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战国楚国占卜祈祷中的沉没祭祀_战国论文

释——战国楚卜筮祭祷简中的沉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卜筮论文,战国论文,祭祷简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战国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竹简文中有云:

择良日远之月,享祭惠公于囗之囗戠豢,馈之;于大波一牂。 天86

上录简文“于大波一牂”中,首字从人、从水、从示,应隶定为“”②。

在出土材料中,“”亦见于战国古玺文“率”中③。“”即古之溺字。《说文·水部》:“,没也。”段注:“此沉溺之本字也。今人多用溺水水名字为之。古今异字耳。”又《玉篇》引《礼记·缁衣》孔子言“君子于口”,“小人于水”,《礼记·檀弓》“死而不吊者三”,“”。文中之“”,今本《礼记》均作“溺”,是梁顾野王所见《礼记》尚存古文。

上揭楚简所记是天星观一号楚墓墓主邸昜君番因遇事不顺,贞人为解其中神鬼之祟而拟定的祈祷④,虽简文有残,结合其它相关简文可知其大意为:在楚历远之月,即夏历十二月选择吉日⑤,分别以豕、羊为祭品向惠公、大波祈祷。简文中“大波”,是楚人祀典中一重要地祇,其它简中又有“大川”及“大水”,它们均是不定之辞,换言烟波浩淼之川⑥。简中之“”,从“示”以明与祭祷有关⑦,此处作为用牲之法,“于大波一牂”意即沉入大波一只羊,以礼其神。此正是中国古代祭祷中之沉祭。

关于沉祭,《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埋沉祭山、林、川、泽”。又《尔雅·释天》云“祭川曰浮沉”。如《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记“王子朝用成周之宝珪沉于河”及《穆天子传》云,沉玉璧、牛、马、羊、豕以礼河,皆是沉祭之例。周礼之中沉祭川、泽,可与上举楚简所记相互印证,并且,在战国楚卜筮祈祷简文中,祭祷川、泽兼以牲、玉也与典籍所记相符,如:

(1)赛祷大佩玉一环,后土、司命、司各一小环;大水佩玉一环包213

(2)举祷大水一牺马包248

(3)举祷大佩玉一环,后土、司命各一小环;大水佩玉一环望54

(4)大水一环55

(5)赛祷大水一天159

(6)举祷大水一包243

(7)享祭大水一佩环天7-02

(8)举祷大水一天13-02

(9)举祷大水一,吉玉璎之天39

(10)举祷大水一包237

上揭简文(2)“举祷大水一牺马”中,以马牲作为祭品向大水祈祷,应引起注意。在中国古代的祭祀制度中,很少以马作为牺牲。此缘于马给戎事,其用有重,正如《后汉书·马援传》所云:“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济远近之难。”且六畜之中惟祭马祖,如《周礼·夏官·校人》曰:“春祭马祖,执驹”。足见古人重马之谊。在战国楚天星观、新蔡、包山、望山及秦家嘴卜筮祈祷简文记载的祭祷之中也极少使用马牲。但是,以马沉川是一种传统,如《周礼·夏官·校人》:“凡将有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穆天子传》云:礼河,有沉玉璧、牛、马、羊、豕。《汉书·沟洫志》载武帝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又陆玑《要览》记“楚怀王于国东偏,起沉马祠。岁沉白马,各飨楚邦河神,欲祟祭祀,拒秦师”。是古人祭川、泽,牲玉均用,尤以马牲为重。楚简文中的沉祭之状与之相同。

沉祭,作为一种祭法,在商甲骨卜辞中即已存在,例:

(1)贞:燎于河五牢,十牛,俎牢,又羌十《合集》326

(2)贞:燎于土三小,卯一牛,十牛《合集》779正

(3)乙酉卜,贞:使人于河三羊,三牛,三月《合集》5522正

(4)其《屯》2067

上引卜辞中之“”、“”与“”,意即以牲、玉沉入川中以祭,此字是商人用于沉祭之专字⑧,从中亦可寻绎商、周祭礼之因袭。

注释:

①本文据作者博士论文《楚礼新证——楚简中的纪时、卜筮与祭祷》(导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葛英会教授、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黄锡全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4年6月)第三章第六节改写而成,有关情况请参见此文。本文所引战国天星观一号楚墓竹简、新蔡楚简、包山楚简与望山楚简分别见于:王明钦:《湖北江陵天星观楚简的初步研究》,北京大学考古学系1989年硕士论文;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中华书局1995年。

②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807、808页。

③故宫博物院编、罗福颐主编:《古玺汇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378页之4120条;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上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上册,第316页。

④有关战国楚简中的解祟问题请见《楚礼新证——楚简中的纪时、卜筮与祭祷》第二章之第五节。

⑤有关战国楚人的历法问题请见《楚礼新证——楚简中的纪时、卜筮与祭祷》第一章。

⑥关于此问题请见《楚礼新证——楚简中的纪时、卜筮与祭祷》第三章之第六节。

⑦在楚卜筮祈祷简文中,与祭祷有关之字,多从“示”。

⑧罗振玉云:“此象沈牛于水中,殆即埋沉之沈字。此为本字,《周礼》作沈,乃借字也。”关于此字的详细情况请见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9年,第2册,第1526~1528页之1553条。

标签:;  ;  

解读--战国楚国占卜祈祷中的沉没祭祀_战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