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经济运行的发展_贫困地区论文

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经济运行的发展_贫困地区论文

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经济运行发展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少数民族论文,经济运行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世纪之交的重要课题。作者结合国内外扶贫经验与工作实践,认为搞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应多管齐下,协同运作,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全面增长。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贫困地区 现状分析 脱贫对策

在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实际出发,相继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民族地区经济还十分落后,与全国平均水平数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全国有55个少数民族,有90%以上分布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几乎是“贫困地区”的代名词。面对这种状况,本文试图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就我国在本世纪末如何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这一巨大的社会经济工程难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对过去扶贫措施的述评

㈠异地移民。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的迁移和流动,这种流动的大体格局是山区—平原—城镇—大城市—沿海或国外。在不同地区,因环境的差异而选择了不同的移民方式。在内地,大都采取的是使贫困地区农民到新的土地上进行农耕,由政府出面组织分给土地,初期借给一定的生产资料和资金以启动生产。1983~199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将居住在南部干旱的黄土丘陵区的贫困农民移至该区条件较好的北部平原,前后移民20多万人,至今已绝大多数脱贫。在南方民族地区,则是将贫困农民由山区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地区充当劳动力,如广东省从清新县向清远市和花县迁移了1万多人,其中大部分人代替该县的农民种地, 少部分成为工业劳力。

㈡科教扶贫。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如1993年民族自治地方的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65.9%。而要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实行农科教三位一体,“开教育之渠,引科技之水,灌农业之田”,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并采取“三倾斜”(向女性劳力倾斜,向基层干部倾斜,向新技术新产业倾斜)的办法,千方百计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1992年召开的全国贫困地区教育综合改革会议上提出,教育必须由单独追求升学转移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幸福文明服务,坚持“三教”(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与农业科技教育相结合。全国各种组织机构也重视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全国青联已决定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培训青年并推广科学技术,国家科委向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星火计划”,中国科学院已向贫困地区先后委派千名科技副县长。这种通过兴办教育和推广科学技术的做法,使数以万计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对民族贫困地区合理利用资源和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有效作用。

㈢改善基础设施。近年来,国家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入,并在目前采取了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的办法,加快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能源开发、邮电通讯等的建设步伐。现正建设的京九、南昆、宝中铁路,均有相当里程通过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也位处于鄂西与川东的贫困山区;世界有名的乌金三角区——神府煤田,亦在全国特困地区。这些工程的建设,给贫困山区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将必然地在贫困地区脱贫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㈣外资扶持。自1991年以来,亚洲银行在广西、 贵州、 云南共选12个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贫困县开展农村发展计划,累计提供贷款59.7万美元,并将提供1亿美元贷款用于发展上述地区的农、林、 牧及加工业和建设水力发电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人口基金会于1994年和1995年提供700万美元贷款,改善300个贫困县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状况。贵州省自1983年以来,从联合国和各发达国家及非政府组织获得贷款发展农林牧及教育等项目达50个。这些来自国外的援助基金,有效地缓解了民族贫困地区发展上的资金不足,并一定程度地推动了贫困面貌的改变。

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经济运行劣势的分析

㈠思想保守。受小农经济影响,民族贫困地区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保守,开拓能力弱,存在着求稳怕乱的思想,缺乏开发贫困地区的信心,生产经营仍固守传统的自给式、经验式。此外,在许多民族地区,缺乏统一的宏观规划,使得在农业生产建设上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导致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与种养加工及产供销等各环节相互脱节,失衡严重。

㈡文教落后。少数民族地区文盲半文盲人口占40%以上,中青年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45%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2.5%。在西部民族贫困地区,90%的中年人属文盲半文盲,有80%的群众长期看不到电影,大部分中小学基本无参考图书和教学仪器。虽然县乡两级政府所在地一般都有文化站和电影放映队等机构,但村组群众之间基本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与外界联系甚少。通电的山村还能通过电视了解山外的情况,不通电的村子则处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村组所订的报刊杂志数量也极度稀少,从而大大减少了外部的信息来源渠道。

㈢交通不畅。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多在大山深处或草原腹部,自然条件一般十分复杂,陆路与水路运输往往受到极大限制,许多地方至今仍然没有水运、空运和铁路运输,虽有公路,但却等级低、质量差,通过能力和抗灾能力弱,许多乡镇公路多是晴通雨阻,村级道路则更凸凹不平,除少数村组可通手扶拖拉机或架子车外,大部分地区基本上靠肩挑背驮。艰难的交通影响了流通,使丰富的土特产品难以变为商品,资源优势不能转换为经济优势,进而障碍了经济增长。

㈣资金不足。虽然政府将扶贫资金列入国家预算,每年投入40亿的支持资金和贴息贷款,1994年又增加10亿元贴息贷款和10亿元的以工代赈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扶贫资金强度。在需要财政支持的7000万人中,亟待要解决的特困人口350万人,库区移民1100万人, 人均耕地不足0.5亩的104万人,还要解决剩余的5600万人和3000 多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而目前的投资能力却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的脱贫问题。许多扶贫项目效果良好,如异地移民开发,但却因资金约束而不能扩大规模,限制着扶贫工作的深度开发。

三、发展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㈠转变思想观念,搞好扶贫开发。民族贫困地区不只存在着经济贫困,还有思想贫困、意识贫困,要改变这种面貌,必须需要社会发展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一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国家必要扶持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经济,走主要依靠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道路。为此,必须彻底摆脱常常铭刻在人们头脑中的守旧思想,建立全新的具有自身积累和增长能力的社会经济文化体系。树立在市场上融通资金、在市场上开辟渠道、在市场上实现效益的新观念,从根本上扭转对扶贫开发工作不利的传统思维定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认识基础。

