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运筹与管理》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山楠[1](2014)在《京郊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利用与损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针对京郊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氮素损失严重的问题,于2012年至2013年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温室和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科学院农业面源污染试验站分别布置盆栽试验和原位土柱定位试验,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氮素去向及损失途径,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氨挥发损失、N20排放损失和氮素淋溶损失。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15N示踪对氮肥在土壤/作物体系中去向的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在22~266mg/kg范围内,玉米生物量在5600~10030mg/kg之间,氮肥的作物回收率、土壤残留率和损失率分别在11.83%-67.6%、21.01%-39.32%、11.39%~48.85%之间,其中施肥量为N88mg/kg,其作物回收率67.6%,土壤残留率21.0%,损失率11.4%。与N22、44、66mg/kg施肥水平处理相比,植株对15N肥料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5.8、19.4、28.1个百分点,15N肥料在土壤中残留率分别减少了18.3、11.7、12.7个百分点。15N肥料的损失率分别降低了37.4、7.7、15.4个百分点;与N111、133、177、222、266mg/kg施肥水平处理相比,培养玉米生长期间施肥量为N88mg/kg时,植株对15N肥料回收率分别提高了9.2、12.7、19.5、26.6、28.0个百分点,15N肥料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分别减少了7.5、4.2、14.9、17.8、5.1个百分点,15N肥料在培养玉米生长期间的损失率分别降低了9.2、12.7、19.5、26.6、28.0个百分点。氮素供应不足和过量严重影响着作物产量和氮肥的利用率,因此,施肥量为N88mg/kg,较为科学合理的施肥量。2.氨挥发是氮素主要损失途径之一。该试验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氮肥施用后的13天内。不同施氮水平处理间的氨挥发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冬小麦季,不同施氮处理氨挥发量变化幅度为3.01~21.20kg/hm2,其中冬前基肥时期土壤氨挥发量高于返青追肥时期;夏玉米季,氨挥发量变化幅度为4.75~37.12kg/hm2,其中氮肥追施后的氨挥发量高于氮肥基施后。N3处理,即氮肥施用量为N150kg/hm2时,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氨挥发总量分别为9.46和15.21kg/hm。通过二次曲线的模拟得出,在京郊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当农田土壤氮肥施用量为N150kg/hm2时,挥发损失率最小,作物产量最高。当氮肥施用量超过N150kg/hm2时,氮肥通过氨挥发带来的损失不容忽视。3.在京郊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农田土壤N20排放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规律。冬小麦季N20排放量为0.32~2.34kg/hm2;夏玉米季1.09-15.65kg/hm2。整个轮作周期,小麦季各处理N20排放损失率为0.37%-0.51%;玉米季2.52%-3.64%。由于夏玉米季平均气温高于冬小麦季,因此夏玉米季氮肥施入农田土壤后,土壤N20排放通量高于小麦季。4.京郊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增加施用氮肥量,明显增加了农田土壤硝态氮含量,硝态氮易发生氮素淋洗。通过对淋溶液的测定,冬小麦季,在各个处理水平下,N淋洗量为1.74~4.10kg/hm2;在玉米季,N淋洗量为0.66~9.76kg/hm2。5.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作物的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中氮肥用量在0-400kg/hm2,小麦产量在5045.78~6346.20kg/hm2范围内,玉米产量在7311.6~10389.60kg/hm2范围内。其中氮肥施用量为N150kg/hm2时,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最高,分别为6346.20kg/hm2和10389.60kg/hm2。可见,整个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季,施用氮肥可以显着提高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当超过作物对氮素的阈值时(150kg/hm2),作物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降低。综上所述,京郊地区基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阶段,合理优化氮肥施用量有利于作物氮素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肥料氮素在施入农田后各个机制的损失,同时能够保证当地粮食作物的产量,是较理想的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负担的农业措施。京郊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土壤最理想的氮肥施用量为N150kg/hm2。
