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下高教资源配置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高教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今天,一切经济资源都变得越来越稀缺和珍贵了。为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人们不得不将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将外延式再生产转变为内涵式再生产,人们不得不考虑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用效率和效益,以及资本存量的盘活与增殖问题。高等教育资源也是经济资源,也面临着同样问题。在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比例既定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能否获得稳定的、不断增长的资源投入,投入高等教育的资源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否合理。

一、高教资源配置方式

资源配置方式研究的是以什么方式将有限的社会资源分配到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中去,保证社会资源有效合理地分配和使用,以满足各种需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研究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机制、体制和制度,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在不同子系统之间统筹分配,以保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高教资源分配内容包括:(1 )社会总资源对高等教育的分配。(2)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中不同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 不同科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之间的分配。(3)高教资源在各高校间的分配。 (4)高教资源在各高校内部的分配使用。

为了解决资源稀缺性与人们需要的无限性和多样性矛盾,人们必须考虑采取什么方式分配资源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民收入中再分配给高等教育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国家、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却是多样和无止境的,高教资源究竟以什么方式分配,才能更为行之有效,这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世界上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即计划经济方式、市场经济方式和混合经济方式(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配置方式)。从经济产品生产的性质和特点上看,理论上讲,用于公共产品生产的资源应当采用计划经济方式予以配置;用于私人产品生产的资源则适宜采用市场经济方式进行配置;用于准公共产品生产的资源则适合采用混合经济的配置方式。高等教育产品即高教产品属于哪一种社会产品呢?用于高教产品生产的资源应当以什么方式配置呢?这需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予以分析。

二、高教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私人部门不愿意或不能生产而政府提供的为社会共同享有的商品和劳务,如国防、公务员、气象、义务教育等。私人产品是指由私人部门生产的为消费者个人单独享有的商品和劳务,如个人生活用品等。公共产品一般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或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并且存在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上的外在利益。排他性是指购买者可以有效地把他人排除在消费所购商品的范围之外,具有使用和消费利益上的独占权。竞争性是指物品随消费量增加而减少,随生产量增加,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的特性。产品生产的外部经济是指当一个生产者生产该种物品时,对他人或社会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或得不到足够报酬的现象。例如一个企业对环境污染投资治理,而治理好了的环境却为全社会共同享有,企业并不能从享受这一环境的人中索回报酬或以其它形式取得投资收益。于是,该企业从环境治理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同时具有二者的某些特性的产品。一方面,它具有私人产品消费上的排他性或竞争性,即将不支付报酬者排除在消费范围之外;消费量增大,该产品数量减少等。另一方面,又具有产品生产上的外部经济和消费上的外在利益,即该产品生产者获得的个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生产成本无法全部收回;产品为社会共同享受,不能把一部分人绝对排除在享受之外。

公共产品在市场上是很少有人愿意提供的,因为它对公众有很大的益处,但对提供者却无利可赚。公共产品是供所有人享用的,无法把不付款而消费的“免费乘车者”排除在外;而且由于生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使得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从而使得按边际成本定价的市场原则失效。因此,在公共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中,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不能通过市场的供求规律、价格规律、竞争规律和市场主体利益导向规律来完成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因此,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即由政府拨款支付向社会提供,政府通过税收获取费用,而不是直接向消费者收取报酬。准公共产品由于具备了公共产品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和消费上的外在利益,因此也要由政府提供大部分或由政府资助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

高等教育属于第三产业,从事的是高教产品的生产。高教产品这里特指大学生在消费高教资源过程中所获得的高级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而不是大学毕业生本身或高校其它产品。

高教产品就其性质而言,属于准公共产品。这是因为:第一,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或竞争性。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并不是所有适龄人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不交学费,不支付机会成本,就不能获得高级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高教资源和教育机会有限的条件下,一个人受教育,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就排除了另一个人享受教育资源和产品的机会。第二,高教产品又具有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上的外在利益。一个人受教育其他人和全社会都可以从中受益,这一点已经被教育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美国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所证实。高等教育是投资很大,产品成本很高的产业。不象企业投资那样,产品销售后,其投资可以立即得到补偿并获得收益,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补偿和收益具有间接性和潜在性。学费只是高教培养成本的一部分,不能完全补偿高等教育投资。高教投资的补偿和收益不是发生在教育过程中,不是发生在高教领域内部,而是发生在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之中。因此,高教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利润不能由高校通过收取高额学费或出卖毕业生的办法收回,只能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即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办法给予补偿。

如上所述,可见高教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作为准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可以由政府财政资助,委托董事会或社会组织举办;也可以在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情况下,由私人或民间组织通过向受教育者收取足够学费的办法举办。无论采取哪一种高教产品的供给方式,高教产品作为准公共产品,其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适合采用混合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

三、高教资源应采用混合经济的配置方式

由于高教产品是准公共产品,用于生产高教产品的资源配置既不能完全采用计划经济方式,也不能完全采用市场经济方式,而只能采用二者兼有的混合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

计划经济方式是由中央计划部门通过各种专业管理部门用指令性计划指标,安排经济活动的资源配置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有其明显的低效率一面。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办学体制上,实行政府单一办学体制。 这种办学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多元经济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是不相适应的。改革后的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高教领域必然要打破政府独家垄断高教产品生产的格局,高校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必将形成。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高教办学的垄断必将导致一方面高教产品供给不足,满足不了社会、企事业和个人对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和各种新兴专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众多的高等学校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存在着办学效率低,高教资源浪费的现象。高等教育原本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必将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必将要求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化也为高教资源共享和自由流动创造了技术条件。高校办学的条块垄断,导致高教系统内部各类资源不能合理流动,优化组合,不能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其结果一方面高校“小而全”、“大而全”现象普遍存在,同一区域里同类高校同类专业重复过多,高校缺乏规模效益;另一方面,高教资源合并重组比较困难。人力资源部门所有制,使得高校无用或多余的人员流不出去,急需的人才又引不进来,这是高校人力资源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

