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探析论文_刘晓梅

《电工基础》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探析论文_刘晓梅

深圳技师学院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新型电气设备设施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广泛运用,为了更加高效的对这些设备设施进行操作、维护,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充分掌握该领域的新技术等。学生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后备人才,更需要了解和掌握新的专业技术,这就需要学校重视专业基础教学工作,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强化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确保当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熟练、高效的操作、维护新型的电气设备设施,并能参与对旧设备的技术改造。下面主要对《电工基础》教学工作中现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提高《电工基础》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改革;方法创新

一、电工基础课教与学的现状

1.教的方法有待改进

通常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相关教师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不过在现有的教学工作中,相关教师大多采用板书以及教材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工作,而这些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自身学习过程的热情与积极性等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相关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1]。

2.教学目标有待细化

众所周知,开展任何一项工作时都需要先为工作明确目标,之后采取合适的方案进行,确保更加高效的完成相关工作。而在进行电工基础的教学工作时,相关教师同样需要先为教学工作确定目标,以此为基础,确保更加规范的执行教学大纲,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不过在当前时期,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大多是根据自身经验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由此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同时无法充分熟练的掌握电工基础方面的知识,进而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学进度有待优化

通常情况下,学校在规划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时间大多定为一个学期,而为了加强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教学工作的进度,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地掌握电工基础的知识。但在学校进行课程改革试验的过渡期,由于课时总量压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缩减实验实训课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缺乏统筹合理的教学进度,由此导致学生在进行电工基础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学习,难以对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进而影响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4、学生学的目标需有针对性引导

当学生在进行电工基础有关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的明确与学习热情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而当前时期,学校的学生在进行电工基础的学习过程中大多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造成影响[2]。

5.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激发

当前时期,大量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心理因素,过于追求表面的东西,难以进行深入的学习,由此而对相关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自身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相关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二、电工基础课教学观念的创新

众所周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同时还是教育创新的具体实施人员,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观念的改进创新,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强化提升学生独立自主与合作讨论等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加强教学观念的创新,还可以将教学工作中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进行转变,以此来增强师生之间的平等意识,进而促进电工基础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工基础课教学手段的创新

(一)强化实验实训教学

由于电工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运用实验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先动手做有关方面的实验了解电路和磁路基本构成和现象,收集、分析、归纳实验数据,后学习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的对实验步骤进行设计,严格的记录下实验的数据与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以此来强化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知识的归纳

由于电工基础属于物理方面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较多抽象性的知识概念,这些抽象概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以实验项目先行,后进行知识的导入学习方式来加强对知识进行归纳,令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异同,同时加强对这些概念的记忆,进而促进学生对电工基础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促进生活元素与教学工作的融合

教师在进行电工基础有关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加强教学手段的创新,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加强部分生活元素的应用,促进电工基础教学工作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结合,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过程的内容,还可以促使学生从日常的生活中学习到电工基础的知识,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电工基础内容的了解,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高[3]。做到理论和实际相关联,学以致用。

四、电工基础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电工基础的教学工作时,大多会在课堂中通过电路或曲线图的绘制来进行教学,不过这一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从而减少教学的时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现代教学工作中也逐渐的应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例如,相关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双向交流性特点,将教学内容转化成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传授;同时充分结合教学工作的目标与教学内容,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创新,令学生更加高效的进行电工基础有关知识的学习。

(二)加强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为了加强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教师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将学生按组划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同时令学生根据不同的位置与角度来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与解决,进而拓展学生自身的思维逻辑范围,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例如,在进行电工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实验来让学生加深自己的记忆,而在进行电工基础方面实验的时候会运用大量的实验器材,这就需要多人一起进行实验操作,因此,相关教师需要在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之前,对全体的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分别操作一个环节,在实验结束之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组内的讨论,形成书面材料向老师进行汇报。

(三)强化竞争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电工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在另一方面加强竞争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设置部分题目,令学生进行抢答,并为此设立部分奖惩制度,以此来对课堂教学的氛围进行一定的活跃,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令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电工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高[4]。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大量的电气设备设施应用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控制与管理,因此,在学校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创新,为学生营造出一个优质、健康的学习氛围,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电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专业综合素质,以此来确保未来的新一代工匠能够充分熟练地对新技术含量较高的电气设备设施进行有效管控,并在工作岗位中成为技术改革的能手,成为现代化管理的专业人才,进而推动我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李继红.分析技工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智库时代,2019(14):170-171.

[2] 徐澜,毛雷飞.浙江省技工院校电类专业高技能教学现状与发展前景[J]. 职业 2018(36):33-34.

[3] 刘林山,丛中笑,蔡文辉.浅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类专业课教材建设[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03):67

[4]谭世威,刘伟丽.高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7):65.

论文作者:刘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电工基础》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探析论文_刘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