金光辉[2](2012)在《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体育教科书和体育专着为研究素材,以考查其立论基础为切入点,提炼蕴含其中的体育思想并梳理其相应的演化脉络,通过深入解析各色体育思想,企望对体育其事有更真切的认识。本文的基本立场是坚持以竞技为主导的体育整体观。在考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时,我们特别关注当时的体育课程标准或体育教学大纲,因为这些都是编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考查学校体育教科书主要是梳理主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我们将百余年来的学校体育发展历程大概分为军国民主义时期、自然主义时期、政治为纲时期、增强体质时期、健康主导时期等几个主要时段,并分别对当时的教科书进行了细致考查。在考查体育专业教科书之前,我们对体育理论的核心部分进行了仔细分辨,明确了以体育基本理论作为主要考查内容的原则,将其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等三大领域,每部分所选择的教科书基本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最后,对体育操作理论、体育新兴学科教科书作简要概述,认为它们不是体育理论的核心理论。相对教科书的单调,体育专着的思想性更为丰富,因此,接触的体育思想更为多样,选择的余地就相对较大。我们仍主要考查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三大领域,再增添了体育史学领域作为必要的补充,分别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着作加以讨论。由于教科书代表的都是官方主流思想,此次着重考查官学体系之外的,尤其是那些独具思想内涵的学术着作。通过对比可知,体育思想的学术力作不在官学体系,而存于那些独立思考的自由着述之中。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梳理是本文的收尾阶段。在此之前,我们借助李泽厚的实用理性之说,深入地讨论了实用理性这一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及其与中国体育的关系,认为注重实用实际是国人思考体育的基本出发点,这是中国体育的基本特性,而这也恰好是其最大的局限,应尽力避免。我们认为体育是完全超脱实用的形式化竞争,其最高境界在于不断超越。我们梳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思路是,从宏观和具体两大层面,分别对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归纳整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图景由本土体育观与西化体育观的不断博弈而构成,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对立。从军国民思潮向自然体育思想的转变时期,经历了军国民体育思潮、自然主义观与国粹体育观的对立等阶段;随政治风云与保健思潮而起伏时期,经历了增强体质思想、普及与提高思想的演变、大体育观与“真义体育”观的对立、人文体育观与人文奥运理念的泛滥等阶段。综观这些主流体育思想不是将体育视为政治工具就是保健手段,要么是小而实、急功近利,要么大而泛、无所不包。而独立于官学之外,既不为政治折腰又不为保健束缚、完全超脱实用的体育思想,非强化体能思想莫属,这种不为任何实利的纯学术思想提出了对体育其事的独特认识,具有明显的“民间之学”特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由体质论和技能论的矛盾运作构成,也是体育思想的对立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主流教学思想经历了“技能论长期占优”“体质论后来居上”“健康论强势推进”几个阶段,而独立于主流之外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术健身论”,依然秉持着不为实用的理念,与强化体能思想具有同样的精神气质。相比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形成时间不长,其演化脉络比较清楚,基本上是固执“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传统主流训练思想,与主张专项化训练的“一元”训练思想和“相对而现”训练思想之间的对立。相比之下,传统主流训练思想僵化陈旧,而专项化训练思路则更具活力。综观中国体育思想的演化路径,官方意志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体育成了达到各种实用诉求的手段。而不受其支配的思想基本都被排除在主流之外,要么被漠视要么被屏蔽。结语部分包括主要结论、主要建议、主要创新、主要局限四部分。主要结论共有三条,第一,实用理性是主流体育思想的文化根源;第二,体育不属于华夏文明固有之文化样式;第三,文化对立是体育思想演化的内在动力。主要建议有,第一,武术与体育、武术与健身不应被混淆;第二,竞技体育与健身体育不应被完全割裂;第三,官方应该广开学术争鸣的风气和平台。本人深知,虽然本研究对体育教科书和专着作了广泛的考查,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了细致地梳理,但由于个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局限,文中的某些观点难免会存在争议甚至不妥之处,因此,虚心倾听不同意见,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将是本人的最大愿望。
张海娜[3](2008)在《6-BA和氮素调控小麦、棉花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及衰老相关基因鉴定》文中研究指明早衰是生产中经常发生的限制作物光合潜力、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刻揭示与早衰相关的植物衰老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作物的光合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项研究在前人基础上,研究了细胞分裂素类物质(6-苄基嘌呤,6-BA)和氮素调控小麦、棉花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小麦和棉花叶片自然衰老以及6-BA和氮素调控过程中的特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鉴定。采用基因克隆、表达和遗传转化技术,开展了可能与小麦衰老和抗逆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新型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6-BA调控小麦叶片衰老特征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6-BA能维持小麦叶片衰老期间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衰老后期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上述机制是外源6-BA延缓植株和叶片衰老的重要生理原因。生产中,应根据小麦的熟期和叶片衰老特征,合理施用外源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浓度和数量。2.低氮处理小麦株高、单株叶面积、鲜重和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叶绿素a、b、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不同供氮水平对细胞膜质过氧化和叶片衰老程度的细胞保护酶的调控,主要是通过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共同调控完成的,CAT活性的调控效应较小。