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工程施工较为特殊,容易受施工环境、施工技术以及气候天气等因素影响,导致工程质量降低,影响城市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概述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现阶段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技术
引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带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改造工程数量增大,以缓解当前城市发展与人们之间存在的矛盾,构建和谐发展社会。市政道路的雨污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其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概述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是城市最基础的设施,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雨水处理系统,另一部分为污水处理系统,构成成分较多,如城市的检查井、雨水井、地下排水管道、沉泥丼以及相关的排水管道等,为城市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城市的稳定发展。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将城市产生的污水进行合理的处理,将其运输至污水厂进行净化处理,同时将雨水进行合理的二次利用,如城市绿化洒水、二次水循环等,营造健康、绿色、节约的城市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1]。
二、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一)施工材料问题
施工材料对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管类材料来说,应用的数量较大,直接影响工程功能的发挥,如多数管道处于地下,如果管道质量出现问题,将造成污水渗漏、排放不通畅、路面裂缝以及下沉等情况,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将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应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标准,加强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严格禁止有问题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避免承包方与发包方出现经济纠纷,保证工程有效的开展[2]。
(二)施工方案执行问题
在实际的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技术交底,对施工图纸熟悉,明确验收技术规范指标,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与内容,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标准。但实际上,受当前的多种因素影响,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偷工减料情况,现场施工管理不足,部分管理内容难以落实,出现形式化情况,部分施工项目与方案存在较大的差别,最终出现工程变更,影响整体经济效益[3]。
(三)管网施工沉降问题
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沉降是当前较为常见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地基的稳定性难以满足施工要求,如震动过大引起的地基缝隙增大、温度应力影响地基沉降等,均可能导致施工沉降问题,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应用
在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灵活应用当前的施工技术,从整体上进行完善,发挥出技术优势进行创新,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沟槽开挖关键技术
沟槽开挖是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的重点内容,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并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工作人员应加强重视力度,合理应用沟槽开挖技术,保证工程合理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设计人员应保证施工图纸的质量符合标准,以实际需求为基础,深入分析施工周围环境,并进行现场勘察,对方案设计中的数据进行检测,为施工人员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有效的开展施工。其次,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每挖掘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精确的测量,保证其实际施工与方案要求一致,参数合理,降低施工问题的发生几率。最后,施工人员应针对天气情况进行分析,如提前做好雨天防护措施,降低雨天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及时回填,在雨前做好管道的安装与回填,保证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重点注意沟槽的变形问题,应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并检查其施工质量,尽可能减少沟槽的暴漏时间,以提升施工的整体质量[4]。
(二)管道敷设关键技术
管道敷设是工作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对于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时,工作人员应对管道进行有效的敷设,灵活应用现有的关键技术进行创新,选择高质量的管材,以满足工程的需求。例如,工作人员应尽可能选择国家质检合格的材料,保证其具有合格证,进而促使管材可以有效的抵御地下水、污水、雨水以及土壤的侵蚀,实现稳定的排水。良好的管材自身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可以承载外部的载荷与内部的压力,同时可以承受内部雨污水的冲刷,提供良好的排污能力,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有效的压力测试,保证管道自身不存在质量问题,可以有效的满足当前的施工需求,进行合理的分门别类存储,以避免在使用时出现型号错误情况,保证工程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积极对管道接口的管头收缩情况进行检测,保证其质量符合标准,避免由于管头收缩情况导致渗漏情况发生,实现安全有效的雨污水排放[5]。
(三)回填沟槽关键技术
沟槽回填是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的最终环节,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其回填的质量直接影响管道自身的受力情况,因此,工作人员应加强重视力度,积极进行完善,针对工程中的关键点进行有效的检查,尤其是当前隐蔽性较强的施工,应保证其所有质量均符合标准后再进行最终的回填,以降低工程质量发生几率,确保其施工符合要求。在进行回填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关键技术应用,从两侧进行同时填土,尽可能保证管道两侧的受力相同,以避免出现由于单侧受力较大而出现管道位移情况,消除不良压力的影响,实现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进行回填时还应进行合理的垃圾处理,消除存在的建筑垃圾、污水、废弃土等,保证施工质量。闭水试验关键技术也是重点内容,其主要的目的是对管道进行测试,明确其接口处是否存在渗漏情况,并明确哪部分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合理的维修与重新施工,同时进行再次的闭水试验,直至保证所有管道均不存在渗漏情况,安装合格[6]。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促使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工程逐渐增多,工程规模逐渐增大,提升城市的排水功能,并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降低能源的消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过程中,应灵活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施工,提升工程质量,满足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望.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3):103.
[2]许超.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114.
[3]胡水金.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8(06):245-246.
[4]金万明.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1):289-290.
[5]温亲中.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8):240-241.
[6]王金娥.论水利工程对城市化发展产生的影响与意义[J].中国水利科技,2019(09):93.
论文作者:李万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污水论文; 管网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管道论文; 沟槽论文; 情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