(2)投资体制上, 计划经济下由政府包揽了高教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个人免费上大学,这与市场经济下“谁投资,谁受益”、“谁受益,谁投资”的利益导向原则相违背。高教产品消费上的外在利益和生产上的外部经济,决定了政府必须负担高教投资的大部分,受教育者个人也必须负担一部分教育费用。高教事业费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其拨款标准不包括高校间的资源利用率与社会效益方面区分与评价,因而,高校缺乏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压力和动力。由于社会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计划经济下政府对毕业生包分配、包就业,高校学生数量的扩张不受劳动力市场约束,只受资源约束,助长了高校盲目扩张和升级,不利于形成高校自担风险、自我约束机制。

(3)行政管理体制上, 计划经济下政府不仅是唯一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也是唯一的教育决策者、领导者,高校只是政府决策的执行者。高教产品生产上的行政垄断限制了高等教育的效率竞争。在组织形式上采取“政教合一”的形式,超经济的行政垄断与办学垄断合为一体,高校依赖其主管部门取得生存权利和资本,按照行政权力边界划分各类高校的隶属关系,形成高等教育条块分割,各校封闭自守,独自经营的局面,导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的相互封锁,从而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排斥了效率竞争,使高校缺乏办学压力和动力。

(4)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体制上,计划经济下, 实行政府统一计划招生,毕业统一分配工作的计划管理政策,学校无招生权,学生无择业权。这不仅剥夺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影响了办学效率,而且也扼制了学生求学、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当前,当学生交足了学费之后,就应当获得占有高教产品的权力,就应当具有自由择业的权力,政府部门不应当用指令性计划限制毕业生的流动,不能把高教产品与毕业生自身混为一谈。应当让毕业生走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市场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的计划经济方式对高教资源的配置,在许多方面是缺乏效率的。那么,完全的市场经济方式对高教资源配置是否一定有效率呢?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因为高教产业具有不同于企业的许多特性,它既有生产性又有消费性,它的产出不是私人产品,而是准公共物品,它不是真正的生产部门或经济部门。具体说来,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人学费不等于教育产品的生产成本,高教产品是准公共产品,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组织生产要素,实现有效供给。从高等教育投资方面上看,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年大学学杂费总额只占年大学经常性费用总额的40%以下,只有拉丁美洲的智利、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等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学费费收入占全部收入的2/3,但仍然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由此可以推知,学杂费一般都低于高教产品生产成本。如果把个人学杂费理解为高教产品价格的话,那么价格要低于平均成本,这样的产业任何组织或个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不会去经营。如果把个人学杂费大幅度提高,使其等于或大于高教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这样高校虽然能办下去,但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1 )造成教育机会不平等,无钱的学生资力再高也上不起大学,有钱的学生资力再差也可以上大学,奖学金、贷学金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2 )导致高等教育个人需求不足,影响高级专业人才的供给。因为个人对高教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未来高教个人收益率即对个人回报率的预期,如果学杂费即个人直接成本太高,个人高教收益率必然降低,如果再把个人机会成本考虑进去,则个人必然减少对高教的需求。(3 )导致文凭商品化,教育质量下降。部分高校单纯为增加学杂费收入,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规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随着发放毕业文凭,造成高教结构失衡和教育质量的滑坡。

由于高教产品是准公共产品,个人学杂费小于高教产品生产成本,因此举办高校离不开国家的财政资助,高教产业内各生产要素大部分还需国家统一调配,不能全部商品化。

第二,高教产业不能以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为经营目标。教书育人的事业要求学校和教师尽量把全部知识和文明无私地传递给学生,这与等价交换的市场化原则不是一回事。如果高教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企业化经营,在高教投入既定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必将追求成本最小化,而成本最小化又将导致教育教学上的“偷工减料”,在高教产品质量无法准确计量和有效评估的情况下,导致盲目扩大学生数量,忽视教育教学质量。

尽管高教不能搞企业化经营,不能搞市场化,高教的资源配置在宏观上只能以计划经济为主,但是在微观上,企业经营中的成本核算制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还是十分有效率的。

我国高教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甚至浪费的现象一直存在,其内部原因主要是高校本身缺乏成本核算制和成本效益观念;其外部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和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承担经营风险,因而必然要搞产品成本核算,搞成本——收益分析。高校经营与企业经营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几乎没有经营风险,因而搞报销会计、收支平衡的预算会计,不注重教育成本核算,上级主管部门也缺乏这方面的审计监督机制,结果导致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和资源浪费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使学校成为具有一定决策权利和独立利益的办学法人实体,自主办学,自负盈亏,同时引入学校间的竞争机制,形成学校追求效率的内部动力。其次,政府和社会建立从外部刺激学校注重资源利用率的制度和机制。在预算制度上采取“预算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政策;在拨款制度上以学生数和生均培养成本为标准,同时加进学校资源利用率的权重因素;评价制度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学校资源利用率评估指标体系,定期按指标对各高校进行评估并公开化。再次,打破教职工事业单位所有制和终身制,采取聘用制、合同制,允许教职工自由流动,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高校人力资源。最后,高校毕业生实行劳动力市场分配机制。通过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决定毕业生就业机会和所就职业的工资待遇的变动即毕业生价格的变动,价格的变动引起高教个人收益率的变动,个人收益率的变动引导各类高校、各种专业报考人数的变动即高校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决定着高教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和种类结构的变动即高校系统内部的变动。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并且市场信号是充分且畅通无阻的,则从较长时期看来,高教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优化配置。

标签:;  ;  ;  ;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