研究表明,低氮处理中糖、氮代谢减慢,可能是叶片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进而造成叶片衰老加快的主要原因之一。3.采用cDNA-AFLP技术,在小麦自然衰老15 d、30 d和45 d中,分别鉴定了9、20和16个特异上调表达基因;以及13、8和4个特异下调表达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上述基因的比对和功能分组表明,上调基因归属于细胞代谢、蛋白质合成、信号转导、细胞防御和保护4个类别;下调基因归属于细胞代谢、信号转导、细胞防御和保护3个类别。6-BA处理后15 d和30 d,分别鉴定了13个和8个上调特异基因,2个和4个下调特异表达基因。上述基因分别归属于细胞代谢、蛋白质合成、信号转导和细胞防御和保护4个类别。低氮处理15 d后,分别鉴定了与对照相比特异上、下调特异表达基因为13个和4个,归属于细胞代谢、转录、蛋白质合成、信号转导、细胞防御和保护5个类别。结果表明,在小麦的自然衰老过程,以及外源6-BA和低氮处理调控的叶片衰老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和代谢途径,小麦叶片衰老是通过信号转导调控的多条代谢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4.与对照(CK)相比,外源6-BA增加了棉花的株高、主茎出生叶数、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重。6-BA对叶绿素含量、可溶蛋白含量和光合速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以对易衰型品种33B的促进效应较大,延衰型品种丰抗6的促进效应较小。6-BA处理使SOD活性和POD活性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6-BA改善了叶片生长中后期活性氧产生和清除之间的平衡能力,可能是改善叶片光合、植株生长和延缓叶片衰老的重要内在原因。外源施用6-BA,对于延缓生产中易衰型棉花品种的衰老可能具有重要作用。5.以易衰型品种33B和延衰型品种丰抗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棉花光合和衰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氮素水平下丰抗6的光合速率(Pn)均明显高于33B。随着处理时间延长,不同氮素处理下33B和丰抗6的叶绿素a、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蛋白含量均不断下降,其中,在低氮下,处理中后期丰抗6的上述参数高于33B。低氮处理下,与33B相比,丰抗6处理中后期具有较高的SOD活性。不同氮素处理中,丰抗6的MDA含量低于33B,而单株干重和单株叶面积则高于33B。较低的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可能是延衰型品种丰抗6在不同氮素水平下衰老缓慢的重要生理基础。6.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棉花叶片自然衰老15 d和30 d与叶片全展(展后0 d)相比的特异表达基因。其中特异上调表达基因为13个和22个,下调表达基因均为6个。分别归属于细胞代谢、转录、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命运、信号转导和细胞防御和保护等6个类别。分析发现,衰老信号通过诱发Ca2+信号及其级联传递,可能介导了棉花叶片的自然衰老进程。6-BA处理后,在叶片衰老期间15 d和30 d分别鉴定了12个和6个上调表达基因,以及5个和14个下调表达基因,分别归属于细胞代谢、转录、蛋白质合成、细胞运输、信号转导、细胞防御和保护及细胞组分再生等7个类别。外源6-BA处理可能通过对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参与了对棉花叶片的衰老调控。本研究中,在低氮处理后15 d和30 d鉴定的特异上调表达基因分别为16个和10个,下调表达基因分别为4个和20个。7.依据在NCBI基因库中发布的小麦CuZnSOD基因SOD1.1的碱基序列,克隆了2个可能在植物抗逆和延缓衰老中具有重要功能的小麦新型SOD基因TaSOD1.1和TaSOD1.2。研究表明,TaSOD1.1和TaSOD1.2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为980 bp和1121bp,均编码20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中含有一个7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CuZn-SOD保守域和一个由4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位于N-端的转运肽。研究发现,在叶片自然老化过程中,TaSOD1.1和TaSOD1.2的表达水平没有改变;在干旱、盐分、低温和高温逆境条件下,TaSOD1.1的表达水平也无变化;但TaSOD1.2的表达受到上述逆境的诱导。且TaSOD1.2在逆境下诱导表达水平的增加幅度与同期叶片SOD活性的增高幅度相一致。表明上述逆境信号通过转导对TaSOD1.2基因进行了转录调节。8.对超表达TaSOD1.1和TaSOD1.2的烟草转基因系的延衰和抗逆功能研究表明,超表达上述基因的转基因系,叶片衰老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的延缓。但超表达TaSOD1.1和TaSOD1.2的转基因烟草,在盐分和低温胁迫条件下,植株通过外源TaSOD1.1和TaSOD1.2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调节,能明显缓解NaCl和低温对植株的伤害作用。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细胞膜质过氧化产物MDA的数量明显减少。表明TaSOD1.1和TaSOD1.2在作物抗盐和低温的遗传工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金本繁晴[4](2007)在《发芽糙米的开发及其技术运用》文中指出近年,由于日本人饮食习惯的急速的西方化,过去较少见的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日益激增。以附加功能性于大米为目的,2001年开发出了采用浸泡式工艺的发芽糙米,发芽糙米所含GABA对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生活习惯病具有预防效果。通过将富含发芽糙米的功能性成分之一的GABA附加于免淘洗米,开发出功能性免淘洗米(免淘洗GABA米)。利用功能性液化液,制成具有降压等作用的免淘洗功能性包膜米。同时,利用发芽糙米等为功能性原料可开发一系列深加工产品。
