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549000)
摘要:静脉输液在小儿疾病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但是优于患儿血管细小、皮肤娇嫩,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较低,加上患者家属对小儿静脉穿刺的要求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静脉穿刺成功难度。为了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加强小儿静脉穿刺的护理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以护理管理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护理管理;静脉穿刺;小儿
由于年幼儿童免疫力低下,服药依从性较差,采用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用于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1]。但是由于婴幼儿对输液针刺造成的疼痛较为害怕,加上患儿血管浅细,导致静脉输液治疗中存在穿刺后不回血、一次性针刺成功率低、针头脱出以及患儿家属不满意度等常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纠纷发生风险,不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2-3]。随着医疗护理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护理管理在小儿静脉穿刺干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静脉穿刺属于侵袭性操作,多数患儿年龄较小,对外界扎针刺激较为敏感,患儿容易产生较为明显的害怕和紧张情绪。临床研究表明[4],小儿静脉穿刺是否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林冰清[5]选取360例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60例患儿静脉穿刺不成功率为22.2%,其中患儿因素是主要因素,占42.1%,操作者因素、家长因素和环境因素分别占29.4%、18.1%、10.4%,说明临床护理干预中做好患儿心理疏导,同时提高静脉穿刺技巧并营造良好治疗环境对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陈娟[6]对154例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患儿自身因素占53.24%,护理人员因素占24.03%,家长因素占15.58%,环境因素占7.15%,其影响因素比重分析与其他研究学者相符合,均表明患儿自身、护理人员操作、家属干预以及外界环境等是影响小儿静脉穿刺的主要因素,临床护理干预中应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尽可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二、小儿静脉穿刺的护理干预
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而言,陌生环境将对患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患儿存在明显的抗拒、排斥心理[7]。加上病房中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较多,外界吵闹和啼哭声将进一步降低患儿静脉穿刺的依从性。为了能够将患儿快速熟悉病房环境,减轻排斥感,护理人员应在儿童病房中增加适量的玩具设备,同时对病房墙壁进行儿童、卡通壁纸装饰,分散儿童注意力,尽可能让患儿感受到温馨感、放松感[8-9]。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配备电视、音乐设备等,在患儿输液过程中通过播放动画片、儿童音乐等帮助患儿缓解不适感,从而提高患儿的输液治疗依从性。另外,通过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也是提高输液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通过不断鼓励患儿,使其勇敢面对静脉穿刺,或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增加患儿的配合度。
肖云[10]选取74例静脉输液患儿,其中实验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综合治疗优良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说明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效果,能够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
卓梅英[11]等研究学者选取需静脉输液患儿2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输液操作,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疼痛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和一次穿刺成功率也远远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在提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输液依从性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患儿输液疼痛反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情绪作用。
此外,除了加强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外,提高患儿家属的配合度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12-1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胡椒[17]选取静脉输液患儿1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在静脉穿刺输液前向家属做好常规必要的解释告知,同时也对患儿进行了心理干预,并由护士与家属共同协作约束患儿肢体;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与患儿家属的心理沟通,并争取患儿家长的协同配合。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者79例,干预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者91例,说明在给小儿静脉穿刺前对其家长行合适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也有学者表示[18-20],在小儿静脉穿刺护理干预中适当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使护理工作形成一些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对最大程度地调动了科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三、小结
综上所述,考虑到小儿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临床上应根据小儿静脉穿刺的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加强小儿自身心理干预、家长心理疏导、环境护理以及护理工作质量等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严桂芬. 护理管理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干预价值探析[J]. 医药,2015,11(7):147-147.
[2] 牛正云. 小儿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与助手抓握前臂不同位置的对照研究[J]. 医学信息,2014,4(10):22-23.
[3] 张子茹. 对小儿头皮静脉进行穿刺成功无回血原因的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7(14):98-99.
[4] 肖艳平. 改良输液技巧对夜间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14,3(8):201-202.
[5] 林冰清,刘叶花,陈玉清,等. 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现代临床护理,2015,12(5):20-22.
[6] 陈娟.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J]. 医药前沿,2014,5(12):23-24.
[7] 李玉秀. 调查分析影响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 中外医疗,2014,4(18):152-153.
[8] 乔玉香,谭芬华,伍心莲,等. 两种不同环境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比较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09,06(23):13-14.
[9] 杨明清. 影响护士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内外界因素研究[J]. 医学信息,2014,7(21):397-397.
[10] 肖云. 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作用分析[J]. 医药前沿,2016,6(21):308-309.
[11] 卓梅英,郭丽艳,刘群,等. 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旬刊,2015,22(4):110-111.
[12] 蔡国容,蔡珍. 小儿静脉穿刺与家长的沟通探索[J]. 环球中医药,2013,20(s1):40-41.
[13] 吕锡娟. 护理管理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影响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5(10):422-422.
[14] 付爱珍.护理管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101-4102.
[15] 陈旭萍. 品管圈活动提高输液室护士的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 当代护士:综合版旬刊,2016,11(2):61-63.
[16] 谢佐卿,罗文容,姚春花等.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0,09(8):41-42,18.
[17] 胡椒. 患儿家属心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15,28(22):17-18.
[18] 李青玲,邹欣,李绿容等.护理管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人力资源管理,2015,(4):199-200.
[19] 李志英.护理管理干预对提高小儿疑难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5,(4):130-130,131.
[20] 金燕萍,马俊,张彩华等.中心静脉穿刺维护管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3,13(6):35-37.
论文作者:梁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静脉论文; 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成功率论文; 因素论文; 心理论文; 家属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论文;