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转型的实证分析与现状研究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我国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转型的实证分析及现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经济增长论文,化与论文,现状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11(2002)02-0039-06

1 贸易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度量

1.1 贸易结构变化的度量

贸易结构是指构成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经济联系,它包括贸易活动主体之间,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表现为贸易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规模结构和商品结构。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本文主要考察出口贸易结构,下面提到的主要是出口贸易结构。

根据附加值高低可将出口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化的度量,主要是以贸易额变化为依据的,贸易结构变化的度量公式:

式中K[i][,t]表示第t年、第I种产品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即y[i]/y。为计算方便,现将出口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初级产品,该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差,附加值较低。第二部分为工业制成品,该产品附加值较高,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贸易结构转型,也就是从出口附加值低的产品,向出口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型。

1.2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度量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具有双重含义,一是促进暂时处于粗放状态的经济系统向集约状态转化,二是避免暂时处于集约状态的经济系统向粗放的状态转化。

本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TFP)与总要素投入(TF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之比判断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构造如下:

假定我国的生产函数为Q=F(K,L,T),即索罗总量生产函数。其特征是规模收益不变。式中Q、K和L分别为GDP、资本总投入和劳动总投入;T为时间。关于时间效果的最简单的假定是技术进步的希克斯中性说,即原于既定资本和劳动组合的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产品,并不影响资本和劳动的相对边际生产。因此,生产函数可变为Q[,t]=A[,t]F(K[,t],L[,t])。对该式求关于时间的导数,然后两边同除以Q,就得到丹尼森经济增长方程

式(3)中G[,a]、G、G[,K]和G[,L]分别为TFP增长率、经济增长率、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率;α、β分别为劳动、资本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为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实际投入增长率加权和的差。本文中,劳动投入增长率就是历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采取永续盘存法计算。对于α和β的值,本文采用0.4:0.6。式(2)两边同除以G,则得

式(4)中,G[,a]/G是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相对比重,即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记为SP:同理(αG[,L]+βG[,k])/G是TF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记为SI。现在我们可以构造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标准。借助SP和SI可以把经济增长方式抽象为三种基本模式(SP/SI为生产率增长率):

内涵增长型 SP/SI>1

中性增长型 SP/SI=1

外延增长型 SP/SI<1

1.3 贸易结构变化与增长转型之间的实证指标分析

下面是计算出的我国1990-1999年相关数据

设回归方程y=c+ax[,1]+bx[,2]

(5)

其中,y=SP/SI

X[,1]为计算期部门增长率下贸易结构的变化,X[,2]为计算期部门增长率下产业结构的变化。计算方法见上文。

取X[,1]、X[,2]、Y 1990-1999年的样本修均处理后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

该式拟合程度较好,该回归方程显著成立。其中贸易结构变化X[,1]对Y有显著影响(t=2.81>t[,0.025]7),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X[,1]即计算期部门增长率下贸易结构的正向变化越大,对经济增长转型的作用就越突出。X[,1]的符号表示贸易结构改善的状况,若为正值则表示贸易结构改善,反之则意味着削弱贸易结构改善的效果。1990-1997年间,出口贸易附加值呈提高趋势,即(k[i][,t]-k[,t]-1[i])>=0,说明贸易结构在提升,只有1998年和1999年,由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贸易结构改善效果为负,而1998、1999年生产率增长率比1990-1997年间任一年增长率都偏低。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受出口贸易结构影响较大,加快贸易结构转型,促进贸易结构由粗放向集约型转变,也就促进了经济增长。

1.4 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转型之间关系的理论说明

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转型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生产决定贸易,一国出口的一般是本国生产较多,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结构决定贸易结构,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贸易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农重工轻三产弱”的局面,也就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贸易结构也相应会由初级产品出口升级为工业制成品出口。同样,贸易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也有着重要作用。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侍女和发动机。贸易结构的变化源于国际比较利益的变化,作为最先感受到国际竞争压力的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必将对国内产业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跟随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当出口贸易结构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升级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时,必将极大的鼓励工业制成品部门的生产,促进其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加强营销,走集约型经济增长之路。当初级产品的出口向工业制成品倾斜时,顺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初级产品的生产比重也将下降。所有这些都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转型的作用力要视该国外向经济发展程度而定。一国外向经济发展程度约高,出口依存度越高(如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国经济),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转型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反之,若一国外向经济发展较低,出口依存度较低,则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转型作用的效果较弱(如1977年的中国经济)。