王艳霞[5](2007)在《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4年12月国家提出旨在建设农业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的“金农工程”以来,各地投资几十亿元,建成了县级以上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但是网络信息的“进村入户”——向农业生产领域的延伸受到阻滞,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发挥。在国家投资有限、农民收入较低的现实情况下,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必须通过科学管理和制度创新,走一条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道路。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如何构建一个结构完整、动力充足、产出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为分析工具,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信息系统运行的“源”-“流”-“用”出发,构造出生产子系统、传播子系统和施效子系统,并对三个子系统的内部结构、要素状态、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接着探讨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政府主导、联合推动”的模式是适合我国现实的基本模式,并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评价法构造了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的实际测评,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是研究结论,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一部分:背景分析,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理论和实践发展。第一章“导论”,主要对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二章“基本概念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辨析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然后重点介绍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和信息管理理论,它们是支持本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方法支持。第三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首先综述了我国学术界对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服务研究的理论贡献,然后简述了国际上主要国家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现状和经验,最后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找准研究的切入点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二部分:系统结构分析,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构成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的核心部分。第四章“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研究”,区分了农业信息资源与信息产品的不同涵义,设计了农业信息产品生产过程模型,结合河北省农业信息资源规划实际,重点考察了农业信息资源规划、信息源、采集与加工、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库共享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第五章“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研究”,结合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对信息传播的不同形式进行了比较评价,应用传播理论的“五W模型”构造了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分析了传播子系统中要素的存在状态和传播机制,总结了突破“最后一公里”的几种经验模式,并对几种模式内部包含的利益机制和适用环境进行了比较和总结。第六章“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研究”,定义了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构造了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分析了农业信息施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以“四个效率”为中心,提出了促进信息施效的五组控制要素,接着分析了“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条件、因素和作用机制,提出了促进网络信息施效的措施。第三部分:系统控制与管理,即第七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农业信息的公共品特性是国家主导系统建设与管理的理论依据,政府主导、联合多主体共同推进的模式对于加快系统建设的步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各地方已经出现“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建设与管理”的成功模式。第四部分:系统评价,即第八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在本章设计出一套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层指标的单层次排序权重向量,以此作为下一步多级模糊评价中所需要的指标权重:然后计算出各层指标相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根据组合权重值排序就十分清楚不同指标对总目标的重要程度,从而可以确定对系统重点管理和监控的对象;多级模糊评价结果与评价值相结合不仅能测定评价系统的水平,还可用于对不同区域的比较,有利于区域之间相互促进;运用专家调查资料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实际评价,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第五部分即第九章“研究结论”,在综合考虑全文所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论点,并对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品种管理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6](2006)在《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Ⅵ)——稻(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2002年《运筹与管理》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运筹与管理》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京郊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利用与损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氮肥施用现状 |
