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在稳步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再逐渐增多,自然资源飞速的消耗,人们成为了自然最大的破坏者。城市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城市规模扩大舞台中心区绿地减少的矛盾,城市化加速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矛盾,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与高价绿地的矛盾等等,进行节约型社会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建设势在必行。节约型社会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从改善城市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在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
关键词:园林;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通常我们所说的园林景观指的是由专业的设计人员设计,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前提下建造的,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等需要的人工景观作品。园林景观的建设上,通常环境都比较优美,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惬意的休闲去处,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美丽环境的向往。
1 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分析
1.1 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宏观的审视我国的发展近况,可以发现城市化同工业发展之间存在严重的问题,而且这种矛盾在日渐恶化,继续放任这一问题发展,不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改变,一方面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来说非常不利,另一方面也将会对世界环境完成巨大的破坏,影响全体人类的生存环境。针对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城市化进程在逐渐提速,城市人口密度在逐渐增加,而城市当中的绿化面积在渐渐减少,这让城市绿化建设举步维艰。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城市进行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度,获取更高的生态效应与社会效益,需要针对目前实际情况转变绿化方法,对园林建设进行优化工作,把节约理念充分的融合到园林建设当中,帮助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1.2 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时代在进行飞速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出现是顺应时代变化的,它为城市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提供了理论支持。现在城市发展就是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上面的,这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科学发展观的出现为问题的解决作出了指导。如此一来能够实现对城市资源的合理运用,同时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高的居住环境。但是,在目前看来,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当中的问题还是十分的显著,给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制造了困难,不经过科学论证的胡乱开发和建设,将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损害,甚至有些项目都没有进行认真的实地考察,胡乱的进行模仿,这些都不利于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发展。
2 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2.1 自然文化的具体应用
地域文化中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自然文化,而园林景观最直观的表现形态也是自然形态,在这一点上两者是高度契合的。在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山川、河流、湖泊、动植物等自然景观是最基本的内容。这些自然景观整体呈现出的自然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这些自然景观展示出来的文化内涵,能有效地提升园林景观整体的美感。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实际自然环境的研究和分析,选取最具地形特点,最优代表性的地形条件进行建设。因为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条件造就了不同的房屋建筑风格和人们生活习惯,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地理环境和地形特点,尽最大可能地还原当地的地形地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园林景观设计建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有充足的、可以循环利用的、常态存在的水资源。在植被的种植上也要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合理的确定植被的覆盖率。
2.2 增加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结构
在对城市园林进行绿化的时候,应该合理的提高园林景观中的物种多样性,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如此一来城市建设才不会过分单一。第一点,确定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加强设计者与建造者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使生态园林景观中植物种类增多,并且植物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助关系,增强不同地点的物种特色,形成整体美感。第二点,引进物种的时候,能够从多个地区选择地域标志性强的物种,前提是进行充分的调查工作,明确植物需要怎样的气候条件,如何栽培、如何培养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植物的选择有很大的讲究,要利用科学手段进行正确的分配,保证植物的存活率。尤其是外国的一些植物在移植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以此保证其适合中国这片土地。第三点,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有些明显的区别,在植物种群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同的植物群落和群落的结构都不尽相同。自然的没有经过建设的生态植物群落自身有着较高的修复维持能力,所以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建设的时候可以充分的进行借鉴,模仿其生态结构体系,增加城市物种的种类。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在于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在实现园林绿化群落垂直结构的同时,并形成一定的层次,从而为植物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3 发展空间绿化,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对城市园林进行绿化的过程当中,需要贯彻节约思想,充分利用好原有地貌进行适当的更改完善,同时需要根据真实的生态环境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并且保证园林景观具备一定的区域特色。因地制宜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对节约型城市园林进行绿化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时候,对场地的改造要更加重视景观的场所精神,不能脱离地区整体文化,要与城市内涵交相呼应,同还应该结合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用最少的绿地打造高效的绿化环境。在进行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原有植物的优势,不破坏固有的生态环境,不进行大面积的填挖方施工,不大面积的破坏原有河道,使得每个人工元素都能被覆盖绿色元素,走出一条节地型绿化道路,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如人口密集的区域,土地资源比较有限,可以充分利用墙体进行垂直绿化,或在桥体等地方实施绿化。采取空间绿化,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景观,增加氯含量,而且还能具有滞尘、降温等作用,将绿化用地不足的问题有效解决。加强城市建设,有效协调城市建设与绿地保护的关系,做好自然植物群落的保护工作,特别是自然山、树与湿地等,对城市中的大树、古树做好存档管理,加强管理,减少再开发和再改造,降低园林建设的成本。
3 结语
综上所述,节约型社会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国还不够完善,这一理念的提出带给城市园林建设重大的挑战之余,也带给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新的发展机会,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增强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认知度,协调好植物之间的搭配工作,以此提供高对园林建设资金的利用率,用好城市每一寸土地,带给人们更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闫华.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17(10):258.
[2]孙丹阳. 注重生态园林建设 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J]. 山西农经,2017(1):76-76.
[3]王丽丽. 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J]. 城市建筑,2017(3):216-216.
论文作者:王强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城市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物种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