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江华县民族中医院 湖南永州 425500
【摘 要】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出血影响因素。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0例,通过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0例。对参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对研究组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出血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方面的数据值与参照组患者比较,优势显著,即组间存在符合统计学意义要求的差异(P<0.05);患者术中、术后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为肾结石类型、合并糖尿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结论:在肾结石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临床治疗要对患者的是否存在糖尿病、肾结石类型、肾功能给予高度关注,这样有利于改善患者出血情况,良性扭转预后结局。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治疗效果;出血影响因素
受人们生活、饮食方式的影响,肾结石已成为泌尿外科高发类疾病,而且发病率逐年增长。当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为开放式手术、经皮肾经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法[1]。其中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法为近年发展迅速的无创型手术,在小型肾结石临床治疗中拥有显著作用,而复杂性肾结石治疗效果最为显著的则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并发症严重程度低等优势,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其诱发的并发症,尤其是术中、术后出血性并发症,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与安全[2]。本院为了进一步提高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遂进行了如下实验,对该术式的出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5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全面检查,确保完全符合肾结石诊断标准,且不存在手术禁忌等情况。所有患者均在详细了解本次实验内容后,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会制度要求。通过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参照组有18例为男性患者,12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23岁-77岁之间,平均为(51.06±7.60)岁;有20例为单发结石,10例为双发结石。研究组有16例为男性患者,1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24岁-75岁之间,平均为(51.02±7.51)岁;有21例为单发结石,9例双发结石。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各项数据分布较为均衡,即相应数据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具有可行性。
1.2治疗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开放式手术治疗;
对研究组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患者行全身麻醉,术前行侧面插管,取5F-6F输尿管导管,逆行插入。确保患者腰背、腹部处在相同水平面上,通过B超,或是X线片的引导,取患者11肋间,或是肩胛下线、12肋下与腋后线中点,作为穿刺点。通过留置输尿管导管,注入生理盐水,构建人工肾积水。取18G穿刺针,对目标肾盏进行穿刺,有尿液溢出,表明穿刺成功,然后取斑马导丝导入,以筋膜扩张器对穿刺通道进行扩张处理,自F8起,以2F为递增速度,直至完成F18扩张。将Peel-away塑料薄鞘留置,制作经皮肾操作通道,然后通过该通道,促使Wolf李逊肾镜与肾集合系统相融合,取灌注泵冲洗,保证手术视野拥有良好的清晰度,以钛激光对结石进行击碎处理,并吸出,如果碎石较大,可以通过石钳直接取出。术后,留置双J管与F18肾造瘘管。参考《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以30min为间隔,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详细测定,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以2h为间隔进行测定;注意观察患者的肾造瘘管、尿管,并记录引流量、颜色等,如果引流液体呈现鲜红色,可以将肾造瘘管夹闭10min左右,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血尿;术后1d,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不存在出血症状后,可行适量活动。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出血影响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肾结石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计数资料(n,%)的组间比较检验对象为χ2,计量资料( )的组间比较检验对象为t,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方面的数据值与参照组患者比较,优势显著,即组间存在符合统计学意义要求的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方面的数据值与参照组患者比较,优势显著,即组间存在符合统计学意义要求的差异(P<0.05);患者术中、术后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为肾结石类型、合并糖尿病以及肾功能不全,基本吻合曾国华[3]等人的研究结果。
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疗程短、可反复治疗以及恢复快等特点,在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治疗中拥有非常显著的应用效果。临床应用该术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准确定位人工穿刺点、取石通道;②确保主要结石、穿刺通道之间的距离最短;③保证通道可以抵达各个肾盂、肾盏;④明确通道经过脏器的结构、结石位置、肾实质厚度等[4]。
出血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常见性并发症,主要原因为术中损伤,或是双J管、引流管刺激黏膜。通过分析本次实验过程中,并结合既有资料,可以发现,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在术后、术后出血的主要诱发原因为,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体内结石体积大,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为结石体积大[5]。
结语:
综上所述,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切确的疗效,不过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结石类型、糖尿病、肾功能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以此降低患者出血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杨寿佐,覃建雄,苏一伦等.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2例[J].中国卫生产业,2011,08(27):87.
[2]杨嗣星,宋超,刘凌琪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34(09):666-669.
[3]曾国华,万肖蓬,陈文忠等.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31例肾结石的初步体会[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35(01):6-9.
[4]宋彦,金玮,徐振群等.超声引导下一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铸型肾结石62例效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6,01(04):22-24.
[5]陈星,郭剑明,徐志兵等.S.T.O.N.E.肾结石评分系统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35(01):40-44.
论文作者:王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患者论文; 肾结石论文; 结石论文; 并发症论文; 手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术后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