1.2.2 氮肥的去向及其环境效应 |
1.2.3 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
1.2.4 农田氨挥发的测定方法 |
1.3 问题的提出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温室培养试验 |
2.2.1 供试土壤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田间小区试验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设计 |
2.3.3 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氮条件下氮素去向研究 |
3.1.1 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
3.1.2 土壤氮素残留规律 |
3.1.3 氮素损失状况 |
小结 |
3.2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不同施氮水平下氮素损失规律 |
3.2.1 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土壤氨挥发动态变化 |
3.2.2 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N_2O排放通量的日变化规律 |
3.2.3 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氮素淋洗损失的影响 |
3.2.4 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综合评价 |
小结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土壤N主要损失途径 |
4.1.2 影响氨挥发的因素 |
4.1.3 影响N_2O排放通量的因素 |
4.2 主要结论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相关研究的综述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
2.1 基本思想辨析 |
2.2 军国民主义时期 |
2.3 自然主义时期 |
2.4 政治为纲时期 |
2.5 增强体质时期 |
2.6 健康主导时期 |
2.7 小结 |
3. 体育专业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
3.1 体育基本理论的分辨 |
3.2 体育专业教育的演进 |
3.3 体育基本理论教科书 |
3.4 体育操作理论教科书 |
3.5 体育新兴理论教科书 |
3.6 小结 |
4. 体育专着之立论基础考查 |
4.1 体育专着出版概况 |
4.2 体育教学理论专着 |
4.3 运动训练理论专着 |
4.4 体育思辨理论专着 |
4.5 体育史学类专着 |
4.6 小结 |
5. 中国体育的文化根源所在 |
5.1 中国体育是实用体育 |
5.2 实用体育的现实写照 |
5.3 体育精神境界的体悟 |
5.4 体育内外利益的分辨 |
5.5 小结 |
6. 体育思想演化脉络的梳理 |
6.1 体育思辨思想的演化 |
6.2 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 |
6.3 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建议 |
7.3 主要创新 |
7.4 主要局限 |
参考文献 |
后记一 |
后记二 |
(3)6-BA和氮素调控小麦、棉花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及衰老相关基因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植物衰老假说及其环境调控效应 |
1.1 植物衰老假说 |
1.2 环境因子对植物叶片衰老的影响 |
2 植物衰老时的生理生化特征 |
2.1 蛋白质和核酸含量显着下降 |
2.2 细胞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变化 |
2.3 光合和呼吸功能衰退 |
2.4 激素变化 |
3 植物叶片衰老的分子基础 |
3.1 植物衰老相关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
3.2 衰老相关基因的功能类别 |
3.3 植物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 |
3.4 叶片衰老基因的表达调控 |
3.5 叶片衰老的分子操作 |
4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6-BA调控小麦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材料培养 |
1.1.2 测定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6-BA对株高、单株叶面积、鲜干重的影响 |
1.2.2 6-BA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1.2.3 6-BA对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可溶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1.2.4 6-BA对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1.2.5 6-BA对处理后期下位叶生理参数、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和丙二醛的影响 |
1.3 讨论 |
1.3.1 6-A对细胞分裂和干物质积累能力的调控效应不同 |
1.3.2 6-BA调控光合碳同化的生理机制 |
1.3.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6-BA调控的活性氧清除中具有重要作用 |
1.3.4 不同衰老类型品种耐受6-BA的程度存在较明显差异 |
第二章 氮素调控小麦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素处理对植株形态及鲜干重的影响 |
2.2.2 氮素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3 氮素处理对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2.4 氮素处理对小麦叶片SOD活性和POD活性的影响 |
2.2.5 氮素处理对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低氮胁迫对不同熟性小麦叶片衰老和光合能力的调控效应 |