下面对中国出口依存度情况进行说明。按照经典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恒等式,出口是GD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出口在GDP中比重的不断上升,出口增长对于GDP增长所作的贡献也就越来越大。从表1中显示的数据看,近20年间中国的出口依存度提高很快。在1977年仅为4%,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基本保持在20%左右,不仅远远超过了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且也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所不能比拟的。1996年由于贸易的增长速度低于实际经济增长率,贸易依存度有所下降,但即使如此,按照1999年的水平计算,中国的国内生产中大约有20%左右用于出口,每创造一个单位的GDP,就需要进口0.16个单位的外国商品。

表1 中国部分年份的出口依存度

资料来源:《国际金融统计年鉴》(IFS)相关各期。除百分比指标外,其余均为1990年人民币价格。

只要中国保持改革开放不变,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就比较高,中国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转型就有重要作用。

2 我国贸易结构现状

我国贸易结构数量型特征明显,主要靠出口数量拉动出口产值的增大,贸易增长方式以粗放为主,主要表现在:

2.1 贸易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出口商品的高附加值趋势有所表现

这里主要将出口总额分解为商品和数量两个因素,分析因素变化对出口增长变化的影响程度。首先,从出口商品中选出57种主要商品,计算1999年与1992年相比的各种综合指数。计算结果表明:57种商品的出口额增长了1.2倍,其中,出口数量增长了1.3倍,价格下降了4.3%。由此可见,1992-1999年间外贸增长主要是由于出口商品数量增长带来的,贡献率达108.2%。出口价格主要受汇率、国内物价、国内技术革新和劳动生产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剔除汇率和国内物价等因素,出口商品价格受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大约下降了15.3%左右。另一方面,在此可以测算出反映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指数,即影响出口商品结构向高附加值倾斜的程度。计算结果表明,“九五”时期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因素影响程度大约为105.4%,也就是说,从结构上看,比重有所提高的出口商品其价格实际下降,而且由于技术革新作用带来价格下降的商品的出口有所增长,反映了一定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趋势。

此外,从1999年出口商品中选出110种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商品,计算与1998年相比的各种综合指数。计算结构显示,110种主要商品的出口额增长了15%(按人民币计算,增长14.7%),是由于出口数量增长了16%,价格下降了0.8%(同上,下降2.5%)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数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06.5%,结构优化程度达到100.8%,各项指标与1990-1997年的趋势基本一致。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90年代以来对外贸易的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商品数量的需求是出口贸易的主要推动因素。7年中出口出现了一定的商品高附加值化倾向,但结构优化程度仍然较低。

表2 我国出口结构各项指标比较出口(%)

注:根据海关统计计算,其中1999年比1992年各项指数,利用了57种主要出口商品的数据;1999年与1998年相比的各项指数利用了110种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出口商品和89种进口商品。

2.2 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不强,是导致外贸增长方式粗放型的重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全球产业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为可贸易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全球竞争中互为对手的贸易各方,只有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才能长久的拥有国际市场。中国工业制成品要想拓展国际市场,同样必须高度关注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当前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却并不乐观。我们用贸易竞争力系数法对1999年中国进出口商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竞争力系数大于0.5的商品主要是旅行包、服装、家具、无机化学品、金属制品、医药品;竞争力系数大于0但小于0.5的商品主要有橡胶制品、非金属矿物品、办公用机械、钟表;竞争力系数大于-0.5但小于0的商品主要有染料、有机化学品、电力机械、科学仪器、有色金属、通用工业机械;竞争力系数大于-1但小于-0.5的商品主要有塑料、化肥、金工机械、特种工业专用机械等。可见,中国贸易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发挥劳动力要素禀赋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附加值较高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大多缺乏国际竞争力。

2.3 我国参与国际水平分工程度有所提高,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仍具有较强的垂直分工特征

现代国际贸易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各国之间广泛进行着同类产业制成品的进出口贸易。这种被称之为产业内贸易的现象是传统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无法说明的,反映了商品的多样化需求和规模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化生产过程中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1999年中国进出口商品分类统计计算的结果显示,在中国对世界的16类工业制成品贸易中,有7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80%以上,按指数值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运输设备(97.4%),金属及其制品(96.7%),化学工业品及其相关产品(95.4%),木制品(94.9%),机电及音响设备(90.0%),珠宝贵金属(87.1%)等。另外有3类产品的指数值在20%以下,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鞋帽制品(8.5%),武器弹药(11.8%),杂项制品(12.1%)等。由此可见,在我国对全世界的贸易中,运输设备等类产品的水平分工程度较高,竞争主要体现在商品价格和产品的多样化上。相反,鞋帽、杂项制品等仍然处于垂直分工程度的较高水平,由于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仍然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出口远远大于进口,其它如造纸、纺织、矿物材料制品等水平分工的程度也比较低。在中国的对美贸易中,只有食品(94.5%),塑料及橡胶制品(80.4%)的指数超过80%,机电及音像制品(78.4%),化工产品(73.5%),化学仪器及医疗器械(70.9%)等3类商品的水平分工程度也比较高,其它大多数产品都表现出垂直分工较强的特征,其中鞋帽伞(2.3%),杂项制品(3.6%)等尤为明显。在主要16类工业产品中,除去食品和塑料与橡胶制品外,其它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都低于中国对外贸易同类商品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国与国双边贸易中,优势互补的贸易机制仍然发挥着主要作用,中美贸易的水平分工程度仍然较低。