㈡狠抓科技教育,实行科教扶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水平发挥程度的高低,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在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上,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通过科技教育运作,推动经济全面发展。根据民族地区实际,在科教扶贫措施运用上,对内应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配合强有力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措施,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短期培训、示范推广等,较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对外则引进各类智力因素,如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学术团体等,使之参与到扶贫开发的具体环节,如规划制订、经济决策、技术咨询等,构造内外融结的人才与智力使用模式,使科教扶贫措施落到实处。

㈢运用多种形式,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为我国农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气勃勃的先导力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民族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非常缓慢。而要自我崛起,繁荣经济,追赶富裕,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在乡镇企业上大作文章。应立足当地资源,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依凭国家法律,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只要产量高,销路好,又有治理污染和保护资源环境措施的项目,便可采取“四轮驱动,多轮运行”,以加快速度。在产品开发和项目设计上,应灵活多样,即不搞“无米之炊”,也不拘泥于“三就”陈式。在发展形式上,要积极开展横向联合,实行“借米下锅”,用他人技术、资金等优势与自己资源、劳力等优势相衔接,逐步建立起富有地区特色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㈣合理使用资金,提高投资效果。1994年3 月国务院在全国扶贫开发会议上宣布,从1994年起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此,我国政府将拨给592个贫困县10亿元贴息贷款,并且再拨10 亿元实物采取以工代赈(如基础设施,水利建设和农田基建的劳力投入)支援贫困地区。这足以说明党和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贫困地区在资金使用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资金需求量大,二是资金使用效益低。因此,对于国家有限资金在贫困地区的营运上,应研究方法策略。在投资方式上,要坚持“有偿借贷”为主,“无偿援助”为辅的原则,要集中资金结捆使用,避免“撒胡椒面”式的盲目分散;对投资项目必须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对可行项目必须各方配套,资金到位,杜绝资金分流。对于集体和个人投资,应注重挖潜,引导消费,协助他们搞些投资少、见效快、有市场,家家户户都能干的短平快项目。要解决好资金短缺,除了按国家政策扩大信贷外,还要依靠群众集资,发挥闲散资金作用,同时开展横向联合,吸引省外、国外资金,使之介入到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创造一个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资金经营与运转格局。

㈤强化基础建设,兴办基础产业。民族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处于“自己不了解世界,世界也不了解自己”的封闭境遇。而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从基础设施建设上入手,打开与外界交往的大门,强化内外沟通。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上,应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提倡多方集资,联合开发。既要对现有基础设施采取更新改造,提高利用率,又要开发新的项目,使之逐渐成为引进外资、吸收先进技术、获取经济信息的技术窗口、知识窗口和对外政策窗口。在各类设施建设中,宜有条不紊,重点突破。在交通运输方面,应力争解决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公路畅通,形成交通网络,增强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聚散与辐射功能。同时应改造和维护县乡干线公路,提高现有车辆的运输能力。在通讯基础上,开发光导、卫星和电缆通讯技术,保证内外信息交流的畅通无阻。在流通方面,应根据农村商品生产发展水平、速度和要求,建设市场设施,增设商业网点,鼓励农民进城办商经商,提高和锻炼其闯市场的能力,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在农田基础上,以兴修水利和建设基本农田为主,采取“民工建勤”、“以工代赈”等办法,稳固和增强农业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些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预计,民族地区在条件改善、环境改良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必然会有一个很大的跨跃。

㈥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因各种原因,民族贫困地区大多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为把民族地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人民富裕、资源永续利用、环境条件良好的乐园,就要把实现地区经济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良性循环和区域生态环境在自然发育过程中的良性循环作为我们开发整治民族贫困地区的重要战略目标,而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从经济良性循环入手,从而进一步带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加强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工作的同时,在经济发展上把区域开发、国土整治、脱贫致富等经济过程与减轻环境危害问题结合起来,逐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调节和维护生态平衡。

㈦引进外部优势,倡导对口支援。民族地区资源相对丰富,但在内部缺乏大量富有开拓意识的人才和相应的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外部力量的输入(包括人才、观念、技术等因素),以诱导经济发展上的良性循环。目前一些发达地区干部到民族落后地区挂职工作的做法,效果良好,应大力推广。关于技术引进,民族地区应该走出封闭,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联系,采取横向联合,相互挂钩的办法,对口支持。如外部具有技术优势的单位到民族地区投资办厂,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实现优势互补;或者资源消耗大的企业在民族贫困地区投资建设自己的原料基地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凡此等等,都能够有效地建立起全方位的扶贫开发环境,使民族贫困地区在社会各方的努力帮助下,取得经济快速发展。

㈧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与人口素质偏低,严重妨碍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在民族地区,人口的出生率远远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加上这些地区政府职能弱,基层工作趋于弱化,人口政策存在不衔接的现象,造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使问题更加严重。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首先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增强人均意识,唤起人们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其次,强化计划生育政策,切实落实计划生育措施,广泛宣传避孕方法,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建立计划生育管理网络;第三,把落实计划生育同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结合起来。现行承包制度的一些缺陷反而成为农民生育意愿的土壤,建立计划生育与农户承包权结合的机制是:把农户的承包权与完成计划生育挂钩,对超生育除罚款外,应把承包地部分收回,对完成计划生育户,除按政策奖励外,还应增加承包田和口粮田。第四,根据农民生育规律,建立适宜的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高生育成本,降低生育的经济收益。第五,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整体经济实力,逐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社会保障事业,在农村开展优生、优育、优教服务,逐渐做到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增强计划生育的安全感和依托感,解除计划生育后顾之忧,促进生育观念彻底转变。

标签:;  ;  ;  ;  ;  ;  ;  

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经济运行的发展_贫困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