2.3.2 低氮胁迫对小麦细胞保护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特性的影响 |
第三章 叶片自然衰老及6-BA和氮素调控小麦衰老的特异表达基因鉴定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培养 |
3.1.2 cDNA-AFLP过程 |
3.1.3 cDNA-AFLP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显影 |
3.1.4 差异条带DNA回收和克隆 |
3.1.5 差异条带DNA阳性克隆的序列测定 |
3.1.6 差异表达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总RNA和合成的双链cDNA检测 |
3.2.2 cDNA-AFLP结果 |
3.2.3 特异表达基因片段的的克隆 |
3.2.4 小麦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的特异表达基因和可能的功能分析 |
3.2.5 6-BA调控小麦衰老过程中的特异表达基因和可能的功能分析 |
3.2.6 低氮处理调控小麦衰老过程中的特异表达基因和可能的功能分析 |
3.2.7 叶片自然衰老、6-BA和低氮处理特异表达基因的分布特征 |
3.3 讨论 |
3.3.1 cDNA-AFLP技术及其在本研究中鉴定的特异表达基因的特征分析 |
3.3.2 叶片自然衰老过程、6-BA和低氮调控的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类别 |
3.3.3 叶片自然衰老过程、6-BA和低氮胁迫调控的叶片衰老进程中存在着复杂的调控网络 |
第四章 6-BA调控棉花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6-BA处理对株高和主茎出生叶数的影响 |
4.2.2 6-BA处理对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重的影响 |
4.2.3 6-BA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可溶蛋白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
4.2.4 6-BA处理对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氮素调控棉花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氮素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5.2.2 氮素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5.2.3 氮素对叶片可溶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2.4 氮素对细胞保护酶 SOD活性、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5.2.5 氮素对单株干重和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叶片自然衰老及6-BA和氮素调控棉花衰老的特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材料培养 |
6.1.2 棉花叶片总RNA的提取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总RNA和合成的双链cDNA检测 |
6.2.2 cDNA-AFLP结果 |
6.2.3 特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克隆 |
6.2.4 棉花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的特异表达基因和可能的功能分析 |
6.2.5 6-BA调控棉花衰老过程中的特异表达基因和可能的功能分析 |
6.2.6 低氮处理调控棉花衰老过程中的特异表达基因和可能的功能分析 |
6.2.7 叶片自然衰老、6-BA和低氮处理特异表达基因的分布特征 |
6.3 讨论 |
6.3.1 棉花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的特异表达基因及其可能功能 |
6.3.2 6-BA调控棉花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特异表达基因及其可能功能 |
6.3.3 低氮处理调控棉花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特异表达基因及其可能功能 |
第七章 小麦新型CuZnSOD基因TaSOD1.1和TaSOD1.2的克隆和表达特性研究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小麦新型CuZnSOD基因TaSOD1.1和TaSOD1.2的鉴定 |
7.1.2 TaSOD1.1和TaSOD1.2的克隆 |
7.1.3 TaSOD1.1和TaSOD1.2基因的结构和编码蛋白质特征 |
7.1.4 TaSOD1.1和TaSOD1.2在干旱、盐分、低温、高温和自然衰老中的表达特性 |
7.1.5 干旱、盐分、低温、高温处理和叶片自然衰老中的叶片 SOD活性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小麦新型CuZnSOD基因TaSOD1.1和TaSOD1.2的鉴定和克隆 |
7.2.2 TaSOD1.1和TaSOD1.2的基因结构和编码蛋白特征 |
7.2.3 TaSOD1.1和TaSOD1.2在自然衰老过程中和干旱、盐分、低温、高温的表达特性 |
7.2.4 自然衰老过程中和干旱、盐分、低温、高温处理的叶片SOD活性 |
7.3 讨论 |
第八章 小麦CuZnSOD基因表达载体构建、遗传转化和功能研究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材料 |
8.1.2 融合TaSOD1.1和TaSOD1.2的双元表达载体构建 |
8.1.3 烟草遗传转化 |
8.1.4 转基因系PCR鉴定和插入单拷贝靶基因的转基因系筛选 |
8.1.5 超表达TaSOD1.1和TaSOD1.2对植株和叶片的衰老调控效应 |
8.1.6 超表达TaSOD1.1和TaSOD1.2对植株抵御盐分胁迫能力的影响 |
8.1.7 超表达TaSOD1.1和TaSOD1.2对植株抵御低温能力的影响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遗传转化TaSOD1.1和TaSOD1.2的烟草转基因系建立 |
8.2.2 TaSOD1.1和TaSOD1.2转基因烟草的分子检测 |
8.2.3 超表达TaSOD1.1和TaSOD1.2对植株和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
8.2.4 超表达TaSOD1.1和TaSOD1.2对植株抵御盐分胁迫能力的影响 |
8.2.5 超表达TaSOD1.1和TaSOD1.2对植株抵御低温能力的影响 |
8.3 讨论 |
8.3.1 有关植物种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8.3.2 超表达TaSOD1.1和TaSOD1.2不具有延缓植株叶片衰老的能力 |
8.3.3 超表达TaSOD1.1和TaSOD1.2增强了植株抵御盐分胁迫的能力 |