1999年产业内贸易指数表明:中国对日本的贸易中,化学工业及相关产品(90.1%),珠宝贵金属(84.9%),光学仪器及医疗器材(84%)等比较高,其余的指数值都在80%以下,其中运输设备达到73%,纸及纸制品,纺织原料及制品,矿物材料制品,贱金属及制品,机电音像设备器材等位于40-70%的范围内,还有8类商品低于40%。与中国对全世界的贸易结构相比,日本仅在纸及纸制品,矿物材料制品,杂项商品等3项超过平均水平,其他各项与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此外,按照指数水平比较,中国对日贸易的水平分工程度与对美贸易相近,但在机电产品等资金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品领域则相对较低。因此,中国与日本的生产分工带有典型的垂直分工特点。这一方面说明中国与日本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同时也表明日本在高新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方面的市场开放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贸易结构逐步向水平分工形态转移,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化工产品、光学及医疗设备器材、运输设备、金属制品等已经初步具有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项竞争的实力。但是,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形态仍然表现为较强的垂直分工特点。在产业内贸易程度较低的产品中,既有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出口远远大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杂项制口、鞋帽等,也有一些处于比较劣势的高技术、资金密集型产品,如机电设备等。从整体上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在高技术产品基础上的水平分工程度还很低,即使是象光学医疗设备、运输设备等似乎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的产业领域,各细分类产品的技术先进程度也有很大差别,中国仍然需要进口许多高新技术产品,而出口的则是一些低层次的加工产品。此外,由于加工装配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最终产品出口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国内产业真正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因此,就这些产品而言,根据产业内贸易指数做出判断,也有可能存在过高评价,应进行更深入分析。

2.4 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偏低

产业内贸易指数只能分析贸易形态的水平分工程度,但并不能说明影响水平分工变化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水平。为了进一步对中国国内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说明90年代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调整效果和优化水平,需要计算反映产品竞争力水平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到:1999年在中国的21大类出口产品中,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的共有14类,在工业制成品中鞋帽伞、杂项制品等的指数值最接近100%,特别是这两项还是大宗出口商品,说明这两类产品是中国比较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食品、革皮毛及其箱包制品、纺织原料及其制品、矿物材料制品等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出口多于从国际市场上的进口。指数值小于0的6类工业制成品中,包括矿产品、化学工业品、塑料及橡胶制品、纸制品、机电设备器材、运输设备等,这类产品的出口小于进口,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劣势,国内产品的竞争力低于国际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其中的纸制品、机电设备等仍然较多的依赖于进口。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中国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基本上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缺乏竞争力的主要是基础材料和机械设备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一方面说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产业,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多的取决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同时暴露了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缓慢、缺乏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产品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滞后等矛盾。

1999年中国对美贸易中,有15项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其中鞋帽制品、杂项制品等均在90%以上,其他大宗商品,如皮革制品、木制品、纺织品、矿物制品材料等处于40-70%之间的水平,而贱金属及其制品、光学医疗器材、塑料橡胶制品、机电设备等的指数水平较低。中国属于比较劣势的产品包括化工产品、纸制品、运输设备等。可见,除去机电设备有所不同之外,对美贸易竞争力格局与总体结构很接近。与1992年相比,中国的大部分工业制成品的对美贸易竞争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机电设备、光学医疗设备器材、木制品等大宗商品的上升幅度最大,而食品、鞋帽制品等传统的出口商品的对美竞争力出现小幅度下降。因此,1992-1999年中国商品的对美贸易结构在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中国的对日贸易竞争力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9年14项大宗商品中只有杂项制品、矿产品的竞争力指数下降,其他商品普遍上升,幅度最大的包括运输设备、机电产品,光学仪器及医疗设备、矿物材料制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这说明中国对日贸易结构升级的程度比较明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光学仪器、机电产品、金属制品等产品上的竞争力提高程度远远小于对美贸易的提高水平。此外,从1999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日贸易竞争力格局与对美贸易也有明显区别。中国几乎所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型加工产品竞争力指数都大于0,而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金属制品、机电设备、运输设备、光学仪器等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不但小于0,而且指数水平较低。可以说,中日贸易具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双边贸易的一般性特征。中国在日本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深加工产品,虽在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领域与日本的水平分工程度正逐渐加强,但整体国际竞争力水平差距仍然很大。

