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柳钢集团有限公司医院神经内科 广西柳州 545002)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塞患者中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16例,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5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行优质护理的另58例为优质组;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优质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颅内血肿水肿体积优于常规组,P<0.05;且优质组总知晓率96.55%,高于常规组的82.76%,P<0.05。结论:脑梗塞健康教育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提升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可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脑梗塞;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162-02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在50岁及其以上人群中较为多发[1];患有该病的患者常会出现头痛、偏瘫及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还会引发脑疝、脑干损伤,最终危及患者生命[2]。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临床治疗脑梗塞的同时,还应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塞患者中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并总结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16例,根据护理模式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5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本组性别比为31:27,年龄范围为52~69岁,平均(56±1.49)岁。行优质护理的另58例为优质组,本组性别比为33:25,年龄范围为51~68岁,平均(55±1.37)岁。两组性别比、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行下一步研究。
1.2 纳入、排除标准
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经颅脑CT证实,研究均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均排除意识障碍患者,无合并心肾肝等功能障碍者,无合并恶性肿瘤者,无合并精神障碍患者。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生活护理、用药监测及出院指导等;优质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优质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护理人员成立护理小组,并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培训力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护理中;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主动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为患者营造出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实施。
(2)优质的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瞳孔、肢体活动、意识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须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对其进行处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协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并安置床栏,以防患者坠床。
(3)优质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主动、有效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详细掌握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并给予给予患者及家属优质的健康教育,包括:致病因素、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及应注意的事项等,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案,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以提升其自我防护意识。
(4)优质的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尽量将患者的日常用品放置在患者可触的位置,以便其随时拿用;护理人员还应协助患者做好早晚的排泄、洗簌护理,在合理范围内满足患者要求。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尽可能给予患者科学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1.4 效果评定
记录两组护理前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同时,计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颅内血肿水肿体积;并于出院前一日使用本院自拟健康知识掌握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的知晓度进行调查,包括:发病因素、治疗及护理的方法、正确地饮食、生活方式等;满分为100分,分数在86分及以上为基本知晓,分数在65~85分之间为了解,分数不足65分为不知晓[3];总知晓率=基本知晓率+了解。
1.5 数据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主要通过SPSS19.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均数±标准差(x-±s)用以描述计量数据,百分比(%)用以描述计数数据,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时,方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血压变化情况
两组护理前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优质组血压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
2.2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颅内血肿水肿体积
优质组护理前颅内血肿水肿体积为(19.63±1.26)mL,常规组胡前颅内血肿水肿体积为(7.69±1.26)mL,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护理后内血肿水肿体积为(19.63±1.26)mL,常规组护理后颅内血肿水肿体积为(12.69±1.06)mL,两组护理后颅内血肿水肿体积明显缩小,且优质组优于常规组,P<0.05。
2.3 对比护理后两组知识知晓率
58例优质组护理后基本知晓32例、了解24例、不知晓2例、总知晓率为96.55%;58例常规组护理后基本知晓26例、了解22例、不知晓10例、总知晓率为82.76%;优质组总知晓率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脑梗塞的致残、致死率较高[4];有数据调查显示,在患者住院期间,做好对其的护理工作,对降低致残、致死率尤为重要[5]。优质护理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该种护理模式始终将患者放在第一位,本次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优质组,其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颅内血肿水肿体积优于常规组,P<0.05;且优质组总知晓率96.55%,高于常规组的82.76%,P<0.05,与胡华等[6]报道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的结果相符,由此表明,将优质护理运用于脑梗塞患者中,能够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及时了解、掌握患者内心需求并实施护理,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升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霞.优质护理服务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4(27):242-242.
[2]徐翠红.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7):185.
[3]李凤香.采取以群组管理为主的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模式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5(5):91-91.
[4]郭丰玉.CT与MRI在脑梗塞早期诊断分析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13):32-33.
[5]徐宇静.研究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290-291.
[6]胡华.研究优质护理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205-206.
论文作者:钟柳鸾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患者论文; 常规论文; 血肿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两组论文; 水肿论文; 脑梗塞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