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CAI教学的发展方向——兼论建立专题网站在高中语文CAI教学中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语文论文,发展方向论文,意义论文,专题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效之后。
——鲁迅
和许多新理论、新技术的诞生一样,CAI教学也是经历了一番曲折的,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CAI的应用更是为许多人所反对。之所以反对,一是因为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有人反对,二是因为开创者在创新中出现了“小辫子”。
计算机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无疑会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计算机,高中语文老师何去何从?几年来,我认真关注计算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发现高中语文CAI教学和其他学科的CAI教学有很大不同,甚至和小学、初中的语文CAI教学也迥然不同。
一、高中语文CAI教学的特殊性和实践误区
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CAI的概念。“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本意是计算机辅助教育,是由教师、学生和计算机三方面构成的以人机对话形式出现的自动教学系统。之所以重提这个概念,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将“CAI教学”、“电化教学”、“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和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教学课件等同起来了。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于是,又有人提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的概念。随后,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成了对学校、老师是否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然而,这一切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只不过是隔靴搔痒——倾注了大量的热情和资金,但收效并不大。
高中语文,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感悟和思想的启迪的训练,而且特别注重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高性能的计算机和漂亮的多媒体课件,大概只能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慰和感官上的刺激,顶多激发他们学习电脑的热情。因为对于高中生,尤其是重点中学的高中生来说,语文素养的形成,是无法用图片、声音、动画、视频来刺激的,相反,大量的文字信息却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感悟。小学和部分初中生则恰恰相反,因为“新奇”在他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内容的CAI教学首先在小学和初中蓬蓬勃勃地开展了起来,而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日趋成熟,但在高中还处于“启蒙阶段”。
遗憾的是,现在,那些被称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学课件,往往都是多媒体的。讲作者,一定要放一张作者的肖像图,虽然这张肖像图未必是作者本人的;读课文,则尽量采用计算机范读,虽然这段声音可能就是老师自己读了录进去的;讲小说和戏剧,则必定找一段与课文情节相配套的视频,如果在网上有Flash制作的MTV动画,也会来者不拒,虽然有时候会有“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但是,我们的高中生真的需要在语文学习中看图说话、看动画片思考问题吗?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在教学中,不需要课件的,就不使用课件;不需要声音、动画、视频的,就大胆地不用。因为,制作多媒体课件实在是一件很“劳民伤财”的事情。
我说这些并不是说反对制作语文多媒体课件,只是不要为“多媒体”而束缚了手脚。语文课件的制作和运用,真的好比“煤的形成”。至于许多保守派人士所说的,老师被课件“牵着走”,或是想写一个字还要找黑板之类的问题,其实都只不过是设计时的技术问题,在大多数交互式媒体制作的软件中,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问题的解决办法
上面已经说过,对于高中生来说,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过多的感官刺激。这里,我提出一个解决办法:建立语文专题网站,对学生进行“信息轰炸”。
现在,语文教学已经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有许多学生上课时从不听老师讲,自学半节课,偷偷看小说半节课,语文成绩却顶呱呱地好(我本人就是这样当上语文老师的);相反,那些认认真真听课的学生,却表现平平。原因很简单,对于高中学习来说,理科是“求同”,文科是“求异”,“多读课外书”对语文学习太重要了——可惜读课外书为许多学校的纪律所不容。高中语文学习,要做到“课内外相结合”,相比之下,课外更能决定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有人说,21世纪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让语文老师闭上他们的嘴。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的确应该在课内让学生做一些课外的事情。多媒体课件显然无法适应这种改革的需要。
