat there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doing anything./I can't stand the idea that old people have no right to be beautiful./I don't mind what young people think of me./When I grow up,I'm going to do what I want to do./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等。

多记是指记忆单词和有用的语言材料。孤立地记单词容易遗忘,并且也不容易掌握词的用法或搭配。把单词放在句子或语篇中记效果就大不一样。多读、多背不仅能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和句型,还能帮助其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其语感。

四、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和训练

《新目标》教材在对原教材Go for it改编的基础上“增加了复习单元、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分和语篇输入”。什么是学习策略?为什么要增加学习策略?增加了哪些学习策略?如何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

Nunan(2001)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学习和使用语言而运用智力和交际手段的过程”。他还认为,“在完成每项学习任务时至少要使用一种学习策略。然而,在绝大多数课堂活动中,学习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使用了学习策略”(Nunan 2001)。

Oxford(1990)指出:学习策略是积极的和自主学习的工具,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来说必不可少。掌握了学习策略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得更自信,学习也更有效。这是由学习策略的特征决定的。Oxford(1990)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有如下12个重要特征:

(1)对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和培养交际能力有促进作用;

(2)使学习者的学习更具自主性;

(3)是对教师作用的补充;

(4)以解决问题为主;

(5)是学习者采取的具体行动;

(6)既有认知活动也有学习者的许多行动;

(7)对学习起着直接的和间接的作用;

(8)并不是总能被观察到的;

(9)常常是有意识的;

(10)可以被教会的;

(11)具有灵活性;

(12)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根据学习策略和学习任务的关系,Nunan(2001)把学习策略分为五类:认知的(cognitive)、人际关系的(interpersonal)、语言的(linguistic)、情感的(affective)和创造性的(creative)。每类学习策略又可细分成对应完成不同学习任务的若干策略。《新目标》教材中许多任务的设计正是为了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其学习策略。

《新目标》教材每册书中都有两个复习单元,每个复习单元都有按要求将单词归类的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分类学习策略。整套教材的听力部分都有类似“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的任务,完成这类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和使用有选择的听的策略和记笔记的策略的过程。教材中还设计了许多Pair work,Groupwork和Interview活动,这类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合作策略或扮演角色策略。例如,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自测部分的Activity 2,要求学生先扮演角色读一封信,然后写回信并提出建议:Imagine that you and Sally are on a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Read her letter,then write back and give advice.通过完成这项任务,学生既能复习和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又能培养其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情感策略。

《新目标》教材提供了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的平台,教师应很好地认识并贯彻教材的编写意图,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语言材料和各项任务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使其学会自主学习。有意识和积极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Nunan,2001),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习成绩(Green & Oxford,1995)。

标签:;  ;  ;  

重视语料输入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目标”的教学方法_学习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