8.3.4 超表达TaSOD1.1和TaSOD1.2增强了植株抵御低温的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信息、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2.1.1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一般特性 |
2.1.2 农业信息的概念、特点、内容和功能 |
2.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 |
2.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 |
2.2.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
2.2.2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2.3.1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2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3.3 信息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研究现状 |
3.1.1 21世纪之前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
3.1.2 21世纪至今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
3.1.3 有关农业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 |
3.2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概况 |
3.2.1 美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2 法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3 日本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4 韩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5 印度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6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共同特点与启示 |
3.3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3.1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历程 |
3.3.2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现状 |
3.3.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研究 |
4.1 农业信息生产的涵义与系统目标 |
4.1.1 农业信息生产的涵义 |
4.1.2 农业信息生产的特点 |
4.1.3 农业信息生产的指导原则 |
4.1.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主要任务 |
4.1.5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目标 |
4.2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
4.3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要素分析 |
4.3.1 农业信息生产主体 |
4.3.2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 |
4.3.3 农业信息源 |
4.3.4 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手段 |
4.3.5 农业信息采集指标和标准 |
4.3.6 农业信息加工和存储技术 |
4.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研发现状与管理措施 |
4.4.1 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支持有待加强 |
4.4.2 农业信息管理人员急需增加 |
4.4.3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生产的先导 |
4.4.4 农业信息源的培养和分类建设 |
4.4.5 根据农民需求组织信息生产 |
4.4.6 提高采集与加工技术水平,确保信息产品质量 |
4.4.7 数据标准化与数据库共建共享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研究 |
5.1 农业信息传播的形式和系统目标 |
5.1.1 农业信息传播的涵义 |
5.1.2 农业信息传播的作用 |
5.1.3 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 |
5.1.4 农业信息传播形式 |
5.1.5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目标 |
5.2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区别与联系 |
5.2.1 农业技术推广的背景 |
5.2.2 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传递机制 |
5.2.4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联系 |
5.3 农业信息传播系统的要素分析 |
5.3.1 信息传播系统的五要素模型 |
5.3.2 传播子系统的五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
5.4 推进农业信息传播的实证分析 |
5.4.1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涵义 |
5.4.2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案例分析 |
5.4.3 几种成功模式的经验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研究 |
6.1 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 |
6.1.1 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 |
6.1.2 农业信息施效的特性 |
6.1.3 农业信息施效与农业信息效果的区别 |
6.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构成因素与作用机制 |
6.2.1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
6.2.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要素与作用机制 |