应该承认,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过去基本依靠进口和引进的机械设备等技术密集型国产商品已经能够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并参与国际竞争。传统比较优势产品保持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仍然是中国从对外贸易中获取更多比较利益的主要手段。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整体的发展水平并不高,出口商品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比较低,产业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也比较缓慢。以代表高技术、高附加值制成品的机电产品出口为例,1999年占到全部出口的35%左右,不仅低于主要发达国家51%的水平,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的44%水平。

表3 中国国际竞争力比较(%)

注:根据《海关统计》中商品类章分类数据计算

3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多年来,经过一系列改革和政策调整,中国已初步奠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新型外贸调控体系。我国外贸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等已经上升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单一、封闭的外贸经营格局已经改变,经营主体多元化为外贸带来了活力,成为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这些已经和正在构成中国未来对外贸易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另一方面,正如上面分析可以看到的那样,中国对外贸易还存在发展不稳定、结构调整缓慢、缺乏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等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以出口贸易质量等外在形势表现出的不足,其根源就在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来看,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将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稳定增长,中国将在优势互补和水平分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国际贸易的有利条件;其次,日趋活跃的国际资本流动必将带动世界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为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良好机会。但是,随着东亚经济的复兴、南亚经济的崛起和拉美地区经济的上升将会进一步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发展出口形成强烈竞争,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也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程度。

实证分析的结论告诉我们,贸易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转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转型有重要作用,贸易结构变化必将拉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加速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外贸调整控制体制和经营机制,培育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进出口贸易的较快增长,为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应该成为跨世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的重要课题。

3.1 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调整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出口结构是产业结构的表象,出口结构的改善必须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上获得支撑,从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相结合的角度入手重新理清出口结构高度化的思路,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拉紧、拉长出口产业链条,占据附加值更高的生产环节,例如从提高纺织品出口附加值目标出发,重点发展高档纺织品面料和高新技术纺织机械,从提高国产家电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目标出发,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导体工业及相关产业;二是高新技术发展的产业定位主要是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通过新设备、新工艺、新配方的开发和应用,提高食品、化纤、钢铁、交通设备、电子通信等部门的竞争优势;三是规范国内市场竞争秩序,建立以国内统一市场为基点的规模经济产业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出口品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奠定产业组织基础;四是协调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建立由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牵头,外贸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参与的产业结构升级领导体系。

3.2 按照统一政策和竞争条件的一致性原则,促进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逐步实现外贸经营制度向外贸登记制度的转变

传统外贸专营机制的打破,为近几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是,由于外贸经营权以及市场准入方面的种种限制,外贸经营还未形成充分自由竞争的多样化格局。长期垄断经营的优越环境也造就了外贸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内在“体质”。为此,完善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创造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新世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当赋予更多的生产企业综合经营,最终建立外贸经营登记制。专业外贸公司应当加强自身改革,完善经营机制,逐步走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道路,提高企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规模经营效益。总之,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和各类外贸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将在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提高外贸经营的质量、效益、信誉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3.3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效益差,在国际上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以中型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往往缺乏主导产品、结构雷同、无长远规划,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极为有限。要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必须进一步调整外贸企业的组织结构,通过政策导向鼓励一批效率较高的企业进行联营,充分发挥资金、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整体优势,努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超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每个外向型企业也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挖掘自身潜力,向管理要效益,以质量求生存,凭规模导向发展,籍外力去开拓,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要大力发展我国外贸事业,就必须使企业向大型化、实业化方向发展。在具体做法上,可在实行外贸集团经营过程中,选择一些条件成熟,实力较强的大型外贸企业先行试点,组建一批以贸易为主,兼具贸易、产业、金融、科技开发和综合服务功能,企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中国综合商社,以便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加以改进和推广,以增强我国外贸竞争力。

3.4 深化微观管理,加强基础工作

首先,努力营造一个客观的吸引人才的氛围。积极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和工作环境,吸引人才,加快企业技术开发步伐,提高管理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次,加强产品包装工作。销售包装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无声售货员”的美誉。包装较之产品内在质量的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我们在包装上多倾注一点精力,我国出口产品的档次就会上一个台阶,经济效益也必然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第三,广泛实行我国的名牌战略,全面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知名度,这对我国产品全面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外贸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无疑会大有裨益。

收稿日期:2001-06-11

标签:;  ;  ;  ;  ;  ;  ;  ;  ;  

中国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转型的实证分析与现状研究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