计算机辅助教学,本身并没有强调一定要使用什么样的形式。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语文教学中的这种尴尬终于找到了出路。因为网络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共享和信息量大,这两点,正是提高高中生语文素养的两个必备条件。现在的语文课本,对于一篇课文的讲解,往往只有薄薄的两三页,显然,这样稀有的信息量是无法满足高中生学习的需要的。为了提高语文修养,他们相互借阅课外书(虽然主观上未必这样想,却能产生这样的客观效果),这也是一种“资源共享”,只不过共享面太窄,信息量也太小。
如果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未来的高中生在语文修养乃至整个人文学科修养方面,具备超越我们这一代人的条件。
如果说使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内学习,那么,建立专题网站则更多地是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所谓语文专题网站,就是以介绍某一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为内容的网站,其中会重点讲解与语文节选课文相关的内容。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一些老师在做这项工作。
三、关于专题网站
为什么要建立?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遇到某个问题时,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网上查资料”,但网络带给我们的往往是失望,因为网络上学术性的资料太少,而且很分散,也缺乏必要的严谨。有人统计过,Internet中,成人类网站占1.5%,教育科学类网站占2.8%,这也许是对知识的一种嘲讽。现在,大家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最终还是得“自力更生”,因为这种专业化的网站,别人或不敢、不屑、不愿去做。也有人呼吁搞“商业教育软件和网站”,但商家也很精明,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现在许多学校连Windows都装的是盗版,教育软件和网站究竟有多少油水可捞?况且现有的教育软件大多与素质教育不沾边。当然商业化也是方向,不过肯定还是会请许多语文老师作顾问或远程办公人员。
为什么要专题化?语文方面的知识太多太细,每一个点都可能有汗牛充栋的信息量,专题化有利于减轻建设的负担,也给使用带来了方便。同时,也有利于内容的维护和更新。比如,讲《拿来主义》,可以上有关鲁迅的网站;讲《林黛玉进贾府》,可以上有关《红楼梦》的网站。虽然著名的文化现象都已经上了网,但与中学语文学习关系不大,缺乏对语言讲解、文章分析等必要的内容。至于选择什么专题,则由建设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积累来决定。
可以有什么特色?将网站建设成交互式的格局是必要的规则。“交互式”在教学中的意义自不必说。可以建设“论坛”栏目,让师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在有关《鸿门宴》的网站中,可以进行“你是欣赏刘邦还是欣赏项羽”、“项羽是否应该过江东”之类的讨论。还可以建设“师生对话”栏目,学生可以在这里针对某个问题对老师提问,然后由老师或同学进行解答。现在,我们的学生只能在一些综合性网站的BBS上进行诸如“北京市的分数线这么低公平吗”“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吗”之类的讨论;只能向老师问一些纯知识性的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缺乏交流。语文专题网站的建立,能很好地解决学生“上课不回答问题,下课不询问老师”的现状。实现“校校通”之后,各校的教育资源将实现充分的共享,学生之间的讨论将不限于一校之内。更值得一提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突破学校围墙。这也很可能是未来教育的一个新的特征:一个学生不会只有一个语文老师,一个语文老师也不会只有一两个班的学生。
这是真正实现了“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互动,网络实现了教育资源最大可能的平等。这将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诗意的境界。我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条件成熟吗?回答是肯定的。现在,大多数高中都建设了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湖北省计划在五到十年内实现“校校通”,互联网上已经存在许多以中学语文教学为内容的个人网站,很多重点中学已经有老师在做这项工作。如果每个学校能做好一个优秀的语文专题网站,那么,在实现校校通之后,每一篇课文都会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相关的教育网站,我们再也不必为找一张图片在Yahoo或Google上翻几十页而不得了。校园内的初始化工作,应该在这个时候开始。
当然,这是一项庞大的教育工程,但又是具有开创性的,需要政府、学校、老师多方面的联合和支持。同时,这也不局限于语文教学,其他各科和班主任工作都可以被列为专题。我相信,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方面,一旦硬件建设完善,软件建设必将提上议事日程,在未来的学校评估中,是否具有优秀的专题网站必将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现在,政府和知名企业都已经上网了,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捉襟见肘的时候,在上网查资料却查不到的时候,我们应该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做一些切实可行的事情。
综上所述,我认为以校园网为硬件环境、以专题网站为软件环境的新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够从实际效果上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这将是未来高中语文CAI教学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