6.3 网络入户的信息施效 |
6.3.1 网络入户的条件分析 |
6.3.2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影响因素 |
6.3.3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作用机制 |
6.3.4 网络入户的分析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 |
7.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动力的来源 |
7.1.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动力机制的涵义 |
7.1.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供给主体 |
7.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来源 |
7.1.4 系统目标的统领作用是形成合力的基础 |
7.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运行模式 |
7.2.1 政府推进模式 |
7.2.2 市场推进模式 |
7.2.3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模式 |
7.2.4 不同模式分析与比较 |
7.3 政府主导多主体联合推动模式 |
7.3.1 政府主导的理论基础 |
7.3.2 农业信息服务的市场化发展趋势 |
7.3.3 社会公益帮助是系统建设的重要补充力量 |
7.4 政府的干预边界与战略选择 |
7.4.1 政府干预边界 |
7.4.2 政府主导的战略重点 |
7.5 政府主导、联合推进模式的案例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 |
8.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8.1.2 评价的目的 |
8.1.3 指标筛选 |
8.1.4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8.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评价模型 |
8.2.1 评价模型的选择 |
8.2.2 用AHP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建模过程 |
8.2.3 用FCE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关系的建模过程 |
8.3 用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
8.3.1 一级权重计算 |
8.3.2 二级权重计算 |
8.3.3 三级权重计算 |
8.3.4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
8.3.5 结果输出 |
8.3.6 对排序结果的分析 |
8.4 应用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
8.4.1 实证资料来源 |
8.4.2 计算说明 |
8.4.3 对规则层子集进行单级模糊评价 |
8.4.4 对子目标层各子集进行二级模糊评价 |
8.4.5 计算总目标的综合评价隶属度向量 |
8.4.6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8.4.7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必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 |
9.1.2 领导重视是系统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 |
9.1.3 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家对农业的造血性支持 |
9.1.4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在信息产品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9.1.5 重点加强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力量,提高辅助决策支持水平 |
9.1.6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制度创新 |
9.1.7 网络信息“使用不经济”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存在的经济学原因 |
9.1.8 扩大信息应用规模是信息成本管理的重点 |
9.1.9 政府应严格遵守干预边界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分类分批建设 |
9.2.2 理顺行政隶属关系,解决跨部门资源协调问题 |
9.2.3 搞好项目发展规划,保证落实 |
9.2.4 重视农业信息加工,提高农业信息产品质量 |
9.2.5 普及县、乡农业信息服务大厅 |
9.2.6 网络延伸应该作为国家重大研究课题 |
9.2.7 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 |
9.2.8 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信息服务者的积极性 |
9.3 本文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四、2002年《运筹与管理》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京郊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利用与损失研究[D]. 山楠.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4)
- [2]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D]. 金光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3]6-BA和氮素调控小麦、棉花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及衰老相关基因鉴定[D]. 张海娜.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4]发芽糙米的开发及其技术运用[J]. 金本繁晴. 北方水稻, 2007(06)
- [5]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D]. 王艳霞.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6]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Ⅵ)——稻(2)[J]. 品种管